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黄中有红绿
2017-08-26王玉桂�オ�
王玉桂�オ�
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更换为国学泰斗季羡林先生的《我的童年》,不但能很好地体现这个单元“体悟人生奋斗的意义,感受到人间的关爱与温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而且增加了这个单元的中华文化含金量和历史厚重感。我以为换得非常好。虽然是一篇自读课文,但它的主题依然有值得挖掘和深究的必要。
作者起筆用“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来,眼前没有红,没有绿,是一片灰黄”来总领全文,这句是贯串全文的线索句。“红”、“绿”、“灰黄”三个色彩对比鲜明,当然不是本义。结合全文可以看出“红”、“绿”这两个鲜亮的暖色比喻丰富多彩、欢乐生机、富足祥和等意思,“灰黄”这个暗淡的色彩比喻贫穷单调、凄伤痛苦等。作者为了强调其童年的贫寒艰辛,特意在“红”、“绿”两词之前连用了两个“没有”来否定,再用“是”来肯定,突出其惨淡的童年,惨痛的心情。但是,作者的童年真的只是“一片灰黄”,没有一丝“红绿”吗?就下文的叙述来看,并非如此。
“穷”——“灰黄”,是实实在在的,是作者童年的主色彩,也是作者着力叙述的。“我”出生在“最穷的村中最穷的家”中,这一部分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介绍了“我”家“穷”的大的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20世纪初期的中国,刚刚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神州大地,一片混乱,一片黑暗。”、“我们县在山东西部又是最穷的县,我们村在穷县中是最穷的村,而我们家在全村中又是最穷的家。”应当说,造成“我”家穷的客观原因是根本的,是“我们”很难改变的。第二部分“父辈们”介绍“我”的家世,交代了“我”家穷的主观因素——父辈们“孤苦伶仃,相依为命”,没有家业,逃难谋生,时逢乱世,难以温饱。第三部分“每天最高的享受”,详细叙述了“我”的童年“怎样穷”,“没有钱买盐,把盐碱地上的土扫起来,在锅里煮水,腌咸菜”就这一个细节,其穷之极与其状之惨可见一斑。第三部分是从日常生活方面表现“怎样穷”。第四部分“开始认字”则是从“我”的学习方面来表现“怎样穷”,穷到“没有一本书,连带字的什么纸条子也没有见过。”第五部分“离开故乡”虽然不再写物质之“穷”,但年幼的“六七岁的孩子离开母亲,他心里会是什么滋味,非有亲身经历实难体会”,“尽管此时不但能吃上白面馒头,而且还能吃上肉,但是我宁愿再啃红高粱饼子就苦咸菜。”所以,作者说“到了济南以后,过了一段难过的日子”,“我毫无办法,久而久之,也就习以为常了。”“难过”、“无奈”,这也是一种“穷”,是童年的“我”思念故乡、母亲的心灵上的“穷”,是对亲情的一种饥渴。
作者的童年从物质到精神都经过了“穷”的磨难,满是饥饿和伤痛,的确是“灰黄”。但文中还有至少一半的内容写的是什么呢?我们来看。
穷苦中有亲情的温暖。“我”的父辈堂伯父“曾养育过我父亲和叔父,据说对他们很不错。”叔父在济南“最终站住了脚”,“一个人留在济南挣钱,寄钱回家,供我的父亲过日子。”如果不是这个大家庭中亲人们的相互接济和帮衬,在那个视人命为草芥的年代,恐怕“我”的父辈们和“我”连活下来都困难,更不要说“我”后来的成才成名了。虽说“我”不是举人太太的亲孙子,但“她很喜欢我”,将她儿子“特别孝敬她的”白面馒头给我吃。是“奶奶”家富裕吗?不是。作者写道:“每天总省下半个,留给我吃。”一个“省”字,一个“总”字说明“奶奶”能“每天”留给“我”半个白面馒头是克服了巨大的困难的。作者写“奶奶”给“我”白面馒头的细节“只见她把手一卷,卷到肥大的袖子里面,手再伸出来的时候,就会有半个白面馒头拿在手中。”时隔几十年,作者想来,“奶奶”的动作仍然历历在目,可见,“奶奶”对“我”这个“孙子”不是亲孙胜似亲孙的疼爱之情!
“在长达几年的时间内,这是我每天最高的享受,最大的愉快。”“享受”和“愉快”不仅仅是因为吃到了白面馒头,更有一份亲人的爱使“我”吃在嘴里,甜在心里吧。虽然后来叔父接“我”到济南主要是为了传宗接代、光大门楣,但却改变了“我”人生的走向,这“是我一生中一个最关键的转折点”,为“我”未来事业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试想想:养育一个孩子是多么漫长艰难的历程,这其中要有何等的付出呀!而且在一个混乱而贫困的社会中,孩子还非亲生,但“我”的叔父做出了这个艰难的选择,并勇敢地背负起了父辈的责任,将“我”养育成人成家。在“我”成长成功的过程中,正是亲人们给予了“我”强有力的支撑,让“我”在“灰黄”中感受到了亲情的关爱,有了人生的希望。
穷苦中也有生活的欢乐。“每天一睁眼,抬腿就往村里跑”,“我”想吃白面馒头的心情多么迫切!当吃到奶奶给的白面馒头时,“仿佛是龙肝凤髓一般”,这其中的快乐是我们现在“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生活难以体会到的。当母亲将“我”辛辛苦苦捡来的麦子磨成粉做成死面饼子,“我又偷了一块吃”,母亲要打我,“我往水坑里一跳”,“母亲没有法子下来捉我,我就站在水中把剩下的白面饼子尽情地享受了”。作者详写这件小事,写“我”偷吃饼子的兴奋,没被母亲捉住的得意,享受自己劳动成果的窃喜,这是“我”在穷苦生活中感受到的点滴快乐,所以这件小事也让作者难以忘却。
在“开始认字”这一部分中,作者对自己的学习一笔掠过,重点写“我”和小伙伴游玩的快乐生活。“玩水,打枣,捉知了,摸虾,不见不散,一天也不间断”,真是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作者写哑巴小“蹿房越脊的惊人本领”、“绿林英雄的义气”,对此“颇有骄傲之意”,这是对小伙伴真诚的赞美和缅怀。也许,对于孩子来说,生活再穷苦,依然可以用幼稚天真的心寻找到生活中的乐趣。穷苦生活中的快乐,更是弥足珍贵。
根据以上解读,可以确定以下三维目标:进一步训练学生整体感知文本、概括提炼信息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细读文本、品读语言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文本的质疑意识和能力。
设计以下教学环节:
整体理解内容。以“我的成长”为线索,根据每部分小标题和内容,概括出文章四个方面的内容,分别为:我的出生、我的家世、我的生活、我的学习、我的转折。以“穷”为线索,根据每部分小标题和内容,概括出文章五个方面的内容,分别为:点明“穷”、为什么“穷”、怎样“穷”、难忘“穷”。
细读品味。文章的第一句话总领全文,如何理解这句里的“灰黄”、“红”、“绿”?从文本中找出具体的语句体会“一片灰黄”。除了“灰黄”作者还写了什么内容?仅仅是“穷苦”吗?穷苦中有亲情的温暖,生活的欢乐,人生的收获。
质疑探究。既然如此,开头准确吗?请阐述你的理由。如果不准确,可以怎样修改?
作者单位: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七中学(8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