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研究的新理论增长点
——基于文化、产业、民生的现实维度
2017-08-23范周
范 周
雄安新区研究的新理论增长点
——基于文化、产业、民生的现实维度
范 周
“雄安新区”建设的理论研究需着眼文化资源、产业发展与民生三个现实维度。文化是立区之魂,但凡名城,无不与其独特的文化魅力联系在一起。新区历史古迹、非遗传承、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等文化资源亟需保护活化成为新区文化根基,并着力将来在“大文化”视野下的中华民族新文化创新实验区和发展引领区的建设。新区目前产业结构低端化问题严重,产业转型过程中机遇与挑战并存。增强民生温度与百姓获得感是新区建设与研究的重中之重,只有将人研究透彻,所有的对策、政策才能找到有效的出口。在现实维度的基础上,雄安新区建设要做到顶层设计与底层关怀良性互动,做到以人为本,塑造文化特色;要建立传承创新示范区,汇聚高端要素,实现“双轮驱动”,鼓励“双创”,打造创客天堂;要探索发展新模式,落实发展新理念;要制定城市根本大法。雄安新区研究要以雄安新区为范本,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贡献新的理论增长点,要以雄安新区为缩影,为中国伟大复兴开创又一历史新篇章作序。
雄安新区; 文化资源; 产业结构; 民生; 新理论增长点
“雄安新区”的设立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雄安新区的建设,着眼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立足大历史观,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的新模式,谋求区域发展的新路子,打造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极。随着新区建设的有序进行,现有县域的产业形态、社会空间、生活方式、治理模式、文化生态、城乡风貌等各方面都迎来颠覆性的转变,而与之相应的是一系列亟待深入研究的重要议题及相关理论的系统建构。本文基于对雄安新区辖域内的雄县、容城县与安新县实地调研,从文化资源、产业与民生三方现实维度,系统梳理了雄安县域文化遗脉、产业结构与民生现状。目前,雄安新区面临公共服务落后、经济基础薄弱、利益主体多元等棘手“考题”。这需要在把握新区自身发展基础与发展特点的前提下,将雄安新区的学术研究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系统中予以统筹考量,以期建构雄安学术研究的理论体系,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贡献新的理论增长点。
一、文化资源:保护与活化
雄安新区的历史使命与高点定位,决定了文化是立区之魂。没有文化传承就没有雄安未来。在规划编制中体现文化先行的理念,把文化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努力把雄安新区建设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示范区,守住安全红线、生态红线,更要守住文化底线①中国新闻网:《雄安新区建设欲守住文化底线:无文化传承,无雄安未来》,在“雄安新区历史文化与遗产保护座谈会”上,雄安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刚的讲话。 http://www.chinanews.com/gn/2017/06-27/8262749.shtml,访问日期:2017年7月4日。。新区文化是城市文化精神以及城市景观的总体形态,要保护与活化文化历史资源,让城市建筑环境传承历史记忆,形成连续性的城市记忆与城市文脉。
(一)历史古迹:让历史古迹成为新区文化地标
雄安新区历史文脉悠长,承载着超过千年的历史文化资源。雄县、容城、安新三县最早在汉代就已建县。三县目前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0余处,登
记在册的不可移动文物点140余处,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数量更多。雄县境内,古时雄州是边关要塞,宋军为抵御辽军修筑的堪称“地下长城”的大型地下防御工事蜿蜒十几公里,气势恢宏如今依旧可辨。容城境内,商州时期的晾马台遗址、春秋战国时期南洋遗址以及唐代晾马台遗址均保存完好,并出土了大量陶器,具有重要的历史和学术价值;安新县内的“两塔一庙”历经沧桑,如今已经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场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光荣革命传统。这些只是雄安新区丰富深厚的历史文化遗产积淀的冰山一角,经过系统梳理,我们发现文物保护区范围内的遗址保存相对完整,这里的文化挖掘和保护工作正在展开,文化遗存的修复与保护工作也已经被列入计划。一处处历史遗迹记录着千百年来这座城市的发展轨迹,在时空变换的新陈交替与变迁之中,恰恰是这些不同时代、不同维度的遗址构成了城市独特的魅力,并世代延续。
历经千百年时间沉淀的文化古迹不仅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历史变迁,构成了这个城市的历史文化空间,更塑造了这座城市特有的文化基因,代表着城市独有的文化精神。正因为这样,我们才要精心地保护文物建筑、城市历史,建设众多的博物馆来保护这些可移动和不可移动文物。雄安新区未来的城市建设,文化自然不能缺失,其中历史文化更要重点保护,而作为历史文化重要载体的历史古迹则应该成为雄安新区的文化地标。
要让历史遗迹成为雄安新区的文化地标,首先必须系统梳理新区历史文化,并进行保护与活化,让原住民能够记住新区的历史,让外来移民能够深入了解与感悟新区的历史积淀。其次要借鉴国际经验,让古迹在新区复活。用丰富多彩的方式,提高名胜古迹的利用率,从新的角度诠释文化遗产在现代生活中的作用,并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在这一过程中,严格遵守文物保护规定,不使古迹受损是底线。再次,统筹古迹内外环境,延续历史氛围。只有完善基础研究,熟悉内外环境,才能有的放矢寻找保护与活化的措施。除此之外,要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引入文物与遗迹的保护之中,用现代化的措施与手段提高修复、建设与保护的能力。
(二)非遗传承:让非遗传统“活”在当下
雄安新区文化积淀深厚,一批各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新区文化发展的宝贵财富。雄县共有非遗项目21项,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2项,县级以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3人;安新县共有国家级非遗项目2项;容城县共有市级非遗项目2项。
随着雄安新区建设的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必然会面临生存环境变迁、传承人断代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将对目前非遗保护带来一定的阻碍。就目前来说,雄安新区的非物质遗产保护存在着传承意识与传承主体两方面的问题。
首先,基层文化部门对于非遗的认识及重视程度有限,一些非遗项目或散落民间,或未能发掘。例如“容城八景”是已挖掘的两处市级非遗项目之一,据《容城县志》记载,该非遗项目原为容城县的八处景观,现在传承下来八个传说,但该项目已没有传承人,只有三贤文化研究会的一些会员可以完整讲述这八个传说。除此之外,尽管还有一些类似于酒曲制造等地方特色传统技艺存在于新区,但并未收录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
其次,非遗的传承与保护主要由中老年人承担。例如容城的市级非遗项目高腔戏,它起源于清代乾隆年间,为飞叉会表演前奏曲目,代表作有《五鬼拿刘氏》等。但由于目前高腔戏的传承人年事已高,受身体原因所限,传承活动基本已经不再开展。在雄县,起源于宋元时期的雄安古乐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研究民族古典音乐的宝贵文化资源。但目前的表演队伍,半数以上是年过半百的中老年人,年轻学员数量稀少。在雄安新区,曾经家家户户编苇席的盛况早已不再,编苇这项技艺甚至只有60多岁的老人们掌握,耄耋之年的老人仍然孜孜不倦地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但随着传承人的逐渐老去,年轻的传承力量却断代严重,为非遗传承带来了一定难度。
因此,让雄安新区的非遗传统活在当下,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尊重客观规律,从上至下,从高层至基层树立起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要着重观察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的生存情况、生存环境,既要注重维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形态,更要保护其根本的生命力。其次,针对传承人,应该形成政府主导与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局面。一方面要依靠政府的资金与政策扶持;另一方面要鼓励社会力量与民间资源的参与,尤其是要在未来一批高等院校进驻雄安新区之后,加强与高校之间的通力合作,为民间传统技艺输送一批专业管理人才。第三,激活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强其竞争力与知名度。要突破单纯封闭式、抢救式的保护模式,在某种程度上与市场接轨,用更开放的思想拥抱市场、实现传承,不断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竞争力与生命力。
(三)红色文化:铭记红色历史,弘扬革命精神
雄安新区在中国民族革命时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片热土曾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人和事,镌刻着鲜明的红色印记,孕育了深厚的革命精神。在雄安新区的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将红色文化作为一个着眼点,将此处的红色文化资源与其他的文化资源糅在一起,创造出雄安新区的文化名片。
总体来说,雄安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类型丰富且历史价值高、影响广泛、文化基础厚重。就历史价值层面而言,茂密葱茏的白洋淀里,一道道芦苇形成天然“水长城”,为抗击日寇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支神出鬼没、骁勇善战的抗日武装——雁翎队,智取十方院岗楼、夜袭大淀头岗楼、巧用矛盾端岗楼等对日抗战的英雄事迹至今广为流传。岁月磨平了多少当年曾辉煌一时的往事,而雁翎精神却伴随着历史的发展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在白洋淀人民长期抗战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敢于斗争、机智灵活的雁翎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和民族气节。就影响范围而言,很多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例如《小兵张嘎》、《荷花淀》等,对历史上发生在白洋淀这片红色土地上的事迹都进行了很好的宣传与弘扬。白洋淀既是革命圣地又是华北明珠,这些在碧波万顷的芦苇之间生长出来的红色文化,与绿色的绝美景致构成了白洋淀文化更广阔的想像空间。
相比于其他文化,红色革命文化有更加特殊的历史与现实意义,它带有鲜明的民族性、时代性与人民性,体现着中国文化的先进性,具有传承历史和教育人民的作用,对红色文化的发掘既要注重实体性遗产的保护利用,更要注重精神内涵的提炼升华,这些红色文化不能只是被动地承载传统、反映历史,更要成为培育先进文化的酵母,为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思想源泉、精神养分和创新动力。
基于此,在雄安新区未来塑造红色文化名片时,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红色文化资源要与个体、群体环境形成互动。白洋淀的革命文化经过战争年代血与火的淬炼,包含众多人、事、物、魂等具体内容,要挖掘红色文化中生活化、草根化的内容,适应群众需要,真正将红色文化渗透到人民群众的生活之中。第二,红色文化资源要与经济功能形成合力,不论是物质形态还是非物质形态的红色文化资源,在具有政治与教育功能的同时,还应具有市场经济功能,要充分利用良好的知名度和现有的品牌效应,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将红色文化与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生态文化等进行整理,打造品牌,多元融合,形成一张独特的城市名片,做到铭记历史文化,弘扬历史精神。
(四)民俗文化:延续文化生态,为雄安留住乡愁
美国人类学家罗伯特·雷德菲尔德提出了“大传统”和“小传统”的理论模式,所谓“大传统”指的是一般所说的占统治地位的文化,所谓“小传统”则主要指民间文化、民俗文化。民俗与民众的生活须臾不可分离,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日常生活文化,展现了这个地方的民众生活智慧,传承了独有的文化基因。但同时,民俗文化又是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根脉文化,为这个地方的精英文化、典籍文化甚至外来文化提供母体、奠定基础。雄安新区的人民长期以来伴水而居,相对封闭的生活环境为生活方式打上了浓郁的地方特色。
第一,民风民俗淳朴,文化发展方式传统。雄安三县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生息繁衍,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民间形成了独具特色、丰富多元的民俗文化。容城县的民间花会年年举办;中元节时用荷叶或荷花制成河灯放在水中的习俗流传至今;捕鱼、织网、苇编和那些朗朗上口的渔谚都表现着雄安新区与众不同的文化气质。
第二,传统观念影响深远,移风易俗初期受到阻碍。这种情况在乡镇和农村地区表现较为明显。以白洋淀为例,白洋淀周边各村村民生活经营方式较为传统,主要以捕鱼、手工业、服装业为主,至今这个片区还有水葬的风俗习惯。村民们的传统观念不容易改变。
第三,文化名人的精神影响世代传承。无论是来源于生活的传统民俗,还是植根于心灵的文化精神,在雄安新区这片热土,都以其最淳朴的方式影响着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容城三贤之一杨继盛第十四代传人杨四合老先生曾为了感念祖先的无畏精神,号召组织村民捐款复原重建了杨继盛祠堂。祠堂逐渐受到政府和各界的关注,吸引全国各地的人汇聚于此。每月初一十五,祠堂必有进香供奉,杨继盛的精神得以流传,渐渐成为了容城这一方土地的文化象征。
一方土地对于我们而言,不仅是可供居住和使用的场所,我国在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但也带来了许多问题,例如造城运动带来农村空心化、传统民俗文化大量消亡。雄安新区的城市建设,不能只看见未来而抛弃过去,要保护传承优秀的民风民俗,要让雄安人民即使是在很多年后也能感受到“乡愁”的温度。对于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要遵循民俗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在保护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合理利用,激活其内在活力和生命力,积极有效融入当代元素,使民俗文化在活态传承中得到保护。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并不是“原汁原味”的将民俗文化作为标本进行保护,而是要保护其文化内涵、文化基因、核心工艺,把它们变为现代生活文化的一部分,变成“活”在我们身边的必不可少的活态文化。
(五)文学流派:荷花淀派与白洋淀诗群
雄安新区坐拥着被称为“华北明珠”的白洋淀,它既是华北平原水文湿地的自然遗产,也是在人类文明历史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相融相济的文化遗产。
以“荷花淀派”为代表的文学流派是新中国的第一个文学流派,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荷花淀即白洋淀,“荷花淀派”以孙犁为代表,起源于孙犁1945年写作的《荷花淀》。在创作上,“荷花淀派”主要描写白洋淀地区农村日常生活,语言清新、朴素,富有诗情画意,有“诗体小说”之称,主要作家还有刘绍棠、从维熙、韩映山等。如今,孙犁已经成为白洋淀地区的文化名人,孙犁纪念馆也成为白洋淀地区的文化地标,这里完整收录了孙犁的主要作品、生平思想和创作历程,具有珍贵的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价值。
“白洋淀诗群”为新诗潮的形成起了奠基作用,使安新县成为20世纪80年代朦胧诗全面复苏的发源地。“白洋淀诗群”形成于“文化大革命”时期,主要创作群体是1968年底大规模“上山下乡”运动期间到白洋淀地区插队的北京知青,包括根子、芒克、多多、依群、方含、宋海泉、林莽等,他们自发地组织民间诗歌文学活动,以其创作高度把文革“地下诗歌”推向高潮,被称为新诗潮在潜流期最具典型意义的诗歌群体,为上世纪80年代朦胧诗的全面复苏唱响先声。
白洋淀不是独立存在的单一生态体,它令人心醉神驰的自然风光与其浓重深厚的文化色彩,延续着雄安新区悠长的历史文脉,承载着新区的文化价值。这里是人文的热土,是历史的积淀,是创意的起点,如何在新区建设中雕琢这块瑰宝,使其在新时期绽放光芒,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二、产业现状:机遇与挑战
雄安新区将成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的集中施展平台。然而,目前雄安新区所辖范围内整体业态发展水平比较低端,产业结构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导,未来新区产业布局中挑战巨大。与此同时,新区建设也将为当地企业迎来产业转型升级、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方向发展的历史机遇。挑战与机遇的并存,正是当地产业生存与发展所面临的现实,也是当地民众心之所系。
(一)产业现状
1.雄县四大产业支柱:纸塑包装、乳胶制品、压延制革、电线电缆
雄县产业发展以民营经济为主。民营企业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经过近40多年的积累发展,逐步形成了以塑料包装、压延制革、乳胶制品、电器电缆为支柱,箱包加工、制帽、机械制造等为主的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目前全县共有民营经济组织15723家,从业人员121020人。2016年,年营业收入432亿元,利润43.2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18家,从业人员7520人,年营业收入219亿元,占当年总营业收入的50.7%,利润6.8亿元,仅占当年总利润的15.7%,这些数据切实说明雄县的民营经济是切切实实的富民产业*详见图1、图2。。
图1 2014-2016年雄县民营经济组织营业收入(单位:亿元)
图2 2014-2016年雄县民营经济组织利润(单位:亿元)
2016年,雄县生产总值完成101.14亿元,年均增长7.92%,超过全国平均发展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9.86亿元,年均增长13.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72.74亿元,年均增长19.7%,发展迅速。
(1)塑料产业。塑料包装企业主要分布于雄州镇三街、县城周边专业村以及龙湾乡。塑料管材企业主要集中在昝岗镇、米北乡、张岗乡等专业村。雄县现有塑料企业据官方统计为20000余家,据行业协会数据为80000余家,从业人员80000余人。塑料行业资产总额110亿元,固定资产55亿元,产值367亿元。主要产品占国内市场8%,国际市场4%,已形成原材料、生产、回收、再加工、生产与再生产的塑料产业链*详见图3。。
图3 塑料包装产业链
(2)压延制革。压延企业主要集中于雄县县城至白沟镇路两边的革塑工业园区。现有压延制革企业670余家,其中现有一定规模的中小企业20余家,产业链条相关配套小微企业650余家,从业人员7000余人,拥有生产线70条。压延行业产值1105亿元,利税60亿元。产品占国内市场份额30%左右,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灯箱布生产基地。
(3)乳胶制品。雄县现有乳胶企业75家,集中分布于龙湾大步村、昝岗镇。其中气球生产企业70家,安全套生产企业3家,乳胶手套生产企业4家,从业人员30000余人,拥有乳胶手套生产线590条、气球生产线660条、手指套生产线80条、医用手套生产线10条。乳胶行业资产总额35亿元,固定资产25亿元。年产值56亿元,利税6亿元。其中气球产品占全国市场份额的80%以上、占国际市场60%,而雄县大步村更被称为“中国气球第一村”。
(4)电器电缆。目前雄县拥有电器电缆企业350余家,从业人员3000余人,主要设备包括成缆机、压胶机、连流护套生产线等。雄县有优质聚乙烯塑料产业生产区,可满足塑料外皮包装所需要阻热阻燃阻电的特种塑料的生产。行业固定资产21亿元,产值169亿元,利税7亿元。主要产品占国内市场6%。
从整体看,雄县四大支柱性产业起步之时正值改革开放之后民营经济的兴盛,以“轻小集加”*轻工业、小企业、集体经济、加工业。为代表的乡镇工业异军突起,支撑起了雄县经济的半壁江山。新世纪以来,这些民营经济一方面为我国以房产和汽车为代表的第二次消费升级提供各种生产材料和配件,另一方面为快速发展的物流、电商、娱乐、体育等现代服务业提供产品,所以在很多地区民营经济低迷的当下,雄县的民营经济仍然保持了不错的发展态势和发展空间。
2.容城县:服装业
目前,容城县共有服装企业945家,服装加工户2000余家,已经形成龙头企业带动、骨干企业支撑、服装加工户遍地开花的产业格局。全县年产各类服装4.5亿件(套),2016年完成产值256亿元,产品涵盖衬衫、西服、休闲、棉服、内衣、裤装等六大系列上千个品种。服装企业引进了先进的专业生产设备,制作工艺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全县共拥有设备7万余台(套),95%以上生产设备采购于日本重机和兄弟、德国杜克普、意大利迈P及国内先进设备生产企业,其中国外进口设备5万余台(套),占设备总量的70%以上。在服装业的带动下,纺织、印染、拉链、制线、钮扣、包装、装潢等服装配套行业得到迅猛发展,服装产业化程度进一步增强,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2016年,配套产业完成产值65亿元。
目前,全县初步形成了“一城、两园、三区”的发展布局,服装配套产业专业村建设成效明显,产业聚集程度进一步提高。规划占地10.4平方公里的服装工业园一期工程已有21家企业入驻,大河服装工业园已有企业60家。通过实施“建名企、出名品、创名牌、塑名城”四名战略,全县涌现出一批省著名商标和省名牌产品。目前,服装产业拥有国家精品1个、国家免检产品1个、18个省级名牌、25个河北省著名商标,位居全省前列。容城服装产业被河北省政府命名为“十大特色产业”,容城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和中国服装协会命名为“中国男装名城”和全国纺织产业集群试点,成为闻名全国的北方服装名城和服装出口基地,与浙江义乌、诸暨并称全国三大衬衫生产基地,行业内素有“南石狮、北容城”之誉。
3.安新县:服装业与制鞋业
安新县的服装产业主要集中在大王镇北六村,不少村民利用自家大院四层高楼作为厂房进行服装加工生产;部分村民则作为雇工参与服装生产。作坊式的服装加工生产使得百姓早早地走上了致富道路。20世纪80年代初期,趁着改革开放的新机遇,北六村的服装产业迅速发展,全村进入服装生产行业。当时的服装产业以衬衣、裤子和童装为主打,背靠京津做内销。后来,随着中国与前苏联关系的缓和,中苏边境贸易逐渐恢复和发展,此后中苏边境贸易遵循“自找货源、自找销路、自行谈判、自求平衡、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方针,步入了稳步发展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期,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大,北六村乃至安新县服装产业逐渐走上规模化生产的轨道——以家庭作坊式为主开展大批量的订单贸易。现在村内有企业和工商户200多家,生产成本低廉,形成了辅料、扎围、包装、缝纫、绣花、印花、制版的完整产业链,发展势头良好,大部分产品远销俄罗斯、乌克兰和国内新疆等地。
安新县的另一个核心产业——制鞋业,主要集中在三台镇。制鞋业从家庭小作坊逐渐发展成为现代化的制鞋公司,这些企业主要经营外贸和内销,外贸产品主要销往中东、欧洲、美国、日本等地,大多是在给国外制鞋公司做生产加工。以欧洲为例,制鞋企业根据欧洲公司的要求选购材料并按照对方提供的设计样式完成鞋子制作,质量检测报告达标后贴牌运回欧洲市场销售。当前,也有一些当地公司独立开发自有品牌和款式,例如华北地区的双星鞋基本都是由三台镇生产。
(二)面临困境
1.领军企业:兴奋与隐忧并存
目前,雄安新区内代表性产业的装备较为领先,自动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产业链条相对完整,领军企业也进行了管理变革,部分乡镇自发形成了产业集聚区,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较高,在海外也有一定销路。然而,在一张张闪亮名片的背后,这些企业还面临着新区规划的诸多不确定性与变化,未来的它们如何适应雄安新区的建设目标,是具有挑战性的。对于这些领军企业来说,新区建设所带来的机遇令他们兴奋不已,而与兴奋并存则是对未来的隐忧。这些企业在新区产业格局中如何布局,其产业业态如何转型升级需要进一步思考。
首先,“高能耗、高污染、低投入”是河北目前经济运行的现实,也是以“塑料包装”、“乳胶制品”、“服装加工”、“制鞋产业”为主要产业的部分领军企业共同面临的问题,这与“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目标显然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基于此,这些企业势必要尽快做出相应调整。
其次,新区成立后,对现有的建筑、户籍等进行了管控,尤其是基于拆迁的考虑而做出的未完成工程都必须停工的要求,这直接造成了订货单和生产能力的不确定性。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基于政策的不确定性,产业收益或将受到较大影响。
第三,当地部分领军企业虽然“摊子”够大,却管理混乱。主要问题是缺乏从全区角度着眼的产业系统谋划,致使产业发展在产业形态或是产业分布方面,表现出散乱无序的状态,呈现出显著的乡土特征。这直接导致大企业内部缺少必要的合作意识,大型生产企业各自为盟,难以形成推动产业有效升级和相互促进的机制。
2.中小微企业:夹缝中如何生存
对于中小微企业来说,在雄安新区建设的关键时期,它们面临的形势则更为严峻。面对“疏解非首都功能”的战略新要求,中小微企业可能很难通过新区产业和环境的遴选标准。尤其是在当前新区各项规划与相关政策还尚未明朗的敏感时期,转型的路往何处走是当地中小微企业最为困惑的问题。
相较于当地的龙头企业,这些中小微企业大多以家庭小作坊式生产为主,资金流入少、产业链短、抗风险能力低,上有政策严密管控、大企业垄断市场的现实,下有市场规模小、生产价值不大、市场控制力低的限制,即使是微小的政策调整也会对其产生巨大的影响。面对未来可能的厂房拆迁问题,中小微企业如果重租厂房,则费用昂贵,如果放弃产业,则面临失业。此外,中小微企业搬迁过程中的赔损问题、企业的贷款问题、合同问题、土地问题等都需要站在新区发展战略的高度谋划全局。
3.劳动密集型,品牌附加值低
雄安新区的主要支柱产业,如服装产业、制鞋产业、塑料包装产业等皆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存在产品科技含量较低、附加值不高、财富贡献率低的问题。以服装产业为例,当地的服装产业以贴牌、代加工生产为主,几乎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自主设计,当地服装产品附加值极低,极大地压缩了产品利润。这样以“走量不走质”为主要特点的服装制造行业,面对着人口红利向东南亚转移的现实,其生存本身就面临挑战。而在雄安新区的建设背景下,其低端的产业定位必定与新区发展格局格格不入。
与之紧密相关的是人才问题。人才难留也是当地产业品牌附加值低的重要原因之一。无论是打造自主品牌的服装企业,还是一流生产加工企业都必须依托于人才。现阶段,雄安新区服装业从业人员规模庞大,但质量不高,一线员工受教育程度普遍在初、高中水平,设计人员更是形同虚设,多是负责打版、成衣等工作,基本不具备设计水平。雄安三县作为县级城市,在人才引进方面还有着诸多限制。
4.面临失业的产业工人
产业的问题即“人”的问题,产业变迁与民生问题高度关联。以雄县为例,雄县目前有12万产业工人,占雄县总人口的32%,其中大多数都在中小企业工作。这些中小企业可能很难通过新区的产业和环境遴选标准,那么十多万的雄县产业工人将面临失业、再就业、技能培训的问题,这将涉及雄县各家各户的生计。当地许多从业者在某一行业从事多年,职业技能有限,很难重新进入其他行业。安新县三台镇约有90%的本地人都从事跟制鞋相关的工作,一旦面临产业转移或搬迁,这些人及其所在的家庭都将受到极大的影响。
(三)未来机遇
根据总书记讲话精神,雄安新区将成为一座有着新发展理念的实践之城、示范之城,也是人们宜居宜业的理想之城、幸福之城,雄安迎来了巨大的历史机遇,公共服务、现代服务业、环保生态、交通业都将可能是直接受益的产业。从产业角度来讲,雄安新区也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
1.农业现代化升级转型
按照“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发展要求,三县传统农业应该向现代农业、特色农业转型。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种养加工、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经营体系,使农业走上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构建起现代化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其中具有“地热+互联网+农业”特色的智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区,集花卉科研、培育、展示、交易、观光等全产业链于一体的鲜花港等项目在新区建设中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2.工业转型升级
当地传统加工业自身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与雄安新区定位的转变的叠加,使得新区工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一方面,传统产业面临升级转型,合理地疏散“散小乱污”企业,加强产业集聚,有助于推动当地制造业向高端化迈进、向智能化升级、向服务化转型、向绿色化发展。另一方面,作为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可以瞄准承接京津产业转移,把央企、知名民企、世界500强、国内500强作为主攻方向,把引进高附加值、高税收项目作为主要目标,有机会引进具有带动能力的重大产业项目。同时,也可以与迁入当地的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通力合作,开展全方位产学研联盟,打造自主品牌。一方面,要通过知识共享不断优化生产流程,科学指导企业管理实践;另一方面,要用高校与科研机构的技术资源能力促进生产设备技术更新,推动产业科技创新。
3.现代服务业迎来高速发展契机
目前,雄安新区的文化旅游、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健康养老等现代服务业刚刚起步。在雄安新区的规划带动和资源聚集下,一方面乘借现代服务业东风,服装制造等传统产业将进一步壮大规模、提升档次;另一方面,依靠系统布局,现代服务业也将利用产业集聚打造整体合力,大量央企、上市民企、互联网公司将会在雄安布局,共同推进在文化旅游、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医养服务等领域的建设发展,这些合作也会大大提高当地的教育、医疗、物流等服务水平。
三、民生现状:安乐与隐忧
关怀民生现状,关注民心、体察民情、解决民生等现实问题,是建立新区的稳定根基。只有根基扎实稳定,新区建设才能根深本固。在新区建设的国家战略背景下,保障与改善民生是一切工作的前提与出发点。必须始终贴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人民群众共享新区建设发展的成果,实现包容性增长,做到时刻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满足人的物质生活需要,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状况。
雄安新区成立的消息公布以来,当地民众表现出欢欣鼓舞与忧愁隐患并存的心理状态。一方面,人们对新区未来建设充满殷切期盼,作为雄安人民的自豪感与幸福感洋溢在谈笑之间。另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心中逐渐萌生出故土难离、乡情难去的复杂情绪。“安居”和“就业”成为老百姓在这个时期最为关心的问题,当地民众心中安乐与隐忧的交织是这一时期新区民生现状的真实写照。新区的成立不仅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问题,同时还触及到当地居民的民生问题,增强新区“民生温度”建设是题中之义。
(一)居民就业与收支:产业转型中的民生温度
雄安新区规划范围内的雄县、容城、安新三县覆盖557个行政村,总人口数约110万。2016年,三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8万元,其中,雄县作为三县经济实力最强的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达到2.8万元。三县的服装制作、纸塑包装、乳胶制品、压延制革、电线电缆、毛绒玩具制作、箱包制作、制鞋业等多种产业,技术完备,产业链条完整,从业人员众多,普遍属于“富民行业”,老百姓因此生活富足。
其一,家庭手工作坊带动就业,自产自销。近年来,三县通过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传统产业活力迸发,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以容城县为例,全县加工户达1170家,从业人员1万余人,箱包产品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容城县基本上每个村都有较大型箱包生产家庭手工作坊,将来源于白沟、义乌、广州等地的原料进行手工加工后,远销巴西、俄罗斯、阿联酋等国家。这种家庭手工作坊为村民就业搭建了渠道,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自给产销。也有一些家庭手工作坊已迁到外地扩大工厂规模,工人达到400名左右。
其二,集体资产带动村庄建设,服务村民。雄安三县的部分村庄都拥有集体资产,有一部分属于集体土地用于县城开发,改建成了蔬菜市场和批发市场。村民通过拥有自己的摊位,获得长期收入来源;另有一些主要是土地征收过程中的集体提留款,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政府对村里的相关土地资源进行征收,予以补偿,补偿的一部分以提留款的形式补充进入村集体资产。这些集体资产都作为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和村民发展的帮扶款。
其三,先富带动后富,携手致富。以容城县城子村为例,当地村主任及村支书在带领村民摆脱贫困的路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通过引进先进种植技术,克服了传统西瓜种植必须倒茬的不足,并探索出了多种作物混种、接茬种等搭配种植的新模式,扩展了包括茄子、辣椒、西红柿等在内的作物品种。此外,他们通过帮助村民贷款、开拓市场等举措,带动村民走上了致富之路。
(二)公共文化:供需错位,发展受限
雄安新区公共文化服务处于初级阶段,城乡差异明显,百姓期盼更多的文化获得感。受限于县级财力基础,目前三县经济发展状况存在差距,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也有高低之分,但总体均处于初级阶段,大部分内容仍未达到国家相应标准。县乡村公共文化设施虽有一定基础,但建设层次、规模数量与运营情况差强人意,乡镇以下公共文化建设资源紧缺。基层政府虽然重视对民间文化能人和文化爱好者的培养,但受限于资金和管理能力,目前群众文化活动多处于自发状态,文化凝聚力不足,缺乏具有号召力的文化领军人物。
第一,文化部门机构设置不够完备。由于历史原因,雄安三县文化主管部门设置不完备、人员不齐全等问题普遍存在,程度不一。雄县、安新县设有专门的文广新局,统筹本县内的文化发展;雄县文物保护及遗存整理由地方志办公室负责;安新县的文化资源梳理则更多交由作家协会承担;容城县设有文体教育局,但从目前已开展的工作内容来看,教育管理工作占据主要方面。
第二,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利用率低。从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质量的指标来看,新区所辖三县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工作不容乐观,县城虽已建有可供市民休闲娱乐活动的大型文化场所,但所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种类传统单一,文化场馆使用效率也有待提升。询问县级图书馆,出现若干百姓无人知晓的境况;“农家书屋”书目种类齐全,但书屋形同虚设,乏人问津;每月开展的“电影下乡”活动,村民反应冷淡,观影热情不高;剧团转企改制后,下乡公益演出活动也随之停止。三县现有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几乎乏善可陈。
第三,公共文化服务的“功利性”问题亟待解决。享受公共文化服务是提升个人文化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百姓精神食粮的手段。当前三县老百姓的文化素质水平相对较低,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失衡问题日益严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功利性和指向性较强,往往把文化作为务农及婚丧嫁娶的附属品,让文化失去了提升村民整体素质的价值,容易造成文化服务的物质化和工具化。
(三)文化消费:形式单一,消费低迷
雄安所辖三县文化消费市场具有巨大潜力,但从实际情况看,这种潜力并未得到充分地发挥。相对较低的文化消费会对文化市场的发展形成制约。一方面雄安三县居民收入水平较低,成为影响文化消费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文化创新产品的匮乏,导致新兴文化消费品和传统文化消费品发展的不平衡;此外,文化产品的供给较为滞后,产品的数量和质量都影响了文化消费的发展。
一方面,老百姓文化消费意愿低迷。雄安三县村民普遍没有形成文化产品付费的习惯,有偿文化消费匮乏,享受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并自发组织参与活动是当地人满足精神文化需求的主要方式。目前三县的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比较富裕的村庄文化消费场所较多,人均文化消费支出在可支配收入中占据一定的比例,但是在经济欠发达的村庄,文化消费几乎是一张白纸。经济收入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文化消费的能力,也成为养成文化消费意愿的必要前提。除此之外,广场舞与电视节目可以一定程度上满足一些村民的消费欲望,中老年人对新生事物的接受度普遍较低,年轻人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导致出现文化断层,消费意愿低迷。
另一方面,文化消费市场喜忧参半。雄安新区所辖白洋淀地处九河之尾,早在金代就已经成为皇家的游览胜地,作为京津冀地区重要的文化旅游消费圣地,这里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前来观光休憩。但是雄安新区以白洋淀为核心的旅游产业未来发展也面临着诸多问题:一是水位不稳定。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白洋淀容水量以每年60万立方米的速度递减,连续干淀,为了生存,渔民在淀中种了麦子。水是白洋淀旅游发展的前提,水位不稳定是其致命的制约因素。二是白洋淀水质污染未得到根本治理。由于上游来水较少,对水污染物的稀释、净化能力下降,同时伴随着淀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大量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生活垃圾直接入河进淀。近年来,安新、雄县政府也对白洋淀的污染治理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污水源头问题没有解决,其水质污染状况仍很严重,淀区的生物多样性遭到了严重破坏。三是旅游项目内容缺乏,文化特色不够凸显。人们到白洋淀旅游,往往都是以“水”为中心。城镇景区都是从码头乘游艇到淀里游览,来回不足3个小时,整个旅游线路走马观花,有当地文化特点的景点匮乏。村镇景区旅游项目,多是游船、劈苇叶、下网捕鱼,其内容贫乏简单无法长时间的留住游客。整个白洋淀的旅游项目产业吸引力不够,限制了白洋淀景区旅游经济效益的提高。四是白洋淀旅游管理不到位。白洋淀周边有安新、雄县、任丘、容城、高阳5个县市,从这些地方都可以进入白洋淀观光游览。各县市在对各自所属景区的管理上缺乏协调和统一,景区存在着多头管理、体制不顺和政出多门等问题。
(四)民众心理:欣喜与忐忑交织
筹建时期的雄安新区临时党委、筹委会高度重视群众工作,对认真做好110万群众的思想工作进行了全面地安排部署,共有1560名驻村干部进村入户,557个村实现了驻村工作组全覆盖。各级干部进村入户、走访企业,宣讲政策、了解诉求,合理引导群众心理预期,激发起群众参与新区建设的热情。
雄安新区建设过程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建设初期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前提。驻村干部坚持“管控”和“摸底”工作,对新区内一砖一瓦实行每日检查,全面了解居民情况,变等待“上访”为每家每户主动“入访”,梳理了涉及户口、房屋与就业安置、迁坟、承包期限未满、村公产分配等关系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即便如此,老百姓心中仍然欣喜与忐忑交织。
第一,民众心理变化周期性波动。在短短两个月时间里,雄安新区老百姓起初激动和自豪的情绪随着所有工厂、在建房屋全部停工,一些人面临失业现实问题的产生,而被浮躁和迷茫的情绪所冲淡。关乎切身利益的大事,如何处理?所谓产业即民生。单就雄县而言,解决好这里的1500多家民营企业、12万产业工人、无数的产业家庭在新区建设中合理安置的问题,是民生的底线,是新区民生问题解决的重中之重。
第二,阵痛转型中的企业家、劳动者。随着新区的设立,雄县产业也面临“脱胎换骨”的改造。一方面,传统制造业正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巨大机遇;另一方面,一些不适应规划发展的产业和项目或将面临淘汰危机。针对传统行业的“散、小、乱、污”企业,河北省也出台相关政策进行整治和改善。毫无疑问,随着新区建设的推进,雄县传统产业会优胜劣汰,企业将会面临转型升级的机遇和挑战,转型既需要成本,也要关注企业下岗人员再就业问题。
第三,民众获得感亟待提升。产业转型升级,民生为要。雄安新区作为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的重要承载地,绿色、生态、智慧、人文、创新是雄安新区发展的关键词。然而雄县原有企业不符合新区的产业发展定位,传统产业在政策的管控中如何转型升级?企业和劳动者又应该怎么面对转型阵痛期?政府如何化解新区建设的阵痛,守住民生的底线,增强居民的获得感,都是新区建设中的重中之重。
四、雄安新区发展对策:顶层设计与底层关怀
(一)以人为本,谋定后动
雄安新区要始终将“人”放到新区建设的首位,动态深入地了解民情民生民意,让雄安成为人们生产、生财、生活的理想之地。一个城市的价值就是一个城市每个市民的价值,只有将人研究透彻,所有的政策、对策和顶层设计才能找到有效的出口。未来的雄安人主要将包括原住民、疏解于此的北京人、国际精英人群等多种结构和层次的人群,他们各有不同的生活追求与价值诉求,因此需要提前全盘谋划与考虑。以人为本,谋定而后动。
当前最重要是解决好原住民的问题,要改变观念,将他们看成是新区的见证者与贡献者,而非“包袱”。要解决好拆迁补偿、异地安置、就业转岗、持续收入、社会保障等问题,让他们在雄安建设中拥有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与认同感,能在雄安体面的生活,而不是最终成为“四保人群”*保安、保姆、保洁、保险。,成为新区建设中的边缘人。
其中重点和关键是要解决好拆迁补偿和群众的民生保障问题,结合陕西西咸新区的经验,雄安可以探索建立“五金制度”*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级新区发展研究报告(2016)》,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6年,第224-225页。,全面保障拆迁群众的未来生活。即在房屋拆迁、土地征收与流转时,群众可以领到补偿“现金”;回迁后可以利用闲置或空出的房屋收取“租金”;政府在安置区为回迁群众预留商业用房,群众以房入股,村经济组织统一经营后,群众可以获得“股金”;通过开展劳务用工对接、加大就业创业培育等,推荐群众到新区企业进行工作,参与新区建设,让群众获得“薪金”;通过合理提高社保和养老标准,让群众获得足够的“保障金”,进而减少群众的后顾之忧,保障新区的长治久安。
(二)塑造文化特色,树立传承创新示范区
以历史大视野规划雄安文化发展,塑造文化特色,将雄安建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示范区。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与精神之所系,魅力与竞争力之所依。但凡名城,无不与其独特的文化魅力联系在一起。事实上,一个新区发展水平越高,对文化的追求也越迫切,深圳、浦东皆是如此。因此,作为“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的雄安新区,从一开始建设,就应强化文化意识,做好顶层设计,让城市拥有独特的文化气质与魅力。如果千城一面,则失去了文化之魂。
首先,是要将文化发展专项规划纳入到新区“1+N”的总体规划体系中,强化新区在文物保护、文脉传承、创意经济、文化服务和社区营造等方面的部署,推动“文化+”建筑、设计、旅游、健康等领域的融合发展。其次,要明确文化发展使命与特色。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历史背景下建设的雄安新区,其文化必须站在全新的历史高度进行规划,既要延续文脉,以华北文化积淀为背景,以白洋淀地区文化为核心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承,又要海纳百川,吸收世界各国先进文化之精粹,顺应时代文化发展之潮流,融汇贯通,自成格局,打造一种基于创新性传承和创造转化的新型文化,将雄安建设成为中华民族新文化的创新实验区和发展引领区。再次,要加快设立雄安新区文化发展专家咨询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雄安新区的建设,是贯彻落实新发展观、推动“五位一体”的建设,不仅需要城市规划、区域经济、产业研究、交通景观等领域的专家参与,同时也需要文化领域的专家进入,因此建议邀请国内外文化领域的顶级专家,组建雄安新区文化发展专家咨询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为雄安新区文化发展建言献策。
(三)汇聚高端要素,实现“双轮驱动”
新区建设以世界眼光,汇聚高端要素,出台特色政策,实现高新产业的蓬勃发展与在地产业转型升级的“双轮驱动”。高新产业是雄安新区发展的新动能,在地产业涉及到雄安百万群众的生计,需要统筹安排。
一是要瞄准“发展高端高新产业,积极吸纳和集聚创新要素资源,培育新动能”的战略任务,把握全球高新产业发展的最前沿,结合雄安新区的地域优势、资源优势与承载能力,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节能环保、数字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新区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策源地和技术创新中心。
二是要立足当前新区产业发展的实际,推动传统服装、纸塑包装、乳胶制品、压延制革、电线电缆等产业的淘汰、迁移或升级。其中要充分重视文化的力量,将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融入工业生产,提升工业产品附加值,推动产业环节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例如江苏南通将创意设计与传统蓝印花布相结合,每年推出数万种花型,成为了继纽约第五大道和法兰克福之后的世界第三大家纺交易中心,为南通赢得了“中国蓝印花布之乡”的美名。
三是创新产业发展政策。产业政策是一个国家的中央或地区政府为了其全局和长远利益而主动干预产业活动的各种政策的总和*苏东水:《产业经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七版),2015年,第330页。。在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政策对我国产业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引导和推动作用,例如深圳特区、浦东新区、滨海新区的快速发展,无不得益于特殊的政策支持。因此,新区政府应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制定新区特色的优惠政策,助推产业培育与升级。
(四)鼓励“双创”,打造创客天堂
新区建设要鼓励创新创业,将雄安打造成为最吸引中国乃至全球有梦想年轻人的一块热土,成为创客的天堂。哪里有创业者,哪里就有活跃的经济。深圳特区的发展,得益于一批充满激情的创业者,其影响一直持续到今天。建议雄安新区制定“创客计划”,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制度、留学制度、企业创投制度等系列制度,积极营造一个适合创新创业的城市生态体系,吸引全球顶级的孵化机构、创投机构、众创空间运营机构落户雄安,全球有梦想有创意的精英集聚雄安。
一是建议积极打造双创载体平台,大力发展各类众创空间,例如浙江舟山群岛新区为了推动科技创新创业,建立了国家大学科技园、青年创业园、山海云间—智库创客总部、科学城创客码头、普陀湾众创码头等众多载体平台。二是应创新“双创”的培育方式。例如滨海新区以腾讯为龙头推动创业,具体而言,即是依托腾讯资源,线上为创业者提供云存储、广点通开发、应用宝分发、QQ物联智能硬件开放平台等运营服务;线下开放创业基地,定期举办腾讯公开课、开发者沙龙、创业训练营等活动,通过龙头带动创客集聚。三是要做好创业服务。针对创新创业企业不同阶段的现实需求,提供全程化、全链化的管家式服务。例如滨海新区建立了“首问负责、专人对接、一管到底、全程代办”的管家式服务机制,为创业者提供设立、金融、运营、市场等四类专业化服务,同时开通了“双创通”线上平台,集成企业在线注册、生成服务订单等功能,不断完善创业服务*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级新区发展研究报告(2016)》,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6年,第298-299页。。
(五)探索发展新模式,落实发展新理念
新区建设要不断探索城市建设与发展新模式,打造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绿色智慧的生态之城。一是要积极探索基于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的海绵城市建设模式,从机构设施、制度建设、技术研讨、工程建设、产业扶持等方面着手,推动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在新区中的落地实施,打造海绵城市建设的全球典范。二是应创建基于信息时代的智慧城市营建模式。通过千兆光网、下一代物联网和5G网的提前布局,推动智能交通、电网、建筑、医疗、教育等智慧应用,构建智慧生活的全球示范城市。三是要探索土地开发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PPP模式,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减少政府财政负担,提升设施的建设与运营效率。例如湘南新区、贵安新区、西咸新区等新区,都在PPP建设模式上积累了不少经验,雄安新区可以参考借鉴。四是要探索基于交通导向(TOD)的空间布局模式。吸收东京、首尔大都市圈等地新城建设的经验,避免传统“摊大饼”式的城市发展,发挥交通的带动作用,形成多中心、多组团的空间格局,同时要重视优美特色小镇的建设。五是探索基于经济与生态和谐共进的发展模式,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着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节能环保、数字创意等环境污染小、附加价值高的战略新兴产业,通过生态一票否决、负面清单管理等方式,从产业源头上减少生态破坏与污染。六是要探索基于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区域协同模式,立足“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的战略定位,积极承载北京转移过来的经济、科技、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功能,打造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引擎,促进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七是探索基于多中心治理理论的公共治理模式,建立“小政府、大市场、大社会”的基本格局,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激发更多力量参与新区建设。
(六)制定城市根本大法,奠定千年发展基石
要推进制定城市根本大法,为雄安新区奠定千年发展之基石。良法才有善治。新区建设不仅要有坚实、现代的城市基础设施,更需要有可供遵循的城市根本规则。从管束效力来说,制定城市根本大法,无疑是保障新区发展有序性与持续性的重要措施。在国际上,通过立法推动新城建设也是重要经验。例如英国政府颁布了大伦敦建设的《新城法》(1946);日本政府制定了《首都圈整备法》(1956);韩国先后颁布了《首都圈管理法》(1982)、《新行政首都特别法》(2003)、《关于世宗市设置等的特别法》(2010)等。对于雄安而言,也应积极谋划新区法律或条例的制定,从法律上确定新区的基本定位、发展方向和重大任务等,强化新区建设的法律基础,用良法推动善治,用善治实现千年雄都之梦想。
五、雄安研究的未来展望:责任与担当
中央建立雄安新区,是历史与现实的必然选择。面对千年大计,学术研究应当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肩负学术责任与理论担当,做好雄安理论研究的全局谋划;紧跟发展大趋势,探索新区发展新模式;汇聚精英力量,为雄安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理论支撑;将调研持续跟进,以雄安为范本,总结其发展特点与规律,建构雄安新区研究理论体系,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贡献新的理论增长点。
(一)以大文化视野,总揽新区建设全局
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沃土丰盈,文脉传承。雄安新区的建设若要实现以新的发展理念为引领,文化建设就不能缺位。当然,这里的文化建设绝不是“就雄安谈雄安文化”,而是“大文化”的研究视野——既要积极吸收国际先进文化,拥有包罗万象的国际先进思维,又要以华北文化积淀为背景,以白洋淀地区文化为核心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承,让雄安新区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未来十年,这种大文化概念应该完整、科学、艺术地渗透到雄安新区的设计、规划、实施等方方面面。
大文化视野正意味着要以本土文化为根基,兼容吸收外来文化,要以“和而不同”的文化多元性创造出健康的城市文化生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中提出:“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方式。文化多样性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应该从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利益考虑予以承认和肯定。”*邹广文:《坚守文化的多样性》,《光明日报》2014-03-25(第5版)。文化自身所具有的这种社会性、融合性和开放性等性质,在全球化加速和西方文化主导的当下,更加触发了城市多元文化的发展。都市人类学的观点认为城市社会的异质性与乡村社会相比来说复杂程度要高出许多。
雄安新区的城市文化建设,要尊重城市文化演化的自然性和规律性,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核心,兼容与融合世界多元文化,促进城市文化生态的多元化发展。随着高端服务业、高新产业的进驻,逐渐吸引来自全球高端人才,集聚于新区工作与生活。对于城市建设以城市景观、办公场所、公共配套设施等基础设施和硬件设施为核心,学术研究应考虑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美学设计有机融入,探索新区文化融入、创新营造的新模式。
“大文化”并不是世界文化符号的堆砌地,而是秉承寻找城市精神的宗旨,构建“文化之城”。然而,面对外来的“异质文化”,一方面要避免“文化霸权主义”,另一方面又要避免文化自卑心理,树立文化认同与自信。应该认识到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当代意义在与聚集到城市中的各种文化的接触、碰撞过程中,既要能够认同与汲取其他文化精髓,又要保持自身的整体性和独立性,以和平共处、相互尊重的健康心态面对他者的文化选择。雄安新区的城市多元文化生态,不仅将是中国当代文明的象征,同样也将是世界各种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典范。这些发展路径都需要学术研究在理论上做深入分析,在思想上给予方向指引。
(二)“小政府、大社会”,探索新区发展新模式
雄安是一座崭新的城市,中央将之定位为“小政府、大社会”,这将成为贯彻总书记“五大理念”的最好试验田,成为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实验区。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也从政府一把抓的“大政府、小社会”模式转为“小政府、大社会、大服务”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以政府、非政府部门的公务机构、中介机构和群众团体为主体的多元管理体系,促使传统体制下的部分政府职能从政府中分离出去,从而充分发挥各类企事业单位和市场的作用。随着“小政府、大社会”理念的深入发展及其在现实中的深刻实践,减弱政府的职能,使社会逐渐承接并独立管理原属政府职能范围的某些事项,成为未来必然发展趋势。
然而,面对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我国社会治理体制改革进程与社会形态的变迁,雄安新区的建设同样面临根本性挑战:在异常复杂的社会样态长期存续的前提下,社会治理何以可能?我国社会治理体制的改革创新必须充分考虑这种城市化背景下社会结构样态的变迁,既要针对特殊样态,探寻社会治理的多元模式,又要把握共性,做好顶层设计,从总体上推进社会治理体制的改革创新走向深入,促进社会和谐有序的快速发展,实现政府机构、人员缩小,社会权力扩大,社会自治能力提高,从而促进效率,推动社会快速前进。这些问题都需要学术研究密切关注公共管理的新理论、新思维、新举措和新走向,吸取国外理论与实践经验,综合新区建设实际,提出新城发展过程中社会治理的新模式、新理念、新路径,钻研中国特色新城社会管理、国家治理的新理论,形成新成果,给实践以理论指导与学理支撑。
(三)以高精尖产业驱动,汇聚新区驱动力量
未来十年里,雄安新区的经济结构将是中国经济结构的精华版和浓缩版,也代表着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前沿趋势。在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之下,我国的经济增长早已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土地占用多、资源消耗大的粗放型发展模式逐渐被淘汰,与国际前沿相对接的生物产业、智能产业、新能源产业、现代服务业、航空产业、康养产业、数字信息产业等高精尖产业终将成为新区经济的驱动力量,这些领域必将成为未来雄安新区的发展重点,并且始终占据发展前沿。
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这决定了新区未来产业发展的基础,因此,学术研究要把握全球产业发展前沿趋势,拥有区域经济发展视角,秉承系统经济哲学思考,从而更好地为新区高精尖产业布局与切入寻找到学理支撑,寻找到新区产业发展格局的长期与短期路径。高精尖产业集聚,一方面需要外来产业类型的引入,另一方面需要实现雄安新区在地产业的转型升级,学术研究需要做好传统产业的科学评估,寻找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之路径,尝试用信息化、数字化等手段对之进行改造。同时要做好规划,在新区内合理布局,以集群化和集约化不断提升发展竞争力。
(四)以雄安为范本,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贡献新的理论增长点
雄安新区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集中承载地,处于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之下,要建设成为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协调发展示范区、开放发展先行区,与国家“十三五”规划、五大发展理念一脉相承。新区的建设过程,同时也是新区辖域内传统乡村社会形态、空间治理模式、生存方式等方面深刻变迁的过程。
中国传统社会本质上是农业社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以村落聚居为主的文化格局在中华文化圈中占据着主要地位。村落文化的形成具有特定的社会背景和自然环境,是人们的社会实践经过长期积累、沉淀、变迁和延续的产物,在农村社会发展变迁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制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必须面对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的实际,必须发掘传统乡土社会可利用的资源并予以整合;必须考察现代化进程中农民的生活以及与之共生的民俗文化心理,促进全面的、深刻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整体变革;还要把握中国传统村落的现代走向,发掘传统村落里可利用的文化资源,探索传统家族村落向社会转型的有效途径,从而促进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型。
伴随着雄安新区建设的推进,在外在环境和内在行为、价值观念等因素的影响下,村落文化也将发生深刻变迁。传统村落由一个相对封闭的社会空间,逐渐向复杂和多元的方向发展,这将导致传统文化发生延续、延伸的社会现实。村落承载着厚重的中国农耕文明和乡土文化,村落文化的凋零会让人们失去“文化自觉”的基底。在现代化进程中,村落文化变迁的现状如何?村落文化要如何与时俱进,在促进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同时促进自身的发展?在新区建设过程中,如何保存独特、优秀的村落文化,并使其融入新区文化?这些问题需要更一步深入研究。
在建设雄安新区的进程中,社会形态的变迁、既有产业的转型升级、民众实际生活状况的改变及其对生活质量的感受与评估,政府在其中所发挥的功能与作用,都是研究机构及其研究人员理应研究的重大课题,也是新区成长过程中需要进行持续性研究的课题。通过透视微观家庭纵览宏观社会,通过个体的价值取向、行为变迁与心理变化衡量社会变迁的程度;通过了解民意促进政府工作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进程。
综上所述,建构雄安新区研究理论体系,要结合雄安实践,总结发展特征,从产业经济、政府效能、公共服务、社会空间、社会形态、社区党建、创意产业、科技创新、产学研合作以及文化研究、纪实文学等方面进行理论体系建构的全局谋划与系统研究。同时还应具备研究体系的本土关怀,在对本土问题的关注中拓宽雄安新区的研究思路。要以雄安新区为范本,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贡献新的理论增长点;要以雄安新区的城乡变迁为缩影,为中国伟大复兴历程中开创又一历史新篇章作序。
[责任编辑:牟 进]
The New Theory Growth Point of the Study of the Xiong’An New Area——Based on the Realistic Dimensions of Culture, Industry and People’s Livelihood
FAN Zhou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024, P.R.China)
The establishment of Xiong’An New Area is a major historic strategic choice made by the party’s central committee with president Xi Jinping as its cor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Xiong’An New Area construction, it is necessary to summarize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systematically study the theoretical system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area combining with its practice.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area needs to focus on the three practical dimensions of cultural resources,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people’s livelihood. The historical monuments, non-genetic bearing, red culture, folk culture and other cultural resources of the new area are abundant bu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so it is urgent to protect and activate the cultural foundation of the new area. In Xiong’An new area, the problem of low-end industrial structure is serious, and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coexist in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people’s livelihood issues are very important. On the basis of the realistic dimensi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area should have a good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op-level design and the bottom-level care. We need to be people-oriented, buil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establish a demonstration zone for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and gather high-end elements. We should encourage mas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We need to explore new models of development, implement new concepts and make urban fundamental laws. The study of Xiong’An new area should be used as the mode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area, and it will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society.
Xiong’An new area; Cultural resources; Industrial structure; People’s livelihood; New theory growth point
2017-06-11
范周,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雄安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100024; fanzhou9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