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与王朝物语的比较看《罗生门》中利己主义的正当化表现
2017-08-23朱玲玲
摘 要:芥川龙之介是日本近代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历史小说在他的文学创作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其历史小说多是借古人之面,喻今人之心,探索永恒的人性。《罗生门》作为其历史小说的代表性作之一,取材于《今昔物语集》中的两则物语。兩则王朝物语本是揭露恶行,警醒世人崇德从善。芥川结合时动荡的社会,人性之本,将两则物语巧妙结合,将利己主义正当化,从而揭露出人性自私自利的一面。另外从结尾的改稿也能看出这种利己主义如何正当化,芥川也过不了自己这一关。
关键词:芥川龙之介;《罗生门》;《今昔物语集》;利己主义;正当化表现
1 芥川及他的历史小说——《罗生门》
芥川龙之介,是二十世纪初期日本文坛一颗摧璨的明珠。他的一生只有短短的35年光景,但他作为“新思潮派”的旗手却创作出了无数他人难以匹敌的作品,并与日本近代文坛的两位文学泰斗(夏目漱石、森鸥外)齐名。他擅长立足于历史典故进行创作,尤其是初、中期的作品读起来更像是对历史小说的模仿,但事实上,他的作品并没有局限于历史,而是在富有浓厚历史色彩的同时借助过去的典故展幵了他芥川式的独特创作。结合芥川的成长环境与个人经历、细细品味他的作品,不难感受到他的悲观情绪,也不难看出作品中所流露出他对于当时动荡社会、残酷现实以及自己人生的审视与思考。
《罗生门》是发表于1915年的短篇小说,也可以说是芥川真正意义上的处女作。当然从芥川的创作年谱来看,他最早的作品是1914年的《老年》,但一年后的《罗生门》被认为更好地反映了芥川作品的整体风格,因此常被看作芥川真正的处女作。虽然《罗生门》取材于平安时代,但正如鲁迅所说:“那些古代的故事经他改作之后,都注进新的生命去,便与现代人生出干系来了。”①《罗生门》之所以能“与现代人生出干系”,与芥川想要表达的情感不可分割,正因为如此,芥川亦不把它看作是单纯的历史小说,“无法忍受将其归入单纯的历史小说之类。”②他指出:“小说毕竟与传说不同,既然称之为小说,自然不能只写很久很久以前的事,而要有忽略时代的限定。所以在不使人感到不自然的限度之内,要加入一些同时代的社会状态。所以,(我的小说)不管在何种意义上都不是以再现‘过去为目的的,也许这一点就是我与所谓的历史小说的区别所在。”③实际上,与其说他是将旧的材料拿来赋予新意,不如说他是“为了处理自己实际生活中的切实的主题,转而向中世的传说中寻找材料。”④
但是,对于选取什么样的材料,材料的处理,做何种处理,为何做这种处理,就是本文想要探讨的问题。先行研究大都将集中在在利己主义、悲剧性、善恶观等范畴。本文将从与两则典故的比较研究入手来分析文中主要人物的利己主义正当化表现。对作品主要人物形象的分析和考察来揭示芥川文学中苦于现实与理想,苦于罪恶与道德引起的内心纠葛。
2 《罗生门》与《今昔物语集》中典故的比较
《罗生门》取材与《今昔物语集》卷二十九第十八话《盗人登罗城门上见死人的故事》和卷第三十一卷第三十一话《大刀带阵卖鱼妪的故事》。前者故事主要讲一个来自摄津国的男子打算偷盗,鉴于白日人来人往且山城一带人群嘈杂,便暂躲于罗城门下待人潮退去后实施偷盗,于是爬上罗城门避人耳目。登上城门后发现一老妇拔取其死去的主人的头发以做假发,并请此男子帮忙拔取。而男子没有帮忙反而夺取死人头发及老妇衣物迅速下楼逃逸而去。后者故事主要是讲在三条天皇还是皇太子的时候,有一个将蛇肉切成小段晒干腌制好然后充当鱼肉去卖给兵营的士兵们吃的女子,士兵们觉得很美味,从来没有怀疑,一直买着,直到有一天在森林里撞破了这个女子正在捕蛇,才得知自己吃的一直是蛇肉。(当时蛇肉被认为有毒,不能食用,更有毒蛇是生前做了很多恶事死后就会变成毒蛇的说法。)
而芥川的《罗生门》又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罗生门》讲的是在平安时代,一个被主人赶出来的仆人,思想上正在做强盗和被饿死之间挣扎。正巧走到一个到处都堆满死尸的罗生门,他壮起胆子,想进去找到一些财物。结果他竟然发现有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妇人正在从一个年轻女子的死尸头上拔头发。他冲上去说你这个没人性的,竟然连死尸也不放过。老妇人解释说她只是想用这些头发做个头套谋生罢了。她说“曾经这个妇人,用蛇肉晒干当做鱼干来卖,吃了鱼干的人们觉得很好吃,妇人得以维持生计。我并不觉得这妇人做错了,她跟我一样都是为了生存啊!”仆人大怒,留下一句“我若不这么做就会饿死的”,抢了老妇人手上的头发跟她的衣服就逃走了,仆人的行踪谁也不知道。
在芥川的小说里,仆人最初并没有决心偷盗,而在典故中,男子最初就决心偷盗。芥川的小说中,最后仆人还是干起了强盗的勾当,这里有一个从无到有的转变,也就是刚开始有着强烈的正义感,但是与老妇人对话了一番正义感就消失不见了。另外在芥川的小说中,老妇人解释了自己也是为了生存,迫不得已才做的坏事,让自己的行为正当化了,并且没有请仆人帮忙,在典故里,老婆婆一边做着恶事,一边请男子帮自己,并未为自己开脱。芥川的小说中为了使仆人的偷盗行正当化,以及为了尽可能地减少小说情节从无到有的戏剧化展开的不自然性,又添加了一个典故,就是把蛇肉充当鱼肉卖而得以生存的恶女,死后无人安葬,被扔在了废弃的罗生门上,老婆婆为了生存拔其头发做头套卖钱生存,最后仆人接受了老妇人利己主义的理论,夺走老妇人拔下的头发及老妇人的衣物,消失在黑夜里。最后仆人内心的利己主义战胜了最初的正义感。 从老妇人和仆人身上可以看出每个人心中都有利己主义的思想,而且社会道德、正义感在利己主义面前根本没有抵抗力,只需一个说服自己的理由,而这个理由只要你想找就会有。通过这一系列的描写,不管是像老妇人一样一开始就认为利己主义没什么不对,还是像仆人一样起初充满正义感,经过这一系列事件,自然而然地就会承认利己主义的正当性,这或许就是芥川眼中人的本性吧。芥川将原典中的两篇故事融合到《罗生门》中,让故事的叙述变得更加有理有据,说服了己,也说服了读者,不再令人感到“失望”了。
3 《罗生门》发表时的时代背景
《罗生门》发表时,经历了明治维新后经济、文化中心移到东京。日本的近代政治方面是中央集权;经济方面是资本主义经济;社会市民的思想方面有着明显的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以西方物质的资本主义近代化为模板,日本的近代化在国外的压力和明治政府的压力下勉强前行,却要在当时社会各方面矛盾突出的日本高速发展资本主义,此时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社会动荡不安,连京都这样的地方也是民不聊生,人类之间没有真诚,更多的暴露人性自私、丑陋的一面。与典故中的盗人相比,《罗生门》中仆人这一人物设置更符合作者对小人物寻求生存、摸索、挣扎等一系列内心描写的意图。仆人并非“盗”,因生活所迫,不得已而为盗的故事进展更贴合芥川当时生活的社会实情。
4 小说结尾的改稿看芥川心境变化
《今昔物语集》在每个故事的结尾都会有一两句编者劝诫世人的语句。在“盗人登罗城门上见死人的故事”这一故事的结尾,编者写道: “这件事是那个盗人对人说起来的。”不似其他说话结尾处的警句,没有对盗人的行为做出评判。这最后一句话只能让读者体会到盗人对“作案”过程的无所谓,甚至心里还带着些许自豪。
而《罗生门》的结尾是:“下人的下落,更无人知晓。”这一小说结尾,给读者留下许多联想。其实,芥川的《罗生门》初稿结尾是下人已变身为强盗,几经修改后才变成现在的结尾。芥川最终让下人消失在了雨中,给整部作品蒙上了混沌的色彩。改稿后,仆人的命运归途由初稿的从恶转向未知。从道德方面来讲善与恶位于道德的两端,是对立不可调和的两极,从仆人自身的利益来讲,要么通过从恶维持生存,要么饿死,生存与饿死成为了另一组对立的两极。显然,在这两组对立的两极中,改稿前芥川否定了善,选择了恶,否定了饿死,选择了生存。改稿后,出乎我们意料的是,芥川并没有直接赋予仆人一个明朗的未来,给他一个善的结局,而是跳出善恶的重围,给他设定了一个模凌两可的结局。这是因为芥川不愿走向恶的另一个极端善,想必他深知“过犹不及 ,物极必反 ”的道理。因此,他对善恶采取了调和折中的态度,在承认善恶、兼顾两者的同时又超越两者,使两者恰到好处的结合在一起。仆人善恶身份出现的均等概率也正体现了这一点。这也正体現了作者当时心境的改变。这一改写,也许就是作者对人性理解的变化。从对人性单一性的看待到多元化的理解正是作者不断思索、思想得到飞跃性提升的表现。
5 结语
芥川生前,最爱《今昔物语集》中“世俗”及“恶行”二部。他将两个“恶行”的典故结合,进行了芥川式的创作。过程中将利己主义的行为正当化,合理化。还给了仆人一个未知的,不论善恶的结局。或许这与作者当时内心的苦楚,追求“中庸”之道而不得解的忧郁,以及对世间寄予期待又无力应付的矛盾心理密不可分。作者的矛盾被带入到了《罗生门》里。小说不仅揭露了人在极限状态下的自私心理,同时也向读者提出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面对内心欲望与自私的问题,也更进一步追问了假如读者就是主人公的话,他在这一状况下应该怎么办的问题。究竟是饿死还是当强盗?这一命题与哈姆雷特“生存还是死亡”的命题并无任何区别。仆人起初下不了当强盗的决心,这说明他内心尚存有一些朴素的道德意识,但这种朴素的道德感后来已消失不见。老妇人“不这样做就要饿死”的伪善的逻辑促使仆人从内心的正义感中束缚下解放出来,消除了他本应为此担负的自我分裂的痛苦和负疚感。从这一点看来,仆人的接下来的人生依然堪忧。仆人最后的行为是对老婆子伪善的逻辑的反叛,但这同时也是他对自身内心正义感的反叛,是堕落,是对本应与之作战的世俗生活中利己义的服膺和投降。人生的痛苦就在于无法真正超越人性中的自私心理,这种无法超越才正是人生本身。作者在超越性的叙述视点与剧情发展之间形成了一个空间,也形成了讽喻和自嘲的效果。正如日本学者江口涣所指出:“一种明澈的理智与洗练的幽默(humour)构成了芥川作品的基调。作者无论何时都站在生活外侧静静地观察着其中的漩涡。那既不是冷眼旁观,也不是焦躁的张望,而是像是一边细细玩味一边静静注视,作者采取的就是这样一种非常复杂的态度。”⑤同时也是作者复杂的人生态度在创作上的体现。
注释
①鲁迅.鲁迅译文集(一)[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576.
②吉田精一.吉田精一著作集:第1卷[M].东京:樱枫社,1979:55-56.
③芥川龙之介.写在编辑之后[J].新思潮,1916:4.
④关口安义.芥川龙之介[M].东京:岩波书店,1995:78.
⑤浅野洋,木村一信,三嶋让.芥川龙之介[M].东京:双文社,1984:186.
参考文献
[1]董春芹.解读芥川龙之介独特的个人利己主义[D].北京林业大学,2013.
[2]庄娜.试论《罗生门》的“间离”式叙事方法[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
[3]黄忠.试论芥川小说《罗生门》与《今昔物语集》[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
[4]李玉鳞.《关于罗生门最后结局的探讨 》[J].日本学习与研究,2005.
[5]吉田精一.罗生门[A].吉田精一.吉田精一著作集[C].东京:樱枫社,昭和54年.
[6]森本修.近代文学资料5芥川龙之介[M].桜枫社,昭和49年.
作者简介
朱玲玲(1991-),女,安徽怀宁,安徽大学硕士在读,日语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