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艺》期待“青春版”
2017-08-29周畅
周畅
摘要:曲艺艺术,史之久矣。在历史长河中,曾写下过浓墨重彩的篇章。由于古人对民间音乐持有不同态度,进而促使曲艺“时起时伏”,理论研究与传播媒介更是寥寥无几。当下,在“文化自信”与“非遗保护”的推动下,曲艺艺术有所复兴,亦更多致力于自身发展。然,对于理论传播媒介而言,却有所欠缺。《曲艺》作为曲艺艺术的“乐府传声”,值“甲子”刊庆之际,笔者回顾反思曲艺艺术发展的种种历程,提出建立以“四青”为主导的“青春版”文苑,期待《曲艺》开辟出一条践行传统在当下发展的新途,亦为其他艺术在传播媒介建设及发展方面提供一些可资借鉴之径。
关键词:曲艺艺术 《曲艺》 “四青” 发展借鉴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14-0127-02
曲艺系表演艺术,史之久矣。初时,《荀子·成相篇》被誉为后世说唱音乐的“鼻祖”,后经汉代“百戏”,再历李唐“变文”衍至赵宋发展成熟,可谓形式多样,愈发完善。元明清以后更以“南词北鼓”著称,形成众多流派与风格。纵观历史时空,由于其属“活态”传承范畴,史上各阶层对其持有“不同态度”。故对其进行传播的理论媒介与研究者不可胜数。1957年,曲艺艺术之专刊——《曲艺》面世,自此开启了曲艺艺术的“纸媒时代”,为曲艺在理论研究层面,提供了“追求真理”的传播途径。忆往昔,思当下,《曲艺》作为曲艺艺术的“乐府传声”,已走过了“甲子风云”。回望发展之路,其大力汲取文化传统厚养,积极贴紧时代脉搏,真切反映业界实践,热情礼赞艺术精神,深得方家名作提携,且呕心沥血自强不辍。这或为《曲艺》六十年“文刊梦”的一条基本经验。
回念《曲艺》的累累硕果,为的是更好地继往开来。《曲艺》自创刊启,长期致力于艺术发展的学理历程,在曲艺文化背景下,与其相互依存,形成了流动式的文化传承趋体,传播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曲艺文化。鉴于此,《曲艺》作为一种艺术传媒,应紧紧抓住时态,发挥曲艺的“即时性”特长:在艺术地讲好“中国故事”的实践中努力弘扬民族艺术,重新认识自身价值并努力提升。为此,如何贴近受众群体,以全新面貌再起征程,关乎《曲艺》发展命脉,值得深思。古语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众所周知,创新作为一个常言常新的话题,于办好任何一个刊物都是必须直面的要义。然《曲艺》之创新,更大程度上应侧目于“青春版”,这或成为《曲艺》新陈代谢的重要因子。以笔者所代表的“青年人”为参照,《曲艺》应主动出击,设立一个由青年编辑主导的“青春版”专栏,将青年编辑、青年作者、青年演员与青年读者有机地抟合在一起,以其为纽带,用“四青”的方式为刊物发展开辟一条新路。
首先,启用青年编辑主编“青年版”。一个刊物的艺术水准,往往取决于编辑部的自我认知,如何形成一支知识结构稳定和创新能力卓越的编辑团队,是《曲艺》当下应突破的“第一新”。音乐学家郭乃安先生倡导学术研究要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人”。21世纪是人才竞争加剧的时代,刊物的创新和发展,需要扼住时代脉搏,注入新鲜血液。因而,关注“青年一代”则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年龄的天然性特质,青年编辑喜欢关注一些新鲜事物和时尚性知识,求知欲旺盛,思维活跃且可塑性较强,极易与现代青年在世界观、价值观、思想情感等方面产生共鸣,此为其一大优势。正所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于《曲艺》而言,吸收青年编辑加盟实属必然。拥有一定的高素质青年编辑,期刊才能更具竞争力与无限活力,《曲艺》应大力培养青年编辑,让善解青年人想法、需求的思维活跃于刊文之上,为刊物赢来新技术、新理念及工作建议。当然,由于人事编制的规定性,即使任用一些老编辑充当“青年”也无妨,但他(她)一定要努力争作“年轻态”。
其次,积极推介青年演员。宋代苏子有云“春江水暖鸭先知”,青年人往往对新生事物较敏感,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与接受性。曲艺的发展,应努力着眼于青年演员。同样,《曲艺》亦应将青年演员作为刊物的重要关注对象。一般说来,青年演员从业时间短,技艺平平,但人数比例较多,且正处于一个成长、发展的动态中。作为专业媒体,对于这样的一个群体,应抱有殷切的期望与大力相扶。对此,要勇于放下采编时的“名人”情结,主动将他们纳为宣传、推介的对象。借助采集、编发一批刻苦习艺、献身曲艺的“平常人”和仍在业界长期努力工作的“爱乐者”,将他们的艺术实践“以一当十”地充分“放大”,目的在于唤起青年演员的自我认同感,激励更多青年演员积极投身曲艺事业,为曲艺艺术的长久发展赢得更多人才。同时,亦要精选一批年少有为的成功者做典型宣传,以此树立“样板”。总之,宣传青年演员不失为一种战略布局,应成为《曲艺》的重大“份内事”。
再者,积极启用青年作者。青年作者富有朝气,思维活跃,易与青年演员沟通。请他们采访、捉笔,或文笔“青涩”,却更易于走进青年演员的精神世界及其心灵深处,撰写出更富有青春色彩的文稿,挖掘出青年演员勤奋从业的点点滴滴。由于作者与被访者同为青年人,双方极易在“访谈”中产生共鸣,达成共识,因此二者结合所撰写的文稿,在内容情节、思维方式、语言表达等方面更适合青年读者阅读。此乃当下《曲艺》亟待突破的“第三新”。
我们知道,衡量一个刊物的试金石,在于作者的学识、业务水准及文字表达的能力。对于青年作者而言,其資历尚浅,大多亦在求学求艺阶段,经验性与技术性尚未成熟。基于此,刊物应摒弃“有色眼镜”,切勿嫌嫩厌简,要积极主动地挖掘青年作者,热心培养,大力推介。通过增加“青春天地”专栏的形式,给他们的成长提供天地,一时的大胆“放纵”,将赢得一批青年作者的诚心相随。久之,刊物必将拥有一批能论善写的“急先锋”,撑起在艺术理论界的文化传播新天地。
第四,积极培养青年读者。服务读者是一个刊物的最高目标,拥有青年读者,是刊物的希望所在,也是期刊发展的“第四新”之突破口。当下,多元的休闲娱乐方式为青年人所青睐,层出不穷的艺术形式所生发出的多类传媒载体,是促使青年一代倾倒它们“怀抱”的元点。为此,《曲艺》作为曲艺理论界的核心刊物,弘扬曲艺艺术最具能量的“传播者”与“引导者”,在努力办好“青春版”的基础上,亦应充分考虑到青年读者的兴趣点和知识点。用青年人熟悉而喜欢的语言,阐述他们所喜爱的艺术、人物、知识与看点,以提高他们对曲艺的文化认知与艺术信奉,吸引更多的“青年粉丝”,以此提高贵刊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
近年来,传统文化热潮迭起。昆曲艺术在社会生活中重焕生机,青春版《牡丹亭》的热演功不可没。其大胆创新,举用青年演员,博得了诸多“青众”青睐。时下,兴起的“诗词大会”“民歌大会”等,一经吟诵或吟唱,骨子里的情怀便得以释放,亦是一种情感认同。清人赵翼说“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文化要硬气”需活在当下。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先生曾说“戏要有中国精神”,林林总总,联想曲艺亦是如此。因此,《曲艺》要想谋发展,发心声,须“投其所好”,深入生活,扎根现代,迎合当代青年人的精神需求。即通过青年演员与青年群体的有机互动,引发社会各阶层的关注。这实乃《曲艺》新发展的一条可鉴之路。另外,《曲艺》的创新,亦当将目光投向“互联网+”时代的创新運动。现今,互联网热潮迭起,降低了青年人对纸质媒介的需求,转而偏爱网络为渠道的信息载体,从微博、QQ再至微信,新的艺术网传体的活跃,无不透显着大批青年受众的审美接受。时下,《人民日报》《民族艺术研究》《音乐研究》等文刊相继启动了微信公众网络平台,将大量期刊文献置于网络文字的语境下,招揽了大批倾心网络传阅的青年读者,增加了期刊文本的点击率与阅读量。作为“同业”一员,《曲艺》应向同行学习,紧跟时代步伐,利用网络平台搭建自身的超网时代,如开设微信公众号,建立网络文字传播枢纽,以数码化方式,感召青年读者产生兴趣并窥探杂志独有的艺术内涵,以期达到纸介与网络二者相互借势,协同发展的双重驱动效应,将《曲艺》的传播价值发挥到最大限度。
笔者是年轻学子,缘专业之需,常接触曲艺艺术,为其艺术特质所吸引,选为主修之题。为此,《曲艺》即成为研习活动中的重要“读本”,给予本人许多理论的教诲和鲜活学养,藉《曲艺》对曲艺有了更高层次的认识。值此“甲子”刊庆之际,用青年人的眸子得出了上述“四青”之拙见。笔者要强调的是,作为曲艺理论建设的“文苑”,《曲艺》的发展,可谓条件多多,但营造一个“青春版”专栏,不失为一种创新之策。时下,正值国家大力倡导“文化自信”,强调勇于创新与创造的高望之期。《曲艺》应充分肯定一个“甲子”所积累的丰富办刊经验,这是关乎办刊的最大自信底蕴。亦要充分考虑“四青”于办刊、兴刊的特殊价值。从万马齐喑至百家争鸣地学术历程,《曲艺》已漫漫走过六十余载。未来之途如何在实现“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上讲好“中国故事”,如何在“文化自信”的历史语境下弘扬“中国精神”。笔者认为藉“青春版”之彩,定能为《曲艺》开辟出一条践行传统文化在当下发展的新途,亦可为其他艺术在传播媒介建设方面,提供些许可资借鉴之径。
参考文献:
[1]侯宝林,汪景寿,薛宝琨.曲艺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0.
[2]刘再生.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1.
[3]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学习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6.
[4]郭超.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中国戏要有中国精神[N].光明日报,2016-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