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导向下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教育的创新模式研讨
2017-08-23薛峰会
薛峰会
摘要:当前,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计算机在各行各业中都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许多企业都开始将自身时代变革的目标对准计算机信息技术,希望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引入来实现自身管理、经营、生产的再一次飞跃。基于此,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量逐渐提升,许多企业也开始通过招聘、培训等方式来努力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的计算机专业素质水平,以促进企业计算机信息时代适应能力的提升。这就对计算机人才重要输出部门的高校提出了更高的挑战,要求高校尤其是那些培养计算机高精尖人才的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必须积极瞄准市场,以就业为导向来实现本院校计算机专业教育模式的创新,使高校培养出来的计算机专业人才能够以更为完备的知识储备和实用性的技术来迎接就业挑战。
因此,本文对目前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就业导向下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教育创新模式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就业导向;教育;模式
一、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教育的现状
社会和企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量比较大,但是仍然有大量的计算机人才无法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因此,可以说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方法较为单一
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在开展过程中,依然存在教学方法较为单一的情况,从而影响了相关教学工作的开展。教学方法较为单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很多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依然采用传统的理论教学为主,但是忽视了计算机专业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特点,从而无法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无法更好地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第二,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教师依然采用黑板和粉笔的教学模式,很少利用多媒体或者微课模式、项目教学法等新型的教学模式,开展计算机专业的相关教学活动。
(二)采用较为陈旧的教学评价方式
在开展计算机专业教学之后,还需要其教学效果进行考核,但是依然采用较为陈旧的教学评价方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考核方式较为单一,一般对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效果进行考核时,都是采用试卷的形式进行考核,从而只能够对学生的理论知识进行评价。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考核不够全面;第二,只对学生的专业知识进行考核,但是对于学生的其他方面的素质并没有进行考核,虽然学生能够更好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但是在团队合作、协调与分工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
(三)教学内容过于陈旧
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是为企业输送专业人才的摇篮,但是其教学内容过于陈旧,很多知识都无法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计算机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所以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很多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合理安排实践教学的课时;第二,教学的内容过于陈旧,很多计算机专业的相关课程,与学生未来的工作內容息息相关,但是高校的教学内容过于陈旧,而计算机专业的相关知识更新速度比较快,因此无法更好地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二、就业导向下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教育的创新模式构建策略
根据以上的分析和论述可知,目前很多本科院校在开展计算机专业教育的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导致很多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在找工作的过程中面临着很多挫折,从而影响了本科院校的就业情况。因此,本文根据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而提出了就业导向下,促进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教育创新模式的构建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学生为中心开展相关的教学
为了更好地以就业为导向,开展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教育工作,需要更加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使得相关的教学工作能够更好地围绕学生开展。为此,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在开展相关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按照学生对教学的需求开展相关的教学工作,才能够更好地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第二,教师在课后可以征求学生的意见,让他们指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从而更好地对相关的教学工作进行调整;第三,教师需要转变自身的角色,从课堂中的主要讲解者向着引导者的角色转变,从而能够更好地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二)运用多种教学方式
目前,根据以上的分析和论述可知,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所以为了更好地适应就业导向下,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教育的创新,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为此可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根据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特点,对目前普遍使用的教学方式进行调查和研究,从而选择出适合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教学方式,然后应用到教学的过程中,不断丰富教学方式;第二,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涉及到较多的教学内容,并不是所有教学内容都适用于全部的教学方式,所以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需要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从而能够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三)将就业内容加入到教学中
在以就业为导向开展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教育的创新时,需要将相关的就业内容加入到教学中,为此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加强本科院校与相关企业的深入合作,能够更好地了解到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高校可以安排相关的人才到企业中进行实习,帮助企业解决相关问题的同时,能够更好地对人才的实践能力进行培养;第二,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教育进行创新模式的构建时,不仅仅需要对学生的计算机专业能力进行培养,而且还需要对学生的其他方面能力进行相关的指导。例如:团队合作能力、职业道德素养等等,从而能够更好地促进计算机专业人才适应企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陈政,周娇,陈文义. 关于地方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研究[J].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2):105-108.
[2]崔积学. 就业导向下的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教育创新模式探索[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5):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