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探讨

2017-08-28聂新党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创新意识小学语文教学

聂新党

摘 要:语文是小学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也是学生知识体系中的基础性科目。小學语文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相对比较单一,学生大多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往往不会主动地去思考和探究语文知识点,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涯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本文分析了小学语文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意义,提出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的途径,寄希望于对促进我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重要的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 创新意识 教学 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8-0188-01

1 小学语文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意义

创新意识的培养,对于提高学生的竞争力有重要的作用。现代社会,压力和竞争日益增大,如何让学生将来步入社会能够发挥作用,就必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只有不断创新才有可能创造新的机遇。

创新意识的培养,对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重要的帮助。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理念,引导学生不断自主的学会探索、思考和创新,鼓励学生平常学习过程中多提问和质疑。教师要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看待问题,防止学生形成思维定式。特别是在小学阶段,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够自主学习和创新,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创新意识的培养,对于学生日后的学习成长有重要的意义。不仅仅是语文科目需要创新意识,其他所有科目的学习都需要创造性思维。小学阶段养成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发挥自身的创新意识,从而更好地学习新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强化人本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从而更好的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

2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的途径

2.1 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意识

教学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发展,教师本身就应当具备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精神和能力,教师个人的思维方式和人格力量时刻在影响着身边的学生,而且可能对学生的人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出来,激发学生的潜能。教师要让学生敢于参与教学,并且能够自主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发言,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够萌发创新思维与意识,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且能够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2.2 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用自己创造性的“教”去激发学生创造性的“学”,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联系地、发展地、辩证地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总结问题。首先,要加强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训练,教会学生从多方面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其次,要重视把握逆向思维,引导学生从事物的正面想到反面,或者从反面想到正面,特别是在教成语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找同义词和反义词,让学生更好的了解成语的含义和用法,逆向思维的培养,可以让学生形成双向思维的习惯,从而解决问题的思路会增加;最后,教师要善于把握课堂的时间,让教课的内容更加生动,学生更感兴趣,同时要鼓励学生大胆的提问,并且从不同的角度去进行探讨,从而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3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与观察习惯

阅读习惯是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从小学阶段开始,就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不管是课内阅读还是课外阅读,一定要让学生广泛的涉猎阅读知识,在阅读的过程中拓宽思维和知识体系,并最终达到提升创新能力的目的。同时,要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能力是学生创造和发明的前提,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养成观察习惯,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4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同时它也是一门非常灵活的学科,有很多问题是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的,所以教师应当要改变传统教学方式,让学生不再禁锢于标准答案,能够从多方面思考和解决问题。教师本身也不应该设定统一的标准答案,这样容易限制学生的思想,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会得到不一样的答案,这是很正常的。因此,教师要根据问题来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下思考问题。小学阶段,学生的思想尚未成熟,有时候提出的问题会比较幼稚,但是管对错与否,学生能够提出问题,已经能够表明学生在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与解决问题,教师应当积极的给出回应,并进行正确的引导。

2.5 强化人本意识,以学生为中心

“以人为本”是当代教育中比较关注的教学模式,强化人本意识,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当要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往往自己提出一个问题比他人解决一个问题,意义要大得多。通过这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小学语文课程中有些内容往往是很难懂的,也没办法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因此,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去讲解,结合相关的案例,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有兴趣去了解和接触比较难懂的知识点。

3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要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中去,避免“灌输式”的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的发散式思维,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有较大的提升。如今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只有具备了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人才能够有所创造和成就,才能够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在现代化教育思想的指导下,采用丰富多样和灵活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可以自主创新,具备良好的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真正达到“教学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覃小丽.新课改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6,(11):101-102.

[2] 蚁天香.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之我见[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22):194.

[3] 苏秋香.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学周刊,2016,(08):141.

[4] 罗文华.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路径思考[J].学周刊,2016,(08):171.

猜你喜欢

创新意识小学语文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