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地走访广州历史建筑看清代驻粤八旗

2017-08-23李论

卷宗 2017年18期

李论

摘 要:广州满族是广州市现存的三大少数民族之一,也是一个非常具有自身特色的民族,本文通过南国学校师生实地走访调研,来介绍广州满族的遗址建筑和文化,还原真实的清代驻粤八旗的历史与变迁。

关键词:广州满族;文化习俗;生存现况

广州现存约6000余名满族人,他们大多都是清乾隆二十一年至三十二年间从北京及天津抽调驻防广州的一千五百名八旗兵的后裔。当年满族八旗兵来粤任务主要是与汉军八旗合驻广州,镇守边疆,并协助保卫地方治安,直到清朝灭亡的几百年间都固定驻守于光塔街以南至大德街(即现在的光塔、纸行、诗书及解放南等行政街范围),过着几乎与外隔绝的群居生活。因此从民族的起源上来看,居住在广州的满族人明显属于“外来者”;但从时间上来看,他们已经在广州居住了两百多年,现在许多土生土长的老广州人都未必比他们早,他们也算得上不择不扣的“老广州”了。广州满族虽然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变迁,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本地文化,同时又保留了不少传统文化习俗,而正是在民族的传统与广州本土文化的交织作用下,使得广州满族呈现出的一种独特的形态,促进了我国民族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加强了满汉交流与融合。因此,广州市南国学校师生通过对广州满族文化习俗的实地走访调查,有助于提高对广州满族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引起对广州乡土历史和少数民族文化的更多关注。

1 天字码头

位于广州市越秀区沿江中路及北京路交界的天字码头,于清雍正年间形成,在清代时专为迎送官员而设,是目前广州使用时间最长的码头。当时清朝派遣的驻粤八旗官兵(也包括两广官员)由水路到达广州,必须从该码头上岸,然后会到八旗会馆稍作休息后才上任。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天字码头从过去到现在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天字码头跟历史结下了深厚的关系。据记载,1839年,林则徐到广东禁烟在此上岸;孙中山也曾在此坐船逃往香港。不过现在的天字码头大半是用于珠江油轮使用,因此也是广州至今使用時间最长的珠江轮渡码头。这里已经成为祖宗留下来的不可多得的宝贝遗产,在广州市民的心目中是占有重要地位的。

2 八旗会馆

八旗会馆的原址曾位于天字码头附近,据州迪先生介绍:“是当时供清朝派遣来的八旗官兵休息的场所,当时来粤上任的八旗官员从天字码头上岸后并不急着马上就任,而是先到八旗会馆居数日稍作休息,然后八旗子弟及有关人员会到‘接官亭(今北京南路“南关电影院”旁的一条小巷)来欢迎,名曰:“接官”。经过一定的欢迎仪式后才进城上任。八旗会馆虽不在“旗民区”,但以“八旗”为名,又与驻粤八旗人员关系密切,故实质上天字码头附近已成为驻粤“八旗兵”的‘第二地区了。”不过,现在的八旗会馆已经没有了踪影,只是还保存着因它而命名的八旗二马路的叫法。

3 八旗二马路

八旗二马路是缘于八旗会馆而得名的。民国时期,原八旗会馆所在地被开辟为一条马路,被称作八旗二马路。八旗二马路与沿江中路平行而设,都靠近天字码头。有八旗二马路当然就有八旗一马路与其相对。其实,现在的沿江中路东段原来是称为“八旗大马路”,也就是所谓的八旗一马路了。只是人们一直都习惯称其为八旗大马路而非八旗一马路。从民国到现在,八旗二马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沿途早已是现代化的建筑设施。不过由于它的名字本身就和八旗有关,所以人们一般情况下还是记得这里是和广州满族的历史有关系的。

4 “妙吉祥室”

广州市海珠中路与惠福西路交界处有一幢旧式骑楼,广州的满族人俗称它为“观音楼”。“观音楼”,也称“妙吉祥室”,是广州满族保留的另一个具有特色的建筑,现在也是广州市满族历史文化研究会的办公所在地。原系清朝顺治年间尚可喜藩王来粤时所建立,所供奉木雕鎏金坐式的‘观音像亦是尚藩入粤时所载南来的,据记载妙吉祥室是满洲的别名,妙吉祥室即满族室,故该楼产权则仍属满族群众集体所有。同时,妙吉祥室自批准于1954年4月26日由满族群众接管,组成‘广州市满族人民观音楼管理委员会,并于1959年12月停止对外开放以后,均是群众组织所在地,初为‘广州市少数民族第二俱乐部,继为‘广州市满族文化室,现为‘广州市满族联谊会”。 观音楼从只是供奉和拜祭观音像,以表对祖宗的崇拜,到现在成为了兼继承满族习俗文化和搞民族团结工作于一体的机构,这不仅体现了广州满族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归宿感,而且也体现了满族人能够紧跟时代的步伐,在满汉融合中,真正以维护中华民族的总体利益为中心。在不同民族文化习俗交流和碰撞中,广州满族既没有完全失去自我,也没有与汉族格格不入,而是选择和吸收各自的精华,做到和而不同。观音楼是广州满族的一个非常具有民族特色,而且能很好地维系民族情感的场所。在这里既可以让满族同胞交流情感,同时又可以让更多的满族同胞受到民族教育的熏陶。

5 满族镶红旗宗祠

据州迪先生介绍:“现在全国各地的满族,只有广东的满族设有“宗祠”(又称“祠堂”), 在满族刚来广州的时候是没有的,后来由于旗人交流、政治学习需要这样的地方而设立。它跟汉族人地区的祠堂是不一样的,它是一个旗交流聚集的场所。在祠堂中满族安放先人牌位的方法与汉族有所不同,满族的宗祠是以旗为单位的,一个祠联合设一个祠堂。驻防广州的满族有八个旗,一共设有八个宗祠,每个牌位以族谱形式,由上而下分别写上各代已故男丁的名字,均不写姓氏和配偶的名字。左右两侧分别安放绝嗣单人的牌位。在辛亥革命以后,其功能主要是作为春秋二祭等重大集体活动的聚集场所。”但是,令人担忧的是,在建国之后,由于一些历史政治问题以及拆迁的原因,在广州仅剩下镶红旗、正红旗、正黄旗三间宗祠的房产,现在除了镶红旗宗祠作为满族小学校舍还保留外,其余两间也已经不复存在了,在电话采访满族小学的校长时我们了解到:“现在的广州市满族小学就是在 1966年满族镶红旗捐献出的光塔路89号“宗祠”原址上修建的,但后来由于文革运动和为了现代适应教学的需要,满族小学里面能够证明曾经是满族宗祠的遗迹均被拆除,现在看到的的房舍、建筑都是60年代以后修建的,而现在的满族小学已经跟普通学校无异。”

通过这次的实地调研我们了解到,清朝八旗官兵初来驻广时留下的主要遗迹,现在许多都仅留传下了名字而已,已经找不到很多的印记。但是从至今仍保存的一些零星片段的痕迹,我们在头脑中大致可以勾勒出满族人以前的生活情形。从这些遗迹中看来,当初满族来驻广时清朝政府是给予很高的重视的。从接任官员上任到八旗兵的宿营房的具体管理规定,所有的这些都是当时清朝满族守护朝廷疆域的表现。他们来驻粤,既巩固了清朝当时的疆域,又带来了满族人独特的风俗习惯,在满汉文化习俗的逐渐交流和融合中,为广州的繁荣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学习广州乡土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广州满族联谊会.广东满族研究彙编[M]. 广州满族联谊会内部刊物,1995

2.(清)长善 等纂,马协弟、陆玉华 点校注释.驻粤八旗志[M]. 辽宁:辽宁大学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