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念”设置的作用
2017-08-26韩青
韩青
“悬念”是指欣赏文艺作品时,观众、读者对故事情节发展或人物命运很想知道又无从推知的关切期待心理。“悬念”设置的好,可以使文章情节曲折生动,环环相扣,吸引读者,突出文章中心、主人公的形象,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
本人以教《我的叔叔于勒》一课为例,谈谈感想。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课时,我安排了两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课文分析,第二课时分析写作特点,后者为教学重点。上课我就布置学生按各小组分段读课文(如第一、二小组读1~19段),找出有关写于勒的词语,借此理清这篇小说情节发展的四个基本要素(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课文开头(第四段)写道:“父亲总要说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这是故事的开端,描写菲利普一家人焦急万分地盼望于勒归来的心情。也为故事情节的发展设置了悬念:为什么这么迫切地盼望于勒归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迫使读者不得不往下读。同学们说,菲利普一家对于于勒的夸赞促成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于勒“是全家唯一的希望”,他赚了点钱,大家都认为他“成了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第二封信上说“我发了财就会回来”,全家就能“一起快活地过日子了”,“这封信成了我们家里的福音书”,母亲说“他可真算得一个有办法的人”,二姐的婚事成功,是因为看了于勒的信……二姐婚礼后,全家到哲尔赛岛去旅行,才有了菲利普一家遇见于勒的机会,把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推向高潮。在船上父亲认出了于勒。我见父亲“向那个衣服褴褛的老年水手走去”;我端详那个人“又老又脏,满脸皱纹”;船长冷冷地回答:“他是个法国老流氓……叫于勒”;付牡蛎钱时我看他的手“满是皱纹”、“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这是故事的高潮,写巧遇于勒。“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这就是故事的结局,写躲避于勒。至此,小说的主线就十分清晰了:盼于勒(开端)——夸于勒(发展)——遇于勒(高潮)——躲于勒(结局)。在《我的叔叔于勒》中,莫泊桑巧妙地設置了悬念,不仅把读者紧紧地吸引住了,而且将故事一步步地推向高潮。
这些基本要素理清了,大家就轻而易举地总结出本文的主题思想:小说记叙了菲利普夫妇对待于勒反复无常的态度变化,刻画出他们自私虚伪、贪婪势利、唯利是图、爱慕虚荣的性格特点。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这篇小说的主要写作特色是构思精巧,成功地运用了“悬念设置”的写作方法,行文波澜起伏。于勒出场前菲利普一家急切地盼望于勒归来,就设置了悬念,这样布局非常合理又恰到好处。于勒的两封信,使全家处于兴奋状态,菲利普夫人夸于勒;当穷困潦倒的弟弟突然出现时,这对虚荣心极强的夫妇则从幸福的高峰跌入现实的痛苦深渊,于是全家为躲避于勒,改乘海轮回家。
假设,不改动小说原文一个字,只有一个记叙顺序,把第33段挪在文章开头,使于勒这个法国老流氓早早现出原形,以他的本来面目出场与读者见面。小说中“盼于勒”、“夸于勒的戏还能演出来吗?自私、虚伪、贪婪、冷酷的菲利普夫妇,给自己的亲弟弟的只能是仇恨、谩骂。这和早已泄了气的皮球不能再跳起来的道理是一样的。既然“盼于勒”、“夸于勒”没戏了,那小说的前两部分(1~19段开端、发展)的这些文字就无用了。没有了这些文字,文章原来的立意就不成立了,整篇小说不就废了吗?再从字数说,小说全文总共三千多字,前两部分一千五百多字,几乎占了一半篇幅。种种理由足以说明“设置悬念”的重要性。《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的故事,可谓“悬念设置”的经典之作了,一篇好的文艺作品是少不了这种方法的。
悬念一般用在文章的开头或中间,就文章的内容或人物的反常情况设置疑团,目的是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使读者自觉不自觉地进入文章所创设的情景之中。因此,悬念既是一种结构技巧,也是一种叙述技巧。
如何设置悬念呢?
无巧不成书。例如《我的叔叔于勒》,菲利普一家朝思暮想的于勒,竟然在船上不期而遇,于是发生了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从而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和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对故事情节或人物行为作出适当的夸张。例如《变色龙》,文章以夸张的手法描写奥楚蔑洛夫变来变去,事件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充分调动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激起了读者深层次的思考:奥楚蔑洛夫变的是什么?不变的又是什么?是什么使他变来变去?……
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例如《荔枝蜜》,文章开头说“我”并不喜欢甚至讨厌蜜蜂,然后写“我”参观“养蜂大厦”,亲眼目睹了蜜蜂的辛勤劳动,还喝到了又香又甜的荔枝蜜,心灵受到了深深的触动,禁不住赞美起蜜蜂来了。作者又由蜜蜂想到了千千万万像蜜蜂一样辛勤劳作的劳动者。作者对蜜蜂的喜爱甚至达到了令人惊讶的程度:梦里变成了一只小蜜蜂。
作者单位: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第三中学(7330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