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CU护理安全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分析

2017-08-27郑玲玲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27期
关键词:指标体系护理人员满意度

郑玲玲

(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ICU,安徽 芜湖 241000)

ICU护理安全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分析

郑玲玲

(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ICU,安徽 芜湖 241000)

目的 分析ICU护理安全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度100例ICU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安全护理干预措施。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100例ICU患者作为观察组,此时科室正开展护理安全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活动,给予本组患者安全质量管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干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技术操作、安全管理、危重护理、舒适度等方面操作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安全风险事件发生率(2.0%)低于对照组(11.0%),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 构建ICU护理安全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能够优化临床护理工作行为,改善患者就诊质量,从而提高患者就诊满意度。

ICU;护理安全质量;评价指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度100例ICU就诊患者作为对照组,本组患者就诊期间未开展安全质量管理活动,其中男性52例,女性48例,年龄15-65岁,平均年龄(45.89±2.84)岁。与此同时,选取2016年度100例ICU就诊患者作为观察组,就诊期间实施以安全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为主题的活动,男性55例,女性45例,年龄16~66岁,平均年龄(45.32±2.88)岁。2组所选病例均病情明确,符合ICU 相关诊疗标准,临床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

不满足临床相关指征者;存在明显诊疗风险者;合并其他严重疾病者;合并精神类疾病者;多种原因导致中断治疗者;无法配合诊疗工作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就诊期间,所在医院ICU未开展安全质量管理,护理人员严格按照常规护理干预模式,为危重患者提供临床护理服务。所在医院ICU于2016年1月起开展安全质量管理,并在实际工作中构建护理安全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1)制定管理制度:明确参与活动护理人员的责任,组成护理干预小组,对护理人员日常行为进行有效约束。结合科室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活动期间定期检查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做出整改。

(2)明确评价指标:将护理人员护理行为、日常工作作为评价指标,符合科室管理要求,突出安全护理管理的主要特征,明确评价指标,做到科学合理。与此同时,保证评价指标的可操作性,在对护理人员进行技能操作考核时,应对评价指标的操作可行性进行分析,符合评价目标的基础上,对其概念、表达方式进行明确。

(3)强化管理质量:在安全质量管理理念的指导下,将就诊患者作为中心,及时为其提供详细的护理干预服务,对其治疗、用药、病情监控等情况做出一定指导,从而提高患者治疗工作的合理性及安全性。

1.4 评价指标

于2组患者出院前开展问卷调查,对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进行比较,每项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满意度越高;比较2组患者护理安全风险事件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护理满意度评分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技术操作、安全管理、危重护理、舒适度等方面操作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2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s)

表1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s)

组别 技术操作 安全管理 危重护理 舒适度观察组 95.23±8.27 95.28±8.63 97.82±8.14 96.47±8.96对照组 80.52±6.82 83.28±6.81 82.84±6 81.28±6.14 x2/t 6.214 7.063 7.214 6.324 P 0.015 0.014 0.012 0.000

2.2 安全风险实践比较

观察组护理安全风险事件2例,发生率为2.0%。对照组护理安全风险事件11例,发生率为11.0%。x2值检验结果显示,组间差异明显(x2=4.823,P=0.017)。

3 讨 论

ICU属于医院的重要构成部分,其管理质量不仅直接关系到患者临床诊疗效果,同时也是医院整体管理水平的体现。若不能对ICU管理工作加以规范,可导致患者产生出现多种并发症,甚至会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主要收治危重患者,科室护理任务繁重,是护理安全风险的高发地[2]。在开展临床护理服务时,需要对患者实施一定的风险管理,因此应对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结合患者特点及实际需要,采取必要方法进行科学控制。

所在医院2016年起在ICU正式开展安全质量管理,在实际工作中融入安全质量理念,并制定详细的安全质量评价指标,对护理人员开展特定考核,不断规范其护理行为。安全管理重点的转变,要求将患者作为实际工作的核心,并且不断转变服务模式。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护理安全风险事件发生率(2.0%)低于对照组(11.0%),组间差异明显(P<0.05),与权威文献[3]报道结果基本相符,证实安全质量管理的优势。

[1] 丁雪茹,李新琳,马 健,等.心脏中心监护室护理安全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护理学报,2016,09(17):26-30.

[2] 孙欲敏,王丽丽,张 兰.麻醉恢复室护理安全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护理研究,2015,06(08):3504-3507.

[3] 查丽玲.江西省三级甲等医院综合性ICU护理安全管理指标体系的构建[D].南昌大学,2013.

本文编辑:吴玲丽

R473.5

B

ISSN.2095-8242.2017.027.5264.02

猜你喜欢

指标体系护理人员满意度
多感谢,生活满意度高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
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探析与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