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建筑企业内部审计与财务风险管理的策略分析

2017-08-24孙广群

时代金融 2017年20期
关键词:财务风险管理建筑企业内部审计

孙广群

【摘要】近年建筑行业发展的如火如荼,出现了空前盛况,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但随着建筑企业数量的增加,竞争日趋激烈,给各大建筑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内部审计和财务风险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呈现出相互依存的紧密关系,能够有效的预防企业风险,推动企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应当引起建筑企业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建筑企业 内部审计 财务风险管理 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带动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也给建筑行业的全面高速发展提供了可能,导致我国建筑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进入竞争舞台。然而在新形势下促使市场经济体制发生变化,让很多建筑企业原有的内部审计与财务风险管理工作难以继续适应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尤其是营改增制度的全面实施,在为建筑企业带来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是一项不可回避的重大挑战,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升核心竞争力,就必须提高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更好的应对来自企业内部与外部的风险,确保建筑企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因此,建筑企业需要做好企业内部审计,加强企业风险的预防和控制,合理高效的规避各种财务风险,以推动建筑企业的健康发展,这才是当下建筑企业要重点解决的重要课题,必须提上企业发展日程上。

二、建筑企业内部审计与财务风险的相关概述

(一)关于内部审计

所谓的内部审计是在企业内部设立的能够对企业自身所有的经济活动实行检查、监督或是评价功能的活动。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指导下,建筑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和相关审计人员能够独立对企业经济效益、成本管理、收支风险控制等进行一定的审计评价,进一步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和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共同组成了我国3大类审计。从建筑企业内部审计的实践实际情况看,除了对企业涉及到的经济活动开展内部审计外,还可以有效的监督评审整个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与具体执行情况。当然为了确保建筑企业内部审活动的顺利执行,有效的推动企业的全面发展,必须具备一定的独立性和客观性,这在某种程度上与国际上定义的内部审计有一定的契合。这是因为在建筑企业内部开展审计活动,多与经济、财务、会计等方面有关,只有确保审计完全独立,才能不受企业任何部门、任何人的干扰影响,客观的做出审计,得出能为企业调整战略,制定决策的提供客观、准确的数据依据的审计结果,推动现代建筑企业制定的进一步完善。

(二)关于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与经营风险是对建筑企业长远发展影响最大的两类风险,其中财务风险指的是在整个建筑企业筹资、投资、利润分配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性或是未预料到的因素导致发生的实际财务状况与企业预计的财务收益不相符的情况,给建筑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致使难以进一步维系建筑企业的正常经营。通常来说建筑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主要表现为合同风险、负债风险、工程款拖欠风险、盈利风险等,这些风险都会不同程度的给建筑企业带来一定的影响,是建筑企业长远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内部审计与财务风险的关系辨析

随着现代管理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将建筑企业风险管理提到了一定的高度,引起了建筑企业管理人员的重视,甚至将控制企业风险看作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关键因素。内部审计参与了整个财务风险管理,并在其中发挥着不小的功效,从财务风险来看,很多时候都潜伏在建筑企业的各个经营活动中,使得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难以及时的发现,到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时才追悔莫及。但是建筑企业内部审计不一样,它会定期就对整个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行审计,或是抽样或是专项审计评价,一旦发现存在财务异常就会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同时也会对一些重大的投融资活动全程监督,因此在发现识别财务风险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对建筑企业的长远经营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在建筑企业内部设置相应的内部审计部门是经过企业高层决定,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指导下开展的内部审计活动,因此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建筑企业内部审计人员除了具备审计知识外,还必须掌握最新最全的财会知识,才能在财务风险管理中客观的指导决策,给建筑企业高层的管理决策提供准确的依据,加强企业风险的管理。与此同时,内部审计在建筑企业内部控制上也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健全以及具体落实执行具有重大的监督管理作用,也能有效的降低建筑企业财务风险出现的可能。

三、加强建筑企业内部审计与财务风险管理的具体策略

(一)加强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沟通合作,提高财务风险管理水平

在建筑企业内部审计中,常常强调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这是确保审计独立客观、公正、不偏不倚科学评价,为企业决策提供全面、准确依据的有效手段。但是毕竟内部审计更多的是针对建筑企业的内部经济活动开展的,难以知晓更多的外部经济活动环境,扩大内部审计范围。因此,建筑企业需要加强内部和外部审计间的沟通合作,即与国家审计机构,或是一些大型的会计师事务所合作协调,从内部外部对建筑企业进行审计监督,这样也能很好的协调内外部审计的范围,避免出现重复审计的情况。同时内外部审计的人员之间也要经常沟通交流,彼此配合,实现审计成果的共享,交流审计报告,以便有效的提高建筑企业审计工作效率,最大化的发挥内部审计在财务风险管理中的功效,逐步提高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水平,促进建筑企业的全面长远可持续发展。

(二)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削弱财务风险带来的影响

资金在建筑企业中是很重要的存在,最大化的提高资金的使用率,确保资金的健康、安全、可靠运行能有效的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内部审计通过对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监督与评价也能做到财务风险预防。为此,必须进一步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健全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定期对建筑企业日常采购、支出、报销、营销活动进行审计,并通过不相容岗位分离的措施来加大监督力度,并落实责任追究制度,避免建筑企业内部出现贪污、舞弊、挪用、占用,财务管理人员建立“小金库”等问题的出现。同时也要加强对建筑企业采购环节的监督,审批采购计划时必须严格按照流程逐级审批,不得出现越权审批的情况,且还需确保審批内容与采购签订的合同内容一致,或是利用信息网络技术等方式组织公开招标活动,多方比较供应商的材料性价比,确保采购发票的真实可靠,满足营改增对建筑企业增值发票的要求,顺利实行增值税相关的抵扣。

当然,为了削弱财务风险对建筑企业的影响,建立完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很关键,结合准确真实的内外部信息资料,在建筑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保障下,形成一套有序、安全、可靠、完善的风险预警体系,最大化的确保财务数据信息的准确可靠,给企业高层管理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活动信息,及时调整措施应对财务风险,将建筑企业的财务风险降低到可靠范围内,对建筑企业的全面长远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三)提高审计人员和财务人员的职能素质,加强奖惩机制与绩效考评体系的完善

在做好建筑企业内部审计与财务风险管理过程中,审计人员和财务人员是相当重要的存在,发挥着巨大作用。因此,建筑企业必须重视提高审计人员和财务人员的职能素质,鉴于审计与财务管理工作的复杂性,要求相关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包括丰富的审计和财会知识,娴熟的沟通交际能力与管理能力,这样才能全面的了解掌握建筑项目的具体情况,对相关数字和风险进行有效的辨别,确保建筑企业的健康、有序运行。当然,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操守也是必要的,坚决抵制一切的物质、金钱诱惑,不断学习最新的审计、财会管理知识和法律法规,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审计和财务管理,预防舞弊。为了调动审计和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还可以结合建筑企业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奖惩制度和绩效考评体系,有效的提升审计能力,降低财务风险。

四、展望

随着建筑市场竞争的加剧,未来建筑企业将面对更多的风险,阻碍企业的长远发展,就需要建筑企业领导者以发展的眼光正确应对企业风险,利用审计来实现效益最大化,加强对企业内部系列经济活动的审查、监督、协调,预防财务风险,这是未来建筑企业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参考文献

[1]王茜.建筑企业内部审计与财务风险管理探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24:85-86.

[2]郭治焕.建筑企业内部审计与财务风险管理研究[J].现代企业文化,2016,33:137.

[3]李美青.试论建筑企业内部审计与财务风险管理[J].中外企业家,2016,17:80+84.

猜你喜欢

财务风险管理建筑企业内部审计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策略探究
我国高校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对策研究
基于内控背景下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初探
当前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