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身类APP 对大学生生活方式的影响

2017-08-29,

山东体育科技 2017年4期
关键词:运动体育大学生

,

(西南交通大学 人文学院,四川 成都 611730)

健身类APP对大学生生活方式的影响

张帆,朱洁

(西南交通大学 人文学院,四川 成都 611730)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四川省大学生健身类APP 的普及程度、使用现状、对自身生活方式的影响进行调查研究,以此窥探健身类APP 对大学生在体育健身与养成良好生活方式方面的促进作用,推动我国健身类APP 发展的同时推进全民科学健身的步伐。

体育健身;移动应用;大学生;生活方式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统计,截至2015 年12 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20亿。在美国,大约有20%的智能手机用户利用至少一个运动健身类APP 来支持他们的运动和健康目标,其中多达38%APP 用户下载了有关运动类和身体活动的APP。在中国,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全民科学健身理念的普及,人们普遍开始关注自身的体质健康问题,全民休闲运动的热情逐渐高涨,健身类APP 的研究在2012 年之后也得到迅猛发展。健身类APP 类型丰富、功能齐全、便利便携、成本低廉,已成为多数当代大学生、白领等手机里必不可少的应用。以“休闲体育”“运动健身”与“新媒体”等关键词在中国知网学术期刊网络总库中搜索到20 余篇相关文献。现有研究对健身类APP 的发展现状、功能统计、现存问题及对策等做了详细梳理,也通过对照实验的方法从心理、生理机制层面比较了使用健身类APP 前后对体育锻炼行为的态度及影响。而健身类APP 的目标受众中,大学生是一个庞大的用户群,目前仅有《“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健身类APP 使用现状调查与分析》一文对浙江省大学生做了相关调研,发现健身类APP 在大学生中的普及程度比较低,并给出了APP 开发方面的建议。经过前期对已有文献的整理研究,发现大部分研究集中在健身类APP发展、使用现状以及其对体育锻炼行为的促进和影响方面,至于健身类APP 对大学生有何具体影响目前并没有相关研究及理论,也缺乏地处西部的四川省大学生健身类APP应用现状的数据资料。那么,健身类APP 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普及程度和应用现状如何?他们的接触途径和使用动机是什么?健身类APP 又对他们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本研究将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试图探究这些问题的答案,并为高校如何利用新媒体手段改革完善体育教学工作提供可行性操作建议。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为保证研究结果的准确性,从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和成都理工大学三所高校中抽取了420名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这三所高校分别为我国“985工程”“211工程”和省属重点高校,有着不同的专业强项和生源构成;男女比例相对均衡,且涵盖了理工、文史、艺术类专业,在众多高校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本研究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以上述在读大学生为样本,涵盖了本科与本科以上学历类别,并按照男女比例一比一进行发放,共计420份,回收416份,有效问卷416份。回收率99.0%,有效率99.0%。有效问卷中男生占49.5% ,女生占50.5%;本科和本科以上学历类别分别占50.49%和49.51%。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利用SPSS19统计软件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录入,通过该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及进一步统计分析,结论如下:

2.1健身类APP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应用现状与使用态度

2.1.1健身类APP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普及程度

TalkingData 2016移动互联网数据报告中显示,在IOS与Android两个平台上运动健康应用国内活跃设备规模已达1.8亿台,以KEEP为代表的健身类APP根据Talking Data 2015年12月对比2015年1月的数据来看,其用户成长倍数为171.1。可以看出,健身类APP已有了广泛的使用人群。作为18~25岁风华正茂的大学生群体,正处于擅于接受和体验新鲜事物、发展兴趣的年龄,是健身类APP的一个较为庞大的目标受众群体。TalkingData 2016大学生人群移动生活洞察报告指出,大学生人群的关联应用类型指数(TGI)中,教育阅读和运动健身类应用最高,说明与移动互联网整体相比,大学生更偏好使用教育阅读和运动健身类应用。

本次调查发现,66.3%的在读大学生下载了健身类APP,其中男生占45.3%,女生占54.7%。这表明,半数以上的大学生下载了健身类APP,与移动互联网数据趋势以及健身类APP的发展情况相符合,也反映了当代大学生有一定的健身意识和健身需求。

2.1.2大学生健身类APP的下载行为

在下载过健身类APP的大学生中,极大多数(89.5%)下载了1~3个健身类APP,最常使用的健身类APP前三名分别是KEEP(39.9%)、NIKE+(13.7%)和咕咚(13.5%)。

在使用时间上,超过半数(58.3%)的大学生,接触并使用健身类APP的时间不长,只有不到一年;25%的大学生使用1~2年;使用超过两年的大学生占16.7%。而在使用频率方面,半数大学生(50.2%)只是偶尔使用健身类APP,经常使用的大学生占30.5%,只有8%的大学生每天都会使用。

在接触途径方面,大学生主要通过他人的推荐(33.3%)接触到健身类APP,其次是自己搜索(22.8%)和参考应用商店排行榜(20.3%)。口碑传播是市场中最强大的控制力之一,家庭与朋友的影响、消费者直接的使用经验、大众媒介和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共同构成影响消费者态度的四大因素。在促使消费者态度由否定、中立到肯定的转变过程中,口碑传播所引起的作用则是广告的9倍。健身类APP相较于其他类型的APP,更需要用户的体验与参与,对于喜爱新鲜事物、乐于尝试的大学生来说,相互之间除了进行APP的推荐和分享,看到同学、朋友的使用过程,也是一种对健身类APP的间接体验,而出于这种体验产生的兴趣确实更能触发其下载的动机。另外,17.4%的大学生选择社交平台的传播作为接触途径,这个社交平台传播的方式主要是由健身类APP在社交媒体的官方账号(如新浪微博账号、微信公众号等)发起的,通过一些社交媒体的营销提高自身知名度与影响力,促使社交媒体用户关注并下载APP。还有一种传播方式是由健身类APP用户在进行运动后将数据和记录分享。数据显示,只有29.7%的大学生表示会将其上传到微博、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平台,但这依然能构成一种有效的人际传播。

2.1.3大学生健身类APP的常用类型

经过对现有健身类APP的分析和对相关文献的归纳整理,本文将健身类APP大致分为四种类型:基于GPS的记录或计数(步)、视频指导及目标训练计划、卡路里计算及身体数据记录、运动与健康知识。根据这个分类做的下载类型调研中,发现大学生更倾向于下载基于GPS的记录或计数(步)类APP(38.7%)。除了日常活动的步行计数,跑步作为一个不限时间地点、无需器械、低成本高效率的运动,一直以来都是休闲运动的首选。而这类软件实现了追踪记录和实时监测的功能,让跑步变得更专业和科学,且操作简单,确实是同人们日常活动、休闲运动配合得最好的移动应用。另外,视频指导及目标训练计划和卡路里计算及身体数据记录两种类型也较受大学生青睐,且差异不大(29.8%和29.1%)。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华,为了提升个人形象气质和精神风貌,对于瘦身、塑形、力量增肌的需求强度较大,所以他们可以在目标训练模式的APP提供的各种个性化课程中得到满足,且相比较于花一笔不菲的钱去健身房而言,使用此类APP更加经济便利。

2.1.4大学生健身类APP的使用目的

根据使用和满足理论,受众使用媒介的目的是很不相同的,而且在很大的程度上掌握控制权,受众的接触媒介是基于个人需求进行的。调查发现,大学生对于健身类APP的使用目的以增强身体素质、提高运动技能为主(33.7%),另外,指导和督促运动锻炼(32%)和减脂塑形(29.8%)也占了较大比重,这三个方面构成了大多数大学生使用健身类APP的动机。增加体育与健康知识(16.1%)、休闲娱乐(13%)、结交朋友(2.9%)也占有一定比重。

基于健身类APP的社交功能,23.2%的大学生会分享私人照片或运动心得,32.6%的大学生会同健身类APP中其他用户进行交流互动。对数据进行交叉比较分析,使用健身类APP超过3年的大学生中,55%会与其他用户交流互动,按照使用时间由长到短,会与其他用户交流互动的比例分别为43%、35%、28%。越是使用健身类APP时间长的大学生,与APP里其他用户交流的比重越高(表1)。

表1 大学生健身类APP 使用时间和社交功能使用交叉表

2.1.5 大学生健身类APP 的使用态度

81.5%的大学生使用健身类APP 更关注自己的身体数据和健康状况。这表明使用健身类APP 进行配合,相较于单纯运动来说更能唤起人们对于科学健身的意识。65.6%的大学生在使用时为自己制定了相应的运动计划和目标,且半数都会基本遵守既定计划(46.4%)或偶尔遵守(40.2%)。在实现阶段性健身目标后,多数大学生会选择继续使用健身类APP,只是会变更运动强度与频率。

通过使用健身类APP,有37.7%的大学生认为他们收获了好的体形体态与精神面貌;其次,31.7%的大学生认为使用健身类APP 丰富了闲暇时间,令他们的休闲方式更加多样化;另外,了解许多体育健康知识(28.8%)、形成了良好的饮食习惯与合理的作息时间(24.5%)也是重要的一方面;最后,23.6%的大学生通过健身类APP 爱上运动或使运动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2.2 健身类APP 对大学生群体生活方式的影响

生活方式是一个内容相当广泛的概念,它包括人们的衣、食、住、行、劳动工作、休息娱乐、社会交往、待人接物等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以及与这些方式相关的方面。一般指人们的物质资料消费方式、精神生活方式以及闲暇生活方式等内容。它通常反映个人的情趣、爱好和价值取向、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这里讨论的生活方式主要是通过健身类APP 可以引导受众在增强个人体质、均衡膳食、合理作息、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对大学生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根据健身类APP 的功能设定,这里将生活方式具体分为三个方面:饮食习惯、休闲方式和消费结构。

健身类APP 作为一个移动应用,并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对大多数人的影响可能是微乎其微的,但对于少部分人的影响以及其在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微小的影响又无法忽视。所以若要讨论相关性,最终数据结果只能是弱相关甚至不相关,于是本研究在设计问卷时设置了相关对比性问题,经过数据分析试图将这个影响量化来证明假设。

2.2.1 健身类APP 对大学生饮食习惯的影响

饮食习惯是指人们对食品和饮品的偏好,而脱离父母又忙于学业的大学生人群在饮食上容易形成不良习惯,比如在饮食上不科学、不规律、不合理。使用健身类APP 的大学生对健康的生活方式有一定的追求,许多健身类APP 也会设置饮食方面的版块或做出建议,那么通过使用健身类APP,大学生的饮食习惯是否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呢?

根据调查,58.7%的大学生认为在使用健身类APP 后自己的饮食习惯与之前有所改变,主要体现在更注重均衡膳食、营养搭配(26%),排斥垃圾食品与油腻荤腥食品(18%),为自己安排合理规律的用餐时间(16.1%),少食多餐(13.9%)及其他(3.8%)。77.9%的大学生会部分参考健身类APP 中提供的饮食建议来决定自己的三餐内容,而在这些大学生里面有69.9%会有目的地尝试以往并不会食用的食品。只有10.87%的大学生在使用健身类APP后完全不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

综上,可以认为通过使用健身类APP 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大学生的饮食习惯。

2.2.2 健身类APP 对大学生休闲方式的影响

休闲是指在非劳动及非工作时间内以各种“玩”的方式求得身心的调节与放松,达到生命保健、体能恢复、身心愉悦的目的的一种业余生活。科学文明的休闲方式,可以有效地促进能量的储蓄和释放,它包括对智能、体能的调节和生理、心理机能的锻炼,休闲是一种心灵的体验。在这里我们主要讨论通过健身类APP 的使用,大学生以运动健身作为休闲方式所占比重的变化。

在调查中,设置了大学生使用健身类APP 前后对比的五度量表,针对单次运动时间、每月锻炼次数和选择运动作为休闲方式的频率三项要素进行统计。

调查发现,多数大学生通过使用健身类APP 至少有一项要素发生了变化。通过对大学生所选择的频率中极值的观察,在使用健身类APP 前对于单次运动锻炼时间的选择上,频率最高的为“<30”分钟,表明在使用健身类APP 前32.2%的大学生单次锻炼时间不超过半小时;在每月运动次数和将运动作为休闲方式方面,“<4”次和“很少会”被大学生选择的频率最高(表2~4)。

表2 使用APP 前单次运动锻炼的时间

表3 使用APP 前每月进行运动锻炼的次数

表4 使用APP 前闲暇时选择运动作为休闲方式的频率

而在使用健身类APP 后,单次运动时间、每月锻炼次数和将运动作为休闲方式这三项要素中,被选择频率最高的极值分别对应的是单次运动时间“30~60”分钟,每月运动次数“4~12”次,闲暇时“有时会”选择运动作为休闲方式(表5~7)。

表5 使用APP 后单次运动锻炼的时间

表6 使用APP后每月进行运动锻炼的次数

表7 使用APP后闲暇时选择运动作为休闲方式

根据使用前后的这种频率变化,可以看出部分大学生通过使用健身类APP影响了自己的运动频次及休闲方式,但影响的范围和程度均不大。

2.2.3 健身类APP 对大学生消费结构的影响

消费结构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人们(包括各种不同类型的消费者和社会集团)在消费过程中所消费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消费资料(包括劳务)的比例关系。有实物和价值两种表现形式。实物形式指人们在消费中,消费了一些什么样的消费资料以及它们各自的数量。价值形式指以货币表示的人们在消费过程中消费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消费资料的比例关系。在现实生活中具体表现为各项生活支出。

在使用健身类APP 的同时,81.9%的大学生没有线下运动课程(如健身房私教及舞蹈、瑜伽课程等)开销,但43.8%的大学生购买了健身类APP 中所需要的运动装备或健康设备。调查显示,日常饮食消费(31.7%)运动相关必需品消费(29.6%)以及休闲活动消费(19.5%)是大学生认为通过使用健身类APP 发生了明显变化的消费的前三名,其次是交通出行消费(13.7%)和养生保健消费(13.7%)。

由此可以发现,通过使用健身类APP,部分大学生消费结构有所变化,主要表现为日常饮食消费和运动相关支出,但具体是变多还是变少因人而异。

3 结论和展望

经过对四川省大学生健身类APP的使用现状分析来看,大学生健身类APP的普及程度不算太高,多数大学生使用尚不超过一年,下载行为多凭借人际传播。目前大学生最常用的健身类APP是KEEP,基于GPS的记录或计数(步)的功能应用程度最高,增强身体素质和指导督促运动锻炼是大学生主要的使用目的。

使用健身类APP对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从主观上讲,部分大学生通过健身类APP收获了好的体形体态与精神面貌,丰富了闲暇时间,了解到许多体育健康知识,形成了良好的饮食习惯与合理的作息时间,爱上运动或使运动成为一种生活习惯。经过数据分析,健身类APP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大学生的饮食习惯,使他们更注重均衡膳食、营养搭配,排斥垃圾食品与油腻荤腥食品,能够为自己安排合理规律的用餐时间。另外,通过使用健身类APP,部分大学生进行运动健身的频率和单次运动的时长有一定提高,休闲活动中运动健身的比重得到提高。在消费结构方面,除了运动相关支出较使用健身类APP前有所提高以外,日常饮食消费、休闲活动消费、交通出行消费和养生保健消费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通过本研究,我国健身类APP开发与运营商在不断完善硬件功能的同时,考虑到自身对受众的影响层面,应当用最严谨的态度为受众提供更专业更科学的服务;作为高校,应该将体育教育放在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位置,若只满足于课堂上短短几个课时的技能训练,是无法改善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锻炼习惯。除了对现有健身类APP的灵活运用,也可以自行设计一套适合本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健身类APP供同学们下载使用,同时可以将体育课堂考勤、课外运动计时、体育理论考试等融入APP进行一体化,科学化、智能化的同时为师生提供便利。在今后一个时期深化体育改革、发展群众体育、倡导全民健身新时尚、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工作中,也应充分考虑到健身类APP在促进体育锻炼中发挥的正面引导作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体育健身需求。最后,本研究在分析有关健身类APP对大学生生活方式的影响时,没有深入探讨和证明影响产生的具体因素,这些具体因素是构成影响的关键,也是健身类APP和全民健身战略发展的突破口,需要改变思路、设计更精确的量化标准,在接下来的研究中逐一解决。

[1]吴若熙,王庆军.体育健身类APP 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5(4).

[2]刘传海,王清梅,钱俊伟.运动类APP 对体育锻炼行为促成和体育习惯养成的影响[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5(3).

[3]莫月红.“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健身类APP 使用现状调查与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6(3).

EffectsoffitnessAPPonthelifestyleofcollegestudents

ZHANG Fan, ZHU Jie

(SouthwestJiaotongUniversity,Chengdu611730,China)

Based on the new media circumstance, combined with the great mass fervor of leisure sports under the "National Fitness Program" and the mobile Internet, the birth of sports fitness APP has brought certain impact to the life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In this paper,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i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prevalence,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impact of fitness APP on the lifestyle of college students in Sichuan province, and to explore the promotion effect of the fitness APP on the physical fitness and well-being of undergraduates' lifestyle,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fitness APP in China while promoting the pace of scientific fitness.

sports fitness; mobile applications; college students; life style

2017-03-05

四川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一般项目(项目编号XXTYCY2015B12)。

张帆(1994- ),女,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新媒体研究。

G80-051

:A

:1009-9840(2017)04-0025-05

猜你喜欢

运动体育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不正经运动范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我们的“体育梦”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