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工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

2017-08-23杜小娟

东方教育 2017年12期
关键词:技工院校措施

杜小娟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新的形势下对教学有了新的要求。尤其是技工院校,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管理方式,以育人为目标,确保素质教育。并不断的提高学生各方面的技能,培养学生成为社会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

关键词:技工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措施

前言:社会对技工院校培育出的人才有三大要求,首先要有专业的技能,能够适应社会的变化,综合素质要高。在新形势下,要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让学生有专业的技能,能够快速地适应社会的变化发展,就要对学生的管理工作进行创新。

一、创新学生管理工作的目标

(一)以构建科学现代职教体系为目标。

技工院校的教育属于我国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在逐步进入全面发展阶段。建设技工院校技能中心,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有助于培养出高素质劳动型人才与技能型人才。一些发达国家中,存在一些职业教育先进理念,已经逐步放开技术院校转型的限制,并允许一些专科院校改制为技术院校,可以借鉴在新建本科院校中建设高职职业技能训练中心,合理利用可以满足职教体系发展的需求。现在,市场上面临着技工院校合格人才不足,技工人才在就业市场稀缺,学院教育过剩的现象。太多有学历没能力,或至少市场不需要的学生,浪费人才。从教育入手,让过剩的学院教育资源进入职业教育,过剩的高等教育资源被合理利用,也有助于减缓高校毕业生就业时的尴尬情况。

(二)以符合社会发展与产业结构变化的需求。

在当代社会竞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人力资源需求结构也正在不断变化中。不同阶段的工业化发展存在对人力资源结构的不同需求。我国目前已经进入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是进行产业转型生升级的一个重要阶段。在技能院校中建设高职职业技能训练中心符合产业升级的要求,是技术进步的必要选择,也是教育是否能够为企业技术进步提供优秀人力资源支撑的重要因素,是教育改革的重要选择。高等教育事业正在不断发展中,其主要变化落脚于大学内部,从而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高校要想得到政府或者企业的支持与认同,必须要在人才培养上加大投入力度。技工院校技能培训中心正是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境,不少企业要求人才具备本科学历,同时对学生的职业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建立技工院校技能培训中心是符合社会需求的。

二、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

随着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很多技能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也遭遇了挑战,只有改变传统的教学管理方式,进行管理工作的创新,才能有新的发展出路。首先就要了解技能院校所面临的困境,结合实际的管理工作,进行探索改革,寻找最适合的管理模式,这不仅仅是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2]

(一)创新工作观念。

要想进行学生管理工作,首先就要创新工作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传统模式下对学生的管理要求过于严格,忽视了学生到能动性。在教育改革的今天,技能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最主要的就是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落后的教育思想。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技工院校也要改变传统教学的模式,改变以老师为中心传统的授课模式,在信息技术背景下,老师引导学生去主动的学习思考,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才是主体。

在这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在学习上引导学生,还要在生活中关心学生。和他们做朋友。要想和学生成为知心朋友,要注意情感的渗透,加强情感交流,能够从情感上推动师生之间相互理解、接纳,从而拉近师生的距离,老师还要主动了解学生遇到的困难,并和他们共同面对,老师要结合自己的经验知识,提出可行性建议,引导他们解决问题,并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敬。

(三)管理工作的创新。

教学管理的创新要求学生应该提高自身的修养。学校要和企业进行合作,以达到从外部促进教学改革创新,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要成立相关的组织机构,实现和企业的无缝衔接。把企业对员工的管理模式和制度引入到管理学生的标准中去。加强班级同学的市场意识。让企业和每个专业学院的学生都能进行合作。让学校的每一个管理环节都面向市场。学校要组织专业老师,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实地考察交流,了解企业最前沿的技术,争取实习的机会。并了解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方向,以及用人标准。还要邀请一些企业经营人员进入学校进行演讲,把企业的管理模式,文化氛围为带进校园。在学校里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让学生有一个正确的道德观。在管理中要要求学生从学习进入工作,从技能转向岗位,从综合训练转向企业生产。这样的管理模式能够让学生提前进入工作状态。[3]

(四)加强针对性管理。

技工院校内有很多专业,学生学习的内容不同,思想上也存在着偏差,所以在管理时就要有针对性,虽然不可能对每一个学生进行针对性的管理,但要寻找有代表性的学生群体。例如,一些家庭比较困难的学生,老师可以引导班干部发动班级的力量,帮助这些学生融入集体环境。还有一些学生存在着心理问题,这在技工院校是十分普遍的现象。学校、辅导员、班干部、同学都要团结起来,共同努力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学校还要关心学生的生活,以及个人成长。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学生沉迷网络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尤其是技工学校的学生,自制力较差,可能会沉迷网络。对于這种现象要实施怀柔政策,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引导学生走出来。不能以偏概全,在管理时也不能所有的学生一概而论,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要让每一个学生动在学校里发展成长。[4]

总结:在技工院校要想做好管理工作,首先要有创新,内容也要朝着多元化发展,传统模式下的管理政策往往存在着强硬性的态度,这要进行改善。学校的管理还要面对社会面对就业,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创新管理模式。在这个过程中,班干部,学生都要参与进来。合理分工上下联动,形成完善的管理模式,做好技工院校的创新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党红,金霄.高职学生的特点与学生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5).

[2]马裕华;杨瑞洪,高职中外合作办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探究,当代职业教育,2012(10)

[3]刘永立;张忠;赵明星;孙彦菲,高职院校学生三年教育实施方案的研究——以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中国电力教育,2012(1)

[4]郑欣,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初探,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1)

猜你喜欢

技工院校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转炉炼钢脱磷原理及措施
分析放疗科辐射防护措施及安全管理模式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基于朋辈教学法的技工院校专业基础课教学探析
关于技工院校学生德育课堂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基于技工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的思考
阅读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