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广播新媒体发展思路

2017-08-21韩伟

魅力中国 2017年22期
关键词:新媒体发展

韩伟

摘要:传媒发展历史表明,传播技术的每一次革命都引起传媒业在传播观念、传播手段、传播渠道上的深刻变化,而近年来数字技术引领下的新媒体“井喷式”发展,更是对传统媒体形成了一轮又一轮的冲击波。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发展速度之快,几乎超乎了很多人的预期,这种冲击一是表现在对媒体受众市场的冲击,对受众市场份额的掠夺和分羹,二是对广告市场的冲击,尤其是对传统媒体广告市场的冲击最明显,有相当一部分广告商开始投向新兴媒体。如今传统媒体之于新媒体之间的关系,与20世纪90年代广播与电视的关系非常相象,当时人们都认为广播媒体会在强大的电视媒体挤压下消亡,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私家车拥有量的增加,广播摇身而为人们旅途中不可缺少的娱乐方式。因此,随着市场的细分和媒体的细分,受众群随之必然分散一部分,传统媒体的压力必然增大,利益也必然分流。作为传统媒体的广播既有机会,也面临着新的挑战。那么,传统的音乐广播应该如何思考和应对新媒体时代到来给我们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关键词:音乐广播;新媒体;发展

一、借力占领新媒体空间

传统的音乐广播应该致力于专业广播音频内容制作和新型节目研发,并致力于针对移动互联网生产碎片化内容,对于移动互联网的平台开发并不是传统音乐广播的专长,所以传统的音乐广播应该与现成的音频聚合平台进行深入的合作以解决没有技术开发团队、不懂互联网融资和互联网企业管理,用现成的音频聚合平台的优势可以快速形成传统音乐广播新媒体的突破。在两者的优势互补的基础上传统的音乐广播无需花费高额费用去寻找技术开发团队或自建技术团队,那么传统的音乐广播只需借力音频聚合平台就可以形成自己独特的新媒体发展方向。

二、优秀音频流多渠道传播

目前,在国内的移动互联网市场上有众多形成规模化的成熟音频平台(如:喜马拉雅FM、考拉FM、荔枝FM、蜻蜓FM等),要利用传统音乐广播的特色音频内容将各个音频平台作为自己的内容发布渠道进行多渠道发布,在这种定位下传统音乐广播需要对自己的音频产品进行符合移动互联网收听习惯改造和再生产,即“类型化移动互联网音乐广播”:将音频内容按受众的年龄层、工作范畴、生活习惯、收听情景等做出细致的分类。

三、新的内容生产方式

要建立一整套关于“类型化移动互联网音乐广播”音频产品的生产流程和生产方式,新的内容生产流程和方式,既能够保证传统音乐广播的正常播出,也能够支撑移动互联网对音频节目需要。那么我们要对以下几种节目生产形式和节目生产理念进行规划:

(一)音乐单元节目:形成系列化、格式模板化、生产流程化。

(二)开发适合移动互联网收听习惯的网络音乐电台编排方法:细分受众以各种人群对音乐感知程度,进行最小跨度的拆分形成适应各种人群的收听习惯的音乐网络电台,从而做到全面覆盖各个年龄层的受众。

(三)建立海量音频数据库:建立规模化、流程化的音频数据库生产模式,形成各种细分类型的音频节目数据库和歌曲数据库,数据库的建立要既适合传统广播调用也适合移动互联网音频平台的调用。

(五)互联网广告经营模式:在媒体碎片化、受众碎片化的时代,移动端的广告需要对广告效果进行收费,受众的点击率将成为评判广告效果最直接的方式之一,所以我们将引进适合移动互联网广告经营性平台对在移动互联网播出的广告进行程序化购买(即用数字技术代替人工的媒体谈判、数据分析、广告优化等)。

四、低成本启动

(一)无需独立开发技术平台,节省大量成本支出与音频技术平台形成合作。

(二)人力成本依托于原有音乐广播人员,对广告收益按比例分成与生产者形成利益共同体。

五、互联网思维经营模式

通过移动互联网渠道(喜马拉雅、考拉等)传播、推广自己的品牌内容,形成自己的特色内容与各大平台共同推广、共同受益、共同分享,真正做到为移动互联网而生,从移动互联网而兴。

六、个性化网络电台

网络电台就是在网络上搭建的电台。网络电台把传统意义上的电台搬到了网上,不需要大型的编录设备,只需要轻便的电脑利用四通八达的网络将声音传递出去,个性化网络电台就是将受众进行不断的细分从收听年龄到收听情景从收听状态到收听时间,做到填满你大部分的碎片时间,个性化网络电台需要搭建音乐单元节目数据库,歌曲数据库、短歌数据库等多个有关音乐类数据库,通过特定的编排策略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进行推送,具体搭建方法:

(一)年龄分类:一般人从15岁左右开始感知、偏好特定的音乐类型,设置受众以每5年为一个梯度,一直到60或70岁,覆盖全年龄层的人群,向不同年龄梯度的移动终端进行推送不同类型的网络电台。

(二)收听情境分类:以车载、漫步、运动、读书、办公室、厨房、卧室等主要生活情境分类,根据不同情境的需要推送适合的网络电台。

(三)收听时段:以早晨、上班、午间休息、下班、晚间等对全天时段进行细分,根据不同的时段推送不同内容,例如:午间、晚间休息时段就推送可以轻松调节休息的音乐节目等,对受众各种不同的选择条件进行具体推送。

对数据库进行分类管理之后,用户在使用时只需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个性化选择,系统即可根据用户的选择自动编排出专属于这个用户的个性化电台节目单。

七、结论

听众在收听传统音乐广播的时候,更多是选择频率为主,选择固定节目或者固定时间的听众都比较少。因此,广播频率一定要整体运作,整体布局,整体设置,打造廣播频率品牌,培养稳定的忠诚度高的频率听众。

而新媒体平台下以陪伴为主的音乐广播更多要求以单元、碎片化的表达方式,内容信息简明通俗,避免冗长、深奥。主持人要有角色感、对象感,用夸张的角色化方法突出重点,用起伏的对比度保持声音的动态美感,避免声音的平面化等等,来吸引听众的注意。另外,简单而富有节奏感,诙谐、幽默、娱乐性强的节目更适应伴随性收听。

总之,在新媒体融合的背景下,听众的收听方式、渠道和习惯都在变化,听众收听需求越来越走向细化,我们需要对目标听众市场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找准定位,根据目标听众的个性化需求和收听喜好设置节目,根据目标听众的收听习惯、收听方式来编排节目,才能在收听市场上有所作为。同时,还要研究手机广播、网络广播的发展趋势,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对应策略,把握好可能出现的市场机会。未来广播还将向大数据领域进军,以大数据的收集、分析、挖掘为核心了解用户,发现线索,梳理选题,融合内容,更加主动地有针对性地提供新闻信息服务。

猜你喜欢

新媒体发展
区域发展篇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新招数化解新难题:新媒体环境下防止报道差错路径探析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