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丝路经济带下的陕西民办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7-08-25舒忠

经济研究导刊 2017年18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民办高校国际化

舒忠

摘 要:在丝路经济带建设与发展战略指导下,陕西民办高校应服务地方及区域经济,为丝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及地区提供国际化人才支撑。因此,陕西民办高校需要依据办学条件和发展实际,抢抓机遇,构建出符合自身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新路径。

关键词:民办高校;丝路经济带;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8.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8-0139-02

习近平2013年9月在哈萨克斯坦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作为国家战略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是我国经济建设事业、外交事业发展的一个重大构想。通过“丝路经济带”来协调发展丝路沿线各城市,旨在形成新的经济发展区域,这必将惠及区域经济并带动相关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陕西民办高校如何以此为契机,结合自身资源条件,选择科学合理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区域经济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丝绸之路经济带概述

1.含义。丝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基础上提出的新概念,古丝绸之路对于经济、文化等方面交流与繁荣,在历史上发挥过非常重要的作用。丝路经济带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分别与欧洲经济圈和亚太经济圈相连,通过丝路经济带可加强沿线国家及区域的经济合作。因此,通过丝路经济带战略构想与实施,旨在加强欧亚经济交融合作和协调发展,进一步拓宽欧亚经济合作的广度和深度,逐步形成区域经济大合作,这不仅可以加快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步伐,也惠及丝路沿线各个国家和区域地带。一个经济发展区域主要与丝路经济带所处的地理位置相关。

2.推动原因。第一,丝路沿线国家诉求。丝路经济带的特殊地理位置,有着得天独厚的位置优势,但是处于亚太经济圈和欧洲经济圈的“塌陷地带”。丝路经济带沿线国家与民众对于经济发展和美好生活向往日愈剧增,同时,欧洲经济圈与亚太经济圈的经济合作交往需求也在不断增大,因此,通过丝路经济带战略构想与实施,可令各方需求得到满足。第二,我国经济发展平衡需求。在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急需解决地区发展平衡问题。通过丝路经济带战略实施,不仅可以发展我国经济发展基础薄弱的西部地区,进一步促进西部大开发,而且也可以逐步解决国内产能过剩问题。第三,我国发展环境和区域经济合作需求。通过丝路经济带战略的实施,可以繁荣区域经济,促进区域内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合作,也为发展国内经济,营造出一个更好的政治环境、民族环境以及国防环境。

3.实施步骤。丝路经济带战略实施主要通过五个方面来进行:第一,政策沟通。丝路经济带的经济发展与合作,需要与区域内相关国家进行规章、规划与政策的协商。第二,道路连通。丝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备,严重制约了丝路经济带经济协调发展,必须加强路网建设。第三,贸易畅通。丝路沿线国家的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方面要求、发展水平都有差异,如何协调各个国家贸易通畅性和便利性,直接影响着丝路经济带战略实施效果。第四,货币流通。推动实现本币兑换和结算,增强抵御金融风险能力,提高本地区经济国际竞争力。第五,民心相通。通过加强丝路经济带沿线国家人民友好往来和社会交往,为丝路经济带战略实施奠定民心基础。

二、丝路经济带下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1.人才培养的跨学性与技术性。丝路经济带建设与发展,需要丝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在经济发展中注重产业互补与协作发展。然而,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程度差异较大。因此,丝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和地区需要大量的跨界、跨专业、技术性的综合型人才。

2.人才培养的创新与高技术。从世界经济发展格局来看,欧美国家主导着国际技术标准体系。丝路经济带建设与发展,需要通过创新形成自身的具有竞争力和优越性的技术标准体系,这必然导致高新技术人才需求量增大。因此,高校培养大量的高新技术人才刻不容缓。

3.人才培养的国际化与社会化。高等学校要服务丝路经济带建设与发展战略实施,仅仅考虑人才培养数量、结构特征远远不够。面临人文交流和人才流动新形势、人力资本与生产要素跨国流动,以及其中产生的文化协调、技术扩散、产业协同等问题,更应考虑到人才培养国际化。需要深化学校、企业、政府三方合作,打造丝路经济带人才成长网络。

4.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与创新。丝路经济带建设与发展,必须考虑丝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因此,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式必须转型和创新,不仅需要“走出去”,加大工程技术、项目设计与管理、国际贸易以及语言、文化等专业人才培养规模,并且需要“招进来”,从服务国家丝路经济带建设与发展战略,以及高校发展战略和目标看,高校留学生教育需要注重留学规模和生源结构,尤其是需要扩大丝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留学生比例。

三、陕西民办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现状

1.办学思路革新,向国际化合作转变。陕西民办高校始终处于激烈竞争之中,在建设与发展中力求与时俱进、竞争力培养和塑造,都将国际教育合作作为自身发展战略和特色。发展较好的几所民办高校都相继开展了国际教育合作办学,例如西安外事学院已发展成为具有招收国外留学生资质的民办高校,西安翻译学院先后与英国、香港、法国等多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西安欧亚学院面向世界广泛进行国际交流等等。

2.体制灵活,贴近市场。在机制方面,民办高校本身就具有与生俱来的很好的应变能力和市场导向思维。陕西民办高校像其他民办高校一样,始终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国际、国内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和自身发展实际,确定自身的发展策略,机制灵活,办学方式多样。

3.特色办学,促进教育国际化。陕西民办高校在我国高校中具有相当大的规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多年的竞争和发展,陕西民办高校在特色办学方面已达成共识,即坚持学校共性和个性的均衡发展,走出自己的特色之路。

4.国际化深度不够。陕西民办高校在发展过程中都提出要國际化发展,但大多重形式、口号及宣传,而轻内涵、实践和深度,整个人才培养模式依然是模仿国内公办大学,从管理到教学,从师资到学生,都没有真正达到国家化办学标准。

5.教师国际化水平低。由于历史、国情等各方面的问题,陕西民办高校起步晚,发展快,这必然导致陕西部分民办高校办学规模和层次不高,办学思想、办学定位相对落后与功利,由于经费不足,大部分院校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步伐缓慢。

四、陕西民办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1.树立国际化人才培养理念。办学理念是一所大学的灵魂,陕西民办高校培养国际化人才首先必须要有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理念。需要具有国际化的大视野,具有国际化的全局观,顶层设计必须考虑国际化;作为高校的中层管理,应该全面贯彻高层的意图,管理活动中坚持国际惯例;而作为直接接触基层学生的基层教师,更应该以国际化指导自己的教学和学生。

2.加强课程设置国际化。培养国际化人才,需要把国际化理念融入到日常的教学管理过程中去。首先,围绕全球共同关注的议题以及具有中国特色但对世界也有重要影响的议题来设置一些课程。其次,通过加强与国际间优秀的大学进行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共建一批互认课程。最后,打破学科边界,增加选修课的数量和范围。

3.加快师资国际化进程。培养国际化人才,首先需要有国际化的一流教师团队。陕西民办高校需要对本校教师进行分类,认定国际化教学水平与能力,并不断加大对胜任国际化教学师资的进修和培训力度和广度。同时,吸引具有国际水平的优秀教师来校任教,并聘请有一定影响的国外专家、跨国公司高管、知名学者作为学校的外聘教授,可以聘请短中长期外教作为学校外语培训的重点师资,可以进行国际项目的合作、跨文化学术研讨等提升学校师资的国际化水平,提升师资队伍适应国际化的能力。

4.注重人才培养途径国际化。陕西民办高校可借鉴国际名校的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强化科研与研究生教育,扩大研究生的规模,并积极鼓励研究生参与国际项目研究。还可以与国外大学联合培养学生,尤其是加大与名牌大学联合培养学生的力度。另外,可逐步扩大英文教学的范围,提高陕西民办大学的国际化程度。

5.加强国际化交流与合作。陕西民办高校要培养国际化人才也必须强化国际化交流与合作。首先,可增加交换生或交流项目,参与交换生计划或赴国外大学交流,逐步增加交换生的比例,扩大与海外名校的交流项目。其次,加大合作办学的力度,通过与世界著名大学的合作,可以有力地推动国内大学科研教学水平的上升,提高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质量。再次,扩大学历型留学生的比例,提高国际化办学的广度和覆盖面,不断满足不同层次留学生教育需求。最后,推动学历互认,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学历学位体系。即通过和合作院校之间建立学历互认机制,以此加快国际化进程,然后逐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学历学位体系。

参考文献:

[1] 田露.陕西民办高校国际化SWOT分析及发展策略选择[J].现代企业教育,2012,(4).

[2] 王玉峰,樊蓉.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西方名校的经验与启示[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4).

[3] 陶加强,陈时高.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科教導刊,2014,(12).

[责任编辑 吴 迪]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模式民办高校国际化
强本拓新的研究成果反哺本科教学与国际化人才培养
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研究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活动预告
民办高校教师权益现状调查
谈民办高校教育国际化发展之路
民办高校内部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