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给材料作文

2017-08-22熊宗红

作文通讯·初中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人大附中全聚德北京城

题目

爱,是一种真挚的眷念,爱此地山,爱此地水,爱此地物,爱此地人……爱,还是一种无悔的付出,爱护它,美化它,为它约束自己,为它提升自己,为它增光添彩……请以“我爱北京(即居住地的地名)”为中心,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题解

文章限定的中心——“我爱北京”是个主谓短语,中心词是“爱”,主语是“我”,“爱”的对象是“北京”。即文章中要渗透、呈现作者对北京的热爱。再认真重读提示语,我们意识到,文章的选材很宽泛,既可以展现北京的可爱,比如写北京的山,写香山红叶的美丽;写北京的水,写昆明湖的四季;写北京的物产,写北京的各色小吃;写北京的人,写他们的大气从容……还可以写“我”对北京的维护与建设,写当志愿者向游客介绍北京,写为北京的绿化做贡献,写付出努力为北京争光……

写作是最好的自我教育,在写作中,我们梳理情思,重温“家”的美好与对“家”的热爱。

学生例文

我爱北京

人大附中初三 史君炜

弥漫的香气,亮红的色泽,酥嫩的鸭肉,唇齿留香……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北京人,对家乡的依恋不在于那高耸的大厦、壮观的立交桥,而是这座城市背后的文化底蕴。爱的嫩芽,便从美味的烤鸭开始,从“全聚德”的老字号开始,在心底萌发。

“儿子快看,这位厨师正给我们片鸭子呢,非常美味哟!”循着妈妈的声音望去,只见餐桌旁一只硕大的肥鸭,披着一层橘黄色的外衣静静地躺在盘子上,看着就让吃货们馋涎欲滴。我的胃口大开,恨不得马上就能大快朵颐!厨师的刀法娴熟迅速,就像传说中的庖丁解牛,几下子鸭子的外皮就被一片片地切下来,分成带肉和不带肉的两部分,盛到我们的盘子里。

我迫不及待地夹起一片,色如黄金,晶莹剔透,又像一块美玉。放在薄薄的荷叶饼上,蘸点儿甜面酱,放上几根葱丝,卷起来立刻放入嘴中。酱香伴着肉香,和着鸭皮的酥脆嫩滑,外加一点葱丝的清爽,令我彻底陶醉在前所未有的味觉享受中。各种香味的浓淡恰到好处,我甚至不忍心咽下去,生怕放走了这独特的美味,而鲜嫩的鸭肉几乎入口即化。吃完嘴边挂着油,却丝毫不腻,肉香皮脆,口中生香,令人难忘……

后来才了解到,全聚德都是精选出肉多皮薄的鸭子做原料,不给鸭子开膛,只在鸭子身上开个小洞,把内脏取出来,灌进开水,再把小洞系上,挂在火上用果木慢慢烘烤,烤完的鸭子才不会失水过多,又可以让鸭子的皮饱胀酥脆而不被烤软。

鸭肉的美味在传统的技艺下被发挥得淋漓尽致,满足顾客的口腹之欲,而全聚德也秉承着祖传手艺成为北京的百年老字号。全聚德的烤鸭,散发着老北京的韵味,浓浓的京味文化就被保存在这传统烤鸭中,埋藏在人们心底。我想,北京的魅力并不仅仅在于它雍容华贵的外表,也在于那喧嚣繁华中仍蕴藏着的京味儿文化和市井文化。通过烤鸭,我更深刻地了解了自己家乡,那份对北京绵长的热爱已生长在心中最柔软的角落。

教师点评

北京烤鸭是北京最具代表性的美食。小作者选取了在全聚德吃烤鸭的经历展开全文,细致描摹出烤鸭的特色与美味。美味的诱惑、大快朵颐的感觉,被小作者描摹得生动传神。传统制作工艺小作者也能娓娓道来,为文章平添一份亲切感与逻辑性。

(熊宗红)

车流中的北京

人大附中初三 蒋绮语

北京,三环,晚8点。

一辆辆汽车从眼前呼啸而过,车灯明亮,前车的车尾也反射着刺眼的光,在夜色里,仿佛它们才是路灯,照亮了整个北京城的夜空。因为堵车,车行缓慢,汽车尾灯忽明忽暗,偶尔汽车喇叭不耐烦地响起来……我静静地站在人行横道上,欣赏着北京的车流。

一辆辆不同品牌、不同类型的汽车相继驶过,这是北京车流最大的魅力。其中有市场上最新款的样式,宝蓝色车身在无数灯光下好像一颗崭新耀眼的钻石,散发出细微的光芒,轻快敏捷的车身一闪即逝;老旧些的奥拓,原本的白色车身已微微泛黄,显得灰暗一些,车尾却贴着“等我长大了就是奥迪”的个性车贴,仍呼哧呼哧地向前挪着身子;有时会驶过一辆亮黄色的小甲壳虫,车身上喷着杂乱的涂鸦,各种色彩叛逆地聚合在一起,车内隐约传来摇滚乐的节奏,它也一定习惯了北京,陶醉于北京的魅力了吧……

我联想到坐在车里的北京人。一辆辆汽车里,也许只是一个人匆匆赶路,也许是全家出行。他们可能是商务人士,每天出入豪华写字楼,西服领带,温文尔雅;也可能是平凡朴实的北京家庭,丈夫或许是中年的哥,每天在北京城的街巷里穿行——“去哪儿呢,您?”妻子操持家务,下有上学的孩子,上有年迈的父母,或许一辈子就这样忙忙碌碌,却也活得有滋有味;又或许,他们是受到北京多元文化影响的新一代年轻人,时尚又张扬,也许刚成立了自己的乐队,或者煞费苦心地经營着小网店……无论怎样,他们都默默地热爱着北京城的古老与大气。这里的人都踏实努力,成就了大北京的同时,也成就着自己小小的梦想。一切都在北京城里融合,一切又都在北京城里焕发新生……

北京马路上川流不息的汽车,如同北京城流淌的血液,每天推动着这座城市不停运行,也让我爱上了这座古老又年轻的城市。通过它们,看尽京城的万家灯火,触摸京城的磅礴脉动,感受和谐包容的精神。这份爱,一次次在心中激荡,转变成我的心跳,转变成北京的心跳。

教师点评

兼容并蓄的北京、蓬勃生机的北京、踏实奋进的北京、古老又年轻的北京……小作者借助北京的车流这一具象,集中而全面地呈现了北京特色,可谓匠心独具。

豪华车、家用车、个性车、出租车,以及车中的各类人,他们都聚集在北京,“这里的人都踏实努力,成就了大北京的同时,也成就着自己小小的梦想。一切都在北京城里融合,一切都在北京城里焕发新生……”这是北京的心跳,彰显北京人认真、努力、踏实、一路向前的精神。文章选材新颖,语言简约有功力。

(熊宗红)

我爱北京

人大附中初三 刘美辰

早春的北京,春寒料峭。

我们一家人来到北京西郊的山上参加志愿种树活动。报名领了小树苗,父亲说:“只有在这片土地上流下奉献的汗水,你才能真正热爱这片土地。”

种树第一步:挖坑。我抄起铁铲,找准位置,用脚使劲往下踩,铲柄上翻,虽动作不太熟练,但也能一下一下翻出土来。看来铲土也是学问啊,怎么省力,怎样效率高,这要用到物理知识!我铲的土越来越多,土坑越来越深,土壤的颜色也变得深暗了,树坑的轮廓大致出来了。身上热腾腾的,我索性脫下外套,干得更欢了。

气温逐渐升高,脸上的汗不停滑落,我的身子活动开了,似乎浑身有使不完的劲。空气中散发着泥土的气息,我第一次觉得自己与土地这么接近。想象着自己每年都种一棵树,我家每个人每年都种一棵树,所有北京人每人每年种一棵树……哇,北京的未来将是一碧万顷,遍地绿阴。

我越想越兴奋,暴晒下也不觉得那么热了。我又拿起铁铲奋力铲土,这已经不是在种树了,而是在用双手绘制北京美丽的明天。

树坑挖好了,我将小树苗小心翼翼地放入坑中,再将翻出来的土回填到坑里,最后拍土夯实。爸爸说,还应该适当浇点儿水,让土壤与树苗更好地黏合。于是,我提来一桶水,清水缓缓地流出来,我满心欢喜地凝视着,我似乎看见一个身穿绿色纱裙的小姑娘微笑着跳着舞,如梦似幻。一桶水浇完了,小树苗挺直身子站在那儿,微风吹过,它欢快地舒展着枝条。相信它终有一天能长成参天大树,为北京、为我的家园增添一道绿色。

树种好了,我对北京的认知更深刻了。我的汗水洒在这片土地上,它与我密不可分,就像父亲说的:“只有在这片土地上流下奉献的汗水,你才能真正热爱这片土地。”

北京,我热爱的家园,我愿为你种下一片美好的未来!

教师点评

因为爱,所以付出;因为付出,所以爱。小作者作为志愿者为北京种下一棵小树,也种下了一片祝福、种下了一份美好。种树辛苦,但“我”累且幸福着。写种树的过程不难,难得的是,小作者写出了种树过程中的快乐与憧憬。于是,辛勤的劳动充满审美享受,而字里行间中洋溢着真挚的情感。(熊宗红)

片段一

我最爱北京那一条条弯弯曲曲的小胡同。不知是否因为从小就住在那里的缘故,我对于胡同有着莫名的喜爱。蜿蜒的胡同给我一种幽深神秘的感觉,让我情不自禁迈开脚步,在胡同中穿梭。有些胡同明显年代久远,斑驳的门、低矮的檐、周围杂物凌乱,但我仍喜欢放学后手里拿着一串糖葫芦,漫步在胡同里。穿梭在胡同里,我想象着岁月流逝,想象着胡同里发生的遥远故事,历史书里描述那些风风雨雨的日子重现在眼前。然后,看着夕阳渐渐西沉,喧闹了一天的北京进入另一段悠闲时光,我觉得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此。

——人大附中初三 曹立知

片段二

夏天的北京虽骄阳似火,却也掺杂了清风的凉爽。我最爱在什刹海的栈道上散步,感受春风十里,柳絮飞舞。或与好友坐在一家靠“海”的咖啡店里,透过洁净的玻璃窗,凝望什刹海上的游船,凝望波光粼粼,慢悠悠地享受一个清闲的“夏”午。

北京的秋天昙花一现,短暂而美好。与家人在香山的漫山红叶里,感受钟灵毓秀,许下美好祝愿。闲暇时来到京郊,发现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玉米金灿灿的,麦子低着头不停地向大地致谢,农民们笑得合不拢嘴。对于莘莘学子,这是个开学季。或结识了新的同学,或与朋友相聚,都是令人欢喜的事。

——人大附中初三 欧于萌

猜你喜欢

人大附中全聚德北京城
我们班里的奇遇记
我做了一次“小陀螺”
北京城建:从标杆到引领,兴胜公司在跨越
“漂”来的北京城
股份卖不动的全聚德
老北京城里的故事
人大附中“三高足球俱乐部”校园足球中的佼佼者
从历史中走来的全聚德 150年的舌尖记忆
全聚德继往开来的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