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今中医药治疗哮喘用药分布规律研究

2017-08-22夏瑜桢王健英金素安何世民车立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7年5期
关键词:古方辛味甘味

夏瑜桢,王健英,张 磊,金素安,何世民,车立娟,袁 颖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 201203)

【方药研究】

古今中医药治疗哮喘用药分布规律研究

夏瑜桢,王健英,张 磊,金素安,何世民,车立娟,袁 颖△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 201203)

目的:对古今中医药治疗哮喘用药进行研究分析,探讨古今中医治疗哮喘用药分布规律特点及异同,为哮喘用药应用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理论依据。方法:古代以《中医方剂大辞典》为检索数据库,现代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期刊数据库。整理所得哮喘治疗方并建立数据库,分析古今治疗哮喘方的用药特点。结果:单味药的统计结果表明古今用药排名前10的药物中相同的是甘草、杏仁、麻黄、五味子、半夏,归肺经、脾经、肝经的药物较多,温性、辛味、苦味、甘味药物较多,止咳平喘药、补虚药、解表药在古今医家治疗哮喘的方剂中占主导地位。结论:古今哮喘治疗的核心用药是一致的,体现了中医治则治法的精髓。现代用药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这与多种因素有关。

哮喘;用药规律;中医药文献研究;数据挖掘

哮喘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喘咳疾患,属于中医学哮病、喘证范畴,发时喉中有水鸡(哮鸣)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中医药治疗哮喘所用药物非常广泛,随着时代的发展,理论和方药也会有所变化。本文以古代文献和现代临床报道为研究对象,总结分析高频用药分布特点,探寻古今治疗哮喘用药规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古方选自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年版《中医方剂大辞典》[1]中用于治疗哮喘的方剂。现代方药今方选自2004~2014年间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临床报道或医案中用于治疗哮喘的方剂。经过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后,共收录古方526首,今方309首。古今方中共含295种中药,其中古方所含中药240种,出现药物总频次3710味次;今方所含中药201种,出现药物总频次3268味次。

1.2 研究方法

1.2.1 中药名称规范化 根据《中药学》(2002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教材)和《中药大辞典》进行中药名称规范化处理,如“桑皮”“双皮”“桑根白皮”统一为“桑白皮”,“麦门冬”“寸冬”统一为“麦冬”,“子芩”记为“黄芩”等。

1.2.2 纳入标准 古方选择以治疗“哮”“呷嗽”“上气”“哮吼”“齁鼻合”“齁喘”等证候或表现为支气管哮喘症状的方剂为标准;今方以近10年报道治疗哮喘方剂,具备明确的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完整的药物组成及剂量、临床病例达25例以上为标准。排除标准:非内服方剂、药物组成不完整、药物剂量不明确、剂型不明确、主治证不明确、主治证过于庞杂或针对性不强的方剂,且在今方中凡多种治疗方法配合治疗的病例也不予以收纳。

1.2.3 统计学方法 运用Excel建立方药信息数据库,表中第一列为编号,第二列为所有方名、年代、文献出处、主治、用法用量、组成等依次类推。第一行为所有药名,若方中有该药,就在药名下输入1,没有则输入0。

统计古方及今方中出现的药物频数, 比较中药使用率。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古今方中出现频次≥10次的中药,参考2002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中药学》教材[2],确定其药物归经、四气、五味、药效分类并进行频数、频率分析。

2 结果

2.1 古今治疗哮喘中药使用率比较

表1显示,古代治疗哮喘中药出现频数最高者达229次,最低者仅1次;现代治疗哮喘中药频次最高者达205次,最小者1次。其中古今中药使用频数分别居前20位者列表如下。

表1 古今治疗哮喘中药使用排列前20位药物比较

表1显示,古今用药排名前10位中,有5味药是相同的,分别是甘草、苦杏仁、半夏、麻黄、五味子。这些药物的主要功效为解表、止咳、平喘、化痰、补虚、收敛,符合元·朱丹溪提出的哮喘“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的治疗原则,是古今医家治疗哮喘时共同选择的核心药物。人参、肉桂在古代治疗哮喘用药中排名前10位,但在今方中并不常用。在现今治疗哮喘方药中常用的地龙、蝉蜕,在古方中使用频率却不高。

2.2 古今治疗哮喘中药分布规律

2.2.1 古今治疗哮喘中药归经分布 表2显示,古今治疗哮喘中药均以入肺经的药物最多分别为22.16%和27.97%,其次是归脾经的药物分别占15.98%和17.48%。若将脾经与胃经药物合并,则脾胃经药物高达29.90%、29.37%。

表2 古今治疗哮喘中药归经分布的频数频率比较

2.2.2 古今治疗哮喘中药四气与五味分布结果 表3、4显示,古代治疗哮喘用药温热性药物总计频率55.26%,寒凉性药物总计频率34.21%。现代治疗哮喘用药温药热性药物总计频率49.23%,寒凉性药物总计频率33.85%。可见,古今用药温热性药物的应用比寒凉性药物多。

表3 古今治疗哮喘中药四气分布频数频率比较

表4 古今治疗哮喘方药物五味出现频数频率比较

表4显示,古今治疗哮喘用药中辛味、苦味、甘味三类药物累计频率分别达到95.12%和90.91%,辛味药物的使用频率最高为37.40%和34.34%,苦味药物紧随其后为34.96%和29.29%,再次是甘味药物为22.76%和27.27%,说明从五味来看,在临床治疗哮喘中主要应用的药物依次为辛味药物、苦味药物和甘味药物。

2.2.3 古今治疗哮喘中药按功效归类分布

表5显示,古今用药前三类药物都是相同的,分别是化痰止咳平喘药、补虚药和解表药。三类药物的累计频率达到60.62%和70.66%,化痰止咳平喘药的使用频率最高为29.64%和33.65%,补虚药紧随其后为17.67%和19.88%,再次是解表药为13.31%和17.13%。现代应用平肝息风、活血化瘀药的频率明显增高。

3 讨论

《黄帝内经》最先对哮病有所认识:“阴争于内,阳扰于外,魄汗未藏,四逆而起,起则熏肺,使人喘鸣。”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描述了哮病发作时的特征“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时至金元,朱丹溪首创哮喘病名,并以哮喘作为独立的病名成篇。

从研究结果看,古今治疗哮喘的核心用药、药性分布、中药功效归类基本一致,这与中医理论对哮喘病因病机的理解及辨证论治的原则密切相关。从归经分布看,哮喘病位在肺,故选取归肺经的药物是治疗哮喘的基本用药原则。而归脾(胃)经的药物在祛湿化痰、扶正培本方面都可应用。从四气分布看,古方与今方治疗哮喘均为应用温热性药物较多,《金匮要略》中即提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治则。痰饮为阴邪,故应用温药使人体阳气振奋、三焦通利、痰饮消散,以达治病之效。从五味分布看,古今治疗哮喘方药中排名前三的均是辛味、苦味和甘味药物。辛味药具有发散表邪、行散气滞、化痰散结之功,苦味药可清泄肺热、降逆止咳平喘又可燥湿化痰,甘味药可补肺、脾、肾之不足,与辛味、苦味药配伍还可缓和其药性。从药效分类来看,古今用药前三类的都是化痰止咳平喘药、补虚药和解表药。由此可见,古今治疗哮喘多以宣肺祛痰、扶正攻邪、利气降逆为主要方法。

从现代用药中可见,平肝息风药与活血化瘀药使用频率较高。“风盛痰阻,气道挛急”是急性发作的主要病机,不仅外风侵袭可致哮病,内生肝风、夹痰犯肺、风摇金鸣,哮病亦作[3]。在治疗该类病症时可配合从肝经论治。现代研究发现,平肝息风药物多有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之效,如虫类药中的地龙[4]、蝉蜕[5]与僵蚕[6]均被证实对哮喘有较好的干预作用。

瘀血生则阻滞气机,气机不利则行水阻滞,水凝成痰则痰瘀搏结于气管形成哮喘。《血证论》卷六喘息中有如下论述:“若内有瘀血,气道阻塞,不得升降而喘。”现代亦有人报道[7],人体血小板活化因子、血栓素可导致气道上皮损伤破坏、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和增厚、血管通透性增加、炎性分泌物增多等。故治疗哮喘药物中活血化瘀药常与化痰止咳平喘药同用,达到活血通络、泻肺除壅、调畅气机、止咳平喘之效。

由上述研究结果可知,中医理论一脉相传,古今治疗哮喘的核心用药基本相同,体现了中医治疗哮喘用药较为稳定而有效。随着时代的变迁,也会出现一些变化,体现了中医的发展性。诚然,由于哮喘的病因病机变化与治疗方药相当复杂,古今相关记载、报道文献浩大繁多,难以一次性予以全面展开,故需要在以后的研究工作中进一步加以完善和提高。

[1] 彭怀仁.中医方剂大辞典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7:7.

[2] 黄兆胜.中药学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8.

[3] 王步青,薛勤梅.从肝论治顽固性咳嗽[J].光明中医,2003,18(6):20-21.

[4] 王莉,刘毅,王芬,等.地龙对哮喘模型小鼠肺组织α-SMA及纤维蛋白的抑制作用[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9,25(10):1964-1968.

[5] 徐树楠,张美玉,王永梅,等.蝉蜕镇咳、祛痰、平喘作用的药理研究[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7,23(12):1678-1679.

[6] 彭暾,周荣.重用僵蚕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 [J].中医杂志,2009, 50(11): 1011.

[7] 严倩,邓德英.支气管哮喘与瘀血的关系[J].河南中医,2008,28(8):45.

Research of Regularities of Medicine Application in Asthma Therapy between Ancient and Modern Period

XIA Yu-zhen, WANG Jian-ying, ZHANG Lei, JIN Su-an, HE Shi-min, CHE Li-juan, YUAN Ying△

(ShanghaiUniversityofTCM,Shanghai201203,China)

Objective:To study and explore the regularities of Chinese medicine application of asthma therapy from ancient to now. Methods:For the ancient literature, choosing the dictionary of Chinese medicine prescriptions, or the modern, searching “asthma” as the index word in CNKI.net and Wanfang data which the report or the medical cases was published. Results: Single herb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the topic 10 herbs in ancient and modern are the same in five. There are licorice, bitter almond, ephedra, schisandra and Pinellia. The difference is obvious that the ancients like to use ginseng, cinnamon and ginger when physicians use earthworm, cicada skin and Bombyx so familiar in modern. From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high frequency of herbs, for relieving cough and asthma, Tonic and diaphoretic have the whip hand both in ancient and modern. Conclusion:The core medication in ancient and modern are the same. It reflects the essence of therapeutic of TCM. The drugs used now have some new characteristic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imes.

Asthma; Regularity of medicine application; TCM literature; Data mining

上海中医药大学十五期课程建设项目(SHUTCMKCJSZD2016018)

夏瑜桢(1984-),女,浙江宁波人,医学硕士,从事中药学研究。

△通讯作者:袁 颖(1973-),女,副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药学的教学与研究,Tel:021-513222195,13564474631,E-mail:yyin921@163.com。

R562.2+5

A

1006-3250(2017)05-0696-03

2016-10-12

猜你喜欢

古方辛味甘味
“我和甘味的故事”有奖征文活动
秋分
——以“收”为主 多酸少辛
“甘味”农产品 公益广告
含杜仲古今方剂的对比研究
“甘味”农产品
徐大椿《医学源流论》临证方药运用探讨
“甘味”农产品 公益广告
加大对中医经古方保护的建议
《黄帝内经》“辛味”探析
纪晓岚论拘方治病病必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