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丹参多酚酸盐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2017-08-27薛丽欧书林鲍宏刚徐勇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7年7期
关键词:酚酸稳定型丹参

薛丽,欧书林,鲍宏刚,徐勇

• 论著 •

丹参多酚酸盐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薛丽1,欧书林1,鲍宏刚1,徐勇2

目的 观察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入选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4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口服β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他汀类、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硝酸甘油静脉持续泵入等常规抗心绞痛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注射丹参多酚酸盐治疗15 d为一个疗程,比较用药前后及两组间心绞痛发作、心电图和血清炎症因子改变。结果 试验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及发作持续时间及心电图心肌缺血情况改善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炎症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试验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 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丹参多酚酸盐注射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心电图、心肌缺血的改善及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有显著疗效。

丹参多酚酸盐;冠心病;心绞痛;炎症因子;疗效

不稳定型心绞痛(UA)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发生,病理基础为不稳定斑块纤维帽破裂、斑块内出血、表面血小板聚集及(或)刺激冠状动脉痉挛,引起冠状动脉内血流量明显减少,导致心肌缺血加重,不能满足心肌代谢所需血量,结果导致心肌急剧性、暂时性缺血缺氧及心肌负荷增加,是介于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心脏性猝死之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1]。患者多以突发心前区疼痛为主要症状,心绞痛症状发作的变化和不稳定同时反映着冠状动脉斑块的不稳定,如不正确及时干预,可能进一步恶化,导致急性冠脉事件或猝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斑块不稳定和破裂与血管炎症反应密切相关,血清中炎症因子如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等指标不仅反应血管病变的程度,也可作为监测患者疗效和预后的指标[2]。丹参多酚酸盐具有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抗血小板聚集及稳定斑块等作用,但其抗血清炎症反应的研究还较少。本研究分析了冠心病不稳型心绞痛患者临床资料,观察了丹参多酚酸盐联合常规疗法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连续入选2015年9月~2016年9月间于解放军第三二二医院收治的28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资料。由随机序列软件产生的序列,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试验组140例,男性74例,女性66例;年龄54~77岁,平均(60.7 ±14.7)岁;伴高血压80例,糖尿病43例,高血脂102例。对照组140例,男性69例,女性71例;年龄52~76岁,平均(58.9±15.2)岁;伴高血压76例,糖尿病56例,高血脂97例。两组患者基线数据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表1)。

1.2 入选标准 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学分会提出的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标准[3],经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冠状动脉CT确诊。

1.3 方法 因暂不具备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条件,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卧床、吸氧、口服β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他汀类、盐酸曲美他嗪、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硝酸甘油静脉持续泵入等治疗,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者再加用相应药物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上海绿谷制药,国药准字:Z20050247)150 mg配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1/d。两组疗程均为15 d。

1.4 疗效判定标准 心绞痛及心电图改变疗效评定 参照《冠心病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4]。显效:患者在结束治疗后心绞痛症状在同等活动度的情况下消失或者发作次数减少超过80%,或者硝酸甘油用量减少超过80%;心电图评估大致正常或正常。有效:在同等活动度的情况下心绞痛的发作频率或硝酸甘油的使用量减少50%~80%;经治疗后的压低的心电图ST段升高达0.05 mV以上,未能达到正常水平,主要导联中的倒置T波变浅达25%以上,或平坦的T波变为直立;无效:在同等活动度的情况下心绞痛的发作次数或硝酸甘油的使用量减少小于50%。治疗后的心电图ST段较前降低0.05 mV以上,主要导联在倒置的T波加深25%以上或直立的T波变为平坦,平坦的T波变为倒置,以及出现各种心律失常改变[5]。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血清hs-CRP和TNF-α测定 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前后分别抽取空腹外周静脉血4 ml,分装在两个离心管中,离心后提取上层血清,采用hs-CRP和TNF-α的Elisa试剂盒检测(上海心语生物),以复孔平均值作为测量值。

1.6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分析,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绞痛临床症状疗效比较 通过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用量变化行卡方分析,试验组患者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1.4%,优于对照组84.3%,且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2 两组患者心电图表现比较 两组患者心电图表现比较,试验组有效率83.6%,优于对照组79.3%,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比较 但治疗前hs-CRP和TNF-α在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治疗15d后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hs-CRP和TNF-α较治疗前均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完成后试验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hs-CRP和TNF-α与对照组相比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表4)。

表1 入选患者的基线临床数据比较

表2 两组患者心绞痛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

表3 两组患者心电图表现比较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s-CRP和TNF-α值比较

2.4 安全性评价 两组患者用药过程中及用药后,均未发现不能耐受的药物不良反应。

3 讨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急性冠脉综合征之一,临床变化迅速。急性阶段具有较高的心肌梗死发生率和猝死率。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和糜烂、血小板聚集使管腔发生堵塞以及冠状动脉功能性的改变,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心肌代谢产物可能刺激心脏植物神经,经胸交感神经节传入大脑,产生疼痛觉。劳累、情绪波动、饱餐、受寒、急性循环衰竭等均为常见诱因。动脉粥样斑块不稳定是发病基础,该类患者的冠状动脉斑块多为易损斑块,特点为较薄的纤维帽,内有较多的炎性细胞,炎性因子侵润,后者的炎症反应加上血管压力,血流对斑块冲击等影响,可诱发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加重冠状动脉阻塞,甚至出现急性心肌梗塞和猝死[6]。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炎症因子包括hs-CRP、TNF-α、IL-6、基质金属酶(MMPS)等,hs-CRP作为非特异性急性炎症反应蛋白,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极强炎性标记物,也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7],TNF-α可导致冠状动脉内皮功能不全,诱导其他炎症因子产生,损伤血管内皮和诱导心肌细胞凋亡,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8]。

目前针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内科治疗的常规治疗主要包括β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他汀类、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硝酸甘油静脉等,其主要目的是预防发生心肌梗死和心脏性猝死,改善长期预后,减轻症状和缺血发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是来自中药丹参的提取物,主要活性成分包括丹参乙酸镁和及其他丹参多酚酸盐类物质,其化学性质稳定,水溶性好,不良反应少,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多个机制来产生对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肌缺血的作用。丹参乙酸镁为主要成分的多酚盐是丹参中最重要的有效活性部位,丹参乙酸镁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改善慢性肾衰,抑制内皮素的合成和释放;抑制血小板聚集和5-羟色胺释放;降低血压,舒张血管;增加内皮细胞释放NO,抑制细胞内钙的增加等作用。丹参多酚酸盐对钙离子、内皮细胞介导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提示丹参多酚酸盐可能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具有抑制作用[9]。此外有研究表明丹参酮可能通过降低炎症因子水平起到稳定斑块、抗血小板聚集起到抗心绞痛作用[10]。但是针对丹参多酚酸盐降低血清炎性因子的报道还不多见。

本研究结果表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较单用常规治疗更有效,不但明显减少患者心绞痛发作,改善心电图表现,而且更好地降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hs-CRP、TNF-α水平,提示丹参多酚酸盐可通过减轻血管炎症稳定易损斑块。该治疗方法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1] 陆再英,钟南山. 内科学. 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75-82.

[2] 孙小军,卢竞前,李易.不同冠心病炎症因子测定及意义.中国实用医药.2010,5(3):75-6.

[3]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中华心血管病编辑委员会.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0,28(6):409-12.

[4] 周翔,王永新,苗志林. 丹参川芎嗪与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西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4,28(6):47.

[5] 陈艳萍,周雪梅. 盐酸法舒地尔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4,12(7):114-5.

[6] 杨然,王显. 急性冠脉综合征易损斑块的发病机制和早期检测[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2,4(3):284.

[7] 代建军. 冠心病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水平的临床意义[J].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2,4(3):240-3.

[8] 姜昕,董少红,罗林杰,等.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TNF-α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7(2):84.

[9] 楚建杰,王艳华,等. 丹参多酚酸盐联合左卡尼汀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6,41(1):58.

[10] 许鸽屏,苏华. 丹参酮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J].海南医学,2008,19(3):31-2.

本文编辑:田国祥

Effect of salvianolate on unstable angina

Xue Li*, Ou Shulin, Bao Honggang, XuYong.*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PLA No. 322 Hospital, Datong 037006, China.

XuYong, Email: 13701141929@163.com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salvianolate injection on unstable angina. Methods 280 patients with unstable angina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randomly. All enrolled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ordinary anti-angina medicines which were consisted of β receptor blocker, aspirin, lower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subcutaneous injection and intravenous nitroglycerin. The patients in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salvianolate injection for 15 days in addition to receiving ordinary anti-angina medicines. The angina attack and ECG and inflammatory factor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 The patients in experimental group suffered less angina attacks and the duration was shorter than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The myocardial ischemia on electrocardiography (ECG) of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P<0.05). The inflammatory factors hs-CRP and TNF-α in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The combination of ordinary treatments and salvianolate injection has remarkable curative effect on unstable angina.

Salvianolat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gina; Inflammatory factors; Curative effect

R541.4

A

1674-4055(2017)07-0851-03

1037006 大同,解放军第三二二医院心内科;2100853北京,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

徐勇,E-mail:13701141929@163.com

10.3969/j.issn.1674-4055.2017.07.25

猜你喜欢

酚酸稳定型丹参
丹参“收获神器”效率高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32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对慢性稳定型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中丹参素及丹酚酸A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双咖酚酸在小鼠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与组织分布
氟桂利嗪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急性偏头痛的疗效研究
含冰片丹参制剂对胃黏膜损伤作用的影响
新疆紫草总酚酸提取物指纹图谱建立及4种成分测定
丹参叶干燥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