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职业院校信息技术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模式

2017-08-22冯欣柴彬彬

求知导刊 2017年13期
关键词:建设模式课程资源信息技术

冯欣+柴彬彬

摘 要:针对职业院校信息技术课程网络教学资源特点,文章从可获得性、实用性、教学过程管理以及教学互动评价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信息技术课程资源建设的思路与分类,提出了“内容、模块、发展”资源建设模式。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资源、建设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4

文献标识码:A

一、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建设现状

随着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进一步加快,网络课程、在线课堂、学习空间等信息化教学方式方法已经在各职业院校快速开展。以信息技术课程网络教学资源为例,由于缺乏科学统一的管理,虽说网络上课程资源多如牛毛,但检索和搜集都很困难。

2.存在问题

(1)课程教学资源建设比较零散,缺乏科学的统筹与规划,重复性强,利用率低。

(2)课程教学资源建设滞后且更新缓慢。大部分课程的学习资源和学習支持服务内容已经远远落后时代的发展,并且大部分课程建设好课程资源后几乎没有更新。

(3)课程教学资源建设重视频轻实践,针对性不强。网络教学资源大部分都是教学课件或视频,很少有实训素材。学习者往往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实践和实训。

二、信息技术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基本原则

(1)系统性原则。搭建结构完善、功能齐备的教学资源系统,除了充分研究课程的教学目标、课程标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等因素,还要系统地研究学习对象层次以及专业技能需求的不同,来规划与设计课程教学资源。

(2)实用性原则。在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中,根据教学情况与学习需求,进行有助于学生主动学习、师生便捷互动、知识技能同步的教学资源建设。

(3)发展性原则。

信息技术课程在信息时代是一门不断发展进步的课程,在资源建设中要注重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和更新教学设计与教学内容。

三、信息技术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模式

(1)基础内容资源。该模块资源的作用是呈现和巩固课程的基础学习内容,主要包括课程内容的设计、学习效果的强化等,将信息技术的课程媒体素材、试题、试卷、课件、案例、文献资料、网络课程、常见问题解答等体现出来。

(2)指导提升资源。该模块资源的作用是指导教学过程,提升学习效果,主要包括课程内容的分析、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策略的设计等,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方案、课堂教学设计方案、学案等呈现给学习者。

(3)教学成果资源。该模块资源主要是指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成果与作品,体现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同时形成教与学评价,在资源积累的基础上将学习作品进行展示,促进学习。

(4)即时互动资源。该模块资源主要是指课程资源建设中在线互动所使用的平台环境,为网络教学的模式展开创造条件,支撑整个教与学的过程,准确把握学习者的学习情况。

根据上述建设的相关原则与分类,设计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基本框架,如下图所示:

该框架采取“内容、模块、发展”模式,对信息技术课程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进行规划。内容方面是指建设课程知识、实践实训和巩固提升三块,联系课程教与学,加强技能训练;模块方面主要通过上述四类模块来建设资源,体现资源开发的立体化与生态化;发展方面以时代为背景,紧密结合时代发展和不断更新资源内容,体现资源的先进性。

信息技术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是职业院校教育教学信息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深入探讨信息化教学研究与实践,大力推动信息化教学应用,将有效促进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程建设和课程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余胜泉,朱凌云.《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体系结构与应用模式.中国电化教育,2003,(3): 51-55.

桑新民,谢阳斌.在学习方式的变革中提高大学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攻坚战.高等教育研究,2012,33(5) :64-69.

猜你喜欢

建设模式课程资源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适应于智慧城市的通信接入管道建设模式探讨
土建类专业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建设研究
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模式及路径对我省的启示
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模式研究
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新时期高校足球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