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研究
2017-08-25黄树慧
黄树慧
摘 要:小学生具有生性活泼好动的特点,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并没有形成,因此在课堂上经常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缺乏学习兴趣等现象,因此,许多教师就会采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来改善这种现象,其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展开对学习的探索。因此,本文将主要分析和探讨怎样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创设课堂问题情境。
关键词:小学数学 问题情境 创设 策略研究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采取何种教学方式,才能够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是目前所有数学教师所关心的。其中课堂提问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教师、学生进行互动交流的主要方式。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展开积极思考。
一、创设课堂问题情境的意义
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存在着紧密的关系,所以教师应该准确的打造教材和学生生活的结合点,通过这个结合点来建立生活实际问题情境,如此学生就会对学习产生一种亲近和熟悉,进而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比如说学习11-20各数的认识,教师可以塑造这样的问题情境:妈妈叫你去买洗衣粉,标价是12元,你要怎样付钱呢?怎样不需要找钱就把钱付了?如此的问题十分贴合学生的生活,使学生的生活情景在数学学习中再现,而学生们会通过讨论和交流,最终会得出最简单的付款方法,通过这个问题使学生认识到个和十是不同的,并且有了十进制的学习认识。再比如说对圆柱的体积进行学习,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可以观察生活中的器具,看看哪些器具是圆柱形的,为什么要这么设计?如此学生就会仔细思考生活中有哪些器具是圆柱形的,使自己能够运用自己的思维来解决问题,最终培养出良好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1]
二、创设课堂问题情境的策略
1.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只有在课堂上呈现出和谐的教学氛围才有利于创设课堂问题情境,因此,教师要构建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首先,教师要在课堂上和学生多交流沟通,听取学生的真实想法和意见,关心学生的学习需求。这就需要教师对所有学生都要做到一视同仁,不偏袒、不歧视任何一个学生,理解学生之间的差异性,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在课堂开讲前,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些小问题和学生进行互动,问题可以是和本节内容相关的额,也可以是学生关注的新闻热点。比如教师要将分数这一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数字可以分为整数、小数还有什么数呢?”通过问题的引入使学生展开积极思考,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将学生带入到课堂教学当中来,促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快乐地学习知识。
2.运用多媒体演示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启发式的提问,能够开发学生的智力,促使学生展开头脑风暴式的思考。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准确抓住知识点的关键点、问题的突破口、规律的探索处和思维的转折点,在这些点进行问题的设置,能够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热情。比如在讲述《圆的面积》时,教师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矩形和一个圆形,让学生对比这两个图形之间的相似之处。学生回答两者之间差别较大,没有联系。教师进一步提问,如果将圆进行无限分割,分成8、16、32、64……份的矩形呢?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演示分割的过程,学生通过思考和对比,近似矩形长和宽就是圆形的长宽,因而可以很快得出矩形的面積=长*宽,圆形的面积=半径*周长的一半。由此可见,在规律的探索处进行问题的设置,促使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积极思考,探索新的知识,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和魅力。
3.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情境
情境教学能够将数学中的理论知识通过在情境中展现,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将数学通过语言直观描述、实物展示、多媒体呈现等途径,在课堂上建立生活情境,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学生可以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和生活实际相联系。比如教师在将三角形的有关知识时,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特征的三角形,使学生明白什么是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再将实际生活中的三角形应用实例通过图片展示,如工地上的三脚架、自行车等,进一步向学生传授“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一特征,再向学生发问:“你还能找到生活中三角形的应用实例吗?”促使学生将三角形的有关知识和实际生活相联系,从而对三角形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4.及时进行提问评价
对于数学教学来说,教师不仅仅要灌输给小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应该要注重实践的培养,也就是能够使小学生有足够的动手能力,当前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社会需要一些有实践能力的人才。而小学生只有在初级阶段打下良好的实践基础,才可以为他们的未来养成良好的动手习惯,那么小学生才可以迎接未来更多的挑战。所以这就需要数学教师在自己的教学中创设实际操作的问题情境。比如说在教授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等众多图形的时候,老师可以这样提问学生:我们生活中的一些物品都呈现出哪样的图形,那么下面就让我们动起手来画出这些图形吧!而学生们就会根据这个问题拼命的思索生活中事物的形状,然后他们就会将这些图形画在纸上,而老师就要对这些图形进行一一的讲解,最终带领学生深入的认识这些图形。这样既锻炼了学生们的思索能力,也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
结语
文章主要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策略,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和研究。首先简要分析了在小学课堂上创设问题情境的意义,其次主要就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做了详细的分析,主要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运用多媒体演示创设问题情境、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情境和及时做出问题评价等四个方面展开论述。综上所述,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必须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这样才能有效创设出问题情境,促使学生展开积极的思考和探索,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任万仓.关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情境的策略探究.[J].学周刊,201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