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课程是学校优质发展的核心
2017-08-25李家军
李家军
[摘 要]课程是实施“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丰富的课程是学校实现优质发展的核心。一所学校要办出特色,就要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出发,为学生发展提供丰富的、具有选择性的、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
[关键词]课程体系;核心素养;优质发展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出,无疑为中国教育提出了新思路、新方向。而怎样才能在学校中把“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落到实处?从某种程度上说,丰富学校课程是这个任务得到落实的基本保证,也是学校优质发展的核心,更是学校办出特色的重要基点。换言之,一所学校单纯地从国家课程出发,没有丰富的校本课程作为学校发展和学生发展的资源支撑,是很难办出特色和真正落实“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这一理念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鼓励学校结合自身教育理念、当地教育资源、学生教育需求建构校本课程,这为丰富校本课程指明了方向。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但不可否认的是,学校的课程还是国家课程主打天下,甚至包打天下,课程对学生来讲是严重“选择性不足”,这不但制约着学生发展,也制约着学校的优质发展。学科本位、课堂本位、教师本位、知识本位仍是部分学校的主流意识,依据国家课程标准、结合自身办学理念、符合学生个性和发展素养的课程仍然较为稀缺,让学生依据自身发展需要和兴趣爱好选择校本课程的可能性和空间仍然不大。
学校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课程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根基。因此,建设丰富课程就成为学校课程建设的重中之重。朱子在《朱子全书·论学》中多次提及“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等观点,这告诉我们,一门小课程也应该从“大作功夫”上着眼。提出“课程即活动”观念的教育家杜威认为,学校知识课程的最大流弊是与儿童生活不相沟通,学科科目相互联系的中心点不是科学,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这告诉我们,课程的设计与开展必须基于儿童视角,必须基于儿童生活和学习的需要。
課程的规划、设计、实施是一所学校为了学生发展和学校发展而进行的整体建构,学校的课程观体现了学校的教育价值追求。课程是学校教育的鲜活载体,可以说,学校有什么课程,就体现出什么教育。要丰富学校课程,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学校得到优质发展,就要找准一个基点、夯实两个路径、迈出三个步子,如此才能走出自己的特色,才不会出现“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局面。
一、立足学生核心素养,着力丰富课程建设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出,意味着国家教育理念和课程设计理念朝着这一方向发展,因此,超越学科、课堂、教师、知识本位的现代课程形态应着力体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这三类课程要开齐开足,立足和着力培养学生终生发展所需要的核心素养,还要注重“尊重差异,激发潜能,自主发展”。由此,山东省东营市实验中学(以下简称东营实中)三类课程的实施立足于“丰富的课程为学生储存走得更远的能量”的课程理念,打造“致远”文化教育特色。
校本课程应是用来滋养学生生命的一道道自然风景,而不是学校教育的“盆景”。校本课程的关键是做到课程实施,文化滋养,润物无声。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具有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才能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为培养未来现代公民做好准备。从这个基点出发,东营实中对课程建设进行统筹规划,对课程体系的建构、实施、评价做出统一的部署。
二、坚持学校、家庭两个基点的互动互联
“花草藏于温室不堪风雨,少年囿于围墙难当大任。”课程的丰富和实施不单纯是学校行为,学校作为课程实施主体,应自觉、主动地与家庭、社会建立互动互联。学校课程教育对家庭课程进行积极引领,家庭成为培养学生素养的基地。家庭课程设计应着力于习惯培养、健康意识、劳动美德及规则意识等四个方面。这是学校丰富课程的两条基本路径,做到协作方能达成课程教育的目的。
以劳动课程为例,虽是国家规定的课程,但其真正实施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和义务,需要家长的支持和配合。近几年来,东营实中通过劳动课程的实施,使学生们的劳动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正如一位七年级学生所说:“在家里不知道拖地怎么拖,多么辛苦,可是在学校我学会了拖地,我体会到了妈妈拖地的辛苦,我以后在家也要经常拖地。”通过劳动教育也转变了绝大部分家长的观念,调查发现,96.2%的家长支持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并从孩子在家的表现看到了劳动教育的成果。
三、迈出三个步子,走出自己的特色
丰富课程不是课程越多越好,课程内容丰富对学生才能起到真正引领作用。从现行课时体制来看,校本课程的课时很少,即使是特色鲜明的校本课程,也要有课时的保证才能收到良好效果。这就要求学校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二次创造开发,使之更符合学生发展需求。所谓三个步子就是课程整合,让课程动起来,让课程之间的价值充分体现出来。要做到国家、地方、校本课程的有效整合,学科与学科之间、年级与年级之间课程的协调与整合,创造性、个性化课程与普适性课程的整合。
1.打通学科实施课程整合,以精品打造特色
精品课程是学校的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不是教师的个人行为,学校应该一盘棋式统筹设计,聚合资源,推进特色建设。如东营实中六年级英语教研组和语文教研组合力开发了“基于提高初中生英语口语能力的研究——英语口语社团”校本课程。这是一个以校本课程实施承载的社团活动,创意来源于李克强总理的翻译——张璐的成长经历。该社团把英语口语和中国古诗词文化结合起来,一方面使学生的英语口语得到了良好的训练,另一方面使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古诗词学习得到了发展,这两者结合起来,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校美术教研室开设的“陶艺及综合材料艺术学习与创作”校本课程是基于陶艺和综合材料的结合,创造性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而设计的校本课程。地理组开发的“发现和探究身边的地理问题”校本课程,不占用课时,学生随时随地地探索与发现身边的地理知识。生物组和地理组合力开发的“东营地区常见植物识别”课程,把生物、地理两门学科的特点和东营市植物园、湿地、盐碱地、滩涂等独特的地域生物、地理特点结合起来,做到了让学生接触身边社会、感受地域文化、锻炼身体、发现地域独特的生物物种等的有机结合。这种体验式、研究性、综合性实践的有效形式,使学生在真实的世界中感受所学所知,实现课堂内外立体融通,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发现、思考、探索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2.三类课程统筹兼顾,核心价值之间实现映射与互联
在当下课时紧张、课程内容较多的情况下,作为课程实施的主体,教师要善于根据自身特点、学科特点,发展自己在复杂的教育情景中的课程整合与建设能力,打破学科中心、知识中心、教师中心,发现、探索三类课程之间的最大相关性与最佳相关性,发现三类课程之间的最大价值关联,构建三类课程之间价值相互映射的课程体系。
语文学科把国家课程中强调“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要求与地方课程“传统文化”和开发校本课程结合起来,实施围绕“传统文化教育”为核心的校本课程研究。在六年级开设了“姓名文化”“汉字文化”“我读《论语》”等课程,这些课程都是基于对三类课程的整合而实施的。到了九年级,在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积淀的基础上,开设了系列化的“君子文化”“士文化”“中国古诗词中的酒文化”“莲文化”“菊文化”等课程,这既是教材中的課程内容要求,也是教师创造性地对国家课程中的传统文化进行梳理、整合、再创造,这样的校本课程对学生的传统文化认知起到更高、更深层面的引领,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中华文化的基因。
“社会即教育”的观点启示我们,课程是为生活服务的。立足生活的课程,就是立足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就是学校发展的特色课程。数学学习应基于问题的发现、提出与解决。数学学科围绕“基于生活的数学思想方法探究”这一主题开始了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实施,学生参与积极性高,围绕生活的探究能力得到了极大发展,取得了良好效果。
3.个性、创造性与普适性兼顾,实现人人发展的目标
丰富课程要注重个性、创造性与普适性兼顾,实现人人发展的目标。学生面对未来社会所需要的能力可以在针对学生个性成长需要而开发的课程中养成,这类课程的开发主要是以学生社团活动为主,使学生在丰富的社团活动中体验自我、发现自我和完善自我。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社团,学校配备社团教师进行指导,提供资源进行支撑。如合唱团、红荆文学社、民族器乐合奏社团,美术学科在书画方面成立的“花鸟社团”“山水社团”“卡片机摄影社团”等,这些充满生机、热情与探索的社团活动将成为学生一生最美好的记忆,学生兴趣的种子在各类活动中真正扎根、生长茁壮。建立以学生学习兴趣为导向的学习型组织,更有利于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问题意识”“团队合作”等关键素养的培养。
普适性课程体系建设体现在学校课程建设的方方面面,渗透在学校每一个细节中。为了打造“致远”文化,东营实中将学校的校训、校风、学风、教风等呈现在学校教育的每一个细节中,贯穿在从六年级到九年级的教育中。这样的普适性课程成为学校课程建设的一大特色,为学生的人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学生储存了走得更远的能量。
课程不需要多,东营实中聚焦学生,以课程满足学生发展需求;聚焦目标,以课程凸显学生特质,促进学生发展;聚智变革,以课程引领课堂创生;聚力拓展,催生课程整合。
(责任编辑 张慧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