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对策研究

2017-08-25胡琳

经济研究导刊 2017年18期
关键词:体育文化高等院校现状分析

胡琳

摘 要:高校体育文化在培育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同时,随着高等教育所面临的内部和外部教育环境的不断变化,对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内涵和外延提出了诸多新的需求。通过分析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价值和体育文化教育的局限性,提出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应从丰富高校体育文化教育平台、丰富高校体育文化教育形式、丰富高校体育文化教育内涵、丰富高校体育文化教育主体、丰富高校体育教育激励机制等方面进行完善。

关键词:高等院校;体育文化;现状分析;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0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8-0180-02

《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推进运动员文化教育常态化,协调做好公办体育运动学校运动员文化教育督导工作,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体育精神,培育和传播奥林匹克文化。加快推进运动项目文化建设,启动体育文化精品建设工程。”实践中,高校体育文化在发挥培育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同时,随着高等教育所面临的内部和外部教育环境的不断变化,对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内涵和外延提出了诸多新的需求。积极研究新时期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对策,对于提高高校体育教育的绩效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体育文化的内涵及其特征分析

体育文化是指人通过体育活动在改造客观世界、在调节自身情感、在协调群体关系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时代特征、地域风格和民族样式。广义而言,体育文化是指为丰富人类生活,满足生存需求,以身体为媒介,把满足人类需求的身体活动进行加工、组织和秩序化,形成获得社会承认的、具有独立意义和价值的文化。因此,高校体育文化是指以体育课程教育为主要形式,以高校学生为教育对象,在体育教育过程中形成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体育文化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竞技性。体育文化中的竞技性特征是其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在体育运动为参与主体带来健身功能和娱乐功能的基础上,竞技活动本身具有的不确定性特征是体育活动的魅力所在,也是体育活动对广大受众的吸引力所在。

2.情感性。体育文化的价值不仅在于体现向受众传递体育赛事的结果信息,更在于通过新闻报道凝聚社会共识、宣扬社会正能量,例如奥林匹克体育精神的核心在于积极参与以及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因此,体育文化应更加注重情感因素的传播。

3.国际性。一般性的文化具有典型的地域性特点,表现为特定事件的影响力与其发生的地域邻近性正相关,即随着事件发生地理距离的增加事件的影响力呈递减趋势,而体育文化由于其关注度和理解力超越了文化差异的影响,从而体现出较强的国际化特征,特别是奥林匹克运动会、世界杯足球赛等重大体育赛事呈现出更强的国际化特点。

二、我国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价值分析

一方面,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形成社会合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凝聚正能量;另一方面,中西方意识形态领域的对立以及社会发展目标的差异造成西方反动势力始终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扭曲和丑化事实真相,散布反对社会主义、反党和反人民的言论,特别是利用信息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等特点进行各种各样的意识形态领域渗透,如果缺乏与时俱进的爱国主义教育、提高教育对象的信息甄别能力和对反动言论的免疫力,将严重威胁社会主义存续和发展的基础。

《体育发展“十三五”規划》要求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体育精神,体育文化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爱国主义教育是指热爱祖国并愿意为之献身的思想情感,爱国主义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同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我国爱国主义教育以提倡艰苦奋斗、辛勤劳动,提倡各民族平等,反对民族分裂,强调民族团结,维护国家主权,推进社会进步,实现国家繁荣为核心内容。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爱国主义教育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强大支撑。高等院校是我国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主体,也是实现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宏伟目标的基础。因此,加强高等院校体育文化教育,有助于教育对象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基础,以强烈的爱国者主义情感为社会主义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奋发献力。

三、我国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局限性分析

目前,我国的高校体育文化教育在各个层次教育对象的实施中得到了有效推进,但实践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高校体育文化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组成部分。其显性价值(例如与高校就业率、高校排名等)难以有效建立关系,高校体育文化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为教育管理工作者所忽视,甚至出现高校体育文化教育流于形式的现象。其次,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形式相对单一。现行的高校体育文化教育形式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其中课堂教学以教师说教式教学为主,缺乏多样性的高校体育文化的教育平台,这种教育形式的相对单一性造成了教育对象对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认知和理解缺乏深度。最后,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对象化本位主义观念尚未有效建立。以课程教育形式为例,教师本位是现行课堂教育的主流,这种教育观念体系造成了缺乏从教育对象需求的角度进行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的设计和开发,从而使教育形式的绩效难以实现最大化。

四、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对策研究

结合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价值以及体育文化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局限性,高校体育文化教育应从丰富高校体育文化教育平台、丰富高校体育文化教育形式、丰富高校体育文化教育内涵、丰富高校体育文化教育主体、丰富高校体育教育激励机制等方面进行完善:

1.丰富高校体育文化教育平台。传统的高校体育文化教育平台主要依托课程教育为主,教育模式相对单一。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平台的发展极大丰富了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平台,例如智能手机作为智能终端,可以通过定向发送手机报的形式开展高校体育文化教育,可以运用微博、门户网站等形式拓展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平台。在进行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同时,网络的无地域性限制优势也使得网络平台也极大增加了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受众范围。

2.丰富高校体育文化教育形式。现阶段,高校在开展体育文化教育的形式主要依托体育必修课和体育选修课作为主要形式进行教育,为了实现体育文化灌输的教育目标,高校应进一步丰富体育文化教育形式,例如贵州省在“十三五”发展期间要求高校陆续推进民族体育教育在高校体育课程体系中的应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先民在历史长河的演进中所创造的珍贵的民族文化,形式丰富多彩,具有鲜明的文化价值,推动传统民族体育进入高校体育课程体系就是丰富高校体育文化教育形式的有益尝试。

3.丰富高校体育文化教育内涵。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价值在于通过体育学习、体育锻炼、体育竞技等有形的教育形式实现价值观、方法论等无形形式的提升。一方面,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的过程中,协作是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特质,应通过体育教育培育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另一方面,在我国终身教育理念的思想指导下,也有必要从终身锻炼的层次丰富高校体育文化教育内涵。

4.丰富高校体育文化教育主体。现阶段,高校体育教育工作主要依托高校教师等教育工作者承担,事实上,体育文化教育是一个多主体共同参与的社会系统工程,为了提高高校体育文化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应建立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多主体共同参与机制。例如,高校可以通过与社会化机构共同举行大学生体育文化节等形式丰富高校体育文化教育主体,也可以在体育教育的过程中积极引入体育科研工作者、优秀体育运动员走入高校,共同参与到体育文化教育工作中。

5.丰富高校体育教育激励机制。高校教师是体育教育和体育文化教育的主体,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体育文化水平决定了高校体育教育和体育文化教育的绩效,因此,应进一步丰富高校体育教育的激励机制。一方面,将体育文化教育绩效作为评价指标纳入教师评价体系,并将教师职级晋升与评价体系有机结合;另一方面,建立教师在职培训等非物质激励体系,形成高校体育教师专业素养和体育文化水平的持续提升机制。

五、结语

高校体育文化在发挥培育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同时,随着高等教育所面临的内部和外部教育环境的不断变化,对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内涵和外延提出了诸多新的需求。通过分析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价值和体育文化教育的局限性,提出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应从丰富高校体育文化教育平台、丰富高校体育文化教育形式、丰富高校体育文化教育内涵、丰富高校体育文化教育主体等方面进行完善。在后续的研究过程中,面向多主体共同参与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政策体系研究、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研究将是后续研究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 谢一.中国体育新闻报道与西方体育新闻报道比较研究——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世界杯足球赛事报道为例[D].南宁:

广西大学,2011.

[2] 艾兵有,伍家旺.云南边境民族地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研究——基于云南佤族大学生调查的视角[J].通化师范学院学

报,2012,(1):89-96.

[3] 侯典芹.在“变”与“不变”中探索大学生愛国主义思想教育新思路——兼论新课程体制下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改革[J].黑

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2,(2):9-10.

[责任编辑 李晓群]

猜你喜欢

体育文化高等院校现状分析
试析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
高校学生体育比赛与校园体育文化内涵建设研究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及改革取向研究
浅析VB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