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齐齐鲁鲁”手拉手,传统文化熠新辉

2017-08-24孟庆峰

辅导员 2017年25期
关键词:齐鲁大地邹城市少先队

孟庆峰

“齐齐鲁鲁”手拉手,传统文化熠新辉

孟庆峰

栏目主持人:顾岫荫

本期研讨主题:

本期嘉宾:孟庆峰,孟子第73代后裔、山东省邹城市原少先队总辅导员、第八届山东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

主持人:齐鲁大地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发祥地。在这里,除了与最富盛名的孔子、孟子相关的传统文化符号之外,一定还有许多属于这片土地的传统文化标志性内容。请孟老师为大家介绍一下。

孟庆峰:山东被称为齐鲁大地,是因为西周时期齐、鲁两国均在山东的版图之内。作为中华文明崛起的中心,数千年来,齐鲁大地涌现出了一大批决定了中华文化走向的文化巨擘。比如,古代被皇帝赐封的六大圣人:至圣孔子、亚圣孟子、复圣颜子、述圣子思、宗圣曾子、元圣周公,前五位都生在山东、长在山东、学在山东,成名在山东。这些圣人的思想和学说经过历代先贤的传承与发展,逐步成为融入中华民族血脉的精神支撑和中国人的精神脊梁,对古代中国社会意识形态的形成,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除此之外,还有管子、孙子、鲁班、王羲之、辛弃疾、李清照、傅斯年等一大批对后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生活产生积极推动作用的齐鲁巨子。尤其是孔、孟、颜、曾这些儒学的开创者和弘扬者,更使儒家“仁义”学说在齐鲁大地,乃至中华大地生根发芽,传承至今。

孟庆峰

在历史悠久的齐鲁大地上,古代社会在经济文化和民俗文化等方面,也为华夏子孙留下了难以估量的文化财富。比如,龙山、大汶口、野店等古人类文化遗址,闻名中外的孔府、孔庙、孔林、孟府、孟庙、孟林、孟母林以及孙子、诸葛亮等名人故居纪念地,还有泰山文化、泉文化、摩崖刻石、李斯峄山碑等物态文化,都为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资源。

齐鲁大地的民俗文化资源不仅蔚为大观,还表现出自身的地域性和多样性。济南、青州、泰安、曲阜一带,是山东民俗的代表;鲁西南、鲁西北地区民俗更与古运河、黄河密切相关 ;鲁南民俗文化则得益于沂蒙之源,从服饰、饮食到礼仪礼节、民间工艺等,都为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不断拓展提供了独特的载体。

主持人:齐鲁大地不仅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还有作为民族文化之核心的儒家文化,有深厚的国学底蕴。据您所知,山东少先队组织近年来在依托这些有利资源,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有哪些举措?开展了哪些比较有影响力的活动呢?

孟庆峰:立足于孔孟之乡的资源禀赋,山东省少工委按照“一盘棋,众人下”的思路,号召各级少工委根据地域特色,各自发力,努力形成“百花齐放,遍地开花”的传统文化教育总体格局,营造了具有山东特色的传统文化教育大氛围。

1.“国学达人”赛事,普及传统国学经典

优秀传统文化走进胜利街小学

从2014年起,山东省少工委就组织全省少先队员参加“国学达人”挑战赛。从城市学校到只有几十名队员的偏远乡村小学,全员发动参与,在齐鲁大地上开展了一次“地毯式”的国学赛事活动。队员们在投壶、猜灯谜、九连环等传统游戏活动中,重温蕴含其中的国学经典故事和知识,体味国学魅力,了解国学精髓,从小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铁杆粉丝”和“传播使者”。这一活动中,线上答题与线下笔试结合,网络答题与落地赛事结合,让队员们乐在其中,也让传统文化活动在校园里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力。

2.“私塾先生”寻访,打造经典吟诵品牌。

两千多年来,历代学童一直在运用吟诵的方式诵读、学习国学经典。其实这是一种很有意思的朗读方式。今年,我们尝试在部分县市试点,以少先队小队为单位开展“寻找私塾先生”活动:队员们寻找还健在的私塾先生,对其吟诵进行录音整理,并将音频资料融入经典诵读活动中,同时挖掘整理具有地域特色的“吟诵”案例。队员们在寻访、体验古代私塾教育的过程中,了解古今,吟咏诗词,诵读文赋,传习雅言之道,培养君子之风,不断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喜爱和民族自信。

3.“传统节日”活动,激发文化传承情感。

我们利用春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开展多种形式的节日活动,引发人们对勤俭节约、忠诚爱国、孝亲敬老、团结互助等品德教育的新思考。从2015年开始,山东省少工委倡导各级少先队组织利用寒暑假开展“寻找身边的民俗文化”活动。2016年又将这一寻访活动创新性地与“共筑碧水蓝天”生态保护活动结合,衍生出了“寻找身边的年俗文化”系列活动。广大少先队员在这些活动中了解传统文化的同时,开启智慧,增强情感,健康成长。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也在不断创新,内涵在不断丰富。

主持人:作为孟子的第73代后裔,您曾任邹城市少先队总辅导员,现在又专门从事青少年教育工作。请问您是怎样带领辅导员和少先队员学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孟庆峰:因为特殊的身份,一直以来,我把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自己的责任和担当,坚持倡导开展形式多样、自成体系、内容丰富、层层推进的活动,也组织队员们多维度参与、多层次学习,体验并践行传统文化。我希望队员们都能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中,明确道德规范,提高文明素养,努力做爱家乡、有志向、懂传承的齐鲁文化小主人——“齐齐鲁鲁”。

山东省邹城市匡衡路小学少先队员向老师行鞠躬礼

山东省邹城市中心店镇后南宫小学剪纸社团在开展活动

1.寻访、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比如,在我担任邹城市少先队总辅导员期间,邹城团市委、市教育局和市少工委曾组织少先队员开展了“我眼中的古迹”寻访活动,着重引导队员们了解身边古迹的巧妙设计,搜索传统建筑中的新变化,增强身为邹城人的自豪感。再如,在“寻找身边的老艺人”活动中,队员们共寻访各类民间艺人527人,其中171人被聘为校外志愿辅导员。这些活动使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了校园,走到了孩子们的身边。

邹城市中心店镇后南宫小学的大队辅导员李芳老师还组织队员们寻访民间艺人,拜师学艺,并将剪纸艺人请进课堂,带领队员们用一把小剪刀“剪”出了学校开展的特色活动,编纂了校本教材《剪爱》。2015春节,该校的特色表演《剪纸姑娘》还赴北京参加了“艺术校园 精彩中华”全国青少年艺术素质展演并获得了“最佳表演奖”。邹城市第二实验小学的大队辅导员李姗组织队员们挖掘乡土特色,让“阴阳板”这一濒临失传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校园中传承……

在山东,无论是城镇还是乡村,只要是有队旗飘扬的地方,就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小传承者。

2.开展体验“古代礼仪之美”活动。2015年10月份,依托孟府、孟庙,通过翻阅孟府档案、《四库全书》等典籍,我整理出适合青少年参与的开笔礼、拜师礼、加笄礼和加冠礼等活动,并先后到济南市胜利大街小学、济宁学院附属小学、冯集小学,组织开展了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古代礼仪之美”体验活动。队员们穿上汉服,学习拱手礼、万福礼、拜师礼等,了解中国传统礼仪中“礼”的相关知识,还到孟府、孟庙聆听讲解员的讲解,感受古迹的文化气场;在亚圣殿前,队员们诵读孟子的名言,在孟府赐书楼体验拜师礼。队员们还走进习儒馆,感知丝网印刷和木板印刷的传统技艺……在参与和体验过程中,队员们喜欢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创编推广“六艺养生拳”。为了让队员们了解中华传统武术,并在娱乐中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我以古代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的相关动作为基础,结合太极拳、五禽戏等传统健身项目,编排了“六艺养生拳”。我还以孟府里面的景观为基础,以人体经络穴位为依据,以木、火、土、金、水五行方位为步法,创编了“孟府五段锦”。这两套拳法动作简单,动感较强,受到青少年的喜爱。邹城市杏花村小学、太平镇冯集小学等学校已把“六艺养生拳”作为阳光体育运动和“动感中队”建设的内容在推广,将传统武术引入校园也因此成为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尝试。

4.建立“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

邹城市许多学校的少先队组织通过定期举办国学经典诵读比赛、评选优秀国学校本教材、成立优秀传统文化联盟学校,营造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并在孟子小学建立了“经典诵读基地”。从2015年开始,在共青团邹城市委的支持下,依托孟府、孟庙两处古迹蕴涵的丰富传统文化教育资源,我们先后开发了“孟母断机喻学”“三迁择邻”、泰山气象门、亚圣殿、孟府感恩堂等现场教育活动阵地和“习儒馆”等体验基地。队员们走进孟府、孟庙、孟林、邹城博物馆,与历史文物面对面,了解家乡优秀传统文化,从小提高文化素养,以一种新的方式打开了一扇扇爱国主义教育之窗。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孟子小学还成立了“红领巾小导游团”。这一举措有效地提升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的影响力。

主持人:谢谢孟老师关于齐鲁大地传统文化教育的分享!下一期,我们将一起了解祖国首都——北京的少先队组织以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的理念与方法。

(栏目编辑 李沧海)

猜你喜欢

齐鲁大地邹城市少先队
齐鲁大地
齐鲁大地上的文旅盛宴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赵为民:齐鲁大地的太极拳传承人
加入少先队
不老的少先队
让少先队走向校外
山东省邹城市飞行画室学生作品展示
山东省邹城市第二中学
齐鲁大地的可爱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