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历史教学实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研究

2017-08-22王晓林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7年7期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价值观教育情感态度

王晓林

【摘 要】从史实认同、体验认同、生活认同、人格认同4个方面加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是提升中学历史教育教学质量和实现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文章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咸阳市基础教育科研课题“中学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研究”(项目编号:xyjjkk150017)的成果。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21-0010-02

作为基础教育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学科教育包含着灿烂辉煌的文化、绚丽多彩的经济、璀璨群星的历史人物、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睿智明达的先人哲理等,这一切使得历史教学呈现出其特有的魅力。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中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这也是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教学目标的有机统一。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过度关注于前两个目标的实现,忽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那么,历史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实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本文主要从教师这一角度进行论述。

一、历史教学加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价值论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将学生作为一个有思维、有情感的统一体加以研究,应突出情感在教育中的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是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灵魂和立足点。通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可以从整体上把握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行为动向和思维动向,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塑造坚毅的品格。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认识到情感教育的重要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例如,在讲授中国近代史时,教师既要让学生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史实,更要让学生明白这是一部饱含中华民族辛酸血泪的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不畏艰难、浴血奋战的抗争史。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收集、丰富基本史实素材,更要带着情感和育人的使命进行施教,达到以德育人的目的。

二、历史教学加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方法论

1. 挖掘史料价值,创设学习情境,增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史实认同

作为历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史料是认识和重建过去的媒介。正确的历史结论往往都是建立在基本史实之上的,一旦离开史料这一重要载体,历史知识就成了无源之水,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也将成为空谈。让学生真正的学习历史、了解历史进而感悟历史,就必须准确运用史料。因此,教师要在整体把握史料准确性的前提下,运用史料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走进历史、感受历史、体会历史。

第一,充分利用历史教科书。“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中选用了大量直观、具体、生动的地图、图片等素材,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增强学生对历史的真实感受,提高学生对历史素材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促使学生参与历史问题的探讨,进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史观。同时,教材中的“资料卡片”“知识链接”“材料阅读与思考”等紧扣教学内容的历史素材,也应加以很好的利用,既可以扩充学生的历史知识面,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第二,精选史料,切入点恰到好处。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对史料进行筛选、精选,这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施行显得尤为重要。比如在鸦片战争相关章节的教学活动中,教学材料的选取应在紧扣基本历史史实的前提下,适量选取历史人物的爱国事迹进行情感突破,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主题鲜明地激发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在精选史料和教师讲解的共同作用下,使学生明确了清政府的软弱无能,大难兴邦的爱国情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得到升华。

2. 更新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式,增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体验认同

现在的中学生大多都喜欢新潮的事物,如电脑游戏、流行歌曲等,对文字性的历史材料描述不感兴趣,但是这些历史材料在情感教育中又不可缺少。因此,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对相关历史材料进行编辑是非常有必要的,编辑后的教学材料、设计的教学情境会更符合中学生的认知心理特征,从而引发学生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的关注,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和对未知史学领域探究的兴趣。如在讲“五四爱国运动”一课时,教师可以剪辑电影《我的1919》中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的精彩论辩,营造历史场景,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这段历史的学习中,主动追究缘由,在体验弱国无外交的无力感时,也能看到民族脊梁的不屈。

3. 切近学生实际,注重渗透养成,增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生活认同

情感教育不能空谈,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把历史问题生活化。教师可以运用时政热点问题创造课堂教学中的兴奋点,引发学生关注、探讨,达到情感共鸣,进而实现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如日本历史教科书篡改历史史实、日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慰安妇问题、钓鱼岛等问题就可以将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这些事件的出现与甲午中日战争、抗日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等历史事件密切相关,现实生活中的时政热点和历史史实的结合,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日军在中国历史上犯下的滔天罪行以及今天日本政府篡改历史史实的不齿行径。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角度来看,这些古今结合的史实不仅使中学生感受到日军的残酷血腥和日本政府的无耻行径,更意识到中华民族只有团结一致、奋起抵抗才能摆脱民族危机。这样的讲述可以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自觉树立捍卫国家民族主权意识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也使得课堂主旨得到升华。

4. 加强教师修养,展示教师魅力,增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人格认同

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和培育者。没有综合素质过硬的施教者是不可能在历史教学中很好地践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同时,历史学科由于自身的特殊性,要求历史教师要有渊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思想理论素养,固有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新课改教学目标关于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

作为中学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努力提高教学技能、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完善和丰富自己的人生价值观,才能更好地担负起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重任。

三、历史教学加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评价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知识和语言的表达,集情感、意识和行动于一体。虽然可以通过知识学习来培养,但不能通过知识测试来检验,这也就决定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评价标准的特殊性。因此,教育主管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建立多元化的教学和学习测评机制,实现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的有机结合,从而形成公正、公平、合理的综合性评价体系机制。

综上,无论是教师还是教育主管部门,都应看到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二者相互配合,才能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以及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参考文献:

[1] 紀旭.历史教学中的真善美[J].陕西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1999(3):122-125.

[2] 郑坚.历史教学应努力培养中学生的历史意识[J].龙岩师专学报,2000(6):111-112.

[3] 戚裕.历史教学应加强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J].历史教学问题,2014,(2).

[4] 崔文超.关于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培养的探讨[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3(8):67-70.

[5] 徐兆仁.历史意识的内涵、价值与形成途径[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1).

[6] 王雄.历史观念的沉淀、冲突与建构——培养中学生现代历史意识的教学研究[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1,(12).

(编辑:杨 迪)

猜你喜欢

中学历史教学价值观教育情感态度
2016年重庆中考语文试卷简评
高中体育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落实
新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影响及对策
谈数学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影响名师成长的威胁性刺激及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启示
环境史与中学历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