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首届农机职业技能大赛后的思考
2017-08-28李和平四川省农业机械鉴定站
□李和平/四川省农业机械鉴定站
四川首届农机职业技能大赛后的思考
□李和平/四川省农业机械鉴定站
2017年7月,四川省首届农机职业技能大赛在成都市新都区四川现代农机产业园成功举办。经过初赛和复赛,来自全省农业(农机)合作社、流通企业的农机操作维修一线机手的8名选手脱颖而出进入决赛,最终来自成都市郫都区聚农鑫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曾靖荣获一等奖。此次技能大赛对四川省培育“爱农业、懂技术、善服务”的新型农机技能人才具有强大的示范推动作用。
1 四川农机技能人才情况
截至2016年底,四川省农机总动力达4450万kW,各类农机装备原值331亿元,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55%。全省拥有拖拉机23.5万台,插秧机9000台,联合收割机3.5万台。农机从业人员280余万人,但通过农机职业技能鉴定的获证人数不足3.5万人。特别是从2015年至今,全省农机技能人才鉴定获证人数仅5200余人,其中农机维修工仅占8.6%。大装备小人才的矛盾十分突出。农机技能人才十分短缺,尤其农机维修人才的成长和发展日益成为农机装备高效使用短板中的短板,严重影响农机装备的高效利用、安全使用,导致农机装备使用寿命缩短,造成了资源浪费。
2 加强农机技能人才培养
1)农业现代化必须依托农业装备现代化和农村劳动力职业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助推了农机装备快速发展,新技术的运用使农机智能化、高效化、节能化趋势愈加明显,农机操作维修技能人才需求更显重要。
2)各级农机专合组织要注重农机职业技能人才队伍开发,善于发现和发掘并培养农机技能人才,发挥农机技能人才在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3)各级农业部门要加大对农机技能人才的培训,努力提升农机手素质,壮大农机手人才队伍,培育爱农业、懂技术、善操作的新型农机手;发挥农机人才“工匠精神”,推动现代农机装备高效利用,实现“以机换人”、解决农村劳动力日益缺乏问题,努力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3 强化农机技能人才鉴定
农机行业技能鉴定机构要进一步强化农机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夯实实训基地。作为省级农机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四川省农业机械鉴定站一要理清职责边界,二要争取工作支持和保障,三要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四要争取政策扶持,激励更多有志青年热情投入技能提升,五要强化质量督导、目标考核,促进各工作站规范有序开展鉴定活动。要进一步推动四川省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健康有序开展,逐步化解农机技能人才短缺的矛盾,达到政府支持、上下联动、持续发展,致力培养大批农机技能人才和行业工匠,努力发挥农机装备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应有作用,助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