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视域下的公正理念探索
2017-08-23张雯
张雯
摘要:从古至今,人们对公正价值理念的探索从未停止过。在空想社会主义中,莫尔、康帕内拉等人各自描绘了公正的蓝图,激起了人们对公正社会的向往;资本主义社会建立在私有制的基础上,处处充满公正的假象;纵观当今中国社会,追求公正既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望,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更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选择;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类将实现实质公正。
关键词:公正;空想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空想社会主义中的公正蓝图
追求公正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愿望,古希腊哲人的“理想王国”、近代以来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太阳城》等著作都表明了人们对公正的向往。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为人们描绘了一幅公正国家的蓝图,依柏拉图之见,在理想的国家中,正义居于统治地位,“一个安排的非常理想的国家,必须妇女公有,儿童公有,全部教育公有。不论战时平時,各种事情男的女的一样干。他们的王必须是那些文武双全的最优秀的人物。”[1]312柏拉图还将人们分为统治阶级、武士阶级、劳动阶级三个等级,“这三种人在国家里各做各的事而不互相干扰时,便有了正义,从而也就使国家成为正义的国家了。”[1]156公正也一直是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美好愿景。莫尔在《乌托邦》中指出:“假使私有制度存在,假使金钱是衡量一切的标准,我认为国事的进行就不可能公正顺利……如不彻底废除私有制,产品不可能公平分配,人类不可能获得幸福。私有制存在一天,人类中绝大的一部分也是最优秀的一部分将始终背上沉重而甩不掉的贫困灾难担子。”[2]44因此,“只有废除私有制度,财富才可以得到平均公正的分配,人类才能有福利” [2]57 。莫尔去世半个多世纪后,康帕内拉的《太阳城》一书问世,当时社会现实使他深刻的领悟到:要使人类真正解放,一定要废除私有制,建立起一个没有私有财产、没有不平等制度,没有人压迫人现象的新社会。“太阳城的人民都是富人,但同时又都是穷人;他们都是富人,因为大家公有一切;大家都是穷人,因为每个人都没有私有财产;人们使用一切财富,但又不为自己的财富所奴役。”[3]35
二、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公正假象
人们对旧制度的批判是为了追求公正社会。阶级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有阶级矛盾就会有阶级斗争。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就处于巨大的剥削、压迫和不公正之中,人们也正是在对这些剥削、压迫、不公正的反抗、斗争和批判当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公正理念并推动公正的不断发展。在对奴隶制度的批判和斗争中,奴隶阶级和新兴地主阶级摆脱人身依附关系,开始获得一定意义上的生命权利;农民阶级和新兴资产阶级在批判和反对地主阶级的斗争中获得一些政治权力;在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中,工人阶级将会获得自由和全面发展的权利。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是马克思公正思想的核心,在资本家的严密监督下,工人进行艰难的生产活动,这是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导致资本主义的生产表现。在这种生产劳动中,“一切提高社会生产力的方法都是靠牺牲工人个人来实现的;一切发展生产的手段都转变成统治和剥削生产者的手段,使工人畸形发展,成为局部的人,把工人贬低为机器的附属品,使工人受劳动的折磨。”[4]743工人的劳动成了对工人自由的一种强制,对于工人而言没有人身自由。这种“对直接生产者的剥夺,是用最残酷无情的野蛮手段,在最下流、最龌龊、最卑鄙和最可恶的贪欲的驱使下完成的。”[5]873马克思曾说过:“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5]871资本生产与资产阶级所宣扬的“公正平等”是格格不入的,这种“公正平等”只是资产阶级内部的“公正平等”,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和欺骗性。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视域下的公正理念
无产阶级一直致力于反对资本主义不公正的社会现实,其目标是建立一个公正的社会主义社会,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在当下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公正的必然选择。
自古以来,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民族,发展方向是至关重要的,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命运,选择了什么样的道路,就决定了要走什么样的方向,道路问题的实质就是方向问题,只要方向明确、团结一致、大家共同奋斗努力就能走向美好幸福的未来。1985年,邓小平指出:“我们为社会主义奋斗,不但是因为社会主义有条件比资本主义更快地发展生产力,而且因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消除资本主义和其他剥削制度所必然产生的种种贪婪、腐败和不公正现象。”[6]143这也阐明了我们为什么要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原因,但在为社会主义奋斗的过程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是公正问题,在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程中,如果缺少了公正,大家也会缺少前进的动力和奋斗的勇气,甚至会影响中国的经济政治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以及未来道路的选择和走向。公正问题事关民心向背问题,只有在公正的社会氛围下,才能积极调动大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四、共产主义社会中的实质公正
我们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一种公正的社会形态。共产主义社会中的公正理念既继承了以往的关于社会公正的思想,同时在此基础上又有所超越。共产主义的本质属性就是社会公正。私有制所带来的阶级剥削和压迫是以往阶级社会不公正的根本原因。在阶级社会里,得到自由和发展的那一些人只是取得片面自由和发展。恩格斯曾说过:“我们的目的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这种制度将给所有的人提供健康而有益的工作,给所有的人提供充裕的物质生活和闲暇时间,给所有的人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 [7]570这段话正是共产主义公正社会全面实现的体现。共产主义社会将保障每一个人拥有高质量的体面劳动、尊严生活、幸福享受。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们能够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晚上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者批判者。”[8]165
参考文献:
[1]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2][英]莫尔.乌托邦[M].上海三联书店,1956.
[3]康帕内拉.太阳城[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5]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6]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本文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育宣传协调创新中心”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