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基于资产减值政策的盈余管理

2017-08-21申烨

财经界·学术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资产减值盈余管理措施

申烨

摘 要:资产减值政策具有双面性,合理利用可提高有关资产会计信息的可信度及联系性;相反,不正当合理的利用,企业便可能投机取巧,运用资产减值政策进行盈余管理;这样就会降低会计信息质量,从而误导会计报表的使用人,影响其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判断。本文基于资产减值政策、有关盈余管理的解释和相关人士的研究成果,对新旧会计准则加以对比发现,在实施新会计准则前,上市公司通过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来进行盈余管理的迹象较明显,而在实施新会计准则后,上市公司通过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迹象已不明显。这说明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上市公司通过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状况。

关键词:资产减值 盈余管理 措施

资产是十分重要的会计要素,会计报表中与资产相关的会计信息一直备受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关注。合理运用资产减值政策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企业资产的价值;然而,由于一些上市公司不正当合理的运用,使得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成为一些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工具,这使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受到了影响,从而可能侵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一、盈余管理的含义

盈余管理就是企业管理者、所有者或利益主体以达到自身最大利益为目的、以遵循会计准则为基础,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影响会计盈余的行为。目前为止,众多学者对盈余管理的含义某些方面还存在一些分歧,但对以下内容的认识却是一致的。第一,企业的管理当局才是盈余管理的主体,企业的相关信息是从企业的管理当局获得;第二,盈余管理的手段不是实际的交易而是交易规划和职业判断;第三,盈余管理的目的是得到自身的最大利益。

二、出现盈余管理的原因

随着会计信息的迅速发展,出现盈余管理行为是由许多因素造成的。第一,有效的市场。盈余管理出现的先决条件正是有效市场理论;由于市场机制不够完善,真正的强势有效市场基本不存在,这就导致了盈余管理现象的存在;第二,会计方面存在缺陷。会计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改进和完善;第三,会计信息的不对称性;第四,分离的经营权和所有权以及分散的股权问题。在现代企业制度的大背景下,所有权和经营权呈现出高度分离的现象,企业经营者的地位不断攀升,企业管理层已成为企业的实际操控者。

三、解决盈余管理的对策

盈余管理的预防与控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管齐下、对症下药。只要企业内部控制不完善、会计政策准则还有缺陷、外部监督体系还不健全、管理当局仍只看到自身利益,盈余管理就会一直存在。虽然新的资产减值政策能遏制部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行为,但要制止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使会计信息的质量更有保障,還要从多方面下手。

(一)加强对资产减值政策的完善

许多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却并没有违反会计准则,这是因为他们利用的多为资产减值准则的“盲区”。所以必须加强对资产减值相关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需对减值准备金额的计算方法和过程进行披露,更要将减值的会计处理及对重要财务指标的影响进行披露。现行资产减值政策对企业在资产减值上的操控手法有一定程度的限制,但企业又不断想新方法进行盈余管理,如提前处置已计提大量减值准备的长期资产等。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完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进行完善。

(二)设计完善的内控体系

减值准备的核算、审计和授权审批都应该有健全的规范体系来保证。应使用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将资产减值准备的测算、审计和审批三项职能相分离,由不同的部门负责;还要加强内部审计的监督,贯穿资产减值准备的确认、计量、记录和信息披露全过程,发现业务流程中不完善的部分和可能存在的问题,设计并建立相对合理的资产减值准备内控制度。

(三)强化资产减值的CPA审计力度

强化中介机构特别是审计师职责,明确各项减值准备的具体审计程序,以保证企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能体现会计核算的公允性和客观性,通过注册会计师的独立审计,来遏制企业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

四、结束语

从开始实行新企业会计准则至今,各上市公司对资产减值政策的实际应用已有了一定的认识,我们应该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资产减值政策在上市公司的运用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和了解,发现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以达到促进我国资产减值准则健康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霞.上市公司资产减值政策与盈余管理问题研究

[2]陈捷.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减值政策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

猜你喜欢

资产减值盈余管理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固定资产内部交易的所得税会计处理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新会计准则的制定
资产减值新旧会计准则比较研究
浅析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
两税合并、税收筹划与盈余管理方式选择
企业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研究
资产减值在会计实务操作中的若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