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在中职生会计实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2017-08-24李慧德
李慧德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职业教育面临社会多元化需求的挑战,使得传统的教育模式不再能契合职业教育目标,更多强调学生主体性和自觉性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开始被越来越多学校研究和应用。
一、研究背景与理论基础
1.研究背景。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中等职业学校已悄然拉开了探索实践的帷幕。目前,翻转课堂的研究和应用主要集中于高等学历教育和中小学教育,中职职业教育领域针对性研究不多,应用不够广泛。而我国中职学校职业教育的实践性要求高、中职生理解能力差、动手机会不足等问题的出现要求中职会计教学急需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多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自觉性。基于此背景,本项目重在研究“翻转课堂”在中职生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2.理论基础。翻转课堂得以展开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假设和前提是承认学生可能不依靠教师的灌输,而是依靠电脑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支持,通过自我教育和互助教育,学习任何东西。这个理论假设就是自组织学习理论。自组织学习理论是印度教育家苏伽特·米特拉(Sugata Mitra )通过著名的“墙中洞”教育实验而总结得到的教育和学习理论。翻转课堂本质上就是一种教育技术支持的自组织学习,借助教学视频的支持,学生可以自己组成学习小组,不仅完成对知识的个性化学习,甚至通过协作探究,展示交流,意义建构,完成自己对知识的拓展和创新,发展批判性思维和创造能力。
二、“翻转课堂”概念界定
翻转课堂也称为“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源于美国,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课堂内的宝贵时间,学生能够更专注于主动的基于项目的学习,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教师不再占用课堂的时间来讲授信息,这些信息需要学生在课后完成自主学习。
这一教学模式颠覆了传统教学中的教师在课堂传授知识和指导技能,学生在家通过练习来内化的教学顺序,而变为依托信息技术平台让学生课前在家里上网完成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技能技巧方法,知识内化则在课堂中经老师的帮助而完成。翻转课堂的教学形式从“课堂讲解+课后作业”变为“课前学习+课堂研究”,课堂内容从知识讲解传授变为问题讨论研究。而老师的角色则发生了变化,老师更多的责任是去理解学生的问题和引导学生去运用知识。
三、中职生会計实训教学中“翻转课堂”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1.中职生群体的职业化特点。职业中专学校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大部分学生理论学习热情不高,缺乏钻研精神,缺乏积极的学习动机,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上得过且过、效率低下。概括起来,中职生群体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善于交往、渴望独立、勇于表现自我。善于交往是中职生的一个明显特点。无论是任课教师还是班主任都能感到,中职生很喜欢跟人打交道,而且很善于跟人打交道。与普通高中学生相比,中职生更擅长“察言观色”,更能够善解人意。(2)兴趣广泛,认知模式职业化。职业教育重技能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环境,把中职生从升学压力中解放出来,使其可以充分发展自己的特长,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系统的专业学习为中职生思维品质等认知能力的发展打上了专业的烙印,他们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时多了一些专业的新视角,与职业相关的心理品质与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培养。(3)严重的自卑感与强烈的自尊心交织。在社会对职业教育还存在着一定偏见的形势下,一些中职生认为,自己与同龄人比较,未来似乎比较渺茫,因此具有一定的自卑心理。这种自卑心理与强烈的自尊心交融在一起,使他们变成了内心冲突的个体。
中职生的心理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接受信息多,思想活跃,但是非标准不清晰;成就动机强,渴望成才,但学习目的不明确;向往美好未来,盼望幸福生活,但艰苦奋斗精神差;自主自立意识强,但遵守纪律、关心他人与集体的观念比较弱;喜欢求新求美求乐,但也有不思进取,贪图享乐的倾向。因此这对我们的职业教育发起了挑战。要求职业教育不应进行机械的灌输和简单的说教,而要能够理解、尊重、爱护、激励学生。
2.中职学校会计实训教学目标及存在问题。中职学校学生毕业大部分直接面向社会、还有小部分进入高职高专继续职业类专业教育,因此,中职学校教学目标大多服从就业导向。任何职场对求职者能力的要求都是多方面的,这是职业教育教学最大的挑战,如何将学生的培养与社会需求挂钩,给学生提供最真实的职场模拟环境和最贴合的教学设计,是中职学校最关注的问题。中职学校的会计实训课侧重点就是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因此,会计实训课对学生的主体性和自觉性要求非常高,而目前大多中职学校的会计实训课教学模式并没有真正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和自觉性,而多停留在观念植入和被动机械性操作的层面。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于:(1)教师讲解多,学生动手少。大部分中职学校因为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为了统一上课进度,大多是老师一步一步讲解答案和思路,学生跟着老师的答案被动地机械性填制会计资料,没有犯错和自我反思的机会。很多同学经过实训课后看到老师给的同一模板的经济业务可以大概模拟出一套企业账务核算出来,但是真实面对企业账务时,还是不知无从下手。(2)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脱钩,不能很好融合。大多中职学校学生高三都会去企业实习,但是目前中职学校实训课程和企业实习内容是脱钩的,没有很好的融合起来,以致于很多学生学习了实训课程后去到实习企业仍是什么都不会,实习企业又没有多余精力重新培养,很多学生到企业里实习就只能简单接触贴贴发票,或者税务零申报,根本无法胜任完整的会计核算工作。
3.翻转课堂相对于传统课堂教学的比较优势。“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课堂,存在以下优势:(1)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让学生有更多的主体性和自觉性,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2)教学形式从“课堂讲解+课后作业”变为“课前学习+课堂研究”,更贴合会计实训对学生独立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3)课堂内容从知识讲解传授变为问题讨论研究。可以更多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寻找问题解决方案,有利于学生职业应用能力的培养。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中职生的特点和中职学校会计实训培养目标对中职学校会计教学的传统模式发起了挑战,要求中职学校会计实训课更多关注学生主体性和自觉性,而“翻转课堂”的特点和相对于传统课堂的优势,使得在中职生会计实训中应用“翻转课堂”模式有了必要性和可行性。
(作者单位:深圳市宝安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