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良六手配合法在儿童牙病治疗中的应用探讨

2017-08-27李军红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27期
关键词:牙病主治医生脉搏

李军红

(石家庄市桥西区口腔医院儿童牙科,河北 石家庄 050000)

改良六手配合法在儿童牙病治疗中的应用探讨

李军红

(石家庄市桥西区口腔医院儿童牙科,河北 石家庄 050000)

目的 探索改良六手配合法在儿童牙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中龋或深龋患儿12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抽检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给予对照组患儿四手配合法治疗,给予观察组患儿改良六手配合法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满意度、脉搏变化以及焦虑状况等。结果 统计发现,观察组满意31例,较满意22例,总体满意度达到88.3%(53/60),相较于对照组23例满意,22例较满意以及75.0%(45/60)的总体满意度,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治疗前,两组患儿脉搏波动情况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观察组焦虑患儿共计3例,明显低于对照组11例焦虑患儿,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六手配合法在儿童牙病临床治疗实践中具有积极的实践价值,能够有效平稳患儿脉搏,干预患儿焦虑状态,在提升临床治疗效果的基础上增强患儿就医满意度,尤其是在临床中龋或深龋治疗实践中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改良六手配合法;四手配合法;儿童牙病;临床效果

在临床口腔门诊中,患有牙病的患儿较为常见,尤其是中龋或深龋临床病发率极高。在接受口腔治疗过程中,患儿往往由于年龄小、耐痛性低等原因对临床治疗产生恐惧、焦虑、担忧等不良心理状态或情绪,从而严重影响了临床治疗,如何缓解牙病患儿对临床医疗器械、医护人员的畏惧感,如何增强患儿的耐痛性和治疗依从性,对于提高患儿牙病临床治疗具有积极的实践价值。为此,本文择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间接治的120例中龋或深龋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探索改良六手配合法在儿童牙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现将具体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中龋或深龋患儿12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抽检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患儿32例,女性患儿28例,年龄在4至14岁,平均年龄为(7.9±2.1)岁,临床确诊中龋患儿共计29例,深龋患儿共计31例;观察组男性患儿31例,女性患儿29例,年龄在4~14岁,平均年龄为(7.8±2.4)岁,临床确诊中龋患儿共计27例,深龋患儿共计33例。统计学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年龄、病症等一般性资料方面无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60例患儿临床四手配合法治疗。治疗过程中,配备一名护士和一名主治医生,在医生治疗操作过程中,护理人员给予临床配合,准备所需器材,做好器材的消毒和回收工作,同时给予患儿沟通,但不做心理护理干预。

给予观察组患儿六手配合法操作治疗。治疗过程中由一名主治医生、两名护士组成的医疗团队共同施治。治疗过程中,按照“说-示-做”的模式,主治医生予以治疗操作。与此同时,一名护士做好患儿心理疏导和护理干预,对患儿进行情绪安抚,以及治疗健康知识宣教工作,认真倾听患儿心声,理解患儿对医疗器械、医护人员的畏惧心理,通过沟通、抚慰等手段疏导患儿不良情绪,促使患儿在情绪稳定状态下接受治疗,增强患儿治疗依从性和耐痛性。必要情况下可以通过播放音乐、动画片等形式转移患儿注意力。另一名护士则需要积极配合主治医生做好治疗操作工作,准备齐全所需器材,做好器材消毒与回收工作,尽可能最短时间内高效完成临床治疗操作,降低患儿疼痛感和畏惧感,给予患儿必要的鼓励和肯定。

1.3 疗效评价标准

自制调查问卷,对患儿机器家属对临床治疗满意度予以调查分析,分为满意、较满意、一般以及不满意四个级别,其中总体满意度为满意度和较满意度之和,以率表示。同时在治疗前五分钟、治疗中以及治疗后5分钟给予患儿脉搏测定,对比患儿治疗前后脉搏运动状况。依据Corah`s牙科畏惧症综合评分标准,对患儿临床治疗过程中的情绪变化予以评定。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for windows 22.0软件统计处理临床研究数据,其中所有计量资料均以(±s)表示,利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分析,以检验计量资料,并采用率(%)表示,以P<0.05表示差异明显,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统计发现,观察组满意31例,较满意22例,总体满意度达到88.3%(53/60),相较于对照组23例满意,22例较满意以及75.0%(45/60)的总体满意度,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结果详见下表1。此外,治疗前,两组患儿脉搏波动情况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观察组焦虑患儿共计3例,明显低于对照组11例焦虑患儿,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治疗满意度对比 [n,%]

3 讨 论

综上所述,改良六手配合法在儿童牙病临床治疗实践中具有积极的实践价值,能够有效平稳患儿脉搏,干预患儿焦虑状态,在提升临床治疗效果的基础上增强患儿就医满意度,尤其是在临床中龋或深龋治疗实践中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1] 张德辽,李雪梅,刘成霞.循证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6,21(10):877-879.

[2] 石四箴.儿童口腔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4.

[3] 张慧杰,朱利霞,王西萍.门诊病人术前心理干预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16,17(11):848-850.

[4] 陈德芳,徐巧君.全程护理干预在手术患者中应用的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15(12):1676-1677.

本文编辑:王雨辰

R788

B

ISSN.2095-8242.2017.027.5203.02

猜你喜欢

牙病主治医生脉搏
儿童牙病治疗的心理疏导应用效果观察
用心感受狗狗的脉搏
《今日评说》评今日浙江 说时代脉搏
基于51系列单片机的穿戴式脉搏仪的设计
判断
那杯水
近红外可穿戴设备中脉搏波的呼吸率检测
滚蛋吧,牙病君!
遵医嘱
男人得这种牙病会阳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