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视频教学在职业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017-08-28许玲凤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教学现状微课

许玲凤

摘 要:微课教学是在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提下应运而生的新型教学方式,它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以计算机教学活动为例,微课的应用有助于学生更好理解教学的重点、难点,同时也打破了学习时间、地点等方面的局限。本文从多方面阐述了“微课”的运用给计算机课程教学带来的影响和改变。

关键词:微课 计算机教学 教学现状 应用 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8-0051-02

步入21世纪,也就步入了信息时代。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把我们的生活数字化、智能化了,我们也感受到了随之而来的巨大便利。在教育教学领域,科学技术也被广泛运用。“微课”的运用使学生的学习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尤其是在计算机教学中,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巨大好处。

1 微课的特点

微课是一种以视频为载体的教学模式。而微课视频是在教师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实践要求录制的视频。视频时间一般控制在5-10分钟。虽然时间短小,但内容精简鲜明、主题明确、针对性强。这也是微课独有的特殊之处。

同时,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还可通过计算机或手机平台把微课予以发布,这更是打破了传统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也满足了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这一亮点是微课的最大优势。这也象征着未来学习手段和方式的一个趋势。

2 微课应用到计算机教学中的意义

众所周知,计算机专业学习和文化科目学习的最大不同莫过于是以操作为主,理论为辅。一切理论基础都为实践操作和理解实践操作做铺垫。学生的操作练习过程必须依靠计算机平台完成,再加上操作性较强的计算机学科其操作环节较为繁琐,学生很可能难以在课堂或者短时间内完全掌握。而且有时操作起来还对软件和系统环境有特殊要求,这使得课上未能及时掌握的同学课后未必能具备条件课后加以强化、复习和巩固。

微课的出现,其实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的完美呈现。具有快捷性和信息性双重优势。之所以说它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是因为一来短小而主题明确的视频能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二来学生通过微课也可以进行自主学习。这就从最大程度上解放了教师在课上对知识点的机械讲解。不仅学生能通过自主学习更好地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而且老师在课堂也能更好地进行分层教学,加以一对一的辅导,从而有更多的机会发现学生问题,多进行汇总和总结。这样就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学生不但能自主选择学习时间,也能自主选择学习地点,一定程度促成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无论就学生的学习还是教师的教学,都是一个很好的提升,更能进一步推进老师今后的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微课作为一种新技术、新媒体与计算机技术密切联系,这更是适应了计算机教学需求。

3 微课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实例应用

微课教学已不再是一种趋势。它已在众多学科教学中加以投入使用,并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个人认为,微课不应该单纯是对一堂课内容的机械压缩。可以是用来合理帮助学生完成课后学习的,也可以是有助于学生理解某个或某些知识点的辅助教学。具体主题都来源于笔者对教材和学情的了解、分析。下面笔者就微课视频在计算机教学(技工院校《大学计算机基础》省级统考科目)中制作和应用过程做简要说明如下:

3.1 微课制作前期分析

3.1.1 分析教学内容

结合本学科省级统考要求和生活中实际运用需求,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能熟练掌握办公自动化WORD、EXCEL、PowerPoint等应用软件的熟练操作和对简易多媒体片头的设计。在微课主题方面不光要严格把控考核重点,更应该结合实际运用加以拓展讲解。这才是避免应考教育的人性化教学,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教学真谛。也不至于让学习成为本末倒置的问题。

3.1.2 分析学生学情

技工院校的学生思维活跃,但基础较薄,学习主动性不强,更缺乏钻研精神。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凸显教学主题,强调教学重点、难点,适当降低案例难度,但也不能疏忽个别尖子生的个性发展,尽量实现分层教学。

3.1.3 总结传统教学模式弊端和效率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唯一途径。这就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学习的时间和地点。而结合技工院校学生上课学习效率普遍不高的情况下,更有必要能通过一定的手段重现课堂。微课教学就能在此方面进行最大程度的弥补。

3.2 微课制作程序简介

根据多方面的综合考虑,计算机专业操作实践课的微课视频制作方法如下:

3.2.1 恰当制定微课教学主题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其积极性,制定的例题必须尽量与生活现实需要相结合,能让其从实例中了解甚至理解知识点的内涵和用途。这也有助于学生避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被动学习。例如,在讲授到WORD文档中字符替换时,以模拟工作情景为基调,从而激起学生学习的迫切性。

3.2.2 细致制作微课

制作微课必须具备好计算机、话筒、耳机、附带WORD、EXCEL、PPT以及屏幕录制等常用硬软件设施。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调整好操作例题和操作素材的位置;第二步,使用录制软件开始录制;第三部,操作演示;第四步,结束演示。在演示操作要特别注意不能过于机械化,一定要凸显难点,重点。对操作细节处做出充分的解释。例如,在替换字符时,若被替换字符有特殊格式,一定要注意设置格式时光标的定位,并提示常见错误操作等。不论讲解如何,必须加以对时间严格控制,以防学生在观看视频时因为时间过长而分散注意力或产生疲劳。

3.3 微课在计算机学科教学中的运用效果

通过对微课教学在课上课下,在校在家的滚动式运用,发现微课教学的作用有一下几个方面:

3.3.1 课前复习

根据学生基础的实际情况和知识衔接的需求,可以设计相应的微课让学生提前进行高效的复习。

3.3.2 新课讲授

一般用于在开始上课后让学生观看。通过抛砖引玉地提问和问题的新颖度,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发掘他们的好奇心,为新课的开讲做一个较好的铺垫。

3.3.3 知识点讲解

通过对典型例题的讲解,凸显学以致用的意义。一般可以在学生进行自我探索学习或合作研究后一起观看。这部分一般也是重点、难点所在。

3.3.4 巩固练习

选择难度适宜,知识点广度相当的例题并制作好微课,一般用于小结知识。

3.3.5 拓展练习

上课时由于时间限制和学生个体差别等原因,无法很好地进行分层教学。课后的拓展练习也蕴含着难点。一般在课程结束前观看。

4 结语

信息时代的今天,微课程潜移默化地引领者课堂教学的变革。但微课教学目前也无法完全摆脱传统教学的存在。也只有通过课堂教学的结构性变革才能充分发挥微课的真正价值。在今后的微课学习中,微课教学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借助网络技术的发展步伐不断加以更新;结合学生对微课视频使用的反馈,在此基础上对微课内容不断进行补充和调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大趋势下,移动终端层出不穷,计算机、手机学习定会成为未来学习的主流形式。而微课教学可谓是走在前沿的教学模式的革命性转变。

参考文献:

[1] 倪振荣,魏丽.基于微课模式下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4.

[2] 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年01期.

[3] 陈浩.微课在中职“計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5.

[4] 田明松.关于微课应用于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若干思考[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

猜你喜欢

计算机教学教学现状微课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与改进对策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