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

2017-08-23张茹

东方教育 2017年12期
关键词:美术史张大千莫高窟

张茹

通过研究生这半年的学习,学习美术史对我的帮助很大。记得以前学习的美术史都是从史前美术到魏晋南北朝,再到唐宋元明清,这些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精华。传下来的精华,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当时近现代美术只接触到了一点。而这半年,老师讲的是近现代美术,讲的是我们现在经常能听到的大师,离自己不再是那么遥远的几千年几百年,听着他们的事迹,他们的经历,仿佛也回到了那个时代。我无法想象如果没有他们的存在,没有他们的努力,为中国、为人民、为艺术、为教育的付出,现在的我们会是怎样。看看当时的他们,包括他们的思想,都很有预见性和先知性,他们好像已经能看到我们现在的模样。通过对他们的了解,了解他们的经历、他们的思想、他们对于艺术的执着,看他们的作品,看他们一步步突破,看到他们也曾迷茫,也曾对于东西方文化怎样融合的思考,对于我的启发很大。我想我以后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我好像才刚刚踏入这个神奇的领域。这扇门,我需要在大师们的思想中洗礼,首先要思想明确,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眼界的提高,精神的提高,价值观的提高,要有民族性的意识,作品的精神内涵,要表达的东西,应该纯粹一点;然后再是学习他们对于艺术的执着,坚持不懈的努力,学习各个方面的东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于自己技法的提高,能把所想所见所想表达的最终通过自己的画笔表现出来;对于美术史的学习也要加强,听老师讲过的,课下也要多去看书进一步了解,加深印象,看看前人走过的路,对于以后要走的路才能更为好走,有方向,回顾过去,展望未来。

下面,我想就我在美术史这门课中学到的东西,说说我的感想:

一、现代中国美术教育改革“美育”美术思想

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说,他所提出的美育不仅仅是指美术,“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己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美育,给人以情感上的触动,陶养到提升,最终达到自我修养的提高,这样我们便不再需要宗教的约束,一举一动不但能自觉自律,而且更是对美的法则的遵循。我想如果想达到美育的效果,这个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陶养,需要潜移默化的,需要在家中,在学校,在社会上不断地接受美的熏陶,并且领悟到美的真正内涵,那么美育的作用,产生的影响会是非常深远,有意义的。蔡元培通过宗教与美育的比较,阐明了“以美育代宗教”的必要性。相对于美育,宗教有无法克服的局限性,而美育却有宗教无法比拟的长处。首先,美育是自由的,宗教是强制的;其次,美育是进步的,而宗教是保守的;再次,美育是普及的,而宗教是有界限的;此外,虽然美育和宗教都有慰藉情感的作用,但是宗教也有刺激情感的弊端。综上所述,美育代宗教是必要的。

二、边域新风

抗战时期西部美术资源的开发与价值

(一)走出象牙塔:中国美术西部视域的开辟

伴随着抗战的到来,引起了一个现象,就是学校,画家都开始西迁。1、学校有:国立北平艺专、国立杭州艺术、武昌艺专等。2、画家都有葉浅予、丁聪、丰子恺、傅抱石、林风眠、李可染。他们都是美术界响当当的人物,对于美术界的影响很深远,一直到现在,受他们影响的画家还有很多,有的他们的学生,都成了现在的大师,影响着一代一代的人。他们有的就是在西迁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风格,西部那蓝蓝的天,白白的云,那么纯粹,那么干净,好像让他们一下子找到了心中那最初的想法;他们深入生活,创作出了更多贴近生活,反映寻常百姓和少数民族朴实等等更平凡而打动人的作品。他们每天生活在美丽纯粹的自然景色中和在朴实的少数民族中,通过大量的速写,对生活的感悟,多作品的思考而形成了自己的风格。3、还有抗战艺文团队、抗战漫画宣传队、沈逸迁战地写生宣传队、抗战演剧队

这些艺术家们自己组织起来,用自己的专业,靠自己的能力,为抗战做出了一点贡献,为了民族,为了抗战,为了家园,他们用它们自己的方式抗争着,战斗着,努力着…

(二)敦煌及克孜尔石窟的“发现和利用”

1、张大千首次赴敦煌,在敦煌期间,张大千整理文物,为洞窟编号,临摹壁画276幅,这一切,均是在物质条件极端艰苦的情况下完成的。敦煌之行,开拓了张大千的眼界,对他的画艺长进帮助甚大,其绘画风格的变化,就是从敦煌之行后开始的。

许多人是通过张大千的画作才认识敦煌壁画的,并为这沙漠中宁静却跃动的美而感叹。陈寅恪高度评价张大千的敦煌之行:敦煌学,今日文化学术研究之主流也。大千先生临摹北朝、唐、五代之壁画,介绍世人 ,使得以窥见此国宝之一斑,其成绩固已超出以前研究之范围。何况其天才特具,虽是临摹之本,兼有创造之功,实能在吾民族艺术上,另辟一新境界。其为敦煌学领域中不朽之盛事,更无论矣。

他对艺术充满的崇敬和执着的情怀,让我很是佩服,在那样一个地方,如果没有对艺术的强烈热爱,他怎么能在那坚持那么几年,临摹那么多幅画,留下了那么多珍品,我们可以从里面学习古代留下的文化,这对于我们来说就是宝藏。

2、国立敦煌研究所的建立(常书鸿、董希文)这些人都是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的,他们为了敦煌莫高窟的保护,为了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有的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莫高窟。

3、司徒桥、韩乐然、关山月的西行写生和石窟考察

4、董希文、韩乐然发现克孜尔千佛洞、孙宗慰

我想这些画家和莫高窟的关系是互相的,他们的到来,发现了莫高窟,并为了敦煌莫高窟的保护和发展付出了时间和心血,但同时莫高窟也为他们提供了灵感,对于自身专业的学习也更进一步,有的甚至是影响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三)抗战时期西部发现对美术史上的价值

1、走出象牙塔,贴近现实和土地。

2、发现民族艺术,促进艺术和艺术家的身份认同。

这个时期,对于这些画家来说,就如同一个转折点,从画室走向了生活,走向了现实和寻常百姓家,对于他们的想法和以后的作品创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他们还发现了民族艺术,只有民族性的才有世界性,一个人首先要有民族性,有对自己的身份认同,创作的作品才能表现这个时代,这个民族,这个人。

这三个点是对我印象最深的,带给我很多触动,通过这半年美术史的学习,老师的讲授,学到了很多,知道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东西,有一句话真的是,你的视野开阔了,站的高了,才能望的越远,学的越多,越觉得需要学习的更多,还有更多的不足,还有更多的精彩,更多的文化需要我不断不断地学习,直至一辈子的时间。以后的我,要以这个为起点,学习更多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继承和创新,有民族文化认同感,知道身为一个中国人,一个中国画专业的学生,身上也应该肩负一些责任,希望以后能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画和中国传统文化,自己品格的提高,技法的提高,文学,理论知识,中国美术史,西方美术史等等,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这条路还很长,就把这个学习当成起点,入门,要一直一直走下去,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不断努力。

猜你喜欢

美术史张大千莫高窟
莫高窟的诞生(上)
张大千收藏古书画述略
张大千:“这个娃儿不赎了”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中外美术史
探访莫高窟
人间艺术长廊:敦煌莫高窟
郭诗奇作品
我的最牛老爸
莫高窟里看藻井
画学学科设立与技法成熟关系略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