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班主任如何利用团体心理游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2017-08-23魏纯

东方教育 2017年12期
关键词:中职生心理健康班主任

魏纯

摘要:中职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会遇到和产生很多心理问题。班主任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直接承担者,在对班级进日常管理的过程中如何做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具体解析了班主任在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如何利用团体游戏对学生进行如环境适应、成功激励、合作竞争、感恩责任、创新拓展等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中职生、班主任;团体游戏;心理健康

从立志当老师的那一刻起,我就感觉到老师的职责不只在于传道授业解惑,更在于对学生进行“德”“智”“体” “美” “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但当我当了一名中职老师尤其是中职班主任后,我更要重视的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因为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太重要了。

一、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存在的常见心理问题

(一)以自我为中心,逆反心理较强

由于现在的中职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来自家庭的溺爱,凡事喜欢从自我的角度考虑问题,希望周围的人都以自己为中心,满足自己的需求,一旦自己的需求无法满足就会产生逆反心理,人际交往也因此受到很大影响,遇事不愿听取他人意见和他人合作。另外,中职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时期,身心各方面都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再加上外界环境的影响,他们在理想与现实,情感与理智,思想与行为等方面会产生一些矛盾和冲突,这些矛盾和冲突使得他们的逆反心理较强,有时候故意不配合家长和老师的工作,让矛盾进一步升级,甚至走上歪路。

(二)情绪冲动,行事偏激,自我控制力差。

正处在青春期的中职生,情绪很容易受到自身和外界的影响,波动起伏大,语言和行为常常受到心情的影响。有时候很小的误会就可能使得心情不好而大发雷霆,甚至大打出手,表现出某些极端行为,从而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违反校纪班规的事情时有发生,给班主任工作和学校管理带来很多难处。

(三)目标不明确,缺乏动力,心灵空虚,追求新奇刺激的事物。

当前有很多中职生是因为没考上高中,在父母的要求下,老师和同学的介绍下来读中职,在学习上缺乏学习的动力,在行为习惯上缺乏自我约束力,对于未来,欠缺计划和考慮,就算有所考虑也缺乏明确具体的奋斗目标,在生活上又没有负担,整天无忧无虑,无所事事,普遍感觉生活无聊,于是通过上网、抽烟、早恋等方式来消磨时间,很容易误入歧途,身心发展受损,前途更是一片迷茫。

上述较常见的中职生心理问题,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必将影响中职生未来的人生发展,给国家、社会和家庭都会造成不利影响。班主任作为学生的直接管理者,对学生进行有效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作为班主任,也有自身独有的优势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二、班主任对中职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及重要性

(一)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最易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活动。

学生在集体生活中最容易表现出真正的“自我”,长时间的集体生活,使得学生的情绪、行为习惯以及性格等方面的变化都会在集体中自然的表现出来,作为每天与学生朝夕相处的班主任,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班主任在对学生学习、交往、劳动、参加集体活动时的情绪及行为表现进行仔细观察,就很容易发现他们在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二)较之其他教师而言,学生也非常信任班主任,

班主任在学校里关心关爱学生,对学生的情况了解的最清楚,跟学生接触的最多,学生遇到困难班主任也会及时帮助解决。因此,在学校里,学生愿意把心里话向班主任倾诉,也非常希望能得到班主任的关注、帮助和指导,这就为班主任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也有利于班主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三)班主任进行的常规工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时空保证。

班主任进行的班级常规管理工作,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媒介。只要班主任能注意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和技巧融入自己的日常工作之中,就能使每一项工作成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良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四)班主任利用团体心理游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虽然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将康教育有其独到的优势,但是如果方法不合适中职生,还只是停留在原始的以语言说教为主的方面,忽视了学生的年龄、个性特点及心理发展特征,其效果可能事半功倍,甚至起到相反的效果。因此,班主任应该尝试适合中职生兴趣爱好和心理特点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团体心理游戏就是其中一种。学生能通过游戏活动在现实和空想的世界中往来,通过自身的情绪体验,能学习到各种新知识,构建起自我身心发展的“里程碑”。班级团体心理游戏能有针对性地指导解决中学生存在的自我意识、学习潜能、情绪调控、沟通交往、生存意志、心灵成长等方面的困惑,有效地帮助班主任解决在班级集体建设中面对的如环境适应、成功激励、合作竞争、感恩责任、创新拓展等难题。

三、班主任对如何利用团体心理游戏对学生进行心理将康教育

根据职业学校的育人要求,中职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及心理特点,我认为班主任可以在中职三年时间里三个不同的阶段有所侧重的利用团体心理游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让他们以健康积极地心态顺利实现从“学校人”到“职业人”的转化。

职校学生在校三年普遍的心理发展状态,针对不同阶段心理问题设定的重点解决目标,其中,团体心理游戏贯穿始终,从而实现学生从心理适应到心理发展再到心理成长的历程,最终实现从“学校人”到“职业人”的顺利转变。

以下具体阐述班主任如何在中职三年不同的阶段利用团体游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一)中职一年级:环境适应心理游戏和沟通交往心理游戏

1、环境适应心理游戏

刚进职校的中职生由于环境的改变、心理准备不足,容易在认知、情绪、行为、人际交往等方面出现迷惘、困惑、痛苦等适应不良的表现。这些问题班主任若不能正确引导,在未来三年毕竟给班主任管理及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因此在班主任在學生初入班级时,可以设计一些团体“融冰”游戏。使学生尽快适应新的环境。

2、沟通交往心理游戏

作为中职一年级的学生,要想更好的适应新的环境,还需要学会与人沟通交往,掌握沟通的技巧,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在团体心理游戏中学会沟通的技巧,更能深入人心。

“变形虫”游戏旨在让学生感到人际交往中理解、合作、认同的重要性;“我说你剪”、“我画你猜”能让学生明白在沟通的过程中信息传达清楚的重要性;“最佳配图”游戏让学生明白每个人对同样信息的理解不同,学会从他人的角度问题;“盲人之旅”游戏能让学生感受到在沟通中信任与被信任的重要性; “找领袖”则让人体验到不同的角色要求,学会换位思考。这些游戏,让学生在活动中,在轻松的体验中明白了沟通的重要性,体验到沟通的技巧,悟出了交往的真谛。

以上游戏班主任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开展,避免出现学生之间的矛盾与或冲突(特别是班干部与同学之间的矛盾),还可以缓解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矛盾,学生与家长之间的矛盾;既寓教于乐,又有利于建设良好的班风。

(二)中职二年级:自我意识游戏、学习管理游戏、意志责任游戏

中职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学习以后,基本适应了新的校园环境,这一时期他们叛逆偏激的行为会日渐暴露,在自我控制和管理方面意志力不足,班主任工作也会有进一步的难度。因此,在这一时期有针对性的重点对他们进行以下方面的心理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1、自我意识心理游戏

一个人的心理发展历程一般都要经历从幼稚到成熟的过程。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是心理成熟的标志,对心理健康起着重要作用。正确的自我意识在有利于中职生适应社会,建立和谐人际关系,有利于促进中职生自我实现,创造最佳心理质量,有助于中职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

画“自画像”游戏有利于学生认识内心的自我,“我要……、”游戏有利于学生了解自我内心的需求,“背后留言”游戏有利于学生相互沟通,了解他人眼中的我。“天生我才”游戏有利于学生看清自我的优势。“留舍最爱”游戏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并加以珍惜、努力获取,“人生之旅”游戏有利于学生认识不同阶段自我的需求与价值,自我生存的意义。

2、学习管理心理游戏。

现在的中职生大多学习懒散,主动性和目标性不强,学习效率低下。通过定期开展团体心理游戏,在一定程度上能让学生加强有效学习管理,并且有利于班主任不断跟踪诊断学生学习上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帮助,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游戏“时间分割”、“一分钟价值”能让学生意识到时间的珍贵,懂得充分利用时间、节约时间;“于无声处”让学生体验到了静下心来学习的感觉,学会集中注意力,懂得了聆听;“时装秀”能启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敢于打破常规,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资源共享”要学生学会与人分享自己的资源,最大限度提高资源利用率;“寻找变化”让学生意识到,善于从观察中学习是应对变化的一种有效之道;“集思广益”则提醒学生要善于借用他人的智慧和力量。

(三)中职三年级:竞争合作游戏、创新实践游戏、心灵成长游戏

作为中职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即将走出学校,踏入社会,成为“职业人”,社会相比学校要现实、复杂和残酷的多,为了让学生更好的面对未来,更好的适应社会,班主任在中职三年级应该更多的对学生进行竞争与合作、创新实践和心灵成长等方面的教育,使他们更好的以积极的心态适应社会。

1、竞争、合作游戏

竞争是前进的动力;合作是成功的保障。竞争与合作,历来被认为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两大基础,也是个人成长与发展所必备的基本素质。

我们的学生必须树立正当的竞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竞争能力。但在竞争的压力下,常会产生一些不健康的心理意识和消极的、不正当的竞争行为,为克服这些不良心理和消极行为,班主任应恰当引导学生之间的合作,提高学生个人与团体的竞争力。

游戏“啄木鸟行动”强化了“团队合作可以提高效率,改变思维方式可以产生质的飞跃”的道理;“校园广告设计”则给予展示个人才能的机会,满足个性的表现力,让学生体验到群策群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圈之魅力”让学生体验到探索与创新的快乐;游戏“解开‘手链”,则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体验个人对团队的信任与责任;“同舟共济”、“造房子”、“巧渡小河”、“穿越沼泽地”等则都让学生感悟到了团队中的合作性和竞争力。

2、创新实践心理游戏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不仅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有助于学生独立人格的培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指以超越常规的眼界,从特异的角度观察思考问题、提出全新的创造性解决方案问题的思维方式。

以下的这些团队心理游戏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游戏“卖梳子”鼓励学生敢于挑战“不可能”;“遵从指导”则让学生认识到创新要首先从打破思维定势开始;“心中的塔”、“传球夺秒”让学生体验到合作中集体创新智慧的威力;“比比谁高”、“空中飞蛋”、“畅想拼图”、“平面魔方”等游戏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体验到了如何在探究中寻找快乐,在创造中体验成就感。

3、心灵成长心理游戏

生命的成长时间有限,心灵的成长空间和深度无限。成长是一个过程,每一个人的心灵在成长的过程中,都在学着逐渐去认知、洞察、感受、体验、感悟生命的意义。在这个过程中,少不了心灵的困惑和彷徨,少不了无助和迷茫,作为班主任,更应该关注学生心灵的成长。

游戏“走出舒服圈”让学生意识到克服每个人身上所存有的惰性,敢于走出自己的“舒服圈”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收获‘糖弹”让人感受到被人赞美的内心喜悦;“看我‘走过来”体现了每个人独特的风采和魅力,让人对自己充满了自信;“规则的意义”使人体验到了“生命与规则发生冲突时心灵的两难选择”;“寻宝记”让人重新感受小组成员之间的团结一致和集体智慧的力量;“心灵电报”使人感受心灵之间的交流;“感谢父母”、“命运之牌”则激发人的感恩情怀。

对学生的心里健康教育之路还任重而道远,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在日常的班级管理过程中不断摸索,不断尝试,努力做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杨敏毅.鞠瑞利.《学校团体心理游戏教程与案例》.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9,

[2]吕秀梅 宋娜. 《中职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

[3]《心理游戏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出自百度文库。

猜你喜欢

中职生心理健康班主任
我的班主任①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团体辅导的运用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我们的班主任等
我的班主任大人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