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州陈氏书院建筑装饰中的民间艺术探析

2017-08-21梁淑敏

文教资料 2017年16期
关键词:建筑装饰民间艺术传统文化

梁淑敏

摘 要: 广州陈氏书院作为岭南优秀传统建筑文化遗产,其建筑装饰巧妙运用木雕、砖雕、石雕、陶塑、灰塑、彩绘画和铜铁铸等民间艺术,各种民间艺术题材广泛,造型生动传神,色彩丰富,技艺精湛,饱含南粤的传统文化特色。本文对其建筑装饰中的民间艺术进行分析和研究,不仅有助于现代艺术设计的借鉴和运用,对保护我国文化遗产、弘扬传统文化也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陈氏书院 建筑装饰 民间艺术 传统文化

陈氏书院位于广州市荔湾区中山七路,俗称陈家祠,筹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光绪二十年(1894)落成,是广东省七十二县的陈姓宗亲捐资兴建的合族祠①。陈氏书院坐北朝南,总面积13200m2,主体建筑占地6400m2,由大小十九座单体建筑组成,建筑间庭院相隔,长廊相连,呈中轴对称,“五路三进”的布局,空间宽敞,主次分明。陈氏书院被誉为岭南艺术建筑的明珠和百粤冠祠(见图1),历尽风雨沧桑,建筑群极为完整地保存了下来,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

一、陈氏书院建筑装饰的民间艺术形式

作为岭南优秀传统建筑文化遗产,陈氏书院的建筑装饰巧妙运用木雕、砖雕、石雕、陶塑、灰塑、彩绘画和铜铁铸等民间艺术,被称为陈家祠“七绝”。各种民间艺术题材广泛,造型生动传神,色彩丰富,技艺精湛,风格既有简练粗放又有精雕细琢,是一座民间艺术殿堂。郭沫若先生曾赋诗:“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如。果然造世界,胜读十年书。”

1.木雕。

木雕在陈氏书院是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一种建筑装饰②。建筑的屏风、神龛、花罩、梁架、斗拱、雀替等所有木构件都饰以木雕,以浮雕和镂雕两种工艺手法为主,雕刻着众多历史故事、吉祥图案。如建筑群中心的聚贤堂,装饰有十二扇大型木雕屏风,双面镂雕,采用“之”字形构图,突破时空的限制,分别雕有从商周至宋代的历史故事,如渭水访贤、六国封相、韩信点兵、郭子仪祝寿、李白退番书等。这十二扇屏风挡中是广州木雕的代表作,刀法犀利,刚劲柔顺兼注,被誉为“民间艺人用木头和钢刀雕刻的中国历史故事长廊”。

2.砖雕。

中国砖雕艺术早在汉代就已出现。广东砖雕用材和技法都与北方或江南地区不同,刀工细腻,采用圆雕、高浮雕、镂空与减地等雕刻技法。广东砖雕又有“挂线砖雕”之称。陈氏书院的砖雕装饰主要在檐墙、廊门、山墙等处,也有用作装饰花窗。正面外墙上饰有六福大型“挂线砖雕”,其中“梁山聚义”和“刘庆伏狼驹”(见图2)宽4.8米,高2米,是广东少有的砖雕巨制,其余分别是“百鸟图”、“五伦全图”、“梧桐杏柳凤凰”、“松雀”图及诗词书法。陈氏书院砖雕中题材为花卉和飞禽走兽的也很多,均寓意吉祥。

3.石雕。

石雕是陈氏书院建筑装饰中最典雅坚实的民间艺术。凡台基、墙裙、柱础、檐柱、券门、台阶、栏杆、垂带、月梁、雀替都采用上等花岗石作石雕装饰,还有石狮子、石鼓。正门两旁有一对连座2.55米高的大石鼓,其基座利用高浮雕精雕着日月神、八仙、多子多福等图案;聚贤堂前的月台石栏杆采用镂空雕刻缠枝纹技法雕饰岭南佳果和花鸟,秀丽典雅;石梁架由檐柱、月梁、隔架、栏板等組成,石柱上端圆雕装饰有“渭水访贤”、“曾子杀猪”、“孔明智收姜维”、“和合二仙”等典故。从陈氏书院的石雕可看出清代晚期广东民间崇尚精雕细琢、华丽的装饰风格。

4.陶塑。

石湾陶塑脊饰源自明末,又称“花脊”、“瓦脊”,是用陶泥雕塑后经入窑烧制而成,专门装饰于庙宇、祠堂、会馆、大富人家等建筑物屋顶上,色彩华丽,造型生动,具有浓郁的南粤地方特色。陈氏书院屋顶正脊上装饰有十一条陶塑脊饰,是目前岭南祠堂中最大、最繁复的,以人物为主,在正脊上排列得熙熙攘攘,组成民间喜爱的戏剧场面和传说故事。陶塑脊饰的制作采用捏塑、贴塑及雕刻等手法,各种物体都做了夸张概括、向前倾斜的艺术处理,适合从下往上看,具有远观的效果③。

5.灰塑。

灰塑又叫灰批,是珠江三角洲特有的建筑装饰艺术。陈氏书院灰塑累计总长2562米,总面积约2448m2,规模之大为岭南之冠④。题材多样,既有戏曲、传说、历史故事,又有运用谐音或象征手法将动物、花果、文字组成的吉祥图案,还有如清代“羊城八景”等的风景,装饰在屋脊、门廊、山墙等处,灰胎着彩,大红大绿,色彩斑斓,富有民间喜庆氛围和民间艺术特色。

6.彩绘画。

陈氏书院的彩绘画包括一对门神、两幅壁画,以及玻璃刻画,为数不多,却很有特色。正门两扇大门上饰有一对高4米、勾线重彩画就的大门神,至今依然色彩鲜艳,分别是红脸的秦琼和黑脸的尉迟恭,庄严肃穆。东西厢房上有两幅大型的壁画——“滕王阁序”及“夜宴桃李”,表现故事情节生动,人物惟妙惟肖。在东西厢房的木通花格落窗、西斋的后窗嵌有蓝、红、白色的玻璃刻画,俗称蚀花玻璃,上面画有山水及花鸟,阳光从外面透进来,显得厅堂明艳堂皇、清新高雅。

7.铜铁铸。

在清代传统建筑中很少发现采用铜铁铸这种装饰艺术的。陈氏书院聚贤堂前的月台石雕栏杆中镶嵌有十六块铁铸双面镂通栏板,铁铸栏板吸收外国建筑铁铸构件的优点,融入岭南庭院的特点,塑以传统吉祥图案“岁岁有余”、“金玉满堂”、“麒麟凤凰”、“三羊启泰”(见图3)等,黑铁与白石的色彩对比及铁铸的通透立体造型,达到如格扇花心般的独特效果。另外,铜铸主要在正门的大门中间镶有一对精美的铜铺首,其兽头衔环,边饰莲瓣,造型凶猛,是陈氏家族等级观念的符号。

二、陈氏书院建筑装饰中民间艺术的文化内涵

1.传统意识、价值取向的形象反映。

陈氏书院从围墙外到大门内,从大厅到月台,从屏风到屋脊,处处雕有反映修身齐家、子孙繁盛、喜庆吉祥等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图案,体现我国中原文化中的礼、仁等核心道德观念、儒家思想,以教育陈氏子孙后代,不忘祖制,并祈求子孙获得功名利禄、繁衍生息、幸福安康。

陈氏书院的砖雕、石雕、铁铸都雕刻有麻雀、松鹿、蜜蜂、猴子等图案,雀谐音“爵”,鹿谐音“禄”,蜂谐音“封”,猴谐音“侯”,合起来寓意“爵禄封侯”;装饰题材中还有三国群英会、六国封相、韩信点兵、刘庆伏狼驹等,这些表达了族人对功名利禄的追求,主张儒家的忠君报国,修身齐家的传统思想观念。

生殖崇拜是我国的传统民俗文化,陈氏书院建筑装饰的民间艺术中雕刻了许多与此相关的图案,如石榴和雀鸟组合成“榴开雀聚”图,寓意子孙兴旺;还有“百子千孙图”、“麒麟送子图”等都表现了族人祈求子孙后代繁衍生息的美好愿望。

吉祥文化是最普及化、大众化的中国传统文化,许多吉祥图案被运用在传统古建筑的装饰艺术中,陈氏书院当然也不例外。如在灰塑中以喜鹊登梅为图,取谐音寓意喜上眉梢;用五只蝙蝠围绕“寿”字构成“五福捧寿”图;数尾金鱼(谐音“金玉”)组成“金玉满堂”图等,都反映了人们祈吉求祥的向往。

陈氏书院建筑装饰中的民间艺术,大量采用比喻、谐音、象征等手法,把不同时间和空间的符号、形象巧妙组合起来,以表达寓意、反映人们的传统意识、价值取向。

2.装饰性与实用性的统一。

岭南特别是珠江三角洲一带自古就是一个商贸比较发达的地区,商品经济的发达铸就了岭南人重实效、讲实利的重商务实思想⑤。故岭南的建筑具有务实的风格,注重实用性。石湾陶塑脊饰既能对建筑起到装饰美化的作用,又能使建筑屋脊防水、防晒、经久耐用。南方多雨,陈氏书院的正脊防漏要求很高,屋脊顶部粗大并分层,石湾陶塑脊饰在上层,灰塑放下层(见图4),灰塑图案之间及画面背景中都巧妙留有装饰性的通风孔,以减轻重量和台风对脊饰的冲击,这样上下组合,就可不怕日晒雨淋、耐用,亦能发挥石湾陶塑和灰塑等民间艺术的装饰作用。又如陈氏书院的踏脚石两侧有一个雕刻有精细凤凰牡丹图案的铜铸门斗,这是兼具装饰性与实用性的建筑构件。

陈氏书院建筑装饰中的“七绝”民间艺术与整座建筑同步设计与施工,和建筑本身融合在一起,装饰性与实用性和谐统一,有其独特的地域特点,闪耀着南粤人务实、睿智的思想光芒。

3.中西合璧,開放创新。

陈氏书院的建筑装饰,在某些内容及其表现形式中,可以看出是受西风东渐的影响。如在砖雕中有几处雕刻了背上长有翅膀的西方宗教的小天使形象,与中国传统戏剧人物放在一起;把大量雕塑人物搬上屋脊作装饰的做法;东西厢房的窗户采用的玻璃刻画,其基本材料和技法都是从欧美国家传过来的;其铁铸装饰带有西方建筑装饰艺术的特征等,都是民间艺人吸收外来文化而又融会于南粤传统技艺的一种表现,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南粤人广收博采的包容胸怀。陈氏书院建筑装饰中的民间艺术在继承传统文化基础上,又吸收了西洋文化元素,中西合璧,体现出鲜明的开放性、兼容性和创新性,是广东民间艺术中中西文化相互交流、融合的一个缩影。

三、陈氏书院建筑装饰中的民间艺术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借鉴运用

陈氏书院建筑装饰中的“七绝”民间艺术,都出自广东民间艺人之手,他们的手艺不少都是世世代代相传下来的。他们的作品充满浓厚的珠江三角洲的乡土气息,饱含南粤的传统文化特色,具有丰富、深厚的文化内涵,为我们从事现代艺术设计提供很好的借鉴。

首先,陈氏书院建筑装饰中民间艺术的民族化、大众化的题材,可为现代艺术设计所用。不管是以粤剧、民间传说、历史故事为题材的布景、人物,还是动物、花果、文字组成的吉祥图案,都富有寓意,是人们耳熟能详、喜闻乐见的,能与大众进行情感的交流、思想的碰撞,设计师可在现代艺术设计中,根据具体项目的需要,合理选用这些题材,以深化设计主题、表达出某些文化内涵和思想情感。

其次,在选用其民间艺术的题材时,要注意对民间艺术的造型、色彩等形式语言甚至工艺手法的吸取、提炼、转化、创新,融入现代设计的设计手法,以适应不同艺术设计项目、不同消费群体的审美情趣。清代晚期陈氏书院建筑装饰中的民间艺术所具有的开放性、兼容性和创新性,给现代艺术设计以直观的启示。如在包装设计中,针对老年人的产品包装所采用的吉祥图案要传统规范,色彩可清雅也可凝重;而针对青年人的产品包装则可对吉祥图案进行时尚的简化、变形,色彩搭配可清新也可艳丽,彰显传统韵味的同时亦具有年轻气息。

陈氏书院建筑装饰中的民间艺术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借鉴与运用,不仅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而且迎合消费者的情感需求、审美情趣,使现代艺术设计更具地域、民族特色。设计师若能在借鉴的同时赋予现代艺术设计中的民间艺术一定的创新性,使传统的民间艺术在弘扬的基础上发展和提升。

四、结语

陈氏书院的“七绝”装饰民间艺术,充分体现了广东民间艺术的风格特点,其与建筑巧妙结合,达到了极好的装饰效果。“七绝”图案多姿多彩,具有丰富、深厚的文化内涵,使陈氏书院变得富有生气,洋溢浓厚的民间文化气息。陈氏书院建筑装饰中的民间艺术,是南粤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在现代艺术设计中根据需要进行借鉴和运用,定可使设计更具地域、民族特色。

注释:

①③黄淼章.陈家祠[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1:1,71.

②④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编.陈氏书院建筑装饰中的故事和传说——木雕[M].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10.3:3

⑤王发志.陈氏书院建筑文化微探[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4).

参考文献:

[1]黄淼章.陈家祠[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

[2][3]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编.陈氏书院建筑装饰中的故事和传说——木雕[M].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10.

[4]王发志.陈氏书院建筑文化微探[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4).

[5]王娟.陈家祠建筑装饰艺术的岭南文化意蕴[J].艺术百家,2008(2).

[6]广东民间工艺馆.陈氏书院[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3.

[7]林明体.岭南民间百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

基金项目:2014年广东省教育厅青年创新人才类项目(人文社科)(下达文号:粤教科函(2015)3号,项目编号:KA1548827)

猜你喜欢

建筑装饰民间艺术传统文化
首届湛江市民间艺术大师颁证
建筑装饰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研究
金华市建筑装饰行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研究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畲族民间艺术述论
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