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学生学习数学的激趣策略

2017-08-28郑惠贞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学习数学激趣策略

郑惠贞

摘 要:学习兴趣是引起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动力,从而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在数学课堂上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从游戏、爱心、情境、争论、活动几个方面加以激趣,由此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果。

关键词:学习数学 激趣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8-0225-01

小学生在参与数学的学习中,学习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呢?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学习数学要达到良好的效果,教师就应当在学生学习数学的激情方面下功夫,运用各种各样的“激趣”策略促使学生高效地参与数学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1 用“游戏”,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游戏是活跃学生学习活动本身的兴奋剂,学生通过团体游戏引起兴趣,可激发学习责任感。教学中,要把“找朋友”、“送信”、“夺红旗”等游戏活动引进课堂,寓知识于游戏之中,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开展饶有趣味的游戏,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之中,进一步学习掌握数学知识。这样,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学得主动,玩得开心,从而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喜欢数学。

2 用“爱心”,呵护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生为了什么而激情澎湃地参与数学学习呢?其实靠的就是良好的师生关系。那么,这样运用良好的师生关系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激情呢?这就要靠老师用关爱之心来对待学生,让其感受到老师的支持与鼓励,从而热爱学数学。对于学生,哪怕是回答或理解掌握教学内容部分内容,应给予适当的表扬和鼓励,教师在课堂上的一句表扬的话、一个鼓励的眼神都会让学生充满了自信。对于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师给予他们启发和开导鼓舞他们的学习信心,让他们更加愉快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记得有一次,我在课堂上检查“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概念记忆时,发现班里学困生课上从不举手发言的同学把手举得高高的。这时我就在思考:是不是在这个时候给其一个回答问题的机会呢?我觉得如果此时能够让其回答问题,并在其回答问题中发现说得好的地方加以表扬、鼓励,相信这个学生会获得学习数学的信心,说不定这是转化的一个契机。于是,我把这个回答问题的机会给了他。这个学生虽然上来回答说得不是很好,但是我却给予充分的肯定与鼓励。我从这位学生兴奋的表情觉得我运用的策略成功了。

3 用“情境”,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学生在其思维的表现形式方面,他们不可能像成人那样深思熟虑,思考的方向显得稚嫩,不够全面。因此,对于枯燥无味,学生对此往往不感兴趣,相对其他学科而言,数学课堂上无意注意占优势。根据这一特点,运用现代化的电教手段,通过直观的图像、鲜艳的色彩、逼真的音响,刺激学生各种感官,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例如,六年级数学“比例尺”这部分比较枯燥,也比较抽象。对于这部分内容教学,教师应当先提供相关有利于学生化抽象为形象的事物,以此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进而得出比例尺的特性:图形的大小可以随意改变,但形状不能改变。再出示一张机器零件平面设计图和实体机器零件,通过比较认识得出:比例尺分放大比例尺和缩小比例尺。这样,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引出学习的对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再如,教学《圆的认识》课时,我借助教学课件,分别以生动的小故事(如,小动物们赛车,车轮有方形的、圆形的、三角形的。圆形车轮跑得最快。导出圆的特性:易滚动。)将抽象的学习内容变得生动、形象,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孩子们在娱乐的同时复习了旧知识,又为学习新知识做好了铺垫,主动地投入到新知识的探究学习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4 用“争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生学习具有积极性、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发现问题中,抓住契机,适时点燃争论的“导火索”,尽量给学生一些表现自己的机会,尽好引导者的职责。让学生进行争论,激发他们的学习的内驱动力,培养开拓创新精神,让学生的自我价值得以体现。

例如,在学习了“圆柱体的体积”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题:

一个圆柱体的底面半径是2分米,侧面积是12.56平方分米。求这个圆柱体的体积。

题目刚念完,一个学生脱口而出:“我知道圆柱体的体积是12.56立方分米。”其他同学半信半疑地把眼光投向了我。“老师,他说得对吗?”我回答说:“你们算一算,不就清楚了吗?”一时,好几个同学忙碌起来:

(1)圆柱体的高:12.56÷(3.14×2×2)=1(分米)。

(2)圆柱体的體积:3.14×2×2×1=12.56(立方分米)。

答:圆柱体的体积是12.56立方分米。

“为什么这么快?难道还有更简捷的方法进行解答?”同学们七嘴八舌议论起来,最后引导得出:侧面积÷2×底面半径。很快得出:12.56÷2×2=12.56(立方分米)。

在这个过程中,完全是学生们自己在讨论、交流。事实证明,鼓励争辩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5 用“活动”,增进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形势下,活动课对拓展学生思维、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尤为重要。因此,数学教学在立足课堂教学的同时,力争在实践活动中,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圆柱的认识》一课,在讨论圆柱的侧面时教师设置悬念,先让学生猜一猜:“这个圆柱的侧面沿高展开会是一个什么图形呢?”学生动手操作,裁剪事前准备的茶叶筒等圆柱形物体。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互相交流的过程中让让学生掌握圆柱的认识相关知识,这样的引导,学会感到有兴趣,不会枯燥,更为重要的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如下的培养:学生懂得事物与事物之间往往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数学知识也有着各种内在联系;学习数学要联系以前的掌握知识进行学习,往往有着良好的提升思维能力的效果。

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是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别,但他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也有不少共同之处,那就是如果是学习学生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或学生在学习中的学习热情被老师释放出来,往往有着更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尽可能地运用各种有效的激趣策略,让学生轻松、愉快、充满趣味地参与到学习之中,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一节课内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始终洋溢着张张笑脸,使整个课堂兴趣盎然,生机勃勃。

猜你喜欢

学习数学激趣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浅谈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培养思考能力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