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语教学中的听说法与交际法对比分析研究

2017-08-22李梅

求知导刊 2017年13期
关键词:交际法外语教学对比

李梅

摘 要:回顾英语教学的发展历程,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中,有各种各样的教学法, 同时也出现了新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流派,而每种教学法各有利弊。本研究主要对外语教学法中的听说法和交际法在实际教学应用中进行对比和分析。

关键词:外语教学 ; 听说法 ; 交际法;对比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纵观外语教学的发展历程,在外语教学中曾先后出现过大量的教学方法,而听说法和交际法是目前最流行、应用最广泛、最具有影响力的教学方法。本文以通过理论和实践角度对听说法和交际法的优缺点进行对比研究,旨在发现外语教学中更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将这两种方法相结合,充分利用二者的优点进行优化配置,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

一、产生的背景及其理论基础

1.语言学基础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的美国有很多国家入驻,外国军人必须学会当地的语言,因此军队在逐渐培训外语教学的基础上,创立了听说法。听说法的语言理论基础就是美国20世纪40年代产生的结构主义语言学(structural lin-guistics),结构主义语言学家们通常认为,语言学的首要任务是通过科学合理的原则真实地观察人类语言,并弄清楚这些特定符號所代表的意义,分析语言结构特征。语言可以看成是若干小单位,比如词素、音素、单词、词组、短语和句子所构成的,将这些小单位进行科学合理的组合,就是外文的基本结构。交际法主要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的西欧共同体,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交际法的语言理论基础是20世纪60年代创立的生成转换语言学(generative transformation),即社会语言学,主要代表人物是乔姆斯基( Noam Chomsky)和费斯曼 (J.A.Fishman)。乔姆斯基( Noam Chomsky)对费斯曼的“语言能力”提出不同的看法,主要包括语言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他认为,语言学理论是描写语言和解释语言的双重过程。早在20世纪20年代前,瑞士著名语言学家Ferdinand de Saussure指出了“parole”(“语言运用”,即Chomsky所说的“ performance”)和“ langue”(“语言能力”,即Chomsky所说的“competcncv”)二者的区别。但是,描写语言学只注重观察和分析“parole”,而忽略了“langue”的作用,因此,社会语言学理论打破了描写语言学的偏见,强调了语言的表层结构(surface structure)与深层结构(deep structure)的密切关系,生成了可以观察到的表层语言。

2.心理学理论基础

听说法的心理学理论基础代表人物是斯金纳(B.F.Skinner)的行为主义学派( Behaviorism)。他认为操作性条件反射是R-S的联结过程,即把实际教学归纳为刺激—反应—强化的过程。布龙菲尔德(L.Bloomfield)把语言看作一系列的刺激和反应的过程,杰克(Jack)和吉尔(Jill)根据实验数据总结出:语言教学是指教师通过语言刺激学生和学生通过教师语言做出反应的过程。交际法的心理学理论基础主要是社会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的结合。乔姆斯指出,人类的语言行为比动物的语言行为复杂得多,语言行为只能根据人的与生俱来的能力做出解释和说明。内容是指人的意念,表达形式就是人的表达方式。而人类的语言学习同其他动物一样,主要是习惯的养成,在这一点上,人和动物并没有本质的区别。B.F.Skinner通过著名的实验,即把老鼠关在笼子里,用“刺激-反应”模式训练老鼠的日常行为,使它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交际法指在实际交际过程中表达意念,理解和掌握语言所代表的特定符号对意念的表达。交际法的理论基础主要是以Chorllsky为代表的心理主义学派(mental-istic psychlolgy),即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他曾经反驳B.F.Skinner的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人与动物在语言方面没有可比性,人的语言相当复杂,因此,在语言教学过程中,要把重心转移到学习者本身,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让学生逐渐完善在大脑中形成的“语言习得机制”(Language Acquistion Device)。

二、各自特点和优缺点

1.听说法

(1)听说法的优点。听说法主要根据结构主义理论,提出主要以口语为中心,通过句子的句型和结构,重点强调模仿和重复记忆词块,用教材呈现对话情境,注重句子的语音语调,在教学中结合对比法答疑解难。听说法主要把语言结构的特点应用到实际教学当中,在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能力的同时,也能提高外语教学水平和效率。它不仅从理论上促进了外语教学的发展,也从实践中不断推动外语教学进程,使得外语教学在教材的内容和教学过程有理有据,科学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听说法旨在强调外语教学的实践性,着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其次,重点强调外语教学的句子结构,注重语音语调的训练;最后,通过使用对比法,分析母语与外语教学在转化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并恰当解决。

(2)听说法的缺点。在外语教学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问题,如学习者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缺乏灵活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听说法过分强调句子结构,进行机械性的训练,忽视了句子的意念功能;其次,听说法片面强调学习者的模仿和重复记忆,然而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并不能在当地母语国家和地区进行实际对话训练,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创造能力,不能够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容易产生厌倦心理,并不能够真正意义上提高学习者的听说能力;最后,听说法忽视了语法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学生对词块和句子的理解模糊,对语言语系认识不到位。

2.交际法

(1)交际法的优点。交际法不同于听说法,注重语言结构,更加注重语言的意念功能,主要通过接触、模仿和重复以及自由表达三个步骤来进行外语教学的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首先,交际法主要把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作为培养外语教学能力的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在不同的交际场合运用所学语言的语言形式与不同对象进行有效得体的交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其次,交际法克服了听说法中过度注重机械记忆和重复记忆的弊端,有利于激发学习者的认知能力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避免了听说法仅仅局限于句型的操练。最后,交际法有其特有的教学原则,即社会性及目的性。它的教学特点是课堂教学过程交际化,更具有实用性和社会性,有助于培养一大批新型的口译人才,能够应对不同的场合。因此,交际法受到各国外语学界的一致支持和普遍接受。

(2)交际法的缺点。交际法在注重语言交际功能的同时,同样会出现各种问题和弊端。首先,交际法过分注重语言的交际功能,忽视了语言的句子结构的规范性。交际法教学强调语言的流利性,却忽视了语言的准确性。而且在采用交际法的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情境是虚拟的,不同于母语习得语言的真实情境,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难免出现语言材料的零乱性,而且具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学习者并不能够真正意义上学习到系统的语言交际知识。最后,交际法不主张强调随时纠正错误,因此不利于培养学生语言的精确性,语法作用、忽视语言形式的训练。

三、听说法和交际法在外语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听说法和交际法在教学过程中各有利弊,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外语教学的进程。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因材施教,选择学生易接受和理解的教学方法,这对提高外语教学水平有重要作用。在学生学习的初级阶段,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结构和语言语调的训练,句子具备一定的句法结构时,就可以采用听说法。此外,由于我国学习者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学习者在学习外语的初级阶段,大量的重复记忆和机械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当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储备大量的短语、句子和句型且能正确使用后,能为学习者提高交际能力并打下良好的基础,利于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本文就听说法和交际法在外语教学实践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列举如下:首先,新课标明确提出:“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具体表现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与文化意识的培养。”因此,在外语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习者的听说读写能力,还要注意培养学习者的全面发展能力,培养出合格的全能人才。其次,在外语教学过程中,通过与学生单独交流和开展班会、座谈会等形式,注重提高学习者现有的听、说、读、写水平,全方位、多方面了解学生,不能只注重听说能力,而忽视读写能力的培养等。将听说法和交际法巧妙地结合起来,通过真实生活中的交际情境进入课堂,把课堂当做实际的社会交际平台,让学习者在真实的课堂学会随机应变的交际能力,培养学习者的创造性思维,营造出一个良好活跃的课堂氛围,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另外,语言学习是一个主动行为,是一个以学习者为中心主动完成“模仿—记忆—运用—创造”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重点突出学生,激发学生主动模仿的欲望;要注意唤醒和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通过各种途径引导学生学会主动创造情境,学会在模仿、记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创造能力。应创造更多的语言情境,为学习者提供表达机会,适度地增加时间,让学习者尽可能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会进行双向交流的技巧。最后,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做好扮演者、示范者和指导者、组织者和协调者、顾问和参与者、监督者和评价者等的角色,全方位、多角度挖掘学习者的潜在能力。教师要多鼓励,少批评学习者,本着少训斥多鼓励的原则,想方设法地诱导学生大胆地学习外语,进行适当的交流,能够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情境当中熟练地说出地道的英语。即使学生说错了,也不要立即纠正他们的错误,努力创设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四、措施

在探讨如何针对中国学生的特点进行外语教学过程中,必须本着实事求是、因材施教的原则,科学地进行外语教学,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巧妙地运用听说法和交际法。因此,应结合听说法和交际法的优缺点,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教学效率。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释:首先,处理好母语与外语的关系。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对比法进行教学,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水平,恰当地处理好母语与外语在课堂中的运用比例,既不能简单地只用母语进行讲解,也不能不顾及学习者的学习水平,一味地用外语进行教学;应尽可能排除不利于思维、习惯、语感养成等的消极干扰。其次,处理好口语与书面语的关系。在外语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生的语言規范,而且要提高学习者的读写能力。进行语言训练的同时,也要加强综合训练,全面提高外语教学质量,促进学习者的全面发展。另外,处理好教学内容与形式、功能与结构的关系。在外语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也要注重语言表达的恰当性和准确性,内容和功能的选择要科学合理。最后,巧妙地结合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哪一种教学方法就一定好,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都要从学习者的实际出发,一切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语言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五、总结

综上所述,听说法和交际法各有其优点和局限性。过度地使用听说法或者过早地使用交际法都不利于二语习得。听说法培养出来的学生在语言应用过程中缺乏一定的灵活性,而交际法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应用的过程中又缺乏一定的规范性。在外语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要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一切从教学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中心,全面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水平。因材施教,旨在促进学习者提高学习积极性。因此,在外语教学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听说法和交际法两种教学方法,既通过听说法来培养学习者的语言结构、句型语法结构以及语音语调的训练,具有正确的语言言语的能力,使学习者学到足够的语言知识,又通过交际法来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流畅性和准确性,最终达到语言交际的目标。虽然在外语教学过程中会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但我们可以选择这两种教学方法中的优点,在外语教学中可以把听说法和交际法结合起来,两种教学方法在外语过程中各有千秋,只有两者进行有效的结合,才能促进外语教学的发展,二者缺一不可。在不同的教学阶段适当地科学地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注重语言的文化特性和社会化功能,综合考虑交际的需要、语言环境等各种因素,具体确定在什么样的时间段、什么场合,选择哪种教学方法,在某种法方面上二者可以相互补充、相互作用。当然,在初级阶段,就像前面所说的应该多采用听说法,首先让学生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主要培养学生的语音语调及词组和句子结构。当语言发展到一定阶段,恰当地采用交际法,它对语言的交际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过多地采用听说法会使课堂缺乏活力,即不利于学生说出地道的英语,也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充分结合外语教学中可听说法和交际法,不同阶段各有侧重,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更好地为我国的外语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古夕虹.语言学理论与英语听力教学.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5 (6).

李天浩.外语教学中“听说法”与“交际法”的比较与启示.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

刘晶阳,李 佳.传统语法和结构主义语法的比较研究.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5.

吴信强.英语交际功能意念手册.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4.

林冰虹.在培养英语交际能力的教学活动中扬功能意念法之长.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4).

猜你喜欢

交际法外语教学对比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Washback Studies Used in Practice Teaching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浅谈交际法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英语教学法交际法与其它教学法的配合应用及发展
初探交际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中日两国胶囊旅馆业的发展对比及前景展望
克里斯托弗·马洛与陶渊明田园诗的对比
英国电影中“愤青”与“暴青”对比研究
交际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