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声乐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积极作用
2017-08-27龙致澄林晖
龙致澄 林晖
摘 要:众所周知,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我们人类宝贵的财富,随着经济的发展,非物质文化保护越来越重要。本文主要讲述了高校声乐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中,培养传承人在保护非遗的活态性、传承性以及流变性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高校声乐教学;非物质保护遗产;保护传承;作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会议通过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词便出现,对非遗概念的划分是在2005年制定的《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手册》中提出的。文化是民族之间的纽带,生活关系的密切来往,使传统文化呈现出多样性。比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工艺品等都是文化的表现形式,各个民族的舞蹈多种多样,传统习俗、交流方式和语言文字也不相同。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成为社会的热点。高校声乐的介入,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的需要,还有一个是高校声乐自身发展的需要。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所以非遗备受社会人们的关注,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文化与经济相互融合,千百年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凝聚了人民智慧的结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并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直传承下去,民族文化体现了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依托,需要社会各界继续配合,并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由于经济迅速发展,在现今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都发生了变化,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传统文化知识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国家出台的法律法规并不能将这些都完全的保护下来,还得需要传承人的传承,民族文化需要与时俱进。要有创新精神,还要有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精神。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的创新,这才是对非遗文化的保护,非遗文化的保护还需要培养专业人员,但是面临专业人员短缺的问题,不仅需要政府引领我们。还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参与和帮助,每个人也需要增强保护非遗文化的意识,增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观念。
二、高校声乐教学自身发展的必要性
我们如何让青少年感受到非遗的魅力,那么就应该让非遗进入校园,进入教材进入青少年的课堂中去,让青少年体会到非遗的魅力,和非遗零距离,非遗进入校园,也就说明了学校需要具备传承能力的教师。课堂要有特色,不枯燥,把新的观念和非遗的重要意义都放在教材中,教材中需要多涉及非遗的内容。在教师教学方面来说,研究方向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写论文,答辩赛,在黑板报中多多涉及非遗内容,这样才能提升教学能力,培養人才是各地声乐高校的需要。
三、高校声乐教学在非遗保护中的积极作用
我们对于非遗概念的认识是非常的广泛的,这个特点有很多,活态性,传承性,流变性这三个特点是区别物质文化遗产的方法,而接下来我们要讨论的是,如何根据这三个特点抓住非遗,进行研究。
(一)声乐教学培养传承人在非遗保护中的积极作用
民歌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主要是通过表演的方式向大家呈现出来,传统的戏剧,传统的歌曲和声乐高校的教学都有直接关系,传承人的重要地位主要体现在非遗活态性当中,人和艺是融为一体的,艺体现在人的身上,而艺又跟随着人走,表演类的非遗关键词还是活态性,这也是对非遗保护基本关键点,高校声乐教学不仅可以向传承人学习,还能更好地培养传承人的能力。民歌在高校声乐的传承中具有较大的优势。国家给予传承人经费补贴,但是对民歌爱好者来说。国家并不给予经费补贴。体现了传承人的重要地位,有的人为了生存由于生活的迫切需要,使传承人没有很好的传承发展下去,所以,传承人越来越少,非遗进入校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让青少年意识到保护非遗的重要性,同时高校声乐的教学也培养了一些传承人,民歌得到了传承,高校声乐将开辟一条新道路。
(二)高校声乐学术在非遗保护传承性中的积极作用
非遗的传承方式一般是通过口头的方式,还有就是用心去领悟,非遗的传承性一般是通过群体或者个人来传承下去的,在传承的过程中,传承要求它具有准时性,也就是准确和时效。作为非遗传承人要有传承的技艺是非常重要的,传承人需要用录音,录像等方式来保证传承的准确性,或者是通过流传下来的文献历史记载等。来佐证口头相传是否具有证据性。高校声乐的教学和传承人的技艺相结合有利于更好的保护非遗。
(三)声乐教学实践创作在保护非遗流变性中的作用。
时间流逝,随着时代的变化,非遗已经经历了千百年,随着时代的变更,现在人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需求。而更大的是精神层面的需求,非遗正是为了满足人们对精神的需求,因为实在都不同社会背景和社会条件也不相同。非遗流变性就是在时代的变化下流通和变动,这就是非遗流变性的特点,在改革开放前演出的形式也多是一男一女,而现在的演出方式,有个人演出还有集体演出,形式多种多样,在舞蹈方面也大不相同,现在多数都是能唱能跳,能歌善舞,之前都是以唱为主。各民族之间的文化,语言文字各有不同,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语言特色,各个民族之间的往来使文化相互交流,非遗传承需要创新而创新的目的就是让更多的人。知道非遗的重要性,了解非遗并且喜欢上非遗,并且是真正的热爱它保护它欣赏它。尊重传统文化从尊重非遗开始。
四、结语
人类最宝贵的财富之一莫过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声乐非常合适研究非遗保护,因为在这里可以培养一些专业的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高校声乐自身发展的需要,这两个方面是本篇文章的重点内容。由于社会各界的关注,高校声乐有自身的优势,它将在非遗保护中更好地体现出来,发挥它的积极作用,让非遗得到更好的保护。
参考文献
[1]伍国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思考---以传统音乐文化类型为题[J]人民音乐。2006.01).
[2]樊祖荫,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若干问题的思考[J].问题研究2006,(01).
[3]项阳.保护一在认知和深层次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理念的前提下[J]音乐研究,2006(01).
作者简介
龙致澄,新余学院艺术学院2014级音乐学本科班学生,专业主项:声乐;林 晖,新余学院艺术学院 副教授,研究方向:音乐理论与声乐教学
(作者单位:新余学院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