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同质化背景下的特色专业建设
2017-08-24刘燕婷
刘燕婷
[摘要]高职国际邮轮乘务专业是一个相对“年轻”的专业,专业建设尚不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也存在诸多问题,专业申报上存在一拥而上的现象,国际邮轮乘务专业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通过分析高职国际邮轮乘务专业同质化发展现状,提出特色专业建设的建议与思考。
[关键词]国际邮轮乘务专业;同质化;专业建设;特色专业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7)06-0133-03
随着我国邮轮经济的迅速发展,各本科与高职院校迅速开设邮轮相关专业,本科院校如上海海事大学水上旅游管理专业、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邮轮经济与管理专业和大连海事大学邮轮游艇管理专业等,高职院校如海南职业技术学院游艇邮轮运营与管理专业、上海南湖职业学校邮轮服务与管理专业、天津海运职业技术学院邮轮乘务专业、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国际邮轮乘务专业、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国际邮轮乘务专业和桂林旅游专科学校国际邮轮乘务专业等。邮轮人才培养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从邮轮人才培养层次来看,高职专科服务人才居多,邮轮专业尚属“年轻”的专业,一些高职院校为了追求招生数量,迅速扩大办学规模,在专业建设方面出现人才培养方案雷同、办学模式类似等情况,国际邮轮乘务专业的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大学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国际邮轮乘务专业作为新兴的热门专业,是我国邮轮产业乃至邮轮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特别是高职层次的人才成为我国邮轮人才的重要输出基地,如何克服高职国际邮轮乘务专业的同质化现象,打造高职国际邮轮乘务特色专业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高职国际邮轮乘务专业同质化发展现状
同质化是指不同事物之间赖以区别的质发生趋同的情况。高职国际邮轮乘务专业同质化是指高职院校在国际邮轮乘务专业建设过程中,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专业设置、办学方式、人才培养方案等方面出现雷同,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职国际邮轮乘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雷同
由于我国邮轮产业过度依赖国外大型的邮轮公司,缺乏本土化邮轮等现象,使我国邮轮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人才培养定位模糊、培养目标雷同等现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多数院校提出“工学结合”或“校企合作”,但在实际办学过程中,国际邮轮公司与院校深度合作的院校并不多,如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与歌诗达邮轮公司的合作、天津海运职业技术学院与皇家加勒比邮轮公司的合作等确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多数院校因缺乏与国外邮轮公司直接合作的契机和途径,只能退而求其次,与邮轮劳务输出公司或高星级酒店合作,院校与邮轮公司沟通不畅,不了解船东的需求,导致培養出来的人才不符合邮轮公司的需要,面试通过率和学生就业率低下等。
(二)高职国际邮轮乘务专业建设特色不明显
特色专业是指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具有的并明显优于同类院校的独特优质的专业资源。邮轮行业在中国的快速发展,使得各大邮轮公司加大对中国员工的招聘比例,人才需求的旺盛也带动了邮轮人才的供给数量,国内开设邮轮及相关专业的院校数量不断增多,但因生源质量、办学水平和就业渠道等因素的影响,邮轮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仍然表现为供不应求,大量语言能力较弱、人际沟通能力欠佳、适应能力较差、国际化水平较低、整体素质较低的人才供过于求,造成大量人才资源的浪费和流失。造成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就是高职国际邮轮乘务专业建设时,忽视特色和品牌建设,缺乏专业特色,邮轮人才缺口加大和学校招生困难成为恶性循环。
二、高职国际邮轮乘务特色专业建设的建议与思考
(一)创新国际邮轮乘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邮轮专业的培养理念关系着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的具体设置,是邮轮专业发展的灵魂,在全球及国内邮轮行业不断形成和激烈的竞争中,毫无特色的培养方案必然会造成学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脱节,行业和学生认可度低下。高职邮轮专业应及时调整培养理念,关注邮轮市场的变化,听取邮轮行业的意见,结合学校的办学条件,构建灵活多变的邮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且培养方案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根据形势的不同进行调整和优化的。国际邮轮乘务专业对学生的外语能力、沟通协调能力、适应能力、服务技能和综合素质等各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而且在国际邮轮上工作,对本职工作拥有足够的热爱和兴趣才能克服邮轮工作的辛苦和寂寞,但是并非所有的邮轮专业学生对上国际邮轮工作有足够的热情,而且高职院校因招生的限制,很多学校的生源参差不齐,英语能力和综合素质不足以胜任邮轮工作,因此国际邮轮乘务专业可以考虑尝试构建“第二专业”的人才培养制度,“第二专业”可以选取与邮轮专业比较相近的酒店管理专业和休闲旅游专业等,鼓励学生积极选修第二专业,为学生未来的发展谋求更宽广的出路。比如在第一学年重点对学生进行行业认知和基础教学;第二学年通过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的教学,着重培养国际邮轮乘务专业学生核心职业能力,学年结束时根据学生的兴趣及综合素质,学生分方向选择课程包;第三学年根据学生选择的方向,分方向教学和实践。
(二)加强不同院校国际邮轮乘务专业的合作办学
因邮轮行业的进入门槛较高,行业本身呈现垄断经营状态,全球知名邮轮公司格局短期内较难改变,我国又严重缺乏本土化国际邮轮公司,我国高职院校国际邮轮乘务专业直接与国外邮轮公司合作存在较大难度,因此我国高职国际邮轮乘务专业可与个别已经与国外邮轮公司直接合作的院校合作,包括派遣教师到院校学习,派遣学生到院校交流学习,合作编写邮轮专业系列教材等多方面深度合作,提高我国高职国际邮轮乘务专业整体水平,院校合作不是要将国际邮轮乘务专业同质化,而是互相借鉴对方的优势,在此基础上开发本校国际邮轮乘务专业的特色,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共同发展。
(三)打造富有特色的国际邮轮乘务专业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兼具本科教育与中职教育的特点,但是有些开设国际邮轮乘务及相关专业的院校,为了盲目追求高就业率,罔顾高职院校的职责,过分看重实训课程,加大训练学生的实操能力,比如餐饮实操、客舱实操等课程占用大部分的课时,但所教授的内容与邮轮上的实际服务存在较大的差距,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适当的实训课程能够帮助学生通过面试,尽快适应邮轮上的工作,但不应忽视学生上邮轮后的学习能力和主观能动性,基础性的实训内容已经能够满足学生上邮轮的需要,具体详细的操作技能可以在工作过程中进一步学习和加强,而且过多的实训课程挤占了基础课程和理论课程的课时,学生的理论素养关系到未来的升职空间和发展远景,如果仅仅关注眼前的就业率,忽视学生的长远发展,这是与高职教育的本质相悖的。因此要打造富有特色的国际邮轮乘务专业的课程体系,将专业知识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有机融合。
(四)建设多功能的校内校外实训基地
国际邮轮乘务专业主要培养的员工是对客服务,因此对实训基地的依赖性较强,发展特色专业要加大对特色专业实训基地的投入,建设一批满足邮轮教学、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的校内实训室,同时与国内高星级酒店进行深度合作,酒店与邮轮服务虽存在一定差异,但国际邮轮航线分散在全世界各个地区,直接在邮轮上开展实训课程是不现实的,因此国际邮轮乘务专业与国内高星级酒店合作是符合现阶段现实情况的选择,有条件的院校可以与邮轮公司合作建设邮轮实训大楼,打造优秀的校内校外实训基地。
总之,高职国际邮轮乘务专业特色建设不是一簇而就的,需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断修正,国际邮轮乘务专业应加强与国际邮轮行业和相关院校的合作,积极参与邮轮领域的各项活动,提高专业的知名度和竞争力,打造独具特色综合素质突出的教学团队,为我国邮轮业提供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孙晓东,冯学钢.中国邮轮旅游产业:研究现状与展望[J].旅游学刊,2012(2).
[2]张伟强,骆泽顺.国外邮轮旅游研究进展策[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1(10).
[3]赵玲.高等院校邮轮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航海教育研究,2009(2).
[4]周歡欢.国内邮轮旅游研究综述 [J].东方企业文化,2013(20).
[5]杨珍,吴肖淮.中国高等院校建立校企人才培养联盟的必要性分析——以中国高等院校邮轮人才培养联盟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3(8).
[6]史健勇.对国际邮轮人才培养的战略思考[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
[7]刘浩.国际邮轮乘务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12(12).
[8]蔡会敏.邮轮旅游人才需求问题分析[J].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2(12).
[9]陈玉婷.高职教育同质化迷局的成因及其消解[J].教育与职业,2015(11).
[10]魏琼.高职教育同质化问题成因及影响分析[J].科技风,2015(2).
[11]陈扬.情景教学法在高职高专邮轮英语课程中的实践[J].文化教育,2014(7).
[12]刘艳.高职邮轮营销实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考试周刊,2014(16).
Abstract: International cruise crew management of high vocational college is comparatively young; specialty construction is still not perfect, and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talent training scheme with the phenomenon of piling on the specialty declaration. The homogenization in the international cruise crew becomes more and more seriou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suggestions and thoughts on the specialty construction.
Key words: international cruise crew management; homogenization; specialty construction; specialty
(责任编辑:顾晓滨董博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