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济宁市体育舞蹈培训机构经营现状调查研究

2017-08-29

山东体育科技 2017年4期
关键词:济宁市连锁舞蹈

(曲阜师范大学日照校区,山东 日照 276826)

济宁市体育舞蹈培训机构经营现状调查研究

陈伟,杨弢

(曲阜师范大学日照校区,山东 日照 276826)

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和专家访谈等方法对济宁市体育舞蹈培训机构的经营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当前体育舞蹈培训机构经营存在系列问题:品牌意识不强,连锁体系不完备;师资力量不平衡;行政部门的指导与监管缺位;经费投入不足,场地设施匮乏;培训服务单一。据此针对存在问题提出相应解决策略。

体育舞蹈;体育服务产业;连锁经营模式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追求高质量的健康生活,开始重视体育锻炼并意识到体育健身的重要性,国人的健身热潮风生水起。2015 年国务院提出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大大加快了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引领了体育消费的方向,规范了体育消费市场的格局与形势。体育舞蹈作为一项新兴体育项目,在这快速前进的体育健身潮流中,也凸显了她的健身、健心、健美的功效。体育舞蹈培训机构的优劣在体育舞蹈发展过程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体育舞蹈人才(尤其是青少年)的成长与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培训机构的水平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我国整体体育舞蹈的竞技水平。

山东省济宁市体育舞蹈培训机构的起步相对较晚,但是发展迅速,当然,在这发展过程中难免暴露出很多问题。为了促进体育舞蹈的科学开展,对济宁市体育舞蹈培训机构的现状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与分析,进而找出影响体育舞蹈培训机构发展的因素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与建设性对策是非常必要的。

1 调查对象和研究方法

1.1调查对象

选取济宁市11家体育舞蹈培训机构为本文的研究对象(表1)。

表1 济宁市体育舞蹈培训机构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等对该课题相关的资料进行参阅、整理和分析,同时购买相关书籍为本课题做理论支撑。

1.2.2 实地考察法

通过到济宁市11 家体育舞蹈培训机构的实地走访调查获得第一手的资料,对该11 家体育舞蹈培训机构的师资水平、硬件设施、办学宗旨、面对人群、管理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实地考察,为本课题的进行提供了详细数据资料。

1.2.3 专家访谈法

对曲阜师范大学体育舞蹈专家及济宁市体育舞蹈协会的有关领导进行访谈,了解了当前体育舞蹈和体育舞蹈培训的现状、发展前景等。

1.2.4 逻辑归纳法

对搜集的数据及各项资料进行梳理,并运用对比归纳等逻辑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结论。

2 体育舞蹈培训机构现状调查分析

2.1 品牌意识不强,连锁体系不完备

济宁市体育舞蹈培训机构的宣传方式相对传统,并且宣传方式单一乏力,在竞争日趋残酷的今天显得力不从心,体育舞蹈培训机构的发展缺少生机与活力。主要宣传方式还是在学校、商场等密集人群地点发放传单、悬挂条幅,资金力量相对充足的培训机构会在各大广场进行演出,吸引大众的眼球,起到一定的宣传效果。虽然总体的宣传效果并不是很好,但是不能否定的是,这些传统的宣传方式对于培训机构的生存还是起到了一定的维系作用。不能说这样的宣传方式不好,也不能摒弃这些传统的宣传方式,可以在此基础上结合现代的高科技做出结合和创新进行推广和宣传,例如网络、微信等平台,逐渐形成自己的品牌形象。如果形成不了自己的品牌效应,培训机构在日后的发展中会面临一个极大的发展瓶颈,树立不了自己的品牌,不仅不利于体育舞蹈培训机构在竞争激烈的服务市场中占据有利位置,取得发展优势,而且不利于细分整个服务市场,更不能对市场进行合理定位,进而影响到目标人群的选择,对今后的发展制定出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更是显得捉襟见肘,力不从心。

2.1.1 经营形式问题

济宁市体育舞蹈培训机构的经营方式缺乏新意,相对单一,主要是个体经营方式。加盟连锁的模式在众多的体育舞蹈培训机构中还不普及,正处于一个探索时期。当前,济宁市各地区存在的体育舞蹈培训机构经营模式,不仅不利于培训机构的长远发展,而且对于体育舞蹈在各个地区的发展也是极为不利的,或者说很难形成有力的竞争,对于体育舞蹈人才的培养形成不了优势。

2.1.2 加盟连锁问题

随着经济市场的大发展,尤其是体育产业与体育服务行业的快速发展,体育舞蹈市场也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调查发现,济宁市已经存在小规模的体育舞蹈培训机构连锁经营模式,但与真正意义上的连锁经营还是有一定差距。大部分地区不能很好地利用当地特色去办学,未能因地制宜地开展连锁经营,未能形成自己独有的品牌特色。

2.1.3 树立品牌问题

对培训机构而言,品牌就是自己实力的展现,只有把自己的品牌打出去,树立好,赢得社会的认可,人们的好评,才能拥有更好的发展前景,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所以说培训机构品牌化,无论是对广大学员还是对培训机构自身而言都具有重要意义。济宁市的体育舞蹈培训机构,并不善于根据机构的地域特色和机构本身的特色树立品牌,究其原因是经营者理念陈旧,没有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2.2 培训机构师资力量不平衡

走访调查中了解到体育舞蹈培训机构的师资力量普遍缺乏,教师人员存在严重不足现象,而且就职老师大多属于兼职(以体育舞蹈专业的大学生为主),教师队伍除了承担日常的教学任务外,还兼有日常工作的管理职责。了解的11 家培训机构中的运营管理人员主要是培训机构的老板,他们大多爱好体育舞蹈并且之前有学习体育舞蹈的经历,所以在师资不足时,也会不得不客串教师。必须客观评价目前济宁市大多数培训机构师资存在的问题,日常管理与教学没有分工,更谈不上合理,教学与管理基本属于一人多兼。这样的管理与教学如何保障运营的合理流畅与教学质量,是不得不认真考虑的。缺乏懂管理的人才去经营培训机构的日常事务,很难保障培训机构全面、系统、深入地发展,并在发展中不偏离制定的目标。另外,只有教学老师专心备课,认真教学,保障他们的精力,才能保障教学质量,授课老师才能有精力并且主动与每位学员产生很好的互动与沟通。而这一切的前提都是,分工合理、各司其职。否则很难保障管理者、教师与学员及其家长间的有效沟通,并且很容易在管理中出现漏洞或者导致与学员及其家长产生隔阂,进而直接影响到培训机构今后的发展与生存。

2.2.1 分工不明确

培训机构内部人员职责分工不明确是当前导致师资乏力的主要原因。培训机构考虑到人力、经费等各种问题,往往会选择让教学老师不同程度地承担一定的管理日常事务的职责。上文提到,体育舞蹈培训机构的大多数老师是体育舞蹈专业的大学生,他们虽然已经具备授业的本领,但是如何更好地让少儿、青少年易于接受并掌握体育舞蹈的基本动作和技巧是他们的一大难题。严格意义上说他们也是学生,正处于“三观”的确立时期,又怎能苛求他们有精力去做日常的管理呢?管理工作必须是专人专攻,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培训机构的高效运营。管理人员懂得如何运用怎样的宣传手段去做推广,如何运用恰当的管理原理理顺培训机构的事务,懂得怎样处理并维系与家长以及潜在顾客的关系。一个公司、一个培训机构要想取得长远的发展,保证人员分工明确是首要前提,职、权、责的统一更是对此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2.2.2 师资力量薄弱

通过实地走访调査以及对相关专家访谈中了解到,制约济宁市各地区的体育舞蹈培训机构发展以及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师的教学水平不高。作为一名合格的体育舞蹈教师,除了要掌握大量的体育舞蹈专业基本知识,而且要学会熟练地运用体育舞蹈技术,最为重要的是要会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学会并能够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快速准确地掌握上课时的专业技术和理论知识,并争取能够在课上消化所学习的新内容。目前济宁市大部分培训机构的老师都是一些高校体育舞蹈专业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兼职,教学质量有待提高。

2.3 行政部门对体育舞蹈培训机构的指导与监管缺乏力度

体育舞蹈培训机构在济宁市各地区起步较晚,但是发展比较迅速。发展不成熟,在实践发展过程中也必然会暴露出诸多问题。种种问题的存在,与培训机构的直接负责人不无关系,但是作为体育舞蹈培训机构的监管部门亦有不可推卸的指引、监管、培训之责,尤其是培训机构的管理缺乏规范性。在走访济宁市各地区11 家体育舞蹈培训机构的过程中,无证办学的情况是普遍现象,这一类大多属于在寒暑假几个人合伙做一期培训班,假期结束,培训班也随之结束,导致培训市场混乱,尤其是那些不具备专业的教学资格的培训班,让整个体育舞蹈培训市场的管理及其复杂,更不利于良性竞争。所以,行政部门的合理介入是有必要的或者说是必不可少的。呼吁相关部门加大监管力度,整治不合法现象,让体育舞蹈培训机构的市场发展能够在不缺乏生机的大环境中规范与合理化。

2.4 经费投入不足,场地设施匮乏

经走访调查发现,被调查的济宁市各地区11 家体育舞蹈培训机构硬件设施简陋,办学条件不足,尤其是场地条件一般,其他配套设施更是存在严重不足现象,对于现阶段的培训需求仅仅是勉强维持。这也是目前体育舞蹈培训机构存在的另一严重问题。资金不足是导致硬件不“硬”的主要问题,其次是主要负责人观念老套与保守的原因。“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体育舞蹈培训机构如果硬件设施不合格,教学老师很难实现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质量将大打折扣,这对于培训机构长远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2.5 培训服务相对单一

被调查的济宁市11 家体育舞蹈培训机构,所开展的服务项目相对单一,主要包括体育舞蹈种类的教学以及学员考级培训等。被调查的11 家体育舞蹈培训机构中有6 家仅仅开设了拉丁舞而且是唯一课程,其余5 家培训机构虽然开设了如摩登舞、民族舞、交谊舞等其他培训服务项目,但是教学质量有待考量。

2.5.1 服务对象单一,场地闲置

走访调查了解到,济宁市体育舞蹈培训机构的主要受众人群偏年轻化,主要以儿童、青少年为主(集中在5~16 岁),11 家中培训机构只有3 家开设成人班教学,而且课程安排相对较少。青少年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集中在学校上课、学习,这就导致体育舞蹈培训机构开放的时间受限,主要集中在放学后的晚上、周六周日和寒暑假,其他大部分时间由于生源不足培训机构不得不大门紧锁。相对单一的开放时间,导致培训机构的场地、器材等硬件设施闲置严重,造成资源浪费。这也是很多培训机构场地设施相对简单的原因之一。

2.5.2 服务项目单一、缺乏延伸

济宁市体育舞蹈培训机构大多只是提供体育舞蹈培训,传授舞蹈技能和知识,对家长及学员的延伸服务缺乏关注,缺少促进学员及家长再消费的意识,对于潜在的消费可能遗失太多。培训机构既然是以赢利为目的的机构组织,就要在搞好服务的前提下扩大经济效益,在扩大经济效益的优势下带动培训服务,如此良性循环,必将做大做强。只有消费才能促进经济的增长,除了积极鼓动学员和学员亲属参与进来之外,还要积极针对学员外围的朋友圈开设以不同目的的服务项目,然而很多培训机构往往就会忽视这一可待开发的市场。如果能够为学员家长提供优良的个性化服务、设置相应的配套服务项目,如开设成人班、亲子班、家长班或是瑜伽班、健身减肥班等等,将极大地带动消费,对于培训机构的发展将会是一个很好的保障和刺激。

3 济宁市体育舞蹈培训机构经营的对策

3.1树立品牌特色,突出精品课程

当前属于市场经济,而且竞争愈发激烈和残酷,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形成品牌效应,拥有自己的特色,打造属于自己的竞争力。而品牌形成的过程是需要长时间的高质量的优质课程和服务作为保障的,而且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不仅要保持特色而且要不断地选择创新。调查中,济宁市11家体育舞蹈培训机构的经营模式不够完善,而且形式相对单一,课程也缺乏特色。如何建立和优化培训机构的连锁模式形成自己的品牌是眼前需要优先考虑的。首先,在开展加盟连锁之前,对品牌的定位、品牌的理念、品牌的形象、品牌的价值必须要有准确、清晰的认识,其重要性关系到机构今后的发展前景以及未来一切的可能性。另外,对于已经经营成功的品牌,要学会总结,总结其成功运营的管理模式,并将其规范化、标准化,编制出操作性强的各类手册,以便在其他连锁机构得以推广和学习。

3.2建设师资队伍,提高核心力量

师资力量在体育舞蹈培训机构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支高素质、专业技术过硬的师资队伍对于培训机构的发展起着绝对的核心作用,优良师资队伍的建设对于高质量教学目标的实现不可或缺。济宁市11家体育舞蹈培训机构亟待解决的便是大力培养一支属于自己的师资队伍。首先,不可为了节约资金成本,对于教学老师的选择降低标准,应该优中选优,尽量多面试几位应聘者,从多方位考量,不论是专业技能还是教学能力,从中选择最合适的体育舞蹈老师。另外,对于已经受聘的老师,除了定期开会总结之外,要积极鼓励各位老师在坚持高质量的教学课程时要不断进行自身学习,不断精进自己的专业技能,以及对教学方法、授课方法的课程培训等全方位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开发自己的思维,不断创新,打造更多的精品课程。与此同时,不能忽视对教师的考核环节,考核不是目的,考核是为了更好地提高,考核的目的是督促各位老师不断精进,形成良性竞争。奖惩分明也是保障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之一,要以奖为主,不断鼓励教学老师在各自的岗位中恪尽职守,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

3.3制定严格统一的管理制度,进行规范化管理

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并且严格执行,在体育舞蹈培训机构连锁经营的过程中都需要根据规章制度办事,不论是总部还是在连锁的分店,不论是管理人员和授课老师以及服务人员,都有必要紧紧围绕公司的发展理念开展工作,坚决执行公司的规章制度,在工作过程中积极主动热情服务。另外,有了制度,就可以规范化,这样的公司才可以长久发展下去。

3.4利用网络媒介,加大宣传力度

传统的宣传方式已达不到预期的宣传效果,在“互联网+”的时代,可以充分利用新型网络的技术手段对品牌进行包装,充分利用信息时代的各种便利,进行宣传和营销活动。对于传统的宣传方式,例如拉横幅、发宣传单页、舞台表演、电视广播广告等等,要合理选择。在宣传过程中,如果能够做到新旧媒体的结合、创新,宣传效果将会得到极大的提高。总之,经营模式具有强大的规模效应,对改变济宁市体育舞蹈培训机构长期以来形成的小规模、分散发展的现状,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各体育舞蹈培训机构可以根据济宁市的实际情况,合理分配资源,以直营连锁为主,发展成熟时可以更进一步,发展加盟连锁,因地制宜地尝试自由连锁,坚持走连锁经营可持续发展之路,将朝阳体育产业做大做强。

[1]李小芬.对商业健身俱乐部体验营销的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8.

[2]郑玉霞.北京市商业健身俱乐部消费者行为与营销策略的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9.

[3]赵莉.我国体育舞蹈开展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3.

[4]鲁楠.关于我国连锁经营问题的思考[J].特区经济,2008(7).]

Researchonthemanagementmodeofsportsdancetraininginstitutions

CHEN Wei, YANG Tao

(QufuNormalUniversity,Rizhao276826,Shandong,China)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ports dance training institutions in Jining city by means of literature,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expert interviews, and finds out the problems and analyzes them, which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chain business development of sports dance training institutions. With the spirit conveyed in the Several Opinions of the State Council on Acceler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ports Industry to Promote Sports Consumption (No. 46 [2014], State Council), the sports service industry will become the future sunshine industry and new economic growth point. Sports dance training institutions as the education service industry will usher in unprecedented development.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mode of sports dance chain business.

sports dance; sports service industry; chain business model

2017-03-13

陈 伟(1992- ),男,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G80-052

:A

:1009-9840(2017)04-0030-04

猜你喜欢

济宁市连锁舞蹈
连锁效应
学舞蹈的男孩子
舞蹈课
Analysis of Methods to Improve Se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Writing
经济型连锁酒店的“小算盘”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近30年济宁市雾和霾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
济宁市品牌农业发展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