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

2017-08-28邝义权德昌县农牧局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17年4期
关键词:德昌县蚕农养蚕

□邝义权/德昌县农牧局

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

□邝义权/德昌县农牧局

盛夏的一场雨把德昌县茨达镇跃进村变得山清水秀,空气格外清新。走进村庄,放眼山丘,尽是层层叠叠的桑园,葱葱郁郁的桑树,满目青翠,赏心悦目。

山间、田野里处处是蚕农忙碌的身影。头戴草帽,身背竹篓的刘荣刚,熟练地将桑树的桑叶摘下,放入竹篓。“从养蚕开始,我天天都在桑园里采桑叶。以前种稻谷、玉米,遇上天旱之年,收入很低,现在种上桑树养蚕,收入成倍增加。”刘荣刚笑着说。

据介绍,过去的跃进村,距离德昌县城25km,由于土地贫瘠,交通不便,农业基础薄弱,发展相对滞后,当地群众仅依靠传统农业生活。由于产业单一,人们为解决温饱苦苦奋斗,是该村长期以来的真实写照。

面对群众增收难这一困境,如何才能让农民群众实现致富增收,变成消费主体。为破解这些制约农民增收的瓶颈,近年来该村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因地制宜,积极探索。不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社会保障和社会管理水平,做强蚕桑特色产业,有效加快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如今,每到养蚕季节,山头坡尾,群峦叠翠,处处是满目葱茏的桑树,生机盎然。“根据产业规划,引导农户发展蚕桑特色产业,可实现地下、地上、林间立体发展,能够助农增收,单在桑树地里种红苕、蔬菜、豌豆,就可以帮助每位农户年均增收近200元。”村长孙仕祥说道。

现在不少人家通过栽桑养蚕及外出务工,修起了漂亮的房子,生产生活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家种了8.3亩桑树,去年仅养蚕一项收入就达5.6万元,今年蚕茧价格也好,收入还会增加。”该村5组养蚕大户刘荣刚充满了期待,喜笑顔开地说道。

随着养蚕规模的扩大,蚕桑己成为当地百姓增收致富的拳头产业,让村民们的腰包鼓了起来。一幢幢漂亮的楼房掩映在绿树丛中,村民们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富裕生活。随着蚕农腰包的充盈,在他们的眼里,桑树就是储存他们梦想的“绿色银行”,能实现他们的致富梦。如今,跃进村己成为茨达镇蚕桑生产重点村,据了解,2016年全村己有桑园73.33hm2,全年养蚕2200多张,产茧1601担,产值410多万元。养蚕收入占全村总收入的35.6%,户均收入达1.7万元,人均养蚕收入3200元……绿水青山在这里成了名副其实的“金山银山”。

为推动村民精神生活富起来,村两委还组织开展栽桑养蚕农民夜校培训,组织村民收看农业科技片,开展农家书屋读书、读报、观看爱国主义教育片等活动,增强农民的致富才干,村民们受益匪浅。

面对蚕桑这一项既能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又能增加农民收入的惠民工程,对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构筑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共赢的富民产业,德昌县积极应对。近年来德昌县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一户一园的发展思路,建园区、建基地、兴产业、促增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建设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的现代农业发展蚕桑产业。

在蚕业发展机制上,以培养专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为主体。大力推广“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以德昌县蚕茧公司作为龙头企业,在尊重农户意愿的基础上,对桑园采取租赁、转让、入股、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推动桑园经营权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规模经营,提高规模效益。

完善蚕业管理机制。建立完善以德昌县蚕业部门为技术指导、乡(镇)蚕桑员为专职技术骨干、村级中心技术员和共育室为常规技术力量的覆盖乡、村、社、农户的行政指挥体系和技术服务网络,为蚕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服务,将科技兴蚕贯穿于栽桑养蚕的各个环节,让蚕农切实意识到“要致富,栽桑树,桑树就是摇钱树”,通过帮助养蚕户建蚕房、改造共育室、改造大蚕房等措施,让养蚕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养蚕质量也明显提高。栽桑养蚕终于成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

强化科学管理。科学剪枝、施肥,加大桑树病虫害统一防治力度,强化养蚕过程中消毒防病工作,加大药物、设施、设备的投入,确保无病高产,提高桑叶质量,提高养蚕单产。并不断新栽优质桑苗、进行老桑园嫁接改造、大量种植果叶两用桑,提高经济效益。让桑农、蚕农切身体会到栽桑养蚕带来的实惠,使栽桑养蚕产业的发展更得蚕农支持,蚕农养殖户不断增多,桑树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蚕桑产业的规模也随之迅速发展。

强化农机科技投入,让农机和农艺相结合,提高劳动生产率。为减轻蚕农栽桑养蚕的劳动强度,德昌县农牧局在农机购置补贴中也严格按照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标准,对养蚕农户进行农机购置补贴。目前,德昌县养蚕农户有微耕机4219台,切桑机65台,村民享受国家、省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106.2万元。兴机富民的实施,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将村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降低了劳动强度。实实在在地栽桑养蚕,让德昌农民得到了实惠。

跃进村是德昌县蚕桑生产的一个亮点和缩影。目前,全县有养蚕户11000多户,桑园4066.67hm2。2016年,全县蚕业产值1.65亿元,养蚕户户均收入达1.6万元,为德昌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财源支撑。

在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上,青山绿山,变成了金山银山;“蚕宝宝”变成了“金宝宝”,蚕桑产业化茧成蝶,一片片桑叶富了一方百姓。

猜你喜欢

德昌县蚕农养蚕
德昌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模式分析
无人机替代蚕农“走山移蚕”
养蚕不易
养蚕记
四川省德昌县傈僳族音乐文献综述
养蚕巢脾 一种新的养蚕用具
躲雨
德昌县农机惠民 催生新型农民
在养蚕中成长
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