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特征及影响因素

2017-08-24邵欣欣

时代金融 2017年20期
关键词:科技企业影响因素分析

邵欣欣

【摘要】中国第一家科技企业孵化器于1987年6月成立,利用政府投资设立科技企业孵化的硬件设施和优惠的入驻政策,为入孵的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各类服务,从而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快速成长,推动经济转型发展,促进科技成果的商业化和产业化。经过将近三十年的建设与发展,目前我国的科技企业孵化器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孵化形式不断发展变化,孵化器及孵化企业的数量位居世界前列,为发展中国家之首。科技企业孵化器作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平台,培育了一大批优秀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它不仅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并且这部分企业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孵化科技企业已经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系统的角度分析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科技企业 孵化器发展与管理 影响因素 分析

一、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主要发展特征

(一)科技企业孵化器的主要孵化对象为从事高新技术行业的新创企业

中国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作为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职能定位为培育与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同时促进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为企业提供发展过程中的各项要素服务。因此,科技企业孵化器主要孵化目标为将新创的科技企业培养为高新技术企业,服务对象范围也更为严格,服务内容也更趋向专业化,这也决定了我国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在科技进步,创新发展及高新技术产业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科技企业孵化器与高新技术产业区相辅相成

高新技术产业区的规模较大,配备规模的工业厂房,服务的对象包括实施产业化项目的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而科技企业孵化器主要的功能则是提供各种服务提高新创科技企业的成活率,规模也相对较小。但是科技企业孵化器可以为高新区输送已经相对较成型,并能规模化生产的企业,同样的,由于高新区能为毕业离开科技企业孵化器的企业成长后提供更大的经营生产场所和更利于企业的发展。

(三)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形式不断发展变化

近年来,随着科技孵化器不断发展壮大,孵化的形式也不断改变,由原来的实地入驻孵化发展为虚拟空间孵化,同时民间资本投资的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也不断出现,类型也由综合性孵化器转变各类专业性的孵化器并存。综合性的孵化器的主要服务对象为高新技术产业内的可转化为高新技术成果和具有发展前景的科技企业,而专业性孵化器则是专门针对高新技术产业中的某个行业中的高新技术企业进行培育和孵化,其在公共配套及研发平台的设计和使用上更具备专业性,提供的各项服务也更具备针对性。

二、影响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的因素

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运行发展与其自身资源密切相关,又与孵化器所处的外部环境及整合内外部资源的能力密切相关,更取决于孵化器高效的管理机制。基于此,孵化器的发展及管理的分析主要内部、外部和管理运行机制进行分析。

(一)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外部环境

科技企業孵化器外部影响因素包括科技企业孵化器能否整合社会资源、制定的优惠政策是否能吸引企业入驻,同个区域是否存在同类型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等。

1.社会资源因素的分析。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除了要加强自身软硬件设施建设外,还需要整合外部可用的中介服务机构,主要包括:企业研发中心建立技术对接;建立经营管理、贸易、市场拓展等咨询机构;构建在孵企业合作交流渠道等。科技企业孵化器只有整合这些外部资源,为在孵企业提供增值服务,才能使孵化器发展具有良性循环的造血功能。

2.竞争者因素的分析。近年来,国内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事业取得长足的发展,孵化器的数量剧增,也使得科技企业在进入孵化器时有了更多的选择,因此,孵化器的发展应更注重特色性和专业性,要依赖的是这些优惠政策,因此只有出台更适合新创科技企业发展的政策,才能为孵化企业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二)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的自身因素

1.资金因素分析。国内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多数建设及运营资金都来源于政府,虽然作为推动区域科技创新发展,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推动科技成果落地并转化的重要平台,但由于是政府主导的投资,在人才、信息资源、市场嗅觉等方面都滞后于企业行为,造成孵化的企业质量不高。因此,只有发展多元化的投资主体,除了政府投资的还有民营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共同发展,才能打破这种单一投资局面,才能发挥其的真正作用。

2.人员因素分析。孵化器能否实现盈利,很大一部分也取决于其管理人员的素质。孵化器管理者只有成为高层管理咨询专家或投资专家,才能帮助企业解决企业管理中遇到的问题,才能获得相应的咨询管理费。但是由于体制的原因,目前国内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人员大多数不具备这样的素质,因此严重制约了孵化器事业的发展。

3.公共技术服务因素分析。科技企业孵化器通过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公共检测实验室、研发中心,实现各类技术平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和服务协同。同时加强院校交流合作、提供技术引进等各方面的技术支持来构筑技术优势,减少在孵企业在技术条件方面的投入成本。

4.信息因素分析。目前,国内无法实现公共平台、检测设备、研发机构等有效信息共享,导致因信息不充分和交易成本过高,削弱了在孵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加强科技企业孵化器服务体系的建设,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共享平台,可以为入孵创业企业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

(三)管理运行机制分析

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运营管理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入孵企业的筛选、在孵企业的培育与孵化、在孵企业的退出。提高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运行机制的科学性及效率性,才能确保孵化器系统运营正常。

1.入孵选择机制。如何选择具有发展潜力的入孵对象是具有很大风险性的工作,如果选择对象错误,将对孵化器的资源造成浪费,因此在对科技企业入孵前要进行科学评判与选择。只有建立科学的评估和遴选机制才能筛选出真正符合科技孵化器的入驻企业,充分理由科技企业孵化的有限资源,培育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

2.在孵企业的培育与孵化机制。企业的入孵过程中培育的机制是否科学、能否能促进企业发展的需要是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运行成功的关键因素。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培育与孵化机制可以为企业提供温暖的阳光和肥沃的土壤,促进企业更快发展壮大。因此,在孵企业的培育与孵化机制重点需要解决的就是如何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并促进企业加速发展,其关键在于整合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各种内外部资源提供服务。

3.毕业退出机制。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毕业退出机制是指入孵企业达到毕业条件并搬离孵化器后独立发展,或者在孵化期间,由于各类原因孵化项目失败,企业退出孵化器。科技企业孵化器是为成长型科技企业设计的短期扶持系统,由于创业企业的高风险性,因此成功的企业孵化器应保持其入孵企业的合理流动。当申请入孵的科技企业通过评审后入驻孵化器,经过1~3年的培育与孵化,其生产、经营和研发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可以离开孵化器自主经营的条件,就应搬离孵化器腾出空间给下一家需要孵化的企业;或者一些原本具有较强创新性的入孵企业,如果因为经营管理不善,虽然通过评审后入驻孵化器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跟踪评估后,被认为孵化失败时,也应该及时安排其退出孵化器,保证孵化器有限资源的充分利用。

三、结束语

科技企业孵化器作为一个系统,其健康运行和发展与系统内外的各种因素密切相关。为推动孵化器事业的健康发展,提升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能力,需要孵化器事业的管理部门、各级政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共同提高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服务水平。在提升孵化器运营能力方面要加强孵化器的专业化分工和提高孵化器的投资能力建设;在提升孵化器管理方面要重视和加强孵化器管理运营能力和专业人才的培养,另外就是要科学管理提高入孵项目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钱平凡.《孵化器运作的国际经验与我国孵化器产业的发展对策》[J].管理世界,2000.06.

[2]罗晖.《中国国际企业孵化器建设初探》[J].中国科技产业.

[3]裴夏生,孙大海,李楠林.《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报告》[R].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科技企业影响因素分析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科技企业财务战略构建研究
浅析员工持股的市场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