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高等教育:动力与方向
2017-08-22赵双兰
赵双兰
【摘 要】互联网+高等教育即高等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在国际力量推动、政府宏观引导、地方积极推进、高校主体引领的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在正确面对机遇与挑战的同时,各方要组织协调,激活动力,机制改革,创新活力,角色转变,发展实力,课程改革,精准发力,推动和保障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高等教育;动力;方向
“互联网+”行动计划是由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上提出的国家发展战略。作为承担着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的高等教育,与互联网的深度融通是我国高等教育提高质量、辐射社会、走向世界的新途径。
一、“互联网+高等教育”的动力
(一)国际推动:各国积极开展教育信息化的改革
许多国家组织了教育信息化的改革和行动。法国进行“数字化校园”教育战略规划,德国举办“数字化世界中的勞动”大会,澳大利亚加强数字教育投入,坦桑尼亚推出在线教育项目,英国政府提供在线服务,帮助家长开展网络安全教育,美国网络教育服务商2tor与美国南加州大学罗西尔教育学院合作了教育学硕士的在线项目等。如今,多个国家达成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共识。201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亚太地区教育信息化部长级论坛,交流和探索可持续的教育信息化模式。2015年,世界教育论坛在韩国召开,并达成《仁川宣言》,指出要提升和巩固信息科学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水平。首届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并形成了《青岛宣言》,标志着“互联网+教育”已经成为了全球教育领域的新议题。
(二)政策保障:我国政策推动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
我国出台了多项政策促进互联网与高等教育的融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加快我国的教育信息化进程。《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强调要以教育的信息化促进教育的现代化。2013年《教育部 财政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通知》提出,要推行“两级建设、五级应用”,的信息系统,并编制相应的建设方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要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远程教育。同时,教育管理部门举办教育管理信息化的相关会议,积极推动高等教育的信息化建设。
(三)地方推进:各地积极促进高等教育的信息化建设
2013年《新疆实施<教育信息化十年规划(2011-2020)>工作方案》中指出,要提升信息化背景下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创新及社会服务能力。2015年《江苏省“十三五”教育信息化发展专项规划(征求意见稿)》,指出要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的信息化建设。《山东省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行动计划(草稿)征求意见的通知》中指出,要建设高校智慧校园,通过高等教育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引领高等学校的改革与发展。《黑龙江省教育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互联网+教育”行动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提出了“互联网+高等教育”的具体构想。湖北、宁夏等地提出要加大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经费投入,重庆、河南等地组织培训提升教育工作人员的信息化操作技能。各个省份的规划、方案、行动促进了我国“互联网+高等教育”的地方特色化发展。
(四)高校引领:高校主体引领信息化发展
在国际慕课迅速发展的同时,清华大学创建了“学堂在线”的慕课平台,并联合国内外著名高校及edX平台联盟的高校开设了500多门课程[1]。我国地方大学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紧追其上。深圳大学联合国内76所高校建立“地方高校UOOC(优课程)联盟”,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2]。复旦大学成立大数据学院及数据研究院,培养大数据学科建设、研究应用和复合型人才[3]。同济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河南大学等学校在逐步推行“智慧校园”的开发和建设。这些学校积极进行规划和发展,促进了“互联网+高等教育”的深入推进。
二、“互联网+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方向
相关各方要注重课程改革,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一)组织协调,激活动力
政策是引领,资金是保障。政府应加大对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保障资金投入的专门化和规范化,并从制度上保障教育信息化的健康与安全发展。开展不同层次的交流会,如教育部举办的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研讨会,多个高校共商如何应对信息安全的威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比赛,以赛促改,这些做法可以调动师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
(二)机制改革,创新活力
在旧机制阻碍新技术时有发生的情况下,要改革机制,为“互联网+高等教育”扫除障碍。高校要在考虑现实情况与未来需求的基础上建设兼具校内共享和校外合作功能的公共数据服务平台;在信息化基础上,探索“学分银行”等学生在不同学校间学习的学分互认模式;承认学生在网络公开上所修的课程成绩,实现“实体课堂”与“网络课堂”的结合,“显性课程”与“隐形课程”的结合;高校在注重构建自身良好的校园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加强与教育培训机构的交流,学习企业的灵活性,加强与互联网相关企业的合作,进行相应的业务外包,探索高校与企业合作的新态势。
(三)角色转变,发展实力
①转变高校角色。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应该努力成为教育管理中“以学生为本”的“服务者”,学生发展中新型课程资源的“开发者”,促进家庭、学校和社会之间有效合作,创造良好学习环境的“主导者”。②转变教师角色。教师要准确把握新常态下的高等教育的全球化、信息化,高校学生的个性化与学习方式的多元化等特征。在做好传统教书育人工作的基础上,努力成为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者、终身学习的引导者。③转变学生角色。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身上有着明显的可塑性。高校学生要在享受大数据带来“碎片化学习”便利的同时,通过提高意识,自我管理等手段保障时间利用的有效性。
(四)课程改革,精准发力
教育改革的核心在于课程改革。①改革课程结构。高校课程模块设置中可将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作为通识类课程,提升见习、实习及实践课程所占的比重,开设从入学到毕业一系列的职业规划类课程,注重提升学生的信息化素养。②优化课程管理。加强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新课程、与高中阶段课程、以及与研究生教育课程之间的有效衔接,探索新型的课程模式。
“互联网+高等教育”的实现是一个系统工程,相关各方要及时把握其带来的机遇,同时要理性思考,积极应对。
参考文献:
[1]人民网.我国高校在线慕课平台已覆盖126个国家和地区[EB/OL]2015-10-12http://edu.people.com.cn/n/2015/1012/c367001-27688844.html
[2]李曜明.优课联盟给地方高校带来了什么[N]中国教育报,2015-08-04.
[3]卢晓璐,周凯复.复旦大学成立大数据学院[N]中国青年报,2015-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