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构建“学习型、服务型、创造型”党组织建设研究

2017-08-23宋威王磊

东方教育 2017年12期
关键词:两学一做党组织高校

宋威+王磊

摘要: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高校作为新世纪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战地,应严格按照十八大精神,牢牢把握党的建设主线 ,致力于实现基层党组织的基本功能。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助推“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进一步探究“三型”党组织建设。

关键词:高校、“两学一做”教育、党组织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高校党组织建设是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加强高校党组织建设 ,是保证高等教育发展方向的要求,是建设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的保障。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是党的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也为高校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方向和要求。面对党的建设的新形势,高校党组织应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把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相结合,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以构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性”党组织为要求,在理念、机制、制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活力,促进了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

一、高校三型党组织联袂建设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立足于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这一重大问题,三型党组织建设有其深刻的理论依据、时代特性和实践基础,是党在理论创新、服务创新、实践创新的先进整体,对于新形势下全面巩固和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具有重大意义。高校只有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大力推进高校“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才能不断提高高校党组织和党员的理论涵养、服务意识和创新能力,增强执行力,建立长效机制,巩固党在高校的领导地位,突破高校发展的瓶颈。

二、高校三型党组织建设所面临的问题

(一)学习方法简单,教风学风弱化

部分高校党组织学风弱化,不能将党的理论基础与本校实践相结合,学习仅限于形式,没有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基层党组织没有建立规范的马克思理论体系,学习形式过于单一,多采取观看视频、听报告或讲座、抄党章党规等形式,没有认清党组织的特殊性和先进性,对于学习的认知太过表面。

(二)服务意识淡薄,缺少主动性服务

服务机制的不完善,导致党组织不能有效地满足群众诉求,基层党内组织较软弱涣散,缺乏有计划有示范的长效服务机制,服务群众的意识观念淡薄。个别学生入党的动机不纯,将入党当做日后就业的敲门砖,严重破坏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三)墨守陈规,没有创新观念

目前,部分高校过分依赖于以往的经验道路,因循守旧,以应付上级检查为主要任务,缺少实效性,“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不良风气严重,党组织内部没有活力。

三、高校三型党组织建设方略

以“两学一做”为契机来助推三型党组织建设,对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具有重大意义。各级高校在“两学一做”学习中,以构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性”党组织为目标,在理论研究、机制实践、制度推行等方面深入探究,将大幅度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活力,大力促进高校发展。

(一)抓住三大主体素质,在“学”中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树立学习理念,注重学习的示范性。高校要根据“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求,对学生党员坚持分类指导;对教师党员坚持问题导向,重点加强党性教育,提高党性觉悟。完善学育机制,注重学习的科学性。高校党组织学习活动应与教学层面、科研层面和管理层面结合起来,坚持党委中心学习机制,做到“学期有规划、选题有针对、会前有准备、会后有总结”。建设学习型班子,注重学习的实效性。根据“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安排,开展集中教育,完善学校党校,学院分党校,网上党校三级教育体系。

(二)抓好三大服务要素,在“做”中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强化服务理念,做到两个出发点。“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保持了“三严三实”教育活动的精髓,开启从严治党的新篇章,致力于加强党内干部思想政治建设,强化党员干部服务意识,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提高服务能力,打造一流队伍建设。高校应进一步完善干部培训管理考核评价等机制,切实抓好党内干部和党员队伍的培训,引导基层党员干部自主服务,切实激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立足本职、服务群众的工作热情。努力实现基层干部培训的常态化、规范化。拓展服务载体,增强服务内涵。创建服务型党组织,就是要紧紧围绕“服务”两字,从师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入底的服务体系。高校应根据形势趋向,工作重点,创建一批注重实效、特色鲜明的服务載体,让基层党员要在教学、科研、服务中走在前头。

(三)做到三个转变,在“改”中推进创新性党组织建设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 ,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活力的源泉 ,高校必须通过创新型党建实现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和要求。转变理念,解放思想。历史一再证明 ,解放思想,让全体党员和广大师生认识到破除旧的管理型党组织势在必行,要建设“三型”党组织必须树立新的价值观念。转变形式,服务发展。高校应增强党支部活力,丰富党建活动内容。高校党委应注重工作方式方法上的创新,紧密结合实际,积极搭建党建工作新平台。改进作风,服务师生。高校三型党组织建设必须紧扣“四讲四有”要求,构建一个体现学习、服务、创新的校园文化,将学育培优与加强教风学风建设相结合。

四、结束语

我国高等教育已取得了长足发展,但随着高校大规模扩招,出现了师生资源不均,办学条件滞后等问题,这些新的矛盾就是摆在高校党组织面前的重大挑战,是高校发展的瓶颈。部分高校党组织软弱涣散 ,少数党员干部思想消极、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甚至腐化堕落,迫切需要具有创新意识、锐意改革的高校党委组织。

中国共产党所具备的政治特性和阶级特性,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特质,高校作为传经授道,培养高素质人才,创新理论的重要战地,在深入开展“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中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和条件,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政党提供了不竭的动力和源泉。

项目来源: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经团联2017年度调研课题(项目编号:SKL-2017-1132)。

猜你喜欢

两学一做党组织高校
对67个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巡诊”
交纳党费的过程中,下级党组织上缴党费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党组织在正式党员减少为3人以下时如何开展工作?
如何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在高校有效贯彻落实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三挂钩”管好村党组织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