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建设立体停车场究竟有多难?
2017-08-29王云曹婕李超夏体冒
王云 曹婕 李超 夏体冒
昆明5城区停车设施总量为90.25万个,根据2015年底昆明5城区小轿车保有量推算,还缺约35万个车位。
中心区功能过度聚集,停车需求旺盛,但二环内仅有泊位16.1万个,缺口泊位约10万个。
三环以外及新城区对中心区的功能疏散较弱,尽管提供了富余车位,但停车需求少。
小区停车难题昆明屡见不鲜
工人新村小区是一个老小区,由于空间狭窄的限制,小区周边几乎没有公共停车场,停在路边又会被交警罚款,停得太远又不方便。老旧的宿舍区根本无法停下一辆车,狭窄的过道甚至无法让两个人并排而行。业主说,在工人新村小区停车基本是靠“抢”,晚上回来晚了根本没车位,只能停在小区过道上。
红庙教职工小区外面是条300多米长的云山支路,道路两旁停放了50多辆私家车,整条道路俨然一个停车场。因为没有专门的固定停车位,住户的车基本都是停放在空地上。于是,许多车主在小区内安装停车锁,将公共场所占为私用车位,有的甚至还堵塞了消防通道。
停车难问题不单在老小区问题突出,就连新建小区也开始矛盾重重。比如在盛高大城小区三期,为抢占车位,有业主竟想出了损招:将车横跨在两个车位之间斜着停放。这样一来,自己家的车倒是方便了,其他业主却眼看着有空车位,就是停不了车。
建设立体停车场,是解决停车难题的有效方法。昆明投入使用的立体停车场,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青年路鸿城广场背后的立体停车场以及月牙塘小区立体停车场。
这两个停车场,一个位于小区内部,另一个位于闹市区向公众开放,均由云南金鑫智能泊车设备有限公司建设并运维。
金鑫泊车总经理吴安平告诉记者,公司于2012年底,以社会投资人的身份成为投资方,参与到月牙塘小区立体停车场的建设。然而,一场更为漫长和复杂的审批“拉锯战”展开了。
吴安平至今还保存着经昆明市规委会审议通过的《(月牙塘小区立体停车场)项目规划方案》,时间显示是2013年11月,距离该地块被选为试点,已过了两年时间。
通过了规委会审议,并不意味着审批结束,他的文件夹里还原封不动地保存着厚厚一摞来自防震减灾、环保、水务等多个部门的审批意见书。
前前后后3年多时间,在各项公示公告期结束后,2014年10月底,月牙塘小区立体停车场开始基础设施改造,2015年2月进行项目主体建设,经过半年多时间建成,并于9月11日正式投入使用。
探因:为何推进艰难?
在长期从事此项工作的昆明市交运局公交都市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李昊看来,立体停车场在昆明推进,存在地块产权、审批不易、业主邻居意见以及投资企业意向等因素的影响。
和月牙塘小区同时在2011年被确定为试点的,还有大树营小区的3亩地,但在用地方面,由于消防、绿化等要求预留的土地留出后,建设立体停车库几无可能,因此6年过后回头看,这一项目已然“流产”。
同样,位于盘龙区穿金路的商务楼“麦田时光”,背后也是立体停车场的选点,但该地块至今仍只是平面停车场。“之前这一地块的产权属于私人老板,他们早已把这块地租给一家大型企业作为停车场经营。”盘龙区联盟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选点过程中曾与产权方协调建盖立体停车场问题,但产权方表示已经和租赁方签订了长期租赁合同。经相关部门协调,租赁方表示如果要临时退租必须赔偿高额的违约金,几年过后,这一选址几乎都快被遗忘了。
“产权问题的协调难度很大,凡是你在市区能看到的空地或者平面停车场,我们都跑过,哪块地没有主人啊?”李昊说,找到地块产权方后一般提议对方自主建设,或者介绍有资质的企业双方合作。但在寸土寸金的市中心区域,有的地块或许每亩价值高达上千万,加上立体停车场高昂的投资,这些生意人一盘算回报周期,纷纷婉言谢绝。
审批:绿色通道难打通
如果能像月牙塘小区一样,有幸在用地方面与产权方达成一致,那么严格的行政审批程序将成为建设方必须要面临的长期工作。
“我们在西二环曾经有一个项目,已经和场地方谈妥,开始进入准备材料阶段。”吴安平说,没料到该项目需占用数平方米公共綠地,最后无法通过审批。
记者从昆明市交运局了解到,立体停车场的审批部门包括发改、城改、国土、园林、住建、环保、城管、交警和人防等10多个部门。李昊说,“这就意味着如果某个部门的审批不过,后面的审批就无法继续”。
李昊介绍,2013年、2015年昆明曾相继出台政策鼓励立体停车场建设,并提出绿色通道审批的要求,交运部门也提出联合审批建议。然而,各个行业职能部门不能逾越上级行业部门的要求和行业规定。因此,众多企业并未在立体停车场的申报中体会到“绿色通道”的福利。
船房小区在2013年之前就曾选点建设立体停车场,但近期记者回访时,小区内仍然停车困难。
记者在福海街道办事处了解到,船房小区立体停车场项目,经过3年多时间,好不容易通过了土地产权变更等多道关口。去年公示时,楚祥苑住户向规划部门反映,项目会带来噪音及尾气污染,影响居住,项目僵持到现在。
无独有偶,千禧龙庭小区也曾想通过建立体车库解决停车难题,“业主委员会刚刚提出这个构想,请人画了设计草图开展人户意见征询,立刻就有一批业主坚决反对。”千禧龙庭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因业主反对,停车场计划最终流产。
云南潘克律师事务所律师冯国亮向记者解释,小区物管将绿化带改成停车场,必须经过两道门槛。首先,改造前物业公司应召开业主大会,同意改造的住户数量占全体业主2/3以上,并且同意改造的住户房屋面积总和占全体业主房屋面积2/3以上,才能按照相关规定报批后按计划施工。如果存在环保问题,而且有业主也据此提出异议的,小区改造无疑难上加难。
投资:无法控制企业行为
2015年底印发的昆明市政府57号文件《加强公共停车场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方式投资新建和改(扩)建公共停车场,企业和个人均可申请投资建设,原则上不对泊位数量做下限要求”。
相较于其他大型基建项目,立体停车场项目一开始着实对社会资本充满吸引力。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对此有热情的企业越来越少。
“近几年经济形势不景气,建造一座立体停车场动辄几千万。”李昊说,在当前的形势下,对不少企业来说这都不是一个投资的最佳选择,也不是融资的理想项目,这是不少企业打退堂鼓的原因之一。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金鑫泊车建设的月牙塘小区投人数千万元,实际运营中采取业主30年长期租赁一次性付清的方式,每个车位59400元的费用,尽管建成时一次性租下30年车位的车主已有500多位,但目前经营状况仍吃紧。
此外,10多个部门的审批和严格的行业规范标准,又让一大批意向企业望而却步。“因为是‘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实际上无法控制企业的行为。”李昊表示,交运局积极配合投资企业,愿意投资的企业都可以带着他们办各种手续,但还有少部分企业在办好手续之后临时变卦。
私家车位可共享能缓解停车难吗?
“你有车位就能拿来共享,不仅能赚钱,还可缓解停车难!”“共享停车”即将亮相昆明。
云南万合集团近日宣布,将通过“互联网+智慧共享停车”,将互联网技术与全民共享停车模式结合起来,整合临时停车场,公建、配建、私家车位、小区停车场等资源,实现信息互通,有效提高现有车位利用率,预计3年内将会在国内城市各领域建设拥有自主管理运营车位达50万个。
目前,车位共享方式有许多种,常见的车位类型有硬件设施类和软件运营类。硬件设施类是指用户通过买智能地锁、智能道闸等硬件设施后,再配合手机APP进行车位分享、租赁,是一种“先收费,后收益”的共享模式;软件运营类则一般通过手机APP操作对既定车位预约,车位业主在其空闲时可短时租赁获取收益,但摒弃智能硬件后的共享服务范围有限,仅可在小区私家车位中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