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00年来大国国际化规律与趋势

2017-08-22邵洪波刘雯婕王诗桪

现代国企研究 2017年7期
关键词:国际化印度企业

邵洪波+刘雯婕+王诗桪

跨国经济文化交流古已有之。以中国为例,西汉时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并逐渐发展成古代亚欧大陆互通有无的商业大道。到明初期,郑和七次带领船队出海远航,前三次最远时达到印度西南海岸的卡利卡特,第四次远航至波斯湾的霍尔木兹海峡,随后船队最远到达阿拉伯半岛和东非,极大促进了我国海外贸易的发展和与相关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然而公元一千五百年以前各国乃至各大文明间的交流是零星的、间断的,未达到“持续互动、日益互依”的合作深度。直到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随后航海家们又开辟了欧洲经印度洋到亚洲的贸易航路,各主要大洲之间的海上联系逐渐建立起来,世界各大文明編织成一个整体。在这一背景下,各国很快意识到海外市场的重要性,国际化成为各国发展的最终目标。从国际化的角度,存在从国家国际化到企业国际化到企业家国际化的发展态势,本文兼顾国家国际化和企业国际化两方面。

大国国际化

国际化强调一种过程,即组织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协作,不断涉足国际经营,走向世界的过程。广义上,可将国际化理解为一个双向过程,即外向国际化与内向国际化两个方面。企业在进入国际市场的过程中将其拥有的资源如资金、技术、产品、专利或管理经验等,通过各种方式渗透到目标国家。

在不同时代、不同环境背景下,各大国及其企业实现国际化的路径各有不同。在早期,西班牙和葡萄牙的企业凭借本国率先发现美洲大陆和开辟亚欧航线的优势,通过暴力掠夺的方式积累起大量资本。随后英国接过海上霸主的地位,建立起庞大的殖民帝国。英国企业的商业扩张与本国海洋军事霸权的扩张紧密结合,将市场延伸到世界各地。美国本是欧洲的殖民地,在获得独立后根据自身条件积极进行体制再造,努力发展科技,牢牢把握住一战二战带来的机遇,成为当时世界制造业的中心。而随着中国经济崛起,乃至印度奋起直追,引领世界国际化发展有易帜的态势。

另一方面,从现实角度,随着科技进步,贸易壁垒的减弱和世界经济的不断整合和全球化,如今公司面临的是一个全新的市场环境,尤其是互联网的诞生,使得公司能够以一种更快速、有效的方式实现国际化。有学者提出“生来全球化”(Born Global)这一全新概念,用以解释雅虎、亚马逊和EBay等公司从建立时起,就通过在跨国市场上搜寻资源和销售产品而获得竞争优势的迅速国际化的新趋势。

一场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将中国推向世界经济舞台的中心,各国惊呼“中国世纪”的到来。中国的“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是古代国际化的现实映射,而新时代中国国际化的发展需要大国国际化的经验借鉴。

本文选取了英国和美国、德国和日本、中国和印度,从历史和现实角度,对其中的重点方面进行两两比较。六个国家涵盖了从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现代超级经济大国、二战后经济迅速复苏的经济强国到极具发展潜力的新经济体,它们各自的国际化历程既有共性又有特性,从而寻找五百多年来大国国际化进程的大致规律和趋势,希望对中国企业尤其是国企围绕“一带一路”为核心的国际化战略能有所借鉴。

大国国际化比较

1、英国vs美国

英国是最早开始进行国际化的国家之一,英国企业国际化的进程与其国家帝国主义扩张有密不可分的关系。16世纪被英国皇室赐予海外殖民地贸易中享有独占权利的特权贸易公司的出现,就意味着企业跨国化经营的开始。与此同时,英国依赖工业革命建立起强大的工业体系,在工业制品的生产中具有绝对优势,并通过向世界各国出口大量的工业产品获得巨额的利益。为了进一步控制原材料供给和外国市场,英国企业由原来单纯的产品贸易转向大规模的生产性投资,包括开采矿藏、开发土地、修建铁路、建造港口、开展加工和装配业务。

截至一战前,英国仍稳居霸主地位,英国建立的殖民体系和以英镑为国际货币的世界经济体系给美国企业的扩张造成了一定的阻力。一战、二战期间,英国的经济实力有所减弱,跨国公司发展进入低谷期,对外投资额基本上徘徊不前,甚至出现负增长情况。二战后英国政府极力鼓励和支持生产集中化,但高度集中的工业体系并未显著提高英国的投资水平和生产效率,反而由于经济的过度垄断,使本就老化的英国经济进一步丧失活力。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撒切尔夫人登上英国首相的位子,开始改弦更张,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进英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和海外扩张。直到今日,英国的中小企业在国际舞台上一直有突出表现。

相较于英国,美国可谓后起之秀。1865年,结束了内战的美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工业化发展期,但到了19世纪末,美国经济的迅猛增长出现疲态。过剩的产能和逐渐降低的利润,使美国企业将注意力转向海外市场。美国很好地把握住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机遇,通过在生产中大量运用新的科学技术,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美国利用一战二战之机加速资本和生产的集中,积累起雄厚的实力,加之二战后建立起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国际货币的特殊地位,为美国企业的国际化扩张创造了有利条件。20世纪60、70年代,美国跨国公司的海外分布经历了产业升级,由初级产品生产向制造业和服务业过渡。同时美企通过大规模的战略性改组,提高企业竞争力,加速全球扩张,迈向国际一体化生产。如今美国跨国公司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微电子技术、信息服务、金融等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通过联合研发和业务外包,在保持自身的技术优势的同时不断推动产业升级。

受历史原因的影响,英国表现突出的大型跨国公司主要集中在金融领域,以银行为主,且英国跨国银行的发展极富有自身的特点。英国多家跨国银行自成立之初就开始进行国际化,且选择亚洲作为突破口开展业务,至今已积累了丰富的海外业务发展经验。以汇丰银行集团为例,第一家汇丰银行成立于1865年3月,总部设在香港,同年又在上海开设一家分行,因此英文名称为“香港上海银行”。并购是英国的跨国银行进入海外市场的主要途径。汇丰银行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通过并购当地银行的方式在全球扩张业务,不断谋求在产品和地理范围上的多元化经营。汇丰通过收购英国、德国、美国、法国的银行,扩大了汇丰在欧洲的经营基础,收购韩国、巴西、阿根廷、墨西哥的银行,扩展了在新兴市场国家的市场。美国的跨国企业则在制造业有突出表现,并凭借着科技创新和先进的组织管理能力始终保持领先地位。美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遵循了与国内企业发展类似的成长模式。首先是建立广泛的国外销售组织;其次因为跨国市场交易成本的增大和信息的不完全性,促使企业在海外设立生产组织,以合理利用内部交易的优势;最后原材料的采购也在当地按较低的价格方便地获得。企业在海外拥有了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和销售的一体化结构,一个完全的国际化经营形态也就形成了。

在国际化的道路上,英美两国都十分注重建立本国货币的国际货币地位。在19世纪,由于当时英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强大的国家,基于对英国经济的信任以及对英镑兑换黄金的信任,各国都愿意持有英镑并用英镑进行国际结算。同时,英国通过不断完善金融体系和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加快英镑国际化的进程。这样,英国的主权货币英镑便成为了国际货币。二战后,在美国的主导下建立起布雷顿森林体系,使得美元成为黄金的“等价物”,这种独特地位使美元成为国际货币体系新的领导者。此后,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等手段大力推行美元国际化,美元实现了全球性的扩张。货币国际化与本国企业的海外扩张有着密切的关系。国内跨国公司的发展对本国货币的国际化提出要求,而本国货币的国际化又为本国企业的海外扩张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同时本国货币的国际地位也会受本国企业国际化表现的影响。

2、德国vs日本

德国是全球领先的制造业强国,其国际化也是从制造业开始的。1863年拜耳公司在科隆地方建立公司,两年后,于1865年购买了美国纽约州爱尔班尼的苯胺工厂的股份,后来将其吞并为自己的分厂,成为第一家现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德国机器制造商努力抓住有利契机,开拓了化学和制药等高新制造业,并在这些领域获得了国际性独家垄断地位,主要通过产品出口占据海外市场,“德国制造”模式逐步走向国际经济舞台。但是德国在世界市场上的领先地位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完全丧失。二战结束后,在美国帮助下,德国经济得到了迅速恢复,但是德国企业的国际化水平却增长缓慢。在这一时期,与美国、英国企業相比,德国优秀企业是以国内投资为主,出口为辅,海外投资尤为次之。这一情况一直持续到70年代初,随着国际竞争结构的迅速转变而有所改变,但产品出口仍是德国企业进行国际化的主要方式。进入21世纪,海外市场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影响深远,德国政府为支持本国企业国际化经营,制定了不少财政性支持措施,并在推动德国可再生能源技术产品出口和开拓海外市场等方面表现得较为突出。

日本企业的国际化起步较晚,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且深受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二战结束后,很快冷战开启,美国成为西欧国家盟主,由于美国需要日本和西欧共同对抗中苏,日本借此得到美国的保护和对其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支持,并利用冷战时期西方阵营的团结诉求,更加便捷地融入到国际主流社会。朝鲜战争的爆发是日本复兴的一个重要契机。在战争期间,不仅美国在日本大量采购军火和给养,西方各国也纷纷扩军备战,进而掀起了一股采购热潮,为日本商品进入世界市场敞开了大门,日本诸多企业在朝鲜战争中获得大量军用订单而开始重新繁荣。进入70年代,由于日元迅速升值和日本政府取消了对海外投资额限制,日本对外直接投资额迅猛上升。到80年代,日本进入了全球化战略初级阶段,国际化经营战略全面展开,改变产品主要在日本生产、再出口的战略,以建立全球化生产基地为目标,在企业内部进行国际化分工。之后,日本企业的国际化进入平稳发展时期。

德国和日本都在二战后百废待兴的情况下,迅速实现崛起,创造了经济“神话”,它们的成功有相同的原因,如二战后美国的大力支持及援助、成功的经济政策改革和对科技、教育的重视。同时,德日都是后起工业国,走了一条自上而下的工业化道路。两国都以制造业制成品出口见长,其生产体系也有不少相似之处:两国经济中都存在一些大工业联合体,它们之间相互参股,背后有大银行的支持。

乍一看,两国的发展十分相似,但深入分析后会发现两国差异巨大,且国际化的进程和模式的选择也有各自鲜明的特点。

上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兴起,发达工业国的制造业面临低工资国家的竞争压力,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开始将制造业转移到低工资国家,将经济增长的重心放到金融等服务行业,造成产业“空心化”。而德国政府、工业界和产业工会却在坚持发展制造业方面高度一致,并通过技术创新使德国制造业的产品进一步呈现出专、精、特、高等特征。这在当时看上去有些保守的决策,今天看来十分具有前瞻性。如今德国制造成为专业品质、上乘质量的代名词。德国的中小企业也为德国制造业的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德国经济所依托的大部分发明和革新创造,都出自于中小企业。

由于历史原因,综合商事在日本占有重要的经济地位。战时日本的经济组织中财阀占统治地位,这些财阀经济规模庞大又往往涉及国家支柱产业,比如著名的四大财阀:三菱、三井、住友、安田,他们控制了相当大比例的国民经济,生产了绝大多数的军工产品,并通过强大的经济势力渗透到政治生活当中去,影响到领导阶层对政策的制定。另外,日本财阀有特殊性,它与封建主义思想相联系,封建家长制度的根深蒂固,使其具有盲目的排外性,外部企业很难进入该市场,竞争机制在这里就失去了意义,垄断是财阀的固有表现形式,活跃的市场经济不可能形成。美国在战后推行解散财阀的改革,但1948年以后,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美国的政策发生转变,后阶段的排除集中和禁止垄断在执行方面草草收场,使得日本许多财阀得以保留,发展为后来的综合商事。因此,日本的综合商事具有浓厚的家族制色彩。而德国制造业中的大型跨国公司的民族色彩更为浓厚。

德国是一个有丰富文化底蕴的民族。历史上,德国产生了一些非常有影响的哲学家如康德、尼采、黑格尔、叔本华、莱布尼兹、费尔巴哈、马克思、弗洛伊德等。这些思想文化成果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原动力。

而日本人的文化心理是重现实、重实用、重实践。日本人的学习能力极强,在近现代,日本人成功地吸收和消化了欧洲近现代科学技术。同时,日本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采取的本土化战略,即根据海外市场的实际需求和特点,对产品及公司的组织管理进行改造,就生动地体现了“实”的特点。但由于日本缺少自己的原生文化,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几乎在文化和制度上全部模仿西方,虽然根植于自身历史传统的民族性格并无本质变化,但是始终并未在坚持民族特色与兼收并蓄中寻求有效平衡。因此日本的创新缺乏原动力的支撑,难以做到像德国制造业那样持续保持技术领先。

3、中国vs印度

虽然中国早在汉代就开通丝绸之路,开启跨国经济活动,但到明清时期,由于国家奉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对外经济活动几乎停滞,直到清朝末期西方列强用武力强行打开中国的大门才有新变化。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逐步建立起统一管理的以国营外贸企业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对外贸易体系,进出口贸易基本上由外贸部及其所属专业进出口公司统一经营,且仅限于物资平衡和调剂进出口余缺以服务国内生产的功能。直到1978年国家实行改革开放,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才逐步发展起来。走在海外直接投资、积极发展国际化经营前面的以国有大型企业为主,如中国银行集团、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中国五金矿产进出口总公司等。20世纪90年代末,基于对全球资源和技术的需求,中国政府全面开启“走出去”战略,鼓励中国企业前往海外投资,不少民营企业也加入国际化的浪潮。

与中国相比较而言,印度企业国际化的历史要更加久远,在20世纪50 年代末,一些印度企业就走出国门,在世界各地投资建厂,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印度对外投资的主体是那些大型家族企业,主要集中在轻工机械、纺织、制药和泛药物等领域。经过90 年代初期的经济改革,印度经济逐步走向自由化、市场化、全球化,从而使印度企业在海外开办的合资企业获得了重大发展。印度企业在海外开办的合资企业不仅数量有所增加,而且技术水平也有提高,涉及领域既包括纺织等传统领域,也有软件等高新技术领域。

1993年之前,印度的人均GDP还在中国之上,而1993年以后,中国将其远远抛在后面。就外贸、外资发展比较而言,无论规模还是发展速度,我国占有绝对优势,我国经济全球化程度比印度高得多。据《经济学家》推出的全球化指标,1993 —1997年期间年均变化率印度仅为2%,我国为7%,中国对外开放度远胜于印度,这也是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快于印度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虽然中国在进出口贸易、FDI等方面都超过印度,但印度企业却表现出更进取的全球战略。

制度的不同使印度企业建立了与中国企业不同的国际竞争优势。印度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进行了大规模的私有化,以私营(家族)企业为主,印度政府对资本市场干预较小,对缺乏有形资产的行业(如软件、生物技术、传媒)管制较少,这为创业者提供了发展空间。生物技术领域的百康生物制药公司(Biocon),软件企业Infosys等均是白手起家,没有任何政府背景,并获得了资本市场的重要支持。印度的资本市场虽然并不成熟,但充满竞争。

虽然印度对外商直接投资不如中国开放、金融系统也没有中国稳定,但却有着比中国更市场化的法律体系、产权保护体系,以及更为自由的经济路线,更有利于为民营企业形成良好的经济环境,促进自由创业,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实现经济增长。

但是长期以来,中国庞大的国内市场和总体竞争水平偏低,导致我国企业长期在低水平上重复满足市场需求,从而失去了创新的积极性,并且竞争能力较差。在国际化战略上,印度这种开放的制度结构更有利于企业在外向型投资与跨国购并中取得成功。私营企业不是政府部门的延伸,在开展业务时很少遭遇当事国的政治干预,这种态势给印度企业的海外并购带来争议较少的发展机会。相较之下,中国参与海外并购的企业多为国有企业,民企参与海外并购的还较少,从单笔并购规模上,中国企业的实力相对更为强劲,并购规模远远超过印度,但由于中国国企的政治性色彩较浓,使得被并购资产所属国在审查时存在一定的顾虑,会过多地受到其政治关注,这也是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成功率不高的重要原因。

印度企业的海外并购,具有更为清晰的战略性目的,是为了快速补齐价值链不足的环节而谋定而动。印度企业国际化始终坚持以“发挥优势,弥补劣势,整合全球资源”为导向。其坚持印度实用主义哲学思想,在进行海外扩张时把目标可产生的实际利益作为是否并购的基本标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印度企业以全球眼光制定发展战略,偏向收购那些能对自身资源稀缺进行互补的企业,以及在海外拥有完善销售网和成熟品牌的国际企业。

而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目的往往是为了资源,由于能源产业近几年来的不景气,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目的在逐步转变,但相比印度企业而言,仍缺乏全球价值链协调布局的格局。同时,我国企业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的情况依然普遍存在。有的企业境外投资只是为了享受国家优惠政策、转移国有资产,有些企业海外并购缺乏前期调研,在收购后不善经营,有的企业只是为了通过海外收购而迅速打造国际品牌形象。

印度企业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公司的治理绩效显著。其显著的公司治理绩效,主要源于印度企业本身所根植的市场环境和经济体系就是当今主导世界的盎格鲁—萨克逊模式。只要这种主导潮流持续,印度企业就拥有一种天然优势,它们在制定并遵守公司治理准则、董事会职责、非执行独立董事的作用、职业经理人市场与培训、审计监控、透明机制等方面,就具备与国际资本市场以及欧美国家企业自由、直接交流的平台与机制并从中受益,从而创造出良好的业绩。而中国的企业在公司治理方面一直处于劣势,且国际化人才严重不足。

对国企国际化发展的启示

纵观世界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出各国经济舞台上的主角总是在不断更替。结合上文,总结两条相关规律如下,以期对国企国际化发展有所借鉴。

1、顺势而为与逆势而动

在各个时期,都有国家因为抓住机会,顺应时代潮流而兴起,也有国家因没有及时改变而衰落。大英帝国的兴衰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英国崛起很大程度上是它制度创新的结果,推翻专制王权建立君主立宪制,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扫除了障碍。蒸汽机的发明,将英国的工业革命推向了高潮,促使工厂制度大规模地覆盖了原来的手工工场,也正是在这种先进生产力的带领之下,英国成为了“世界工厂”。英国作为工业先行者在十八世纪成功地成为世界霸主。然而英国并没有将这种优势一直保持下去。由于沉浸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甜头之中,企业家们没有了创业之初的冲劲,英国人认为他们的企业仍然有着广阔的帝国市场,仍然能够从旧的投资中获得充足利润,整个国家显得雍容懒散,缺乏创造力。企业家们考虑到成本的因素,没有广泛地用电力取代相对落后的蒸汽动力,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英国逐渐被美、德赶超。直到今日,虽然英国仍然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但再难重新回到世界領军国家的位置。当很多人认为美国气数已尽时,美国通过计算机乃至互联网经济,造出了一个新的势头,引领世界经济新一轮发展直至现在。而印度则把握住了80年代发达国家将本国的软件生产和信息服务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的趋势,大力发展本国软件企业,并借着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计算机软件工程师严重匮乏的机会,输出了大量受过良好英语教育的年轻软件人才,如今印度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软件外包出口国,每年可获取上百亿美元的高额利润。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综合部类齐全的制造业大国,同时在消费互联网领域亦有一定优势,中国需要结合自身的产业特点,结合“互联网+”国家战略,将“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做深做实。

2、追寻模式与创新模式

早期企业在国际化模式选择上,是具有一些固定模式可以追寻的。如乌普萨拉模型所描述,大部分企业先选择与本国地理位置邻近,国情相似的国家进行海外市场的扩展,等到积累了一定经验,才逐渐延伸到地理位置较远、国情差异大的国家。又比如,大多数企业进入海外市场的手段一般先以贸易出口为主,该方式灵活性大,承担的风险较小,然后逐渐向设立代表处,建立合资或独资子公司发展。再例如,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引领下,我国在鼓励本国企业走向国际化的同时,也注重推动人民币实现国际化。

但如今发展迅速,世界环境日新月异,借助网络技术的进步,一些企业从建立之初面向的就是国际市场,因此再严格遵循过去的国际化商业模式是不合时宜的。当今社会已是互联网时代,它改变了传统经济的形态,并形成自己的市场。通过互联网,跨国公司交易的时间和地点不受限制,并可以通过它的组织结构,接触到更大的市场空间,把原来不可能的市场转变为新市场,为跨国公司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机会,并且互联网的组织结构可以使得跨国公司内部资源能有效整合,连接了企业内部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使交易成本下降。

在信息技术革命的加速推动下,面对迅速形成的全球市场,跨国公司前所未有地进行经营理念与经营战略的调整或转变,它们从过去以母国为中心的跨国经营转向多中心网络型的全球经营。一方面,跨国公司的决策者越来越以“地球村”作为公司的长远战略市场,谋求在全球范围内最大限度地优化配置、吸纳整合各种有形、无形的优质资源,金字塔式的、公司总部拥有绝对决策控制权的中心辐射等级制管理模式在转变为在全球若干重点国家或地区拥有地区总部的、多中心多节点式的全球网络管理模式,这种全球网络模式有利于跨国公司针对动态、复杂、多变的全球经营环境迅速地做出相应的反应,以有效地利用全球资源。中国企业完全可以借鉴“天生国际化”的发展思路,利用后发优势,学习印度国际化的一些特点,突破制度性障碍,在全球价值链乃至价值网络方面,形成全球格局。

本文论述500年来各大国国际化的特点和趋势,不是为了提供一个可以机械化模仿的范本,而是从每个国家各有特点的国际化进程中看到其本质的共同点——创新。美国之所以能一直保持其世界超级大国的地位,主要在于其惊人的创新能力和完善的创新体系。归根到底,创新才是使所有国家提升竞争力,脱颖而出的最重要因素。但是对创新要有准确和全面的理解,不能将创新仅仅狭义地理解为技术创新,还应当注重管理、服务和市场的创新。需将创新的目标紧紧围绕如何提高核心竞争力和扩大市场占有率,而不是漫无目的地创新。同时企业没必要在所有的领域都进行自主创新,一定要遵循企业所在行业领域的特点,应该尊重企业的生命发展周期和经济发展的规律,在不同的發展阶段有不同的创新手段和创新目标。

我们不能创造规律,我们可以利用规律。最大的进步和创新,来源于一条简单规律:前一个优点不丢失和后一个优点又加入。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引领下,中国国企需要借鉴各大国国际化发展规律,结合自身国情,走出一条新路。

猜你喜欢

国际化印度企业
强本拓新的研究成果反哺本科教学与国际化人才培养
如果可以去印度
2018上海企业100强
活动预告
谈民办高校教育国际化发展之路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最高警察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印度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