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会战研究综述
2017-08-23杨海清
杨海清
抗日战争是近代史上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期间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投入兵力最多的一次会战。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抗日战争研究的推进,武汉会战的研究也得以迅速发展。本文拟对近35年武汉会战的研究成果做一综述,以期明了武汉会战研究已经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为自己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1 总体特征
(一)周年纪念前后研究成果集中发表。在抗战胜利周年纪念和武汉会战周年纪念前后,研究成果呈爆发式涌现。如85年和88年、95年和98年、05年和08年,以及2015年,而在其他年份处于比较沉寂的状态。
(二)研究者和研究单位大多集中在湖北省,尤其是武汉市。武汉市的高校以及湖北省社科院是研究武汉会战的主力军。由于地缘关系,本地学者对于本地历史问题比较关注,在史料的获得方面更加近便,彼此之间交流方便也容易形成共同关注的话题。
(三)研究问题细化,研究领域拓宽。学者们最先关注的是武汉会战的基本问题,如武汉会战起止时间,中日双方的战斗序列,武汉会战的地位极其影响。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武汉会战中的伤兵、少数民族的贡献、民众动员、工业内迁等问题逐渐成为了学者们的关注对象。
2 武汉会战各个专题的研究状况
(一)武汉会战起止时间的界定
江抗美认为武汉会战开始于6月12日日军攻陷安庆,结束于10月25日武汉陷落。理由是日军攻占安庆后获得了进攻武汉的基地,而武汉陷落是武汉会战失败的标志[1]。皮明庥、骆美玲和黄红发认可这一观点,但皮明庥认为武汉陷落时间为25日到27日[2][3][4]。敖文蔚提出从整体上探索武汉会战,认为武汉会战开始的标志的6月3日日军占领安庆附近,而不是12日攻占安庆。武汉会战结束于11月中旬而不是10月25日武汉的陷落 [5]。
(二)武汉会战的历史地位
江抗美认为1937年12月13日南京陷落后,武汉成为中国战时首都和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国民党方面党政军的重要机关和人物集中武汉,沿海的工业暂迁武汉,中共代表团、中共中央长江局、八路军办事处设在武汉,文艺界名流巨子、各民主党派以及无党派民主人士云集武汉。他还认为武汉会战就双方投入的兵力,持续的时间、涉及的地域、日军的伤亡数量来说,是中日战争中绝无仅有的。虽然武汉最终失守,但是武汉会战取得的成绩应当予以肯定。首先,武汉会战给日军制造了重大伤亡。其次,武汉会战给工业西迁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最后武汉会战在政治上粉碎了日本威服国民政府、早日结束战争的企图,博得了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的同情与支持,是抗日战争由战略防御阶段转入战略相持阶段的过渡点。其他学者也有类似表述[6]。
(三)中日双方的的战略、战术与战斗
赖文楼认为日军进攻武汉的战略意图有三,一是彻底打击国民政府,使其沦为地方政权;二是摧毁国共合作的楔子;三是席卷皖豫产粮区、掌握平汉线,取得向西南进攻的基地[7]。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对武汉会战中日双方的作战计划、作战指挥序列、兵力部署作了详细的叙述[8]。毕春富利用日本陆军省的资料,证实了日军在武汉会战期间实行了化学战,并详细地叙述了武汉会战期间日军使用的化学武器,使用次数,使用情形,保密制度。弥补了武汉会战期间化学战空白[9]。石方杰论述了武汉会战期间中国海军利用阻塞、封锁、水雷等战法进行防御作战[10]。
(四)中日双方的战略得失
江抗美认为武汉会战失败的客观原因是敌强我弱的现实状况。从主观上说是由于国民党在政治上执行片面抗战路线、军事上消极防御、指挥不力、军队内部派系林立、军事制度落后[11]。这一观点在学术界长期流行。随着更多史料的披露,以及研究的细化,一些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于国红认为中国军队吸取了历次作战的经验,依托有利地形实施了正确的战争指导。而日军受到中国的制约被迫采取不利的作战方式,并不断更改作战方案[12]。王文滋认为在武汉会战中中国军队不仅有阵地战、还有运动战和游击战,在达到了消耗日军、为工业内迁争取时间的战略目标之后,主动有序地撤离了武汉[13]。敖文蔚分别从战略和战术两个角度分析武汉会战中蔣介石的军事指挥,认为蒋介石在战略上强调进攻和防守相结合,战术上主张从侧翼打破日军的锥形突破战术,以阵地战和机动战对付日军的迂回包抄战术。因此他认为蒋介石执行的并非消极防御的作战方针而是积极防御的作战方针[14]。 此外敖文蔚还考察了武汉抗战时期蒋介石的治军对策,认为蒋在总结前期抗战失败教训的基础上,激励将士的民族精神,强调军事纪律,并组织军官训练团,完善幕僚制度、激励制度和抚恤制度,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15]。
(五)武汉抗战中的人物研究
蒋介石研究一直是武汉会战人物研究的热点。朱峰认为蒋介石一方面有较强的抗日决心,改善了同共产党的关系,给与了人民一定的权利和自由;另一方面又执行片面抗战路线,政治上坚持“溶共”政策,限制共产党的活动 ,害怕人民的力量发展壮大,限制人民的抗日活动;军事上实行消极防御作战方针。他指出虽然蒋介石在武汉抗战时期具有两面性,但是抗日的方面是主要的[16]。针对蒋介石执行片面抗战路线的说法,敖文蔚通过列举一系列蒋介石鼓励民众参与抗战的史实进行了反驳,并且认为国民党解散一些抗战团体是出于对共产党活动的限制,不能与打压民众的抗日积极性混为一谈。此外敖文蔚还肯定了蒋介石在争取国际同情和支持、安置难民等方面的努力[17]。苏圣雄运用《事略稿本》等台湾“国史馆”出版的史料,对武汉会战期间蒋介石的心态变化作了考察,丰富了对武汉会战时期蒋介石的认识[18]。
陈诚先后担任武汉卫戍司令部司令、湖北省主席、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是武汉会战中的重要人物。石方杰从战前部署和作战指挥两个方面评价了陈诚在武汉保卫战中的功过,认为其功大于过[19]。于丽、田子渝从修建武汉要塞、指挥王家岭战役,与共产党合作发动民众,组织武汉工厂西迁,在鄂西坚持抗战保卫重庆西大门等几个具体方面论述了陈诚武汉会战中作用[20]。
一些学者对中共方面的人物进行了研究。江抗美概述了中共采取正确的战略方针,主动配合并支持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的作战为武汉保卫战做出了重要贡献[21]。潘泽忠认为新四军遵从中共中央的指示,开辟了敌后战场,牵制了大量日军,配合了武汉会战的正面战场[22]。田子渝认为毛泽东通过电报、信件等手段指示中共代表团与国民党进行合作,并且向国民党当局建议保卫武汉的战略、战术,为武汉抗战做出了重要贡献[23]。此外,一些学者还对叶剑英、董必武、邓颖超等人物进行了研究[24][25][26]。
武汉会战不仅是军事的较量,更是中日两国综合国力的全方位较量。武汉会战拥有非常丰富的内涵,不止军事一个层面,还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其他层面。随着武汉会战研究的拓展和深入,军事以外的领域被开拓出来。
(六)武汉抗战与文化
章绍嗣简要地论述了武汉抗战文艺的概况、地位,特点和局限[27]。侯衔正论述了武汉抗战时期,抗日民族新文化运动发挥了动员和团结民众的作用,其中一些记者和作家组成文化军到前线直接服务军事战斗[28]。李蕊平选择抗战等几种武汉抗战时期的重要报刊进行分析和解读,指出这些报刊在宣传和动员民众保卫武汉方面的贡献,分析了报刊与政府、民间的互动,具有很强的感召力,达到了舆论宣传的高峰[29]。
(七)武汉抗战与民众动员
罗福惠将民众动员作为直接研究对象,探討了动员民众与民众参与的互动,民众动员中的摩擦以及存在的不足[30]。张丽明、王小雨分舆论宣传、走进民间和对民众动员的改进三个方面分析救国会派给武汉抗战时期的民众动员带来的影响[31]。
(八)武汉会战与特殊群体
杜达山分析了国共军队中少数民族部队和将领的情况,少数民族成立的抗战组织,为抗战进行的宣传和捐款,以及少数民族宗教领袖在争取外援的活动,发掘出少数民族在武汉抗战中的贡献[32]。抗战前期武汉成为了难民向大后方转移的中转站。孙小群运用近代报刊、湖北省档案馆的档案等史料,结合社会救济的理论,考察了抗战初期武汉地区难童的救济情况[33]。梁家贵考察了武汉抗战时期的当地帮会和外地帮会,认为它们具有主客帮会和平共处、积极支持抗战、亲近国民党等特征[34]。苏旸将视角转向伤兵这一特殊群体,考察了抗战时期湖北地区伤兵的救护与慰劳 [35]。
(九)武汉会战与工业内迁
武汉会战时期武汉本地的工业,以及暂迁到武汉的沿海工业面临着继续内迁的问题。随着武汉会战研究的进一步深入,逐渐有学者将工业内迁作为研究对象。张英考察了武汉抗战时期的工业内迁的概况,认为工业内迁保护了民族工业、支援了前线抗战,并对西南地区的工业化进程产生了积极影响[36]。徐凯希将视角投向汉冶萍公司下面的汉阳铁成和大冶铁厂,认为武汉会战为湖北钢铁工业的内迁赢得了宝贵的时间[37]。此外徐还认为1937—1945年的日本侵华战争打断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而中国工业跨区域的转移奠定了战时工业的基础[38]。
(十)武汉会战前的准备
武汉会战虽是1938年6月才开始,但是战争的准备工作早已进行,对这些准备工作进行具体分析,有利于厘清武汉会战是在怎样的基础上进行的。张泰山的系列论文弥补了这一问题的空白。张的三篇文章分别分析了从九一八事变后到武汉会战前这段时期,湖北地区防空建设、交通建设以及民众抗日救亡运动取得的成果[39][40][41]。
3 存在的不足
以上是武汉会战各个专题的研究状况。从史料运用方面来说,运用的最多的还是中国大陆的史料,但是台湾、日本、德国、俄国、英美的史料运用较少。台湾和日本保存了武汉会战双方当事人的第一手资料,值得深入挖掘。此外德国军事顾问和苏联军事顾问的回忆录或者日记值得我们注意。武汉会战期间还有许多外国记者、作家和艺术家来到武汉,他们既是武汉会战的见证人,也是武汉会战向世界传播的传播者,他们所留下的关于武汉会战的文字也是有价值的。
武汉会战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宽,但是还有拓宽和深入的空间。如武汉会战中日军的伤亡人数这一问题,何应钦著《八年抗战之经过》的说法是20万以上,程思远著《李宗仁与武汉保卫战》中的说法是5万人以上,《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大事记的说法是10万以上,而日本防卫厅战史室的说法是2万1千多人。各种说法之间差距如此之大,但是没有学者专门就这以问题做专门的考证。再比如武汉会战期间中日双方军队的给养、医疗等重要问题还没有专门研究问世。
综上所述,武汉会战作为中国抗日战争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研究价值不言而喻。既有的研究已经颇具规模,但是继续发展的空间仍然很大,值得我们去深入挖掘。
参考文献
[1]江抗美. 武汉保卫战述评[J]. 近代史研究,1985(5):76-95.
[2]皮明庥. 武汉会战评析[J]. 江汉大学学报,1988(4):77-80.
[3]骆美玲. 试评武汉会战[J]. 湖北大学学报,1985(4):18-22.
[4]黄红发. 论武汉会战在抗战初期的历史地位与作用[J]. 江汉大学学报,1995(4):7-10.
[5]敖文蔚. 武汉保卫战整体观[J]. 武汉大学学报,1995(4):35-38.
[6]江抗美. 武汉保卫战述评[J]. 近代史研究,1985(5):76-95
[7]赖文楼. 武汉保卫战及其历史地位与作用[J]. 战争史研究,1991(4):21-24.
[8]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 中国抗日战争史[M]. 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1994:180-199
[9]毕春富. 侵华日军武汉会战期间化学战实施概况[J]. 民国档案,1991(4):134-138.
[10]石方杰. 中国海军与武汉保卫战[J] 江汉论坛,2003(12):91-94.
[11]江抗美. 武汉保卫战述评[J]. 近代史研究,1985(5):76-95
[12]于国红. 浅析武汉会战中日双方作战指导之得失[J]. 抗日战争研究,1999(2):62-77.
[13]王文滋. 武汉会战与持久消耗战略[J]. 抗日战争研究,1999(2):78-90.
[14]敖文蔚. 武汉抗战时期蒋介石的战略战术思想[J]. 近代史研究,1999(6):128-156
[15]敖文蔚. 武汉抗战时期蒋介石治军对策研究[J]. 长江论坛,2009(2):70-79
[16]朱峰. 试析武汉抗战时期的蒋介石[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3(2):110-116.
[17]敖文蔚. 蒋介石与武汉抗战[J]. 湖北大学学报,2008(4):14-35.
[18]苏圣雄. 转危为安:武汉会战期间蒋介石心态之考察[J]. 抗战史料研究,2012(1):179-190
[19]石方杰. 陈诚与武汉保卫战[J]. 江汉论坛,1995(7):2-7.
[20]于丽、田子渝. 陈诚与湖北抗战[J]. 抗日战争研究,2000(3):129-145.
[21]江抗美. 中国共产党与武汉保卫战[J]. 江汉论坛,1985(7): 37-43
[22]潘泽忠. 新四军对武汉会战正面战场的战略配合[J]. 安徽师大学报,1996(1):108-112.
[23]田子渝. 毛泽东与武汉抗战[J]. 湖北大学学报,2008(4):1-7.
[24]王兴科. 叶劍英抗战初期在武汉[J]. 江汉大学报,1996(1):80-83.
[25]程仪. 董必武与湖北的初期抗战[A]. 湖北抗战——纪念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5年.
[26]陈宗海. 邓颖超抗战初期在武汉[J]. 党史文汇,1995(6):27-34.
[27]章绍嗣. 武汉抗战文艺简论[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8(3):127-132.
[28]侯衔正. 武汉抗战时期的文化运动[J],1999(1):95-100.
[29]李蕊平. 试析在汉报刊对武汉会战的舆论宣传[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0.
[30]罗福惠. 略论武汉抗战时期的民众动员[J]. 江汉论坛,1998 :15-23.
[31]张丽民、王小雨. 武汉抗战时期救国会派的民众动员[J]. 东方博物,124-128
[32]杜达山. 少数民族与武汉抗战[J]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5(4):65-70
[33]孙小群. 抗战初期武汉地区难童救济问题研究[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34]梁家贵. 武汉抗战时期的武汉帮会[J]. 江汉大学学报,2009(1)::81-85
[35]苏旸. 抗战时期湖北地区伤病军人救助、慰劳研究[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36]张英. 武汉抗战时期工厂内迁对西南民族地区经济的影响[J].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9 (3):86-88.
[37]徐凯希. 武汉会战与湖北钢铁工业内迁[J]. 学习与实践,2010(5):126-132
[38]徐凯希. 武汉会战与战时中国工业的建立[J]. 江汉论坛,2005(7):80-85
[39]张泰山. 武汉会战前湖北防空建设述论[J]. 民国档案,2007(4):86-95
[40]张泰山. 武汉会战前湖北交通建设述论[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8(5):84-89
[41]张泰山. 武汉会战前的湖北民众抗日救亡运动[J]. 理论月刊,2008(7):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