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2017-08-23韩坤

东方教育 2017年12期
关键词:教育技术高中地理有效教学

韩坤

摘要:地理学科是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的学科,是高中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课堂教学效率在中小学阶段一直是重要的研究课题。高中地理学科也不例外。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减轻课业压力,提高课堂效率已经成为了大趋势。本文从高中地理教学的现实问题出发,结合有效教学的方法,将有效教学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相整合,提出相关策略进行讨论研究。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地理;有效教学;教育技术

一、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质量高,所谓"有效",具体来说就是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在知识上有增长,在能力上有提升。有效教学看重的是结果而不是过程,因此即使教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精心备课,但是如果学生不愿意学习,不愿意参与到其中去,那么这种教学依然是无效或是低效的。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有效教学的惟一指标。

二、现实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地理素养显得非常重要。地理学科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结合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为支撑,培养国民现代文明素质。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适应新的教学内容和教育形式,提高课堂效率。

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观察后,认为目前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教师对教材没有吃透,准确的说是教学目标没有理解清楚;(2)课堂教学过程中缺乏良好的沟通交流,导致课堂气氛不活躍;(3)初中阶段地理学科的基础没有打好,学生对地理学习认识不足;(4)地理教学过于依赖书本,对实践和观察运用不够。上述问题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比较普遍,既有教师的因素,也有学生的因素。新课程改革以来,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已经是迫在眉睫。如何能够将有效教学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对地理学科的认识和理解。笔者提出以上三点参考意见。

一、提高教师思想认识

实现高中地理的有效教学首先要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尤其是对地理学科课程标准的理解。鉴于此,笔者认为应该加强教师培训,开拓教师视野,让老师有更多的理解和思考。只有教师认识提高了才会自觉的运用新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尝试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教师根据学生性格、兴趣以及能力等方面进行分组,布置相关的地理讨论题。

二、立足学生实际需要

地理教学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地理是一个比较广泛的地域概念。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想象能力和发散思维。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课堂提问、讨论发言环节确保每位学生在课堂上都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同时可以根据学生知识水平的不同,采用分层教学,比如,地理成绩好的学生,可以在基础知识之上拓展其他更深层次的教学内容,而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就要求掌握基础就可以,进行基础训练。

三、充分利用社会实践和教育技术

地理学科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地理的教学不能局限于课堂,但是地域的广阔又不可能都能涉足。因此笔者对地理教学的研学旅行和课堂教学信息化比较认同。在附近的地域让学生亲身感受地域特点,如,带学生走进地质博物馆,感受什么是花岗岩,什么是地核等等。这些都能帮助学生形成理解。此外可以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给学生更直观的认识,更清晰的理解,图片、视频等资料都可以实现这一效果,相信这比单一的书本讲解效果好很多。

参考文献:

[1]知识建构与教学创新——社会建构主义知识论及其启示[J]. 钟启泉. 全球教育展望. 2006(08)

[2]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及其提高策略[J]. 黄小平.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05(11)

[3]学习论与新课程学习理念研究[M]. 广东教育出版社 , 李志厚等主编, 2004

猜你喜欢

教育技术高中地理有效教学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现代教育技术在体育院校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从《ET&S》与《电化教育研究》对比分析中管窥教育技术发展
从教育技术的视角看数字化教育出版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