APP下载

真情比路长

2017-08-30王振德

名家名作 2017年2期
关键词:永庆陈老董存瑞

王振德

真情比路长

王振德

“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 董存瑞用尽气力高声呐喊。在枪炮声中冲锋的战士们之中就有陈永庆。当时,陈永庆离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地方只有200米,将这一英雄壮举看得清清楚楚。

每一次,陈老都愿意讲董存瑞的故事给来访者听,每一次他的眼神中都有难以名状的坚定,就像他的回忆录《我这九十年》封面上的画像一样。他的双眼望向远方,远方有未来,也有回忆。

初春,微风拂面,还有几丝凉意,太阳出来的时候,凉意就渐渐消退了。人们这时都喜欢出来走动走动,感受一下暖暖的春天的味道。我陪伴陈老走在太原市干休所里,等待他将那辉煌的篇章翻开。

没有序幕,就像很多事情来得没有征兆一样,我在思维停滞数秒后,赶紧跟上陈老的讲述。战争的岁月很长,硝烟弥漫,困难重重,生死难料,这些事情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有深切的体会。只是经过岁月的洗礼,这些无法忘记的回忆已经有了别样的味道。

陈老15岁时第一次参加战斗,当时他刚刚参军11天,什么都不懂。学着班长和老兵的样子走上战场,发现敌人就将手榴弹扔了出去,还缴获一支三八式步枪。我看过很多抗战的电视剧,第一次参加战斗的人,都是战战兢兢的。而我听了陈老对第一次参战的叙述以后,脑海中浮现出几个词语:稚气未脱、不明就里、阴差阳错。这些词语让硝烟弥漫的战场也减少了几分残酷的味道。

日寇进行大扫荡。战士们缺少冬衣,大家只能从敌人身上想办法,弄一些过冬的衣服。有一次陈老半夜摸进了鬼子的据点,摸见了一条暖和的棉裤,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先套在身上。战斗结束后才在战友们的哄笑声中发现套在身上的是一条大红花裤。战士们缺少吃的,几天不吃不喝,都饿得走不动了,好几天能喝上一碗米汤就很知足了。战士们缺少休息,陈老奉命护送电台,走着走着摔到了沟里,就直接睡着了。如果不是排长从沟里走,踩到他的身上,后果不堪设想。战争是残酷的,但是不管再艰难,再苦,他们都要挺着,因为他们爱自己的国家,爱自己的同胞,爱自己的战友。在陈老的回忆录中有这样一句话:“你往后退,别的战友就要多牺牲,最后你还活不了。勇敢地向前冲,牺牲就会少一分,胜利会多一分。”所以每一次战斗他都冲在前面。我是看回忆录的时候才知道,陈老在战争中多次身负重伤,还落下了残疾。他负伤的画面无不体现出他是一个铁骨铮铮中国军人,军人之魂,令人动容。而这些伤痛,陈老并没有太多提及。

对于战功,陈老只字未提,除了一些简单的战争场面外,他最多提到的就是战友们。与自己手拉手参军的同村青年,牺牲在战斗中的排长,女扮男装的郭俊卿以及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说到这些的时候,陈老的嘴唇有些颤抖,这一个个活在记忆中的人,曾经与他并肩作战,上阵杀敌,他们都是英雄,将火热的青春和赤忱的心献给了祖国,没有一个孬种,没有一个逃兵。

作为《战火中的青春》中主人公的原型,陈老的战斗生涯坎坷而又辉煌。或许电视剧再精彩,也无法完全描绘他们那在战争年代的光辉形象。

“咱们能不能把雷达连搬到高一点的阵地,这样能够更好地发挥雷达的作用。” 陈老从陆军调入空军的第15个年头,他与空军成都指挥所参谋长王德全这样商量着。虽然他们在西藏饱受高原反应的困扰,但是为了祖国边疆空军的建设他们还是愿意一拼。当他一个人爬到海拔6000米的山顶时,方才发现,尽管已经七月份,这里依然冰雪覆盖,根本不适合人类生存也无法架设雷达。但是他们建设祖国边疆空军的雄心并未因此而止步。

陈永庆回忆录书影

陈老是1950年奉命调入空军的。从陆军调入空军,刚开始很不适应。而且除了见过飞来飞去的敌机,对空军没有任何的知识。人们对于未知总是畏惧的。但是陈老没有丝毫犹豫:服从组织安排。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之后陈老这位战斗英雄又怀着建设祖国的满腔热情前往边疆进行空军设施的建设。雪域高原,海拔4700米,很多人身体都出现了不适,还面临着大雪封山、物质供给缺乏的困境,每天只能煮黄豆充饥。全国喜气洋洋,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雷达连却仿佛陷入了绝境。

好在陈老以及战友们都是久经考验的战士,有困难没抱怨,而是要解决,他们雇佣了十几头牦牛托运了一些粮食解决了燃眉之急。有了这次教训之后,陈老就带领大家盖房子,开荒种菜,渐渐地部队的蔬菜基本得到了保证。

在西藏工作期间,总有这样和那样的意想不到,但是无论什么都没有摧垮陈老和战友们克服困难的决心,他们在西藏的空军建设工作越做越好。1968年2月,毛主席接待了驻西藏部队团以上干部,陈老就是其中的一员,现在说起来,陈老还有些激动。那是一辈子的光荣和荣耀,也是对驻藏部队工作的莫大肯定。

西藏的工作以陈老身体不适而结束,要走的时候,陈老还是舍不得那些并肩作战的战友们。直到现在他还能够清楚地记起每一个人的名字,以及和每一个人发生的事情。环境恶劣,条件艰苦,但是他们有劲儿往一处使,遇到的困难被他们一个一个地克服。这段路虽然走得艰辛,但是那一段真情的醇香却芬芳了陈老的全部回忆。

提起家人,陈老说得最多的就是感谢。感谢父母,在艰苦的岁月给了他生命,养育了他,让他成人。感谢妻子一生相伴,操持家务,抚育子女。感谢儿女,在自己晚年无微不至的照顾。

人到老年,繁华散尽,其实最扯不断的还是真情。因为我们的每一次“冲锋”,每一次努力,都有家人在身后支持。只不过那时将保家卫国的重担扛在肩上,心中情感都被默默地隐藏起来。好男儿志在四方,蓦回首跪拜爹娘。陈老又何尝不是如此。不然为何北京偶遇兄弟,两人相抱而泣?为何要翻山越岭回家看望爹娘?为何会在日记中记录下女儿一点点的变化? 我们只是看到了陈老的铁骨铮铮,而忽略了他的铁骨之下蕴藏的似水柔情。

离休已经30多年了,陈老说时间过得很快,很多事情都不记得了。回归家庭,享受天伦之乐,日子逐渐的平淡了下来。读书看报,养花种草,消磨时光,教孙子写字,和儿女们拉家常,其乐融融。

但记忆总也不安分,还在搜索着,让一些人,一些事情跃然眼前。让陈老有了记录的冲动,不为别的,只为记录,算是对自己青春的缅怀,对战友们的祭奠。儿女们听后非常赞成,断断续续两年出版了自己的回忆录《我这九十年》。

我很幸运地成为了这本书的读者。书中没有华丽的语言,就像和你面对面聊天,就像我坐在陈老的对面聆听一样。看过以后,从战火纷飞的画面中,我想到了“真情比路长”这个题目。

路或许很苦很长,但只要我们克服困难,翻山越岭,总能到达目的地。但真情总是绵长的,家国情怀则伴随人的一生,一次情感上的表达或许只是另一次的开始而已。

陈永庆简介:

陈永庆,河北赤城人,是一位有74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老八路、老战士。

出生于1926年11月22日(农历十月十八),1941年6月参加八路军,1942年5月入党,历任战士、班长、副排长、排长、副连长、连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8军教导大队三队副队长、三队队长;空军第六航空学校后勤部科长,第六航校学员大队长、副团长,第六航校后勤部副部长;空军拉萨指挥所后勤部长、空军拉萨指挥所副主任(副师职)。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参加辽沈、平津等大小战役战斗共六十余次,负伤六次。立大功一次、小功三次、嘉奖四次。和平时期获三好党员、模范干部称号五次。

猜你喜欢

永庆陈老董存瑞
永庆(neco)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我最崇敬的英雄2
河北省隆化县新兵出征仪式在董存瑞烈士陵园举行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心态·读书·运动
一生的爱情
一生的爱情
唤醒
百岁老翁的“养生套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