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教学管理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2017-08-22郑一真

求知导刊 2017年13期
关键词:工学结合教学管理高职院校

郑一真

摘 要: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社会不断更新与进步,并逐渐向新型工业化发展方向前进。现代社会对职业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且对职业人才的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都提出了较高要求。“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我国高职院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探索路径,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高职院校要想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必须加大力度实施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工学结合”;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一、“工学结合”简介

工学结合作为高职院校教育工作中所广泛采用的教学方式,其教学重点在于对职业人才的培养。这一人才培养模式致力对职业人才综合竞争力的提升,通过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践相结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为生产前线培养更多的职业人才。

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来看,主要表现如下:①将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具体实践,取得双重收获。②学校与企业建立共同的培养目标,并根据这一目标设计相应的培养方案。③学校与企业之间属于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④学校对学生的企业实践过程与成效密切关注。⑤在对学生学习成效的评价工作中,需要同时考核学习情况与实践表现,并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实施考核。

二、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教学管理问题

1.教学管理存在一定困难

“工学结合”需要学校与企业之间统筹安排、共同组织。因企业的加入,使得以往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发生巨大转变。另外,为了提升工学结合教学效果,专业课程教学需要根据企业生产情况进行调整,这导致工学顺序发生改变,管理起来存在较大难度。

2.双师队伍建设不足

在工学结合模式下,通常需要专业教师进入车间进行实际指导,这对双师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但是在具体实践中,高职院校教师大多缺乏实践经验,习惯于传统教学模式,对进入企业实际指导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

3.教学评价欠全面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使得高职学生被分散到不同的企业岗位,因此,无法运用统一的考核標准对其实践效果进行评价。就当前而言,许多高职院校选择在实习末期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检验,忽略了对学生实践过程的监督与指导,存在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导致“工学结合”的教育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

三、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教学管理改革策略

1.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在高职教学管理改革中,应进一步贯彻实训基地的建设工作,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发展以高职院校与企业结合为基础的校内实训基地,促进高职教育与社会各行各业的紧密结合。通过校企双方的有力合作,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建设价值,促进校企双方的深度融合。

2.建立一支高素质双师团队

工学结合模式的实施离不开双师队伍的支持。因此,必须强化教师专业训练与素质提升,建立一支高素质双师团队。高职院校应为教师走出学校、深入企业创造有利的条件,使教师能够通过具体实践与接触,对行业发展趋势、企业生产情况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获得深入了解,并为教学实践做指导。

3.改进学生考核机制

在对学生学习成效的考查与评价中,应避免片面性,在重视学习结果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实践过程,了解其通过实训获得哪些经验,且评价应立足于学生原有的学习水平,对于进步明显的学生予以鼓励,提升其学习积极性。在具体评价中,将学生作为评价主体,关注其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提升,在考查学习成效的同时,注重其能力发展。

高职教学工作应以就业为导向,以满足社会对职业人才的需求为目标,致力于对专业技能人才的大力培养。“工学结合”模式的实施,有利于复合型职业人才的大力培养,从而为社会的发展贡献更多优秀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吴 静.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教学管理探讨.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95-97.

张忠海,李春萌.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教学管理改革的实践与思考.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99-102.

猜你喜欢

工学结合教学管理高职院校
“双减”背景下农村初中教学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浅析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云教学管理平台在教学运行管理方面的运用
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基于工学结合的《仓储岗位实训》学习成效评价体系探究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