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油企业:从信息化到互联网+

2017-08-22李明思

现代国企研究 2017年7期
关键词:计算资源海量高性能

李明思

互联网+石油是个新鲜事物,但石油企业的信息化却并不陌生。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国就在新疆克拉玛依等多个油田引入大型计算设备进行数据分析处理,部署性能不断跃升、成本持续下降的高性能计算系统。

资料显示,随着石油大数据的出现,中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的主要困扰是硬件水平高,应用效率低下,运营成本快速増长,为此公司也在积极寻求高性能计算平台,尝试将数据“云”化。随后是2010年开始,西南油气田开始尝试将一些应用迁移到虚拟化平台之上,通过服务器虚拟化和存储的整合,来提高计算资源的利用率,降低运维成本,提升整体管理效率。然后,2013年,云计算落地中国石化勘探开发研究院,该院根据海内外勘探开发业务对规模化、精细化、协同化的发展需求,按照“集中集成、创新提升、共享服务、协同智能”的信息化工作方针,大力开展高性能计算资源虚拟化、规模可变、动态分配和并行计算等技术攻关,建成了勘探开发云,在实际应用中大幅缩短了地震资料处理、并行反演和超大规模油藏数值模拟等生产项目周期。2015年4月,中石化试图利用国内最先进的云服务提供商,通过云计算,为中石化集团在石油大数据方面提供技术支持,朝着石油工业化升级的方向发展,从而建立一套石油生态圈新的商业模式。

那么,从信息化到大数据,传统石油行业有哪些变化?换句话说,互联网+石油会带来什么?

首先是数据收集与存储,大量基础设施需要完善,石油大数据的体量非常巨大,而且数据类型繁多,价值密度低,数据处理能力非常慢,遂就使得现有的软硬件资源都无能为力。数据库无法满足当前需求,海量异源异构石油数据,拥有不同的数据格式和形式,将海量的数据低成本、低能耗、高可靠性地进行存储是大数据面临的严峻挑战。

第二项内容是数据分析和可视化,石油企业传统的信息化系统并不能为石油数据提供一个方便快捷的数据分析平台,海量数据的分析需要合适的算法和高性能计算能力才能为石油大数据分析带来有意义的结果。而大数据只有通过动态交互,才能发挥它的价值。

第三项是数据应用与共享,众所周知,单纯的数据存储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如何快速高效地应用数据才是大数据云平台的核心任务。传统的数据应用系统是基于各种专业数据库开发,没有一个统一的云数据库进行连接,致使数据应用系统间的共享和沟通程度很低,并不能向油田企业的上层决策提供全方位的策略服务。

因此,从信息化到大数据,并非簡单的演变,交互、共享等概念才是根本,故大数据融合就是要解决信息化两张皮的弊端。

猜你喜欢

计算资源海量高性能
高性能混凝土不同配合比下的性能研究
浅谈信息产业新技术
高性能混凝土开裂成因及控制要点
一种作业调度和计算资源动态分配方法
基于云桌面的分布式堡垒研究
一个图形所蕴含的“海量”巧题
高校信息资源虚拟化技术的应用与实践
从教材中突围,走课内海量阅读之路
中国E级高性能计算机原型系统正式进入研制阶段
Hadoop构建的银行海量数据存储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