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细胞学检查方法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作用分析

2017-08-27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27期
关键词:巴氏细胞学涂片

张 姝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妇幼保健院,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000)

不同细胞学检查方法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作用分析

张 姝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妇幼保健院,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000)

目的 探讨在宫颈癌筛查中使用不同细胞学检查方法的效果及作用。方法 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在本院实施宫颈癌筛查的300例患者进行研究,对所有患者均实施传统巴氏涂片检查及液基细胞学检查,并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统计分析患者实施传统巴氏涂片检查及液基细胞学检查的诊断效果。结果 液基细胞学检查对ASC、LSIL、HSIL、SCC的检出率及总检出率与传统巴氏涂片相比明显较高,液基细胞学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与传统巴氏涂片相比明显较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液基细胞学检查筛查宫颈癌效果优于传统巴氏涂片。

宫颈癌;筛查;细胞学检查;传统巴氏涂片;液基细胞学检查

宫颈癌是女性中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致死率高。加强对患者的早期诊治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本次研究中对300例实施宫颈癌筛查的患者实施了传统巴氏涂片检查及液基细胞学检查,并以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评价两种细胞学检查的效果,以便为临床宫颈癌的早期筛查提供更加方便、有效的方式。以下就具体检查方式实施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在本院实施宫颈癌筛查的300例患者进行研究。纳入标准:自愿实施宫颈癌筛查患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阴道分泌物增加、阴道不规则出血、疼痛、停经等相关症状;自愿参与检查研究患者。排除标准:已经使用药物治疗患者;存在宫颈手术史患者;心肝肺肾脾胃等重要脏器严重疾病患者;妊娠期及哺乳期患者;意识障碍或难以配合研究患者。患者年龄35~64岁,平均年龄34.6岁(s=8.7);孕次0-4次,平均孕次1.9次(s=1.4)。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均实施传统巴氏涂片检查及液基细胞学检查,并对患者实施病理检查。本次研究所有患者检查前均禁止阴道冲洗,并禁止性生活[1]。传统巴氏涂片检查方法为:使用窥阴器及相关器械辅助,将患者宫颈充分暴露,使用棉球在患者宫颈及穹隆实施常规擦拭,沾取分泌物,保证宫颈干净,随后向患者宫颈置入刮板,将刮板缓慢旋转,刮取患者宫颈外口鳞柱状上皮交界部位相关分泌物,取出刮板,将刮板上的细胞等物质同向涂抹在玻璃涂片上,可重复涂抹,使用95%酒精固定,随后实施巴氏染色,置入固定液,实施检查。液基细胞学筛查方式:使用窥阴器辅助,充分暴露宫颈,使用棉球辅助将阴道壁及穹隆擦拭干净,随后置入专用宫颈采样刷,采取顺时针旋转采样刷5周,取出取样刷,将取样刷置入含有细胞保存液的收集瓶内,可搅动取样刷,使细胞留在保存液中。随后使用采集器收集细胞,常规制作标本,置入离心管实施常规离心沉淀,缓慢离心20min,制成薄层圆形细胞涂片,95%酒精固定,染色后实施检查。病理学检查:使用电子阴道镜辅助实施碘试验,病变严重时需取病理组织活检[2]。

1.3 观察指标

①统计分析患者实施两种细胞学检查阳性状况,病变类型包括非典型鳞状细胞(ASC)、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 鳞状细胞癌(SCC)。

②统计分析两种方式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状况。

1.4 统计学方法

取SPSS 19.0软件行数据处理分析,诊断结果用率表示,以x2检验,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患者实施两种细胞学检查阳性状况分析

300例患者实施病理检查确诊ASC37例,LSIL30例,HSIL12例,SCC8例,阳性率为29.0%。液基细胞学检查对ASC、LSIL、HSIL、SCC的检出率及总检出率与传统巴氏涂片相比明显较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分析 [n(%)]

2.2 两种方式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状况分析

液基细胞学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与传统巴氏涂片相比明显较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种检测方法的诊断效果对比 [n(%)]

3 讨 论

受不良生活习惯、环境因素、生活压力增加等诸多因素影响,当前宫颈癌的临床发生正向年轻化方向发展,且患者死亡率也呈逐渐升高趋势,宫颈癌已经成为引起女性死亡的重要因素[3]。随着严重的深入,临床证实宫颈癌的疾病发展过程较长,且加强对患者的早期诊治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减少患者死亡率[4-5]。由于早期宫颈癌患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被患者忽视。病理检查是当前临床诊断宫颈癌的金标准,但病理检查过程较为复杂,且检测过程对患者机体具有一定损伤,诊断费用较高[6]。细胞学检查是当前临床实施疾病诊断的常用方式。本次研究中对传统巴氏涂片与液基细胞学的诊断效果实施了对比,结果显示,液基细胞学检查对各类型的检出率及检测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与传统巴氏涂片相比明显较高,说明液基细胞学的检测效果更优。传统巴氏涂片检查成本较低,但其检测时采取细胞直接涂抹的方式,操作虽较为简单,但其标本上常存在红细胞、白细胞等着诸多污染物,质量不高,影响诊断效果;且直接涂片易导致染色不良,影响观测结果,易导致误诊及漏诊出现[7-8]。而实施液基细胞学检查时,主要采取脱落细胞监测,取样更广泛;实施检测时,采取离心处理进行细胞分离,有效提升了涂片质量,涂片为薄层涂片,有效减少了细胞重叠,进而可提升诊断效果[9-10]。

综上,液基细胞学检查筛查宫颈癌效果优于传统巴氏涂片,运用价值更高。

[1] 鲍 嫘,王春霞.宫颈细胞学检查结合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诊断价值[J].山东医药,2014,54(21):88-89.

[2] 张 玲,龚 平,刘 静,等.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癌患者放化疗疗效评估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16,56(1):45-46.

[3] 劳芝英.HPV、TCT 及阴道镜对宫颈癌筛查的意义[J].实用癌症杂志,2014,29(7):826-828,831.

[4] 蔡玉群,万惠卿,郭巧珍,等.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作为宫颈癌初筛的价值分析[J].肿瘤防治研究,2015,42(6):610-613.

[5] 柯水香,郭 玲.高危HPV病毒分型与液基细胞学检查在早期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临床价值[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4,20(6):825-827,831.

[6] 洪 恩.宫颈LCT结合阴道镜及宫颈活检对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研究[J].实用癌症杂志,2014,29(7):823-825.

[7] 徐 萍,方 筠,应春妹,等.高危型HPV DNA检测与细胞学检查用于宫颈疾病诊疗筛查的结果分析[J].检验医学,2016,31(6):516-520.

[8] 王晓光,辛志峰,李娜,等.人乳头瘤病毒检测与薄层液基细胞学技术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6,25(2):140-142.

[9] 田玉旺,张立英,许春伟,等.液基细胞学与传统巴氏制片技术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早期筛查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28):120-123,128.

[10] 左 玲,李顺英,邓亭月,等.TCT联合高危型HPV检测在社区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J].海南医学,2016,27(10):1628-1630.

本文编辑:吴玲丽

R730.4

B

ISSN.2095-8242.2017.027.5272.02

猜你喜欢

巴氏细胞学涂片
痰涂片与痰培养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比较
直肠FH检测剩余液涂片用于评估标本取材质量的探讨
释放巴氏新小绥螨可满足对苹果全爪螨的防治需求
低温高速离心沉淀集菌涂片法查分枝杆菌与直接涂片法查分枝杆菌的比较研究
巴氏杀菌水牛奶在不同储存条件下微生物增长规律的研究
巴氏醋杆菌核酸修复酶UvrA对大肠杆菌耐受性的影响
质核互作型红麻雄性不育系细胞学形态观察
肺小细胞癌乳腺转移细胞学诊断1例
乳腺肿块针吸细胞学180例诊断分析
87例乳腺肿块针吸细胞学诊断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