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高校课程管理机制创新的研究

2017-08-25边境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25期
关键词:课程管理机制创新

边境

摘 要:高质量的课程管理能保证各高校课程的顺利实施和高质量人才的培养。基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传统的课程管理中因其存在的诸多问题已经不能够满足培养新时代人才的需求,所有对课程管理机制的创新就变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课程管理 机制 创新

课程管理是指约束对课程的决策、开发、编排、实施与评论进行系统的组织、领导、监察与检查的一项整体的工作。高校的课程管理机制是影响该高校教学管理质量的核心原因。因课程是用系统的方法,合理的布局各学科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进度,从而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这亦是教育能培养出人才的主要因素。

一、高校课程管理机制创新的必要性

在过去的课程管理上,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老化的教学机制、单一的教学方法遍布各个高校。这些都是透视着高校课程管理机制的陈旧和僵硬。该时期的课程管理机制往往是注重这5个方面:课程的决策过程中只看重行政的意见而忽视民主的意愿。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则只重视审核,却轻视为人民服务的本质要求。课程的编制过程中太过于注重结果而忽视极为重要的过程。课程实施的过程当中只注重监查教学质量而忽视要以实际出发。课程的评价管理只看重评价,而轻视课程的调整及重新建设。

二、关于高校课程管理机制创新之我的见解

高校的课程管理机制的创新应建立在“以育人为本,服务于民众”的基础之上,要求能够充分体现出现代课程管理的整体性、高效性、民主性、服务性。因此高校管理机制的创新应具体表现在:课程决策管理机制的创新、课程开发管理机制的创新、课程编制管理机制的创新、课程实施管理机制的创新、课程评价管理机制的创新五个方面: 创新课程决策管理机制、创新课程开发管理机制、创新课程开发管理机制、创新课程实施管理机制、创新课程评价管理机制。

1.创新课程决策管理机制

在以前,课程的决定权是掌握在国家或者是学校的手中,决定权单一,管理机制死板。但是在新形势下,民众的自主参与意识日益增强,再加上有了国家法律的保障和政策的支持,课程的主体趋步应走向多元化,课程的决策权变成应由之前掌控在国家或者学校手中变成多级可以拥有课程的决策权。创新课程决策管理机制要做到认可教师、家长、学生等在内的广大民众参与课程决策权利的合法性。能够合理并有效的体现出他们对课程决策的决策力和监察力,能够从制度上和影响力上给予充分保证。

2.创新课程开发管理机制

课程的开发过程涉及到各类新课程开发与创设。在过去的时期,高校课程的开发工作是属于停滞的状态,从课程的教学体系到辅助教学的参考教材无一例外的在各个学校相互传递使用,再加上课程开发的审核只是走个过场而已,因而开发课程便是无从说起[1]。但是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逐步发展,对教育机制的改革力度逐步增大,对各院校的要求不断提高,再加上各类私立学校如雨后春笋般涌出,各校之间的竞争压力变大,以往的模式显然是不能在现下各大竞争中生存,于是各院校之间开始从根本上进行改革。为适用时代需求,课程的开发权应由原来的单级控制分配到多级负责甚至是各级。既为各院系参与到自己所属院系的课程开发当中来,各类专业的教师人员也积极参与到各自专业的课程开发当中来,成为课程开发的创造者与参与者。

3.创新课程编制管理机制

课程的编制主要是指对各类课程设置的标准、教师进行教学的大纲以及辅助教学的材料等内容进行编写与制定。现今各高校只有相对一部分的公共課程是会有相对而言较统一的要求外,其它部分课程的编制工作主要是由各专业的教学老师负责。但是不同的教学人员编制的课程因他们本身的指导思想和能力水平不同而存在差异,虽然这种多形式化的格局能够适用于各个类型、各个水平、各个层次的学校与学生的各类需要,但是同时也给课程的管理增加了一定的难度[2]。因此各院校应建立合理的选择标准,保证课程编制与选用的公平竞争。“优胜劣汰”是各院校在课程编制管理机制创新中尤为重要的一环。

4.创新课程实施管理机制

课程实施管理是一个相对繁琐的过程,它涉及到教学过程中的诸多各环节,例如课表的排列、学生的选课以及课程的考核等。课程实施管理的整个过程当中有制度和机制的约束。一套完整的课程实施管理机制仅有传统的检查、监督、评估等手法是明显不够的。想要在管理上做到俨然有序,就应有一套“阴阳相协”的管理运行机制[3]。何为“阳”呢?“阳”强调的是法制管理,建立一整套规范化、制度化的“硬性”体系,使课程实施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阴”即为课程管理弹性和自由性。例如学生在选择选修课程时,可以自由选择部分的课程以及修读的方式和时间等。这能够使课程管理在真正意义上促进学生各项能力均衡发展。

5.创新课程评价管理机制

课程评价是对课程发展水平的一种评价方式。大多数高校都有各自较完整的课程评估体系,既包括评估的指标和评估实施的方案,具有一定的导向性,纵观各高校的管理实际来看,为了评估而评估的现象屡见不鲜,各院校大往往都忽视了评估的导向功能及促健功能[4-5]。熟不知忽视的恰恰就是正需要评估的核心内容。评优只是表象的手段,真正的目的就是促健。若要极致的发挥促健的功能,应努力形成课程评估管理的导向,加强课程建设过程的管理,充分的利用评估指标要求指明,课程建设的方向,指引课程建设工作不断制度化和规范化。

结语

高校课程管理机制的创新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工作,它需要各院校各个部门在各个环节的周到考虑,整体协调沟通,任何单方面的创新都是在做无用功,只有各方面和环节都是衔接好才能达到想要的效果。就目前来看,高校的课程管理机制创新改革的革命尚未成功。因此想要实现课程管理机制创新还需要各位同志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曹云亮,高校课程实施中的“共谋现象”解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6,10(11) : 61-65.

[2]叶涛,卢红,.美国大学课程管理运行机制的研究与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6(41): 128-130.

[3]高瑜,蒲春燕.三元整合的螺旋式课程管理及其运行机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30(1): 53-56.

[4]杨梅.关于高校课程管理机制创新的探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5,2(12):270-270.

[5]唐洁,李艳,蒋珍菊,.高校课程管理体系构建各机制之间的促进与制约[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35(5):174-176.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程管理机制创新
学校发展视角下中小学课程管理问题探究
学校发展视角下中小学课程管理问题探究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基于学校课程体系文本分析的学校课程管理组织建设现状研究
——以京、川、浙三地58所学校为例
新形势下的课程管理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学校课程管理研究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